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易》中提到的“四象”,究竟是指什么?
四象在《易经》中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特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可以引申文为四时、四方与四国等。
太极生完两仪后,在两仪上面各加一条阴爻、一条阳爻,就产生了四象。四象指的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四象,太阳由叫做老阳,太阴又叫做老阴
太阳是指阳气达到顶峰,阴气开始蕴含的时候;太阴是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蕴含的时候;少阳是阳气逐渐增多所达到的一种中间状态,少阴则是阴气逐渐增多而达到的中间状态。
四象又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就是夏至,太阴指的是冬至,少阳指的是春分,少阴指的是秋分。
我们传统的历法将每个月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以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月为分界点。朔月一般指农历初一,上弦月指农历初七或初八,望月则是指农历十五,下弦月则指农历二十二或者二十三。具体来说,朔月就是太阴,上弦月是少阳,望月是太阳,下弦月是少阴。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易经》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中说:“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他认为四象就是四时–春、夏、秋、冬。
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则说:“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他说四象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问火。所以:“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震木为春,离火为夏,兑金为秋,坎水为冬。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
虎、玄武、朱雀等也经常被称为四象。
2、《易经》中少阴,少阳,太阴,太阳是什么意思?
“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而太阴太阳属于四象之二,(四象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两仪既是两爻,是八卦的基本单位,——是阴爻,一长横(不容易划出)是阳爻,两阳爻是太阳,两阴爻是太阴.(上下放置)
太阳至阳,太阴至柔.
3、板安太阳岁合在易经里是什么意思?
「板安太阳岁合」是经典的易经卦象之一,对应着《易经》中的「夬卦」。其中,
– 板安指的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即如木板固定在地面上一样,不动摇不变形;
– 太阳则代表太阳之光,意味着重要的力量和能量;
– 岁合则代表岁数相合,为吉祥之象。
在易经中,这一卦象被描述为「扬于险隅之末,乃可以成功也」,意思是在困难的状况中依然能够成功。这是因为夬卦的特征是拆除旧有的一切,迎接新的开始。因此,此卦象表示人们应该在稳定的环境中积极迎接新的变化和机会,以获得成功。
4、易经太阳居坎一怎么理解?
二百四十分金 主要是指坐山在二百四十分度中的线位,是堪舆中确定坐山坐度的细节。《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化为四象,太阳居一而连九,四九三十六数;太阴居四而连六,四六得二十四数;少阳居三而连七, 四七得二十八数;少阴居二而连八,四八得三十二数,合计一百二十数。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