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影后–王琄拾笔写起六、七〇年代生活周遭的亲人和朋友,分享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用爱与信任餵养起整代人。她在书中谈情、谈义、谈爱、谈生活,透过坚毅平实的书写,幽默自在述说自己的生命故事,给无数恐惧的心找回单纯柔软的境地,重新获得感知「爱」的能力,也让存在于虚无徬徨时空的我们,找回陪伴自身的温柔力量。
♥ 谈家庭,王琄说:时间可以让人变老变无奈,像杀猪的刀一般。而时间也可以像酿酒,可以酿出一家人的情,酿出一屋子的欢乐。
♥ 谈自我,王琄说:是这样吗?我要自己试试才知道,我才能决定要或不要。
♥ 谈教育,王琄说:在慢时光的节奏中,孩子们可以像野生的植物不用急着长大,不用忙着成为什么,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 谈生命,王琄说:在我们年轻时,总想快点解决「现在」的问题,吃饭、写作业、起床、整理房间、工作、人际、爱情等等,这些似乎到了某个阶段,都不是问题了呢?
本书特色
☆ 王琄首本生命书写,袒露直面生命历程的勇气。
☆ 一览舞台下的王琄,戏外真实人生经历的困境、悲伤、快乐与温情。
☆ 透过恬淡深远的故事轻巧陪伴读者的每一天。
名人推荐
张曼娟、郭强生、曾宝仪、邓九云、邓惠文、魏世芬 真诚推荐
「那天我问王琄,想不想回到年轻时代?
她斩钉截铁的说:『当然不要啦。好不容易走过来,现在一身清爽,谁还要回到过去的烂泥里?现在的我,比任何时候都美好。』
我知道,这是认真活过的见证,是无悔的人生。」──张曼娟
「戏里的王琄跟文字里的王琄,都有一种认真与勇敢的特质,投身所爱,化身为爱,更召唤出长大后的我们早已遗忘的种种爱。」──郭强生
「琄姐的新书像是一把钥匙,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陪她再重温一次她生命中爱的故事外,那些文字也逐渐打开了我心里装着回忆的那个盒子,流出来的,除了满满的画面,还有那些画面伴随的感动与爱。」──曾宝仪
「她总是想办法把自己安定好,像纯氧,易燃烧,却内建煞车(灭火)系统,绝不会轻易耗尽自己。阖上书本,我也开始怀念起爸妈口中村子的故事,以及那些不熟却疼惜着我的远方亲戚们。」──邓九云
作者介绍
王琄
一九六三年生,台湾女演员。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活跃于影视及剧场,并投身表演教学、以自身专业参与公益团体为弱势服务。兴趣是打破自己的表演和生活惯性,从自己最不习惯、最害怕的事物下手,并认识不同领域形色各异的朋友。
多次入围金马奖与金钟奖,并曾获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奖项肯定。代表作为电影《秋天的蓝调》、电视剧《再见,忠贞二村》、《大将徐傍兴》、《王子变青蛙》、《再见女儿》等;并参与人力飞行剧团《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全民大剧团《同学会》、绿光剧团《八月在我家》、《当妳转身之后》等剧场演出;近作为台日合作最新舞台剧《台北笔记》。着有《一日性,你敢不敢》、《肢体密码》、《爱上表演课》等书。
「因为我们靠近了,所以在一起了。」王琄以表演、以文字诠释人生,一步步走进观众、走进你我的心底。
目录
自序 点滴
推荐序
爱无所不在………曾宝仪
还有那些村子……邓九云
最近特别想念您
亲爱的母亲,我已经来到了您半夜睡不着将我打醒的年纪,想着您那时在想什么?担心什么?身体的感受又是什么?对于青春是否早已遥远的留在台湾黑水沟里了呢?
异次元时空
我想要举办一个「慢时光‧不做事夏令营」,带孩子们回到那什么都不用做也没有罪恶感的学习状态,不用交学习单,懒成一条虫的课程设计,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买单?
那一个,无人知晓的早晨
此刻,问自己相不相信爱情?「爱情,像是被头脑堆砌出来的概念,有条线、有SOP,必须符合自己心中的那款浪漫,才能称之为爱情。」而我相信「友善」的初衷。
母亲是一个家的基础
七〇年代的母亲们,她们的陪伴是孩子的心灵鸡汤。在慢时光的节奏中,孩子们可以像野生的植物不用急着长大,不用忙着成为什么,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选择
这种「不要、不要」的个性养成,使得我在学习人生道路上,有着质疑的态度,脸上常保持着一种「是这样吗?我要自己试试才知道」,我才能决定要或不要。
不需被完整
是什么让孩子厌世不再好奇了呢?是不是太多资讯,混乱了简单?是不是渴望成就淹没了看见个体差异?是不是密集关注少了独处时间?是不是孩子是大人的理想模子,可以灌注一个完美的自己,弥补未成的自己?
