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膏一丹教材
红肿膏;配方
白搔休150g.生地榆150g生甘草150g大戟80g甘遂80g乳香100g没药100g冰片60g血竭30g麝香10g松香1650g植物油183g.
1.精料的加工.将冰片.血竭.甘遂.麝香分别研成细粉备用.
2.乳香没药植物油一同放在锅内加热提取有效成分弃去残渣即可.
3.将甘草.生地榆.大戟.白搔休.侵泡在4斤酒精内15日后,将酒精控出.药渣在用4斤水煎一小时后去掉药渣将水提取夜继续加热浓缩到4两左右到入酒精提取的药夜中,此时变会产生絮状物,将絮状物弃去,留于清澈的药夜,将此药夜在加热浓缩到6两左右即可.
4.将松香放入锅内加热100度左右,向锅内喷洒3号浓缩的药夜,边喷边搅动使药夜与松香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锅内无气体即可离火待温度降至70度放入冰片.血竭.甘遂.麝香搅动好后即可摊膏.
用法;将此膏贴在患处每日一贴.
主治;痈肿.疔毒.甲沟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闭合性创伤淤血红肿.开放性创伤感染性红肿.毒虫叮咬及各种疱疹关节红肿.
风湿寒痛膏的各组分重量:
虎杖70克 鸡血藤70克 威灵仙50克 续断50克 防已50克 青风藤35克 麻黄50克 肉桂35克 羌活35克 独活35克 曼陀罗子50克 白芥子50克 辽细辛35克 生草乌50克 生川乌50克 蟾酥15克 大蜈蚣10条 甘遂50克 当归35克 黄芪35克 乳香50克 没药50克 天麻30克 鹿茸30克 红参30克 冰片30克 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2650克 植物油350克
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30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5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l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350ml。
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
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
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
将制备好的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100℃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60-70℃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的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
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的膏药。
骨康膏
活公鸡1只,乳香15g,没药15g,血竭4g,骨碎补12g,五加皮20g。
加减
功效
主治 骨髓炎骨质破坏及骨折。
制备方法 将鸡拧死(勿见铁器),去掉羽毛及腹腔中脏器,剥下整个鸡皮备用,用石臼将肉血等捣烂如泥。将上述5药共研细未,与鸡肉泥一起摊于鸡皮上。
用法用量 直接敷在骨折或骨质破坏之局部,用绑带包扎,外以小夹板固定,24小时后去除药物,继续以小夹板固定,隔5-7日敷1次。
烫伤膏
生大黄、黄连、黄柏、地榆、生地、苦参、冰片、狗油。Ⅱ号:Ⅰ号方加白芨、炉甘石、乌贼骨。
加减
功效
主治 烫伤。
制备方法 Ⅰ号:先将生大黄、黄连、黄柏、地榆、苦参研末,过筛,然后加入冰片,研匀,兑入已烊化之狗油内,装瓶密封,置高压消毒锅内蒸25-30分钟取出,冷却后即可使用。Ⅱ号:制法与Ⅰ号相同。
用法用量 用时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如有水疱应抽吸干净,若有感染,要将坏死组织剪去,按烧、烫伤程度及时间长短,用消毒棉签分别蘸Ⅰ号或Ⅱ号烫伤油膏薄涂患处,每日2次。Ⅰ号油膏主要治疗浅Ⅱ度及深Ⅱ度的烧烫伤,Ⅱ号油膏主要治疗烧烫伤日久,溃不收口者。
消核膏
甘遂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油熬,下麻黄、大戟、僵蚕各4钱,白芥子5钱,藤黄6钱,朴消7钱,黄丹收。
化痞膏
