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太极拳谱 太极功(武氏太极26式太极拳谱集锦)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太极功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绪记)(一)

所为后代学者,不失其根本也。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业于唐·于欢子·许宣平也;至余十四代也,有断者亦有继者耳。

许先师,系江南徽州歙县人也。隐城阳山(即今翠微山),即本府在城南紫阳山。结庐南阳辟谷。身长七尺六寸,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每负薪卖于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归。所传太极之功,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目书之于后。

四正,四隅,云手,弯弓射雁,挥琵琶,进搬拦,簸箕式,凤凰展翅,雀起尾,单鞭,上提手,倒撵猴头,搂膝拗步,肘下捶,转身蹬脚,上步栽捶,斜飞势,双鞭,翻身搬拦,玉女穿梭,七星八步,高探马,单摆莲,上跨虎,九宫步,揽雀尾,闪通背,海底珍珠,弹指,摆莲转身,指点捶,双摆莲,金鸡独立,泰山生气,野马分鬃,如封似闭,左右分脚,挂树踢脚,推碾,二起脚,抱虎归山(又名豹虎推山),十字摆莲。

以上“四十二”手,四正、四隅、九宫步、七星八步,双鞭、双摆莲在外,其余三十七数,是先师之所传也。此势应一势练成,再练一势,万不可心急齐用。势势均单独练成,三十七势亦无论何势先何势后,只要一一将势用成,自然三十七势皆化为相继也,故谓之曰“长拳”。脚踏五行,怀藏八卦。脚之所在,为中央之“土”也,则可定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掤、捋、挤、按四正也;采、挒、肘、靠四隅也。

八字歌(二)

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便捷,粘连黏随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三十七心会论(三)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猴头为第二之主宰,

地心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

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三十七周身大用论(四)

一要性心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猴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粗无不到。

十六关要论(五)

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波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身发之于毛。

功用歌(六)

轻灵活波求懂劲,

阴阳既济无滞病。

若得四两拨千斤,

开合鼓荡主宰定。

俞氏太极功(七)

俞氏太极功,俞莲舟,江南宁园府泾县人。俞氏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道子,系江南安庆人(今安徽潜山县)。至宋时,与游酢莫逆。至明时,李道子尝居武当山南岩宫,不火食,第啖麦麸数合,古人名之曰“麸子李”也。见人不及他语,唯云:“大造化”三字。

然云唐人,何以知之至明时之“夫子李”即是李道子之师也?缘于上祖游江南泾县,防俞家方知“先天拳”亦如予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而又知俞氏太极功是唐时李道子所传也,俞家代代相承之功,每岁往拜李道子之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往也。

至明时,予同俞莲舟游源广襄阳府,到均州武当山。夫子李见之叫曰:“徒再孙焉往?”莲舟抬头一看,斯人面污垢,头厚发,不知何如参天地味臭。莲舟心怒曰:“尔言之太过也,吾观汝一掌必死尔!去罢。”夫子李云:“徒再孙我看看你这手。”莲舟上前进步掤连捶,夫依身则已于丈外许,落下未坏折筋骨。莲舟曰:“你总用过功夫,不然能我者鲜矣!”夫子李云:“你与俞清慧,俞一诚相识否?”莲舟闻之悚然,此皆予上祖之名也,急跪曰:“原来是我之先祖师至也。”夫子李曰:“吾在此几十韶光未语,今见你诚哉!大造化,授你如此如此。”莲舟自此不但无敌,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予(即宋远桥)与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久相往来金陵之境。

夫子李先师授俞莲舟“秘歌”云:

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磐。

虎吼猿鸣,水清河静,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此“歌”予七人皆知其句)。

后,予七人再往拜武当山夫子李先师,未遇。道经“玉虚宫”在太和山元高之地,见玉虚子张三丰也。三丰为张松溪、张翠山师也,身跃七尺有余,美髯如戟,寒暑一箬笠,日能千里远,自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余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月余而归,自此不绝。其往拜玉虚子所传,唯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势”,亦太极功之别名也,又名“长拳”。

十三势名目并论说列之于后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八)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张三丰《太极拳论》(九)

一举动(举动者,初立意之先,而欲形于外也)。

周身俱要轻灵(既行之于外,则全须明捷便轻灵,以包乎全体为妙)。

尤须贯串(仍然得联络,不得散乱无措)。

气宜鼓荡(气者,呼吸之气也,以其助全身发于意,鼓荡者,气之出入也)。

神宜内敛(神者,一身之主也,身主不得动摇,必须安然内聚)。

无使有缺陷处(意之所发必形于外、发于内,必须贯串,不得力之至者乃缺陷也)。

无使有凸凹处(凸者,高也;凹者,低也。神与气,无使有高下)。

无使有断续处(断,截也;续,续也。神气之所贯,无使其既断且续)。

其根在脚(脚,胫也;欲求其根,则在于胫)。

发于腿(腿,胫也,股后肉也,由脚发于腿,取其传导渐上之意也)。

主宰于腰(腰身之中心,占大也。中心正,则周身劲之归于此)。

形于手指(指者,周身筋之机关。每候动,必由此而形焉)。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腿、脚之筋,其机关相连。倘不完整,气则缺陷、凸凹、断续之病也)。

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十三势行功心解(十)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利(气遍身躯之谓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钢。气如车轮,腰似车轴。

十三势歌(十一)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长拳者(十二)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火、水、木、金、土也。

打手歌(十三)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又曰:

被打欲跌须雀跃,巧挤逃时要合身。

拔背含胸含太极,裹裆护肫踩五行。

学者悟透其中意,一身妙法豁然能。

又曰: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动转挪移走。

程灵洗先生《小九天法》(十四)