路遥远,不怕
从村子口走到家门口,从来没有觉得路有这么遥远。呼吸与心跳都加速了,而脚步却是极缓又慢。空气是凝滞的,路上没有行人、没有邻居,早上九点多,觉得村子像一座空城,好安静、好诡异。
女孩,别哭!
原来,我无力承担的深深恐惧就是「爸爸老了,而我还没准备好。」他不再是可以一手把我抱起来的那个强大男子,而是行动缓慢,苍苍白髮需要亲情陪伴的老爸爸了。
爱散步
已成大人的我们,也都经历过「谈恋爱是不是等于做爱」的这些矛盾、困惑,却没有正视恋爱是一种练习,需要在过程中,慢慢认识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也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印记
认识语言就是认识文化的开端,但打压或阉割语言,背后的意识型态可能是没自信及恐惧吧,亦或是骄傲。思维背后的想法,才是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应这些诡谲多变外境的镜子吧!
前卫女性
是不是六、七〇年代的人,包容不完美,接受孩子的差异性,也给孩子在成长中更多犯错及冒险的空间呢?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孩子们还有机会保住自己的尊严,而且是整体社会一起保护,让他们有修正自己的空间。
想我艺院同学们
古怪的我们,如果没有艺术的滋养,肯定只是社会边缘人,过着活在他人期待中却不快乐的日子。我呢?肯定不是现在的我。「认清自己」的古怪,接受自己的古怪,发展自己的古怪,都使当初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似乎成了一种自在——反正没人懂,也不用伪装乖乖牌,自在。
风儿多可爱
学习是件有趣又漫长的路,也因为六、七〇年代的物质不丰盛,让人面对自己的大把时光要消磨,所以无中生有创造了台湾钱淹脚目的八〇年代荣景吗?
复古文艺腔
爱吗?有共同愿景吗?没共识而有性行为只是像上健身房做运动,彼此都是对方的健身器材,谁会对健身器材付出真心与爱?谁会与器材共创未来,除非它能生财。
在时间中「女神变老女人」?
年龄渐长,对于从事表演工作的我必须更加面对「我是谁」这个大哉问。无法以青春取胜,就向内朝圣吧,不想被外在价值取决,就充实自己吧,无法回到青春就接受自己吧!
酿香
时间可以让人变老变无奈,像杀猪的刀一般。而时间也可以像酿酒,可以酿出一家人的情,酿出一屋子的欢乐。
或许
人生是矛盾的,在终于愿意放下的时期,我却要拾起,这不是中年叛逆找麻烦吗?或许,那是我可以圈起全家童年的记忆,也可能想重建父母尚在的过年气氛,更是渴望家人彼此不相忘的仪式。
真是,令人讨厌。
面对角色的生命,演员是谦卑的。角色生命的长河,历经了多少骇浪、惊涛,在剧本中被书写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只是「它」的某些人生,而演员是依照这些片段、地图,走回「角色」内在最幽微的洞穴,一窥他最隐藏的欲望。
生日杂想之想爹娘
跑步、散步、瑜伽、健身、改善饮食、觉察自我、意识转化等,无论哪一种,也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阶段不要太麻烦别人吧。
家庭肥皂剧
在家庭中一定有一个最脆弱且被视为麻烦制造者或头痛人物,是全家关注的焦点或是逃避的话题。
老派,你好吗?
有时,在我们年轻时,总想快点解决现在的问题:吃饭、写作业、起床、整理房间、工作、人际、爱情等等,这些似乎到了某个阶段,都不是问题了呢?