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红花5钱,肉桂5钱,丁香5钱,生地黄5钱,草乌5钱,巴豆(去壳)5钱,大黄2两,苏木1两,川乌1两,穿山甲20片,蜈蚣6条,白花蛇1条(1两),桃枝2寸,柳枝2寸,枣枝2寸。上锉细,香油2斤浸5-7日,桑柴慢火熬至焦黑色,去滓,起白光为度,放冷,滤净澄清取1斤半,再入锅、桑柴火熬至油滚,陆续下飞过黄丹(炒黑色)1两,烧过官粉1两,水飞过,炒褐色密陀僧1两,仍慢火熬极沸止,再加嫩松香4两,黄蜡半斤,熬至滴水成珠,用厚绵纸时时摊药,贴自己皮上试之,老嫩得所,方住手离火,待微温下后细药:松香(先以油少许入锅熔成汁入膏方佳)、乳香1两(箬叶炙过),没药1两(炙),血竭5钱(咀之如蜡,嗅之作栀子味方佳),天竺黄3钱,轻粉3钱,硇砂1钱半,胡黄连3钱,阿魏5钱(取豆大,火化滴铜器上,上头变白者佳),麝香1钱,10味共为细末,陆续入膏内,不住手搅匀,以冷为度,铲出以温水洗去厚腻,埋在阴地21日,去火毒,狗皮摊膏。
用法用量
先以白酒煮朴消洗患处,良久方贴药,时时炭火烤热,手摩熨之。同时宜多服药饵,不可专恃贴药。
一种瘀痹消痛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黄丹制备而成,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麝香3-7、金牛七130-260、马钱子100-200、草乌130-260、半夏130-260、拔地麻130-260、蟾蜍70-130、竹节三七130-260、当归200-400、雪上一枝蒿130-260、乌龟130-260、乳香100-200、红花100-200、桃仁130-260、莪术130-260、天南星130-260、桃耳七130-260、重楼130-260、穿山甲80-160。
本发明涉及一种瘀痹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为提供一种通过祛除瘀痹来消痛的膏药,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黄丹制备而成,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麝香3-7、金牛七130-260、马钱子100-200、草乌130-260、半夏130-260、拔地麻130-260、蟾蜍70-130、竹节三七130-260、当归200-400、雪上一枝蒿130-260、乌龟130-260、乳香100-200、红花100-200、桃仁130-260、莪术130-260、天南星130-260、桃耳七130-260、重楼130-260、穿山甲80-160。原料药还包括狗骨头300-500。原料药还包括川乌130-260;乌龟为山乌龟。原料药加植物油和黄丹后还加入蜂蜡200-400。植物油为桐油、麻油、山楂子油、山花椒油、菜子油;蜂蜡为腊蜂腊。其具有清热解毒、以毒攻毒,行气化瘀,活血消肿,祛腐生肌,软坚消痞,散瘀止痛,通经活络,祛风寒湿痹,强筋骨作用;具有止痛迅速,消痛效果好,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三仙丹
狼毒187g,枳壳93g,烟叶9g,花椒9g,川乌25g,草乌25g,川羌6g,防风25g,南星12g,五倍子46g。
上药加水3升,煎至500毫升,捞出药渣,用药液加硫黄(研)25g,樟脑(研)20g,白矾(研)25g,同醋1.5毫升,熬成膏状,然后放入三仙丹15g搅匀,治白癜风
水银1两,明矾1两(研),火消1两(研)。上3味,并放于小铁罐内用粗中碗合住,碗缝用面浆掺皮纸捻,同糊固上,将河沙堆满空碗底,炭火炼线香1炷时,碗底放新棉花1块,候棉花黄即妙,若至焦则大老矣去腐生新
先将消、矾末,研匀,入铁锅内,杵3小坛,再将水银分置坛中,上覆大碗,周围合缝处,以棉皮纸捻粗条,用浆水浸湿,紧近周围缝口,上用沙泥盖好,总之不令泄气,碗底上再压小秤锤,然后用炭火烧3炷香,先文后武,不可太旺,恐绿烟腾起,即无用矣。
毓麟固本膏
杜仲3两,小茴香3两,川附片2两,牛膝3两,续断3两,甘草3两,大茴香3两,天麻子3两,紫梢花3两,补骨脂3两,肉苁蓉3两,熟地3两,木香1两,生龙骨1两,锁阳5钱。
上药酌于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放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沉香5钱,乳香1两,没药1两,鹿茸(去毛)6钱,母丁香1两,海马4两,计六味,重8两1钱,共研为细粉过罗,每240两膏油,兑以上细粉搅匀摊膏,大张油重6钱,中张油重4钱,布光。男子贴肾俞穴,妇人贴脐上。
灵仙膏处方
1处方
A药生马钱子60 生川草乌50 土虫50 蛴螬30
七叶一支花50 生白芥30 三七粉30生乳没各45
血竭30 肉桂30 元胡45 辽细辛45
炮山甲45 蜈蚣30 全虫30 冰片20
樟脑45 麝香3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763克
B药
乌蛇60 威灵仙90 麻黄60 桂枝90 鸡血藤90
桃仁45 红花45 当归45 川芎50 姜黄50
生地50 羌活40 大活40 秦九45 防风30