程灵洗,字元涤,江南徽州府休宁人。授业韩拱月,太极之功用大矣;景侯之乱,唯歙县能保全,皆灵洗之力也。梁元帝,以本郡太守,卒谥“忠壮”。至程珌,珌为绍兴中进士,授昌化主簿,累官权吏部尚书,拜翰林学士。立朝刚正,风采凛然;晋封新安郡侯,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珌居家,常平粜以济人,凡有利众者,必尽心焉。所着有《洺水集》。珌将太极功拳,立一名为“小九天”。虽珌遗名“小九天”书,韩传者,不敢忘先师之所授也。

小九天法式(十五)

七星八步,开天门,什锦背,提手,卧虎跳涧,单鞭,射雁,穿梭,白鹤升空,大裆捶,小裆捶,叶里花,猴顶云,揽雀尾,八方掌。

以上十五势皆韩先师所传,其用功之要则在超以象外,得其寰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至甚要诀,则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等。

用功五志(十六)

博学,是多功夫;审问,不是口问,是心问;慎思,听而后,留心想念;明辨,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四性归原歌(十七)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

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宋仲殊《后天法》(十八)

胡镜子,在扬州自称之名,不知姓氏。此是宋仲殊之师也。仲殊,安州人。尝游姑苏台,柱上留书一“绝”云: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

仲殊所传殷利亨太极拳,名曰“后天法”。亦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也。然而,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则一也,如一家人分居,各有所为也,其根本非两事也。

后天法目(十九)

阳肘、阴肘、遮阴肘、晾阳肘、肘里枪、肘开花、八方捶、阴五掌、阳五掌、单鞭肘、双鞭肘、卧虎肘、云飞肘、研磨肘、闪通肘、两膝肘、一膝肘。

太极功序记(二十)

以上太极功各家名目,因予身临其境,并得其良友往来相助,皆非作技艺观者人也。一家人,恐其久而差矣,故笔之于书以授后人;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其余太极功,再有别名,别目者,吾不知也,待后人有遇者,记之可也。

且记,无论何等名目拳法,唯“太极”则不能两说也。若“太极”说有不同,断乎不一家也。却无论功夫高低上下,一家人并无两家话也。

自上之先师,而上溯其根源,东方先生再上,而溯始孟子,当列国纷纷,固将“立命”之功,所谓“养吾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欲大成者,则化功也;小成者,武事也。“立命”之道,非气体之充才能也。由“立命”之“尽性”,至于穷神达化。自天子至于庶人,何莫非诚意,正心,修身始也。

书及此,后世万不可轻洩传人。若谓不传人,当年先师何以传至于予家也?却无论远亲近朋自家,传者贤也。尊先师之命不敢妄传,后辈如传人之时,必须想予“绪记”之心血,与先师之训诲而已。

此书十不传(二十一)

一不传外教;

二不传无德;

三不传不知师弟之道者;

四不传收不住的;

五不传半途而废的;

六不传得宝忘师者;

七不传无纳履之心者;

八不传好怒好愠者;

九不传外欲太多者;

十不传匪事多端者。

此书有四忌(二十二)

忌饮过量之酒;忌不正之色;忌取不义之财;忌动不合中之气。

用功三小忌(二十三)

食吃多,水饮多,睡时多。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古太极拳谱《太极功(武氏太极26式太极拳谱集锦)》,通过对其内容的详细阐述,展示了太极拳谱的特点和价值。

1、太极拳谱的来源和历史

太极拳谱是太极拳传承的重要文献,记录了太极拳的技法、原理和精髓。古太极拳谱《太极功(武氏太极26式太极拳谱集锦)》是一部珍贵的太极拳谱,由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编撰而成。太极拳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传承,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太极拳谱的研究对于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太极拳的指导书,也是太极拳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太极拳谱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精神,进一步提升太极拳的实战和养生效果。

2、太极拳谱的内容和特点

《太极功(武氏太极26式太极拳谱集锦)》是一部典型的太极拳谱,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它首先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和基本原则,然后详细阐述了太极拳的基本功法、套路和应用技巧。太极拳谱强调身体的松柔和内功的培养,注重技法的周密和灵活应用。

太极拳谱的特点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不仅传授了太极拳的技术要领,还解析了太极拳的内在原理和运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精髓和实际运用。太极拳谱还注重心理修养和身体健康,提出了许多养生保健的方法和建议。

太极拳谱的另一个特点是线条简练、文字精炼。太极拳谱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将复杂的拳法动作和技巧传达给读者,使其易于理解和学习。同时,太极拳谱还融入了一些文化典故和哲学思想,增加了艺术性和思想性。

3、太极拳谱的传承和影响

太极拳谱的传承是太极拳文化的传承。通过太极拳谱,太极拳的技法和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太极拳的精髓和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太极拳谱不仅影响了太极拳的发展,也对其他武术和健身功法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谱的影响还延伸到了其他领域。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身心修养方法,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太极拳谱的研究也促进了太极拳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4、太极拳谱的研究和应用

太极拳谱的研究是太极拳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对太极拳谱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揭示太极拳的内在规律和奥秘。太极拳谱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它可以作为太极拳教学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实践者提升技艺和修养的工具。同时,太极拳谱的研究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总结:

通过对古太极拳谱《太极功(武氏太极26式太极拳谱集锦)》的介绍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太极拳谱作为太极拳传承的重要文献,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特点。太极拳谱的传承和研究对于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了太极拳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的交融。我们应该重视太极拳谱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挖掘太极拳的价值和魅力。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气功气功
上一篇 2024年1月31日 下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1月31日 下午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