序
推荐序 还有那些村子
邓九云
好像没有事难得倒她,于是一不小心,就忘记琄姐也曾当过一个小女儿/孩。
她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水手服,带着弟弟当老大,乖乖跟在姐姐屁股后面偷学大人打麻将。琄姐写故事时,会说我们「村子」。我总忍不住把目光停在这两个字上,小小唸出声音-村子。我的父母也是在眷村长大的,从小就听他们说着村子里的大小事(还有和村子外的村子一天到晚打架)。那是敦亲睦邻藏不住秘密的时代,一起与「村子」这个词彙,慢慢从台湾淡去了。
原来琄姐的爸妈跟我爷爷一样,都从江西过来的。记得中学时期,教官看着我的资料,露出少见柔软的声音念着我的祖籍(现在学生资料不知道还要不要填这个):「江西南昌,呦妳跟我同乡呢!」我立刻睁大眼睛装出惊讶又开心地回应:「真的啊!呵呵。」但其实连江西在哪里,都得在心里默念地图才能确认。大学时,每学期都被爷爷带去江西同乡会领奖学金,心情总是一点莫名(我也是同乡会员吗)却十分暗爽(不管了零用钱加码真好)。后来因为舞台剧的关系,开始去内地巡演了几年,对「同乡」这概念的感觉才真正复杂起来。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分别来自江西、四川、湖北、东北,这些地方的故事我都听过一些,当我到了大陆,那些来自当地的小伙伴一听见我的背景,眼睛立刻飞出许多小爱心,甚至情不自禁牵起我的手想跟我拥抱(why?)。更别说那些跟大人重新联络上的远亲们,全都想把我拐回家吃饭。我抱着好回台湾给个交代的心态去赴约,他们的盛情有时燻得我头昏眼花,最后都抱着一堆礼物落荒而逃。回到饭店却又因自己的不领情,内在产生一股歉疚感。他们见到我的感动,能理解却无法同感,总觉得中间遗落了一些不太可能找得回来的东西。我回去跟爸妈说,以后去大陆不要叫我去找那个谁的什么阿姨叔公大伯了。当然立刻被指责了一番,他们说,血浓于水,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确实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家族的情感是薄弱的。我把血缘视为一种宿命,与死亡一样是无法选择的,因此十分抽离。我深信人与人之间在时间培养下,能聚合出纯度更高的情感,甚至可以超越血缘。我和琄姐不一样,生长在典型的四口小家庭,没住过眷村,对于所谓的根源,都是听来的。自己的故事倒是全都发生在台北这块小盆地里,七年级台北小孩的怀旧感似乎也仅止于没有手机的年代。到后来,我甚至对那些从小听到大却完全不认识的地方故事开始无感。赫然发现,很少再听见「村子」两个字了。
直到去年,我参与了一次「家族排列」工作坊后,才真正了解血缘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家族排列是由德国心灵大师伯特海宁格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灵治疗方法。透过理解家族里深藏在潜意识的动力,进而把动力带到意识层,同时寻找途径调整被干扰或受阻碍的家族系统,将自己重置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过程中我找到我的家族中,有一位一直被忽略的大外婆(外公跟国民政府来台前的太太),因为战乱的关系,从此没能再相见。即使后来两岸开放探亲,妈妈也没能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重新联繫上,这似乎是妈妈心里一个很深的遗憾,我在很小的时候隐约记得这件事,后来几乎没有人再谈起过。我从小就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是幻想会被绑架然后没有人愿意把我赎回去。本来以为是保姆带大的关系,但讲师说,某种程度我似乎是走入了大外婆的「位置」,承接了那份遗弃感。这提醒也暗示了我与外婆和母亲的关系质地里,总少不了一股摩擦。讲师说,人类追溯起来都源自同一根源,所以在集体潜意识,我们能感知到彼此。而血缘越亲影响越大,即使根本从未见过对方,深藏在血液里的动能依然拽着我们。或许就是这种神奇的力量,把根源靠近的我与琄姐,轻轻拉在一起,一转眼也十年了。