地龙45 头骨草60 三棱60 莪术60 丹参50
枳壳40 怀牛膝50 木瓜45 伸筋草50 鹿含草90
海风藤60 寻骨草60 干姜120
2工艺
B方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将过液浓缩成流沁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以文火融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是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沁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汽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左右时入a方,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克的灵仙膏100贴做好后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存放。
三临床应用
(一) 风关痛,类关炎有显着疗效。
(二) 七天一换三天取下烤一烤再贴
麻油,铅丹忌用孕妇,皮破皮肤病
(四) 贴穴位大杼,风门,肺腧,檀中,华盖。
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湿敷软膏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组分组成:透骨消40-60g、苏木40-60g、独活25-45g、海风藤40-60g、威灵仙20-40g、五灵脂10-20g、骨碎补40-60g、伸筋草20-40g、当归15-35g、青风藤40-60g、野菰10-30g、南蛇藤40-60g、走马箭35-55g、草珊瑚40-60g、没药20-40g、川芎20-40g、红花5-15g、接骨木40-60g、桑寄生15-35g、乳香20-40g、杜仲10-30g、黄芪20-40g、三七5-15g、续断15-35g、牛大力20-40g、姜黄25-45g、鬼针草25-45g、桂枝10-30g、小驳骨丹20-40g、臭牡丹10-30g、臭梧桐叶10-30g、白凡土林100-150g、蜂蜡40-60g、液体石蜡80-120g。
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
: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水蛭27份;
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膏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伍制成,骨碎补、续断、自然铜、土鳖虫、(生)马前子、大黄、松节、血余、生地、白芷、五倍子、赤芍、乳香、没药、红花各30~50g,(生)川乌、(生)草乌、五加皮、鹿角霜、川芎、甘草、血竭、儿茶、樟脑、冰片各20~40g,三七、当归各40~60g,伸筋草50~70g、麝香0.5~1.5g、麻油4000~6000g、黄丹1000~3000g;上述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丸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伍制成,狗骨、黄芪各50~70g,骨碎补、干姜、肉桂各20~40g,白术、续断、杜仲、补骨脂、甘草、松节、白芷、赤芍、当归、土鳖虫、生地、牛膝10~30g,自然铜、(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各5~15g,红花、川芎各10~20g,血竭5~7g、鹿茸、三七各2~4g、(制)马前子、冰片、樟脑、麝香各0.1~0.3g;上述温火针炙药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伍制成,艾绒100~300g,沉香、木香、乳香、没药、羌活、干姜,穿山甲,红花、当归各5~15g,麝香0.1~0.3g
追风透骨散,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列药物组分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白花菜子、制山甲、寻骨风、樟脑、冰片、独活、乳香、没药、制马钱子、白鲜皮、肿节风、麝香、天麻、全蝎; 所述药物组分的重量份为: 制川乌2-6份、制草乌2-6份、制南星2-6份、白花菜子4-12份、制山甲1-6份、寻骨风1-10份、樟脑1-5份、冰片1-5份、独活1-6份、乳香1-6份、没药1-6份、制马钱子1-6份、白鲜皮1-6份、肿节风1-6份、麝香0.1-0.6份、天麻1-6份、全蝎1-6份。