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功
放松功是静功的一种,是通过大脑思维意识的放松,把身体调整到自然、轻松、舒适,解除身心紧张状态,以消除身体和大脑的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同时能使意念逐渐集中,排除杂念,安定心神,疏通经络,协调脏腑,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放松功是近代人在继承古人静坐意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法,侧重精神内守,意导气行,与慢细匀长的呼吸配合。古代虽无其名,但有类似的修炼内容,如《苏沈良方》中的“静守”、“静坐”,近代丁福保介绍的“松弛法”,美国的“渐进性放松疗法”、日本的“松弛反应”、前苏联的“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法”都与放松功相似。
本功法具有安全有效,不受环境条件地点的限制,易学、易练、易见效益等特点,站、坐、卧、行均可。既适合健康人练习,是练功入静的基础,又适合患者康复练习。能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功法之一。
一、功法
(一)意松法
意松法是在大脑皮层意念的主动调节下,意念配合呼吸,对人体进行从头到脚,或逐段、分块,或整体、局部地进行放松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松通养心法
松通养心法是有意识将身体从上到下进行放松,要求目内视、意内想、耳内听,结合默念“松”和存想放松部位如发面、水波、电波一样一圈圈扩大,从而体会“松”感的方法。
⑴姿势:站、坐、卧、行均可。
⑵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
⑶意念:头→颈→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胸背→腰腹→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脚。
意想每个部位,连续“松”3次。然后,男子左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内,双手轻轻按于腹部,意守肚脐,眼看肚脐,耳听肚脐;意守脐下3寸丹田,眼看丹田,耳听丹田;意守两肾间的命门穴,眼看命门,耳听命门。再静立片刻,待口中津液增多将津液后分三次吞咽,用意引至下丹田,名为“玉液还丹”。咽津3次后,两手相搓如火,做干洗面、梳头,缓慢转动颈部,松肩,活动腰,随意散步,即可收功。
操作提示:操作时目内视,意内想,耳内收,每想到一处时默念“松”,意想该处象发面一样松开“变大”。并且,借助意想“松”的动力向外扩散、变大。能感受到“松”、“变大”是练习本功法的关键。如有“松驰感”、“轻松感”、“通畅感”等体验是“松”的效应。
该法通过“松”而达到“通”的目的,“松”是通的关键,而“通”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环节,能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气血畅通,身体轻捷。
此外,玉液吞咽有助于健胃、消食,治疗消化不良等病症。具有补养精气,使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既济,实于腹田,虚其心怀的作用。
2.三线放松法
三线放松法是将身体划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各线均有9个放松部位,4个静养止息点,练功时自上而下依次放松的方法。此法比较适合于初练习气功意念难以集中者,是放松功的基本方法之一。
⑴姿势:初练功者采用仰卧或坐式较易放松,练功熟练者,可在各种姿势如站、坐、卧、行中练习。
⑵呼吸:一般从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度到腹式呼吸。呼吸与默念相结合,吸气时静静的观想松的部位,呼气时默想部位“松”,同时意想放松的部位如海绵一样柔软。
⑶意念:属于流动式意守,松到哪个部位时,意念观想那个部位,意导气行,以意导松,静心体会松后的微观变化。
第一条线:头部两侧松→颈两侧松→两肩松→两上臂松→两肘关节松→两前臂松→两手松,静养中指尖的中冲穴1~2分钟。
第二条线:面部松→颈前松→胸部松→腹部松→两大腿前面松→两膝关节松→两小腿前松→足背松→足大趾端松,静养大脚趾大敦穴1~2分钟。
第三条线:后脑松→后颈松→背部松→腰部松→大腿后面松→小腿后面松→足跟松→足心松。注意力放在足心上,静养脚心涌泉穴1~2分钟。
操作提示:呼吸、意念和默念“松”字要协调配合,并且要细细体会“松”的感觉。如体会不到“松”感,可先使四肢肌肉紧张起来,再突然放松,体验“松”的感觉,这样可加速松弛反应的到来。
收功:做完三条线的放松练习后,将意念收回,观想肚脐内丹田处,意守3~5分钟结束。
3.分段放松法
把全身分成若干段,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放松,常用的分段有2种:
⑴头部→肩臂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脚。
⑵头部→颈部→两上肢→胸腹背腰→两大腿→两小腿及脚。
注意一段,默念“松”2~3遍,再注意下一段,周而复始,放松2~3个循环,止息点在脐中。本法适用于初练功对三线放松感到部位多,记忆有困难者。
4.局部放松法
在三线放松的基础上,单独就身体的某一病变部位或某一紧张点,默念“松”20~30次。本法适用于三线放松掌握得比较好,而病变部位或紧张点有可能进行放松者,如青光眼的眼部、肝病的肝区等。
5.整体放松法
就整个身体作为一个部位,默想放松。整体放松有3种方法:
⑴似喷淋流水般从头到足笼统地向下放松。
⑵就整个身体,以脐为中心,笼统地向外放松并默念“松”。
⑶依据三线放松的三条线,逐条线流水般地向下放松,不停顿。
本法适用于三线放松、分段放松掌握得比较熟练,能较好地调整身体、安定情绪者。或
初练功感到进行三线、分段放松均有困难者。或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等上实下虚的患者。
6.倒行放松法
把身体分成前后两条线进行倒行放松。
第一条线:脚底→足跟→小腿后面→腘窝→大腿后面→尾间→腰部→背部→后颈→后脑→头顶。
第二条线:脚底→足背→小腿前面→两膝→大腿前面→腹部→胸部→颈前→面部→头顶。
(二)振颤放松法
自然站式,均匀呼吸,意想全身象网状一样,将体内病气、浊气向下抖动排出到地底下。全身振颤、抖动,重点在两手腕和两脚踝及脚跟,每次振颤2~5分钟,每分钟振颤频率约130~160次。振颤后静立3~6分钟,也根据身体状况可以适当延长时间,或练习其他动静功法。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对全身有节律的振颤运动,对促进气机的下降,调气、降气具有重要作用。该功法动静结合,单独练这一功法,持之以恒,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对肝阳上亢或上实下虚症,如高血压、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有显着作用。振颤常做为其他功种放松、入静的预备和引导方法。通过对手脚的振颤,锻炼调节人体的十二经脉及脏腑。凡不适宜做其他放松法者,均可通过振颤放松法的锻炼而达到松静效应。