其实我们从没有一起待过同一个剧组。琄姐没有演过我的妈妈,却是我不折不扣的大姐。我从来没有当过她的学生,她却是我永远随问随答的表演导师。每次我们见面,「聊疗」的过程都是非常深刻的,从表演谈到人生,还不时穿插一些超异能事件分享,却从没听过她说村子的事。谢谢她写下了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人立体的形象,绝不能少掉边边角角的阴影面。如果说她是「像爱一样的存在」在我身边,这份爱的确如同「日常氧气」,不只是内在心理的恆温作用,更多是来自「理解」。她总爱说:表演是从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开始。这份氧气,她是从小「养」起的,来自与家人之间的相互爱惜与包容,转化成一份对「他者」本质的尊重与理解。她拥有属于时代的那种纯粹的童年与青春,生命之流越走越清澈,总能一眼看清水里还承载了哪些东西。有的是需要清理的小垃圾,有的是等着被捞起的小生物,她看得很清楚,但不见得会说,时候到了才会伸手,她接住过许多坠落的人。
这大概就是琄姐身上「老派」的温柔,是从消失的四分之三阁楼带出来的宝物。 她总是想办法把自己安定好,像纯氧,易燃烧,却内建煞车(灭火)系统,绝不会轻易耗尽自己。阖上书本,我也开始怀念起爸妈口中村子的故事,以及那些不熟却疼惜着我的远方亲戚们。
内容连载
家庭肥皂剧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金钟奖五十三届入围名单下午公布了,手机开始出现祝贺,恭喜再度入围的祝福,谈事情的我,开始有些不专心了,回应着祝福的朋友及给出祝福。
想起,父亲曾在一九九一年寄了一封信给我,那时刚拍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很有名,而工作人员的日子很难过。就像看过豪华天堂怎么回到现实人间,父亲非常客气的写着:「希望你可以将父母当朋友,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沟通,不要什么事都在心中。而你母亲希望你回来,找个正常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最近,老家要装潢,整理一屋子的物件真的很费神。照往,信件一一被重新检视。发现许多遗忘的时光。整理这一张张老照片,像是母亲参加邻居婚礼的酒宴,父亲在退休前的医院与同事合照, 老弟预校与他同梯的郊游照,老姐被追求者邀请去露营烤肉照,张张都是青春的脸庞,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下巴扬起。
其实,老姐才是家中最早接触电影的人,《婉君表妹》那时候她去试过童星,老姐反应快,口才佳,腿又长,脸蛋美又有一头乌黑过腰会发出闪亮光泽的秀髮。当时有好几位帅哥同时在追求她,她陷入选择的难题。过年期间,这几位男孩子非常礼貌地到我们家拜年,顺便给我爸妈看一下,还贿赂我与老弟这两个小鬼头,老弟与众男孩玩着扑克牌,众男友们已经让牌了,老弟还是输,心中难受地哇哇大哭,当时弄的众男孩们尴尬至极,想当然,他们都没有成为我的姐夫。
老姐天生娇气,但心地善良虽然,众多男子追求,她也取一瓢饮,刀子嘴豆腐心就是她最好的写照。虽然我是妹妹,帮她写过高中週记,帮他关上热水器大爆水的瓦斯 ,而她依然像被娇宠,任性的美丽女子,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村子改建,来来去去很多新的住户籍老人家与外佣。村子最怕听见救护车的声音,表示有事儿。中元节前回家处理福包事宜,村子又再度响起了ㄡ ㄧ ㄡ ㄧ 的救护车鸣笛声,听得人心慌意乱的,这时老姐说了一句:「这声音真的好可怕。」或许是想起父亲那次突然休克昏迷在家中,也可能是想起她儿子撞到玻璃大出血的那次,诸多回忆涌上心头了吧。
而每个家都有肥皂剧,我家也没有少过。
家庭中每个人都担负责不同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及命运。这些认知是我从戏剧系编剧课中得到的体悟。在家庭中一定有一个最脆弱、通常被视为麻烦制造者或头痛人物,是全家关注的焦点或是逃避的话题。而这种角色在家中通常都是善良又脆弱,然后长着长着就变形成了怪兽,让家人担心受怕,或是百思不解这么八点档肥皂剧的事情怎么又发生了呢?语言暴力、肢体冲突、父子相砍、持刀威胁、逐出家门、徒手击碎玻璃 、飙车受伤、住院开刀、钢钉伺候、离婚、外遇、逃避兵役、装神经病、喝酒、抽菸等,别人家发生的剧本,似乎像传染病似的也曾发生在我家过。