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敷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组份的原料药制成: A组原料药:生马前子60份、生川乌75份、生草乌60份、生南星60份、生半夏60份、白胡椒30份、全蝎30份、肉桂30份、生白芥子30份、洋金花45份、土鳖虫50份、血竭30份、生乳香45份、生没药45份、三七30份、辽细辛30份、蜈蚣30份、樟脑45份、冰片20份; B组原料药:乌梢蛇60份、桂枝90份、桑枝90份、生麻黄60份、秦艽45份、生桃仁60份、红花45份、防风45份、鸡血藤90份、当归60份、羌活45份、独活45份、苏木50份、地龙45份、威灵仙60份、姜黄50份、怀牛膝50份、木瓜45份、川芎45份、透骨草75份、三棱60份、穿山龙90份、莪术60份、鹿衔草60份、急性子60份、寻骨风60份、青风藤50份、海风藤60份、骨碎补30份。
追风膏
牛膝2两,桃仁2两,麻黄2两,当归2两,生草乌2两,良姜2两,独活2两,肉桂2两,赤芍2两,海风藤2两,红花2两,威灵仙2两,大戟2两,天麻2两,羌活2两,生山甲2两,细辛2两,乌药2两,蛇退5钱,苏木1两,蜈蚣5钱,生地1两,熟地1两,生川乌5钱,川断1两,白芷2两,五加皮5钱。上切,用香油192两,文武火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再入黄丹72两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细料丁香1钱,没药3钱,雄黄3钱,檀香3钱,血竭3钱,麝香1钱,乳香3钱,冰片1钱(研细和匀)。每大张重1两,小张5钱 舒筋活血,追风散寒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鹅不食草10~20g,鱼脑石10~20g,茵陈10~20g,核桃仁10~20g,金钱草200~300g,鸡内金10~15g,郁金10~15g,石韦20~40g,虎杖20~40g,珍珠母30~50g和延胡索10~20g制成。
透骨膏
生地黄半斤,熟地黄半斤,马鞭草半斤,吴茱萸3两,白面3两,骨碎补4两,败姜屑4两(即干生姜),鳖甲3斤(炙),蒲黄2两。
鼻灵膏,白芥子20,班螯10克,松香200克,植物油适量
速效黑膏药处方: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10g。
速效黑膏药制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 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主治: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新法修改方:生川草乌各50g、全虫30g、蜈蚣30g、乳香、没药各45g,红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质1200g。
制法: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现在主治: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跌打损伤。
原方主治及穴位贴治:负重伤力,腰膝酸软贴两膏盲穴,两肾俞穴。挛急偏枯, 满肩疼痛贴两肩井穴,两曲池(屈肘,在肘窝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穴,两手腕骨穴,两膝眼穴。心胃气痛,肚腹饱胀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中脘穴。鼻塞脑漏,便正头风贴太阳穴,风门穴。冷哮咳嗽,痰鸣气急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遗精白浊,淋滑不固贴丹田穴,肾俞穴。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贴关元、长强穴。满身走气,闪挫疼痛贴章门穴。寒湿脚气,鹤膝酸软贴膝眼穴。小肠疝气,偏坠木子贴气海穴。脾虚泄泻,久渗痢疾,受寒腹痛贴神阙穴。一切损伤,风湿积聚。流注等。不必按穴各贴患处。
备注:此膏药治五劳七伤,中风偏瘫,气痛痰嗽,疝气遗精,妇人经事,淋带,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风寒积聚。痞块流注,瘰疬等症功效之大,难以尽述。各症须按穴贴之。此为主治内伤膏。
处方:生地9g,苍术(炒)9g,五加皮9g,枳壳(炒)9g,莪术9g,桃仁(去皮)9g,三萘9g,当归9g, 川乌(制)9g,陈皮9g,台乌9g,三棱9g,大黄9g,首乌(制)9g,草乌(制)9g,柴胡(制)9g,防术9g,刘寄奴9g,牙皂9g,川芎9g,肉桂9g,羌活9g,灵仙9g,赤芍9g(制),天南星9g,香附(制)9g,荆芥9g,白芷9g,海风藤、藁本各9g,川断9g,良姜9g,独活9g,麻黄(去节)9g,干松9g,连翘9g,血余60g,黄丹900g(炒),肉桂6g,射香6g,木香6g,附子6g(去皮制),冰片9g,小茴香9g,樟脑9g,乳香9g(制),没药9g(制),阿魏9g,细辛9g。