(三)拍打放松法
适用于初学气功或学练其他放松法不见效者,采用拍打的方式由外动促使内动调节放松,容易见到效果。如果将拍打放松法与按摩点穴位的方式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拍打放松法从头到脚依次分段有节律拍打放松,同时口中默念“松”字导引。
拍打路线:头部→颈部→两肩→两肘关节→两手背→两手指头→胸腹→背腰→两髋→两大腿→两膝→两脚背→两脚趾。
二、应用
放松功是学习气功入门的基础功法之一,也是入静、入定等高级功夫的基础,适应范围较广。放松功适应于脑力劳动者练习,可以快速消除大脑的疲劳;体力劳动者练习,可以快速消除肌体的疲劳。高校的大学生练习放松功既可减轻疲劳,又可增强记忆和缓解考试前的紧张情绪。对难以入睡、失眠患者,放松功可以帮助入睡。对“亚健康”人群,放松功有特殊的调节、恢复和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放松功对一些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功法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青光眼、神经衰弱、胃肠病、哮喘等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
苏联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阐述“放松功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该学会的背景和目标,然后从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功效和应用范围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放松功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放松功的重要性和价值。
1、学会背景和目标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气功的专业组织。其成立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培训和推广活动,推动医学气功的发展和应用。该学会汇集了众多气功专家和爱好者,为气功领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医学气功文化,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气功在健康养生和疾病康复中的作用,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2、理论基础
放松功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和气功学。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运行的畅通与否密切相关。而放松功则通过调整呼吸和放松身心,促进气血流畅,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气功学认为,人体的气是整个宇宙间最细微的能量,通过气功练习可以调整和平衡体内的气的运行,达到调整身心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放松功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和心理调节。通过深呼吸、舒缓的动作和专注的心境,可以达到放松身心、调整情绪和提升意识的效果。
3、功效
放松功的主要功效包括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等。通过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提升气血流动,可以改善机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放松功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通过放松功的练习,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增强心理的抗压能力,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此外,放松功还可以作为康复和辅助治疗的手段。研究表明,放松功对于一些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症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应用范围
放松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者,都可以通过放松功的练习来调整身心和促进健康。对于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的人群,放松功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提升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放松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改善病情和提升康复效果。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放松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和提升生活质量。
总结:通过介绍“放松功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背景和目标,以及放松功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功效和应用范围,我们可以看到放松功的重要性和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身心、提升健康,还可以作为康复和辅助治疗的手段。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放松功的练习,享受健康和幸福。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