《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郑宗义【文字版_PDF电子书】_哲学宗教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郑宗义【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封面图片

书名: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
作者:郑宗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译者:
出版日期:2024-6
页数:472
ISBN:9789882373235
0.0
豆瓣评分
全网资源sm.nayona.cn

内容简介:

从张横渠、陈白沙、湛甘泉、罗整菴、王阳明等,到唐君毅、牟宗三、刘述先,本书通过考察诸位儒学大家的概念、义理与研究进路,详细梳理了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的发展脉络。

宋明理学号称难懂,如何才能进入它的义理世界?本书通过当代新儒家(或港台新儒家)的研究成果,引领读者一窥堂奥。当代新儒家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界最富原创与思辨的学术群体,其中唐君毅与牟宗三更是双峰并峙。本书详细分析二人在宋明理学上针锋相对的诠释,整理出两条虽不同却非不能调和的研究进路。此外,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儒学以至传统文化是否仍有价值和意义?本书以当代新儒家的反本开新为例,阐析他们的思考如何有力地批驳反传统主义,显示儒学可以如凤凰火浴般重生。

全书分为三个相互关连的部分:第一部分阐发宋明儒学的核心观念;第二部分探究当代新儒家特别是唐君毅与牟宗三两先生对宋明儒学的研究,比较他们截然异趣的方法、诠释与结论;第三部分剖析当代新儒家于汲取宋明儒的睿识上,如何继往开来,重新设想「儒学」来迎拒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并批判地回应现代性的冲击,乃至参与到当前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的讨论。

作者简介:

郑宗义

1965年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先秦、宋明与当代)、中国哲学史与中西比较哲学。着作有《明清儒学转型探析—从刘蕺山到戴东原》(2000年初版、2009年

增订版)、《儒学、哲学与现代世界》(2010)及中英文论文近百篇。另编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2006)、《中国哲学研究之新方向》(2014)、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2014)

目  录:

序言 xiii

导论 xvii

第一部 宋明理学的核心观念

第一章 张横渠气学评议 3

一、 如何解读张横渠的气学 3

二、 唯物主义的唯气论 5

三、 理气论 10

四、 超越主义的唯气论 13

第二章 觉悟与自然—陈白沙的心学 27

一、 从白沙学案说起 27

二、 白沙学是心学 30

三、 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超越的逆觉体证 40

四、 学宗自然:心学言自然之三义 52

五、 对批评白沙学的理解与回应 59

第三章 湛甘泉心学探微 75

一、 甘泉心学与湛王之辩 75

二、 心之中正即天理 77

三、 自爱、自得、立志与知本 82

四、 本然之觉 83

五、 道德本心是个寂感枢机 87

六、 随处体认天理、勿忘勿助与学问思辨笃行 94

第四章 理气一物—罗整菴的朱子学 113

一、 整菴的朱子学 113

二、 整菴所疑于朱学者所谓朱子「未定于一者」 116

三、 理气一物:内在一元的倾向 127

四、 理一分殊:性命之妙 141

第五章 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153

一、 知行合一是所有形态知识共有的知识结构 153

二、 非道德的知之知行合一 158

三、 良知的性质、作用与来源 166

四、 回应质疑及合一的「合」义 174

第六章 明清之际儒学的一元化倾向 187

一、 研究与争议 187

二、 「一元化」释义 189

三、 明清之际儒学的一元化倾向 196

四、 明清之际儒学的转型 204

第二部 当代新儒家的宋明理学研究

第七章 本体分析与德性工夫—论宋明理学研究的两条进路 217

一、 本体分析与德性工夫的研究进路 217

二、 唐君毅与牟宗三的较量 219

三、 例示两条研究进路的分别 222

四、 两条研究进路的涵义与效力 232

第八章 比论唐君毅与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 245

一、 唐君毅与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 245

二、 对朱子求学历程中存在困惑的诠释 246

三、 对朱子工夫的诠释 249

四、 对朱子哲学中心性情的诠释 260

五、 对朱子理气与心性关系的诠释 265

第九章 理气论—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 275

一、 宋明儒的理气论 275

二、 理气关系的各个命题 277

三、 牟宗三与唐君毅对元气论的诠释 286

四、 元气论的义理规模 297

第三部 当代新儒家对现代性冲击的回应

第十章 合哲学、道德、宗教为一体—当代新儒家的儒学观 305

一、 对「儒学」的重新构想 305

二、 作为哲学的儒学 307

三、 作为道德的儒学 317

四、 作为宗教的儒学 320

五、 儒学的现实实践 326

第十一章 论唐君毅对现代文化的省思 337

一、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后序〉 337

二、 对现代文化问题的省察 343

三、 重建客观价值意识:合道德、宗教与哲学为救治之道 353

四、 辩护唐说可能引起的批评 359

第十二章 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哲学探索—刘述先的哲学思想 369

一、 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369

二、 文化哲学的探索 370

三、 中国哲学的专门研究 379

四、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391

附录一我认识的刘述先老师及其学问 409

附录二哲学家、儒者与恩师—痛悼刘述先老师 417

附录三儒家智慧的现代表述—忆刘述先老师 421

参考书目 427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是郑宗义所著的一部哲学经典,探讨了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价值。书中论述了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其对近现代新儒家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儒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郑宗义揭示了儒家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与变革,强调了理学的核心价值及其在道德教育、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整本书通过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历史资料,为读者提供了对儒家思想的全面理解,展现了其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与实践意义。

1、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形成于宋代并在明代达到巅峰。其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促使了思想界的深刻反思与再造。此时,儒家思想逐渐与道教、佛教等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理学思想体系。

理学主要由程颐、朱熹等人提出,他们强调道德理性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理学的核心在于“理”的概念,探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认为人应该通过内省与自我修养来实现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

此外,在宋代的科举制度推动下,理学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了教育、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一现象为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显示了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理学对新儒家的影响

新儒家是20世纪初期以来,学者们为回应现代化挑战而重新阐释儒家思想的学派。郑宗义在书中详细探讨了理学如何成为新儒家思想的根基,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历史延续。

新儒家学者如冯友兰、唐君毅等,继承了理学中的许多核心理念,尤其是在道德伦理与人性论方面。他们认为,现代社会同样需要理学所强调的道德教育与心灵修养,以应对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同时,新儒家在借鉴理学的过程中,也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创新,结合了现代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探索出更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儒家思想。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实践中。

3、当代新儒家的特点

郑宗义在书中指出,当代新儒家具备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全球视野,许多新儒家学者不仅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积极与西方哲学进行对话,力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儒家思想重新定位。

其次,强调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新儒家希望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倡导通过儒家思想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公正。

最后,新儒家在理论创新上也不断探索,试图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寻找适合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体系。这些特点使得新儒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4、对未来的展望

在书的最后部分,郑宗义提出了对新儒家未来发展的展望。他认为,新儒家应继续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外来思想,以便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其生命力和适应性。

同时,新儒家应关注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道德与伦理的实践。从教育、文化到政策决策,各个领域都需要儒家的智慧来指引方向。

最后,郑宗义呼吁新儒家学者们应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为人类的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总结:

总体而言,《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不仅是对儒家思想演变的深刻剖析,更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回应。郑宗义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揭示了理学与新儒家的内在联系,展现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与创新。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儒家思想仍然能够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引与思想启迪,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这一传统思想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雅书雅书
上一篇 2024年9月17日 下午12:00
下一篇 2024年9月17日 下午12:00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