用法:用棉子油2000g将生地以下37味煎枯去渣滤清,加入血余黄丹熬成膏,再将肉桂下11味研细末搅入膏药内推在纱布上,大号用膏15g,中号9g,小号7.5g贴患处。
新法制作:A、川乌9g,草乌9g,牙皂9g,肉桂9g,天南星9g,小茴香9g,乳香9g,没药9g,细辛9g,血余60g。
生地9g,苍术9g,枳壳9g,五加皮9g,莪术9g,桃仁9g,山奈9g,当归9g,陈皮9g,台乌9g,三棱9g,大黄9g,首乌9g,柴胡9g,防风9g,刘寄奴9g,川芎9g,二活各9g,灵仙9g,赤芍9g,香附9g,荆芥9g,白芷9g,海风腾9g,藁本9g,川断9g,良姜9g,麻黄9g,干松9g,连翘9g,木香6g,附子6g。
麝香6g,冰片9g,樟脑9g,阿魏9g,麻油2000ml,铅丹800g。或取基质2800g,将A药B药按先后各取细粉或流浸膏搅入基质均匀收膏,待冷后再加温至70度左右再入C药均匀搅拌,再加月桂氮酮28g搅拌摊膏。
备注:膏药规格重量按原配制法
骨灵膏药处方:细辛10g、徐长卿20g、生川乌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红花15g、乳香10g、土元10g、栀子10g、灵仙10g、生大黄5g、赤芍15g、红藤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
骨灵膏药制法:将麻油加温至40-80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70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40度时加冰片。
骨灵膏药功效适应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备注:按以上工艺制作后,膏药贴于患处时,有僵硬感,若脱落、需用胶布固定,此方法不可取,若需配制,可按新法制作
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96g。
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 60g,桂枝90g,鸡血藤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
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灵仙膏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甘遂30g,洋金花50g,七叶一枝花6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血竭30g,公丁香30g,辽细辛45g,紫硇砂30g,生南星60g,生旱半夏50g,雄黄45g,蜈蚣10g,全虫30克,蟾酴20g,樟脑20g,冰片45g,麝香3g。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88g。
B、白芷50g,姜黄50g,米壳60g,乌蛇60g,灵仙60g,皂刺60g,丹参60g,三棱90g,莪术90g,八月札60g,麻黄60g,桂枝60g,鸡血藤60g,桃仁60g,红花45g,当归50g,川芎50g,生地50g,枳壳50g,地龙60g,透骨草60g,花粉90g,黄柏60g,山奈60g,生元胡30g,天龙45g(壁虎)。
工艺: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以上,2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摄氏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左右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蠲癌灵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着疗效。
枳壳、青皮、大风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乌药、牛膝、羌活、黄檗、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续断、白薇、桃仁、生附子、生草乌、川芎、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白术、川楝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陈皮、青风藤、木香、肉桂各10g,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g.