有一次在姐妹「聊疗场」的对谈中,姐姐说最近在村子被一位邻居老妪误会,心中愤愤不平,一生清白就被老妪污衊心有不甘,我当下站起来说:「是哪一家老妪说三道四的,找她说明去。」如此冲动的行径并非我辈中人的表达方式,通常都是温、良、恭、俭、让他人三分,但此次绝不忍让。我冲去和老妪说道:「请勿用自己的不安恐惧的心,对他人言语攻击而让自己安心,老夫老妻的问题要勇敢面对,不要推诿他人。」理直气委的处理完后,气扑扑的转身向老姐说了声:「对不起。」老姐一脸茫然地望着我。我则道:「当时,老姐第一时间遇到家庭暴力时,我们没有表达立场,是身为姐妹的软弱,无法面对暴力冲突,于是让老姐的心很受伤(除了外伤之外),所以,这次事件不能再次容忍不公平对待,必须表达全家一条心的立场。」
念戏剧系在一九八〇年代是很不正常的选择,着实让父母家人搞不清楚也伤透脑筋。但我不是家中戏最足的那位,因为我不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但却走上了表演的路,真是矛盾。而最早与表演有接触的老姐,她的戏码是家中属一属二最足,与姐姐差不多,让父母挂心的程度,足以得奥斯卡女主角了。
姐姐很会唱歌,声音有如邓丽君般轻柔甜美,她与老姐的人像极了生命共同体,互相支持与陪伴,有事call一call没事晃一晃的经常孟不离焦的同进同出。他们各自有家庭及小孩,发生家庭大小事也都彼此陪伴聊疗出主意。他们像是双生姐妹花,陪伴彼此度过许多疼痛失眠的夜晚。
父亲过逝时,必须要处理户籍登记死亡之事,便开始了一段家族祕密大揭露之旅。老弟到了宜兰户政事务所,找到了父亲来台落户籍的地方:宜兰。 找到原始户籍时,老弟在户口资料名簿上发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王美惠。「王美惠」是谁?是父亲在外的私生女吗?为什么父亲在世时完全没提过?父亲对母亲是不忠诚的?当时老弟抱着满脑子问号离开了。家族聚会时老弟鼓起勇气问:「王美惠」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户口名簿上?她是不是爸爸在外面的小孩?现在她在哪里?年纪应该很大了吧?大姐笑出声,原来,「王美惠」才是家中大姐。那时父母刚来台湾,想要小孩,便领养了一个小女婴,是个歪头宝宝,但妈妈很爱她,可是后来拉肚子太厉害,就走了,之后才生了大姐。这时姐姐突然大声的出声:「我就知道我跟大姐不一样,我是巨蟹座,不是双子座。」这个真相大了个白,也让困惑不已的巨蟹座姐姐,伪装双子座活了几十年,老户籍誊本还真的很神祕啊!纵使不同星座,也不会影响她们之间这几十年来的真实感情,所以情是真的,星座性格是假的,主导权还是在人物自己手中呀!
现在,这两位可爱的姐妹花,家中肥皂剧已经变成good TV和旅游频道了,不再强烈与震撼人心了。经常去荣民之家,唱歌跳舞给老人家看,綵衣娱亲 。
想想,谁有勇气拿起最猛烈刚强的剧本?谁人能担纲演出撕心裂肺的角色,谁敢选择最复杂冲突最大、困难重重,整个人生都一直在困境中打怪的人物呢?
我只敢在表演中挑战这些冲动、演器捐的人、演脑死儿子的妈妈、演儿女都是同性恋的母亲、演三个子女被杀内心挣扎废不废死的母亲、演儿子摔飞机的母亲、演弟弟得爱滋的姐姐、演吸毒、罹癌、先生外遇的太太,癌末的教授等等,但那只是我的平行宇宙人生,在那个世界里,我可以飞天遁地的演死演活演生演死的表现,深入其角色的内心精髓,却因我明白,那是戏,假的。但戏假情却是真实的如假包换。下戏之后,明早醒来,我又回到我「王琄」的真实宇宙,平淡、简单、自律爱惜自己的世界。不要惊涛骇浪的生活剧情来刺激自己的存在价值,召唤世界目光:看这里,看这里。世界上最强大的戏码,最好都不要找上我,因为我心脏负荷不了呀!
家里戏感最足的没走上演员的路,反而是我这个妹妹—─有点孤僻、爱胡思乱想,旁观他人生活的家伙,持续走在表演艺术的路上。有时不知道老天爷是什么用意,是不是发错了车。真是,知道不知道,唯有天知道。戏剧与人生,虚虚实实,那条界线也不是那么明确、清晰了,多的是互相滋润与学习吧!将人生中的探问及思考,企图放进戏剧及角色内在,丰润它。而角色似乎也有自己的生命力量,让我有新的体会及对他人生活处境有了同理,开拓了有限的生命视野。无论入围几次,得奖几座,对我而言,永远都是惊喜的。更像是登山,一山登过又一山,心态永远是敬意与谦卑。结果不是出发的目的,过程才是。
老姐现在像一尊菩萨在身障中心上班,她将她满满的爱给了更多需要的孩子们。有次她脱口而出,以前真的太年轻,不懂得珍惜,公主病上身,心直口快的言语如箭就伤了对方,最后,是伤了自己也伤了全家,她像是自言自语的自省着,我看着她,真心觉得,她才是最佳女主角呀!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