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七讲》 (《佛经七讲》是哪七讲)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书籍上传封面:

简介:

本书辑录的,是近代佛学大师、民国“四大高 僧”之一太虚和尚解说佛经原典的几篇讲稿,发表 时间集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 值,二是经义的浅近,三是篇幅的精要。比如《四十二章经》,通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名字已为大众耳熟能详,但一般人很少知道,它是第一部传 入中国的汉译佛典,是汉明帝“白马取经”,派秦愔、王景等人到西域抄录回来的佛经片段,在印度 其实没有这样一部叫《四十二章经》的书!但它对 中国佛教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八大人觉经》, 是释迦牟尼讲述自己对佛法的八件亲证觉悟;《佛 遗教经》,是释迦牟尼在世上的“最后一次讲 演”。这三部经统称《遗教三经》,是中国佛教各 宗各门必修共学的经典。其他几部经典也各有特 色。如《大乘稻秆经》以田中稻梗为譬,阐述十二 因缘生理;《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述未来世弥勒 下生成佛,广度众生登彼极乐的美好;《十善业道 经》教人奉行十善,摒弃十恶,修行正果;《善生 经》劝人敦守人伦道德,珍惜生命,不空度人生。 这几部经典,或阐明佛教的基本要义,或具有劝恶 扬善的教化功能,本身不乏文采优美的段落,再加 上太虚大师生动详明的讲说,不仅可为有志涉猎佛 学者指引门径,即便对一般读者,也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语言:

中文

格式:

pdf

作者:

太虚

目录:

出版说明四十二章经进录1926年6月在北平社稷坛讲佛说八太人觉经进记1934年6月在镇海永宁寺讲佛遗教经讲要1935年11月在丹阳海会寺讲佛说太乘稻在经进记1936年8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佛说弥勤下生成佛经讲要1936年1月在广州居士林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进要1932年7月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佛说善生经进录1934年8月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佛经七讲》  (《佛经七讲》是哪七讲)回复补充内容 (2019-3-8 23:53):要求权限10,大家要结合自身情况再选择啊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佛经七讲》是一部涵盖佛教核心理念的经典著作,共分为七讲,每讲都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本文将从“佛经七讲”中的七个讲解出发,分别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智慧。

1、佛经七讲的第一讲

第一讲主要讲述了佛陀的生平和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佛教的核心理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此外,第一讲还介绍了佛陀的教诲和佛教的历史发展,为后续讲解奠定了基础。

最后,第一讲还探讨了修行者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佛教的教义,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2、佛经七讲的第二讲

第二讲深入探讨了佛教的因果观念和业力理论,解释了善恶因果的关系以及修行者如何通过修行来改变自己的业力。

此外,第二讲还介绍了佛教中的轮回转世观念,帮助读者理解生死轮回的本质,以及如何在修行中超越轮回。

最后,第二讲还探讨了修行者如何通过持戒、修定和慧观来净化心灵,实现解脱的目标。

3、佛经七讲的第三讲

第三讲主要讲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般若的重要性,解释了慈悲的境界和般若智慧的修炼方法。

此外,第三讲还介绍了佛教中的禅修和念佛修行法门,帮助修行者增进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第三讲还探讨了修行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慈悲与般若,以及如何将修行与实践相结合。

4、佛经七讲的第四讲

第四讲主要讲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和诸行无常的修行方法,解释了万法皆空的含义以及生命无常的真相。

此外,第四讲还介绍了佛教中的禅修和观想修行法门,帮助修行者超越对现实的执著,实现心灵的解脱。

最后,第四讲还探讨了修行者如何在生活中体验空性和无常的境界,以及如何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解脱。

总结:

通过对《佛经七讲》中的七个讲解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佛教的核心理念,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每一个讲解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修行的路径,帮助我们净化心灵、超越生死轮回,实现心灵的解脱。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探索修行之道,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或整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指引社指引社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