【制法】以上四十三味,樟脑、木香、肉桂、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和血竭粉碎成120目细粉,混匀。其余三十四味,酌情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入锅内炸枯,去渣,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铅丹750~1050g,加入炼油中,收膏,将膏浸于冷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樟脑等细粉,混匀,分滩涂于狗皮(或其他兽皮)上,即得。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痹证和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15~30g/贴。
主治:疖肿疮疡(疖、脓肿、溃疡)
处方:甲方:独角莲根60g,三棱30g,莪术30g,杏仁30g,透骨草30g,莱菔子30g,穿山甲30g,木鳖子30g,独蒜120g,大黄30g。
乙方:乳香30g,没药30g,阿魏30g,麝香0.9g。
制法及用法;以香油2500g同甲项药入锅慢火熬至枯黑,滤去渣,酌加适量黄丹,再入锅熬,时时捣拌膏成,离火,加入乙项药末和匀摊于油纸上,贴敷患处。
新法制作:独角莲60g,穿山甲30g,木憋子30g,乳香30g,没药30g,阿魏30g,麝香0.9g。
三棱30g,莪术30g,杏仁30g,透骨草30g,莱菔子30g,大蒜120g,大黄30g。取基质3500g配成膏。月桂氮酮35g。或甲方为流浸膏,乙方为细粉。加入基质成膏。
处方:天竺黄6g,石膏6g,牙硝3g,甘草3g,雄黄6g。
制用法:研细和匀,敷患部。
改良方:1方:天竺黄60g,石膏60g,牙硝30g,甘草30g,雄黄60g,明矾60g,冰片5g。取基质1000g将上药研细末后调匀成膏。
处方:肉桂30g,白芷30g,赤芍30g,元参30g,独角莲15g,乳香20g,没药30g,当归30g,生地45g,麝香1.5g,黄丹1000g,连翘24g,轻粉6g,大黄15g。
制法:除乳香、没药、麝香、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之外,其余群药用香油2000g炸枯,取净渣,加樟丹法收膏。
用法:贴患处。
主治:疮疖(腮腺炎)(独角膏)。
改良法:A、肉桂30g,独角莲15g,乳香20g,没药30g,麝香1.5g,轻粉6g。
白芷30g,赤芍30g,元参30g,当归30g,生地45g,连翘24g,大黄15g。取基质3000g成膏。
输卵管阻塞膏药
处方:炮山甲、乳香、没药、肉桂、两头尖各30g,生川乌、生草乌各30g。
三棱、莪术、红花、大黄、地丁、公英、红藤、羌活、木通、皂角刺、透骨草、鸡血藤、路路通、王不留、香附、川楝子各30g。
按新工艺制作,上药各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2600g,成膏。
用法:外贴两侧少腹,1贴药可贴5天,连贴6贴为一疗程。
治疗颈椎、腰椎病的膏药,其特征是它的原料配方为:力参60-70克,杜仲60-70克,狗脊60-70克,川羌60-70克,独活60-70克,穿山甲60-70克,红花45-55克,当归45-55克,川乌45-55克,三棱45-55克,莪术45-55克,天麻60-70克,牛膝60-70克,皂刺60-70克,地龙45-55克,秦艽45-55克,茜草45-55克,玄胡45-55克,防风45-55克,防己45-55克,五加皮60-70克,荆芥45-55克,三七60-70克,桑寄生60-70克,伸筋草45-55克,乳香45-55克,没药45-55克,龙骨45-55克,珍珠45-55克,血竭45-55克,樟脑45-55克,虫草45-55克。本发明可直接贴于患处,通过透皮吸收,药物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强、疗效显着、使用方便、用药安全
如意金黄散膏药
组成:南星、陈皮、苍术各600g,黄柏1500g,甘草60s,白芷1500g,天花粉3000g,厚朴600g,大黄1500g,研细末,加水调敷。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一切热毒疮病及跌扑损伤等
生肌玉红膏药
功效:活血养血,敛疮生肌。
主治:疮疡溃烂,久不敛口
处方:紫草90g,血竭180g,当归90g,甘草54g,麻子油40ml,轻粉180g,白蜡90g。
头痛膏药配方
功效:散寒祛风,温阳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
处方:细辛、白芷、川芎、生南星、蒿本、牙皂、生乳香、生没药、防风、羌活、蔓荆子、当归、甘草、冰片各30g,基质1600g。
回春益寿膏药
功效:益气养血,温肾KCB系列齿轮油泵生精。
主治:男女虚弱百损,男性阳痿早泄,精子减少,死精,性功能低下。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性冷淡。
处方:制附片30g,小茴香30g,马钱子30g,菟丝子30g,蛇床子30g;川芎30g,川椒30g,广木香30g,火麻仁30g,吴茱萸15g,生川乌15g,生草乌5g 白及30g,公丁香30g,干姜30g,基质1300g。
宝宝灵膏药
功效:温阳健脾,益气强身。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消GZYB系列渣油泵瘦,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腹泻,遗尿,流涎等。
处方
1:丁香20g,吴茱萸30g,白胡椒30g,小茴香30g,木香20g,九香虫30g,益智仁30g,砂仁20g,鸡内金30g,月桂氮酮15ml。
2:黄芪60g,当归30g,防风30g,党参40g,白术30g,茯苓30g,甘草20g,陈皮20g,附片30g,干姜30g,山药30g,白扁豆40g。
3:香油1公斤,黄丹500 g
牵正膏药
功效:祛风通络。
主治:面部神经麻痹。
处方
1:肉桂100g,细辛150g,马钱子300g,月桂氮酮20ml。
2:川芎150g,荆芥200g,防风200g,蓖麻子300g。
3:香油1500g,黄丹750g。
金不换膏药用于跌打损伤,气血凝滞,筋骨伤痛。
金不换膏药处方:川乌18g,草乌18g,苦参15g,皂角15g,大黄3g,当归24g,白芷24g,赤芍24g,连翘24g,白及24g,白蔹24g,木鳖子24g,乌药24g,肉桂24g,五灵脂24g,穿山甲24g,两头尖24g,羌活24g,透骨草24g,槐枝12厘米,桃枝12厘米,桑枝12厘米,柳枝12厘米,香油1240g,炒黄丹620g,乳香30g,没药30g,麝香0.5g,苏合香油6g。
金不换膏药制作方法:制成膏药。
金不换膏药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气血凝滞,筋骨伤痛。
金不换膏药用法用量:贴患处。
疯气膏药用于疯气。
疯气膏药处方:川乌8两,闹洋花8两,川山甲4两,草乌8两,血余4两。
疯气膏药制作:上药用香油3斤,春秋浸7日,冬10日,夏3日,用槐柳条不住手搅,火熬枯油至黑色,用棕滤去滓,净油听用;每药油6两,下松香1斤(其松香先日熔化,滤去滓物,待冷打碎,用葱、姜汤拌,晒干),共熬滴水成珠,倒入水缸内,拔去火毒,将瓷物盛了,用清水浸之。
疯气膏药 功能主治:疯气。
疯气膏药 用法用量:用时,先用鸽粪、麦麸炒干,将热醋调敷患处,候干,再去前药,贴膏药。 一丹, 教材, 红肿, 配方, 生地榆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九膏一丹教材”的相关内容。首先,九膏一丹教材是一本与中医药相关的教材,通过系统地介绍了九膏和一丹的制作方法以及药物的功效与作用。其次,九膏一丹教材具有丰富的内容,包括九膏的种类、配方、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详细阐述。第三,九膏一丹教材的编写方式独特,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学习。最后,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九膏一丹教材的介绍
九膏一丹教材是一本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九膏和一丹的制作方法、药物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九膏是指九种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药膏剂,一丹则是指一种特定的中药丸剂。这本教材通过详细的图文讲解,使读者对九膏和一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对于推广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九膏一丹教材,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疗效,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九膏一丹的内容丰富
九膏一丹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九膏的种类、配方、制作工艺以及药物的功效与作用等方面。九膏是由九种中药经过一定的制作工艺而成的,每种九膏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应症。教材详细介绍了每种九膏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九膏。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一丹的制作方法和药物的功效。一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丸剂,具有调理气血、养生保健的作用。教材详细介绍了一丹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供读者参考。
3、九膏一丹教材的编写方式独特
九膏一丹教材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学习。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和配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九膏和一丹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同时,教材中还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这种独特的编写方式使得九膏一丹教材更加生动有趣,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也为读者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九膏和一丹的制作方法。
4、九膏一丹教材的意义与发展
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九膏一丹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方法和药物功效的传承和发扬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九膏和一丹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推广中医药的应用,提高中医药的影响力和信任度。同时,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也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总结:九膏一丹教材是一本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教材,通过系统地介绍了九膏和一丹的制作方法和药物功效。教材内容丰富,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学习。九膏一丹教材的出版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