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统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军将佐,后特指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魏氏、嬴姓赵氏六大家族。
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称为三军六卿。晋文公一度增加新上军、新下军,晋襄公时恢复三军六卿。
晋景公扩为六军十二卿,晋厉公时合并新中军、新上军、新下军为新军,晋悼公时恢复三军六卿建制,晋平公以后,六卿被智氏、范氏、中行氏、嬴姓赵氏、韩氏、魏氏、六家把持,之后六卿特指这六个卿家。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对内协助晋公管理国家军事、政治,对外”尊王攘夷”,抵御戎狄、南蛮的入侵,捍卫华夏文明。
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册)
引语
自公元前548年赵武执政,至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袭灭知氏,历时共95年,属于《晋卿史》下部记述的内容。这95年又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定时(前548-前597年)。前546年,晋、楚两国在宋国召开弭兵大会,双方平分霸权,自此,一直到春秋之末,晋楚双方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会战,甚至直接的冲突也不多了。一般认为,这次弭兵符合晋楚双方的需要,因为楚国需要集中精力对付来自东方吴国的强劲冲击,而晋国的各个大家族则要集中精力进行内斗。公元前546年的弭兵,标志着春秋时期的斗争形式,由诸侯争霸转换为各诸侯国的内部斗争。但事实上,在前548-前597年的50年时间,晋国内部六个大家族分把晋国六卿职位,整整50年时间没有发生大族兼并事件,这与此前的80年相比也显得平静得出奇:从公元前632年,先后有11个家族担任过卿位,到前550年,80年间有5个家族被灭,平均15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
晋国出现50年的长期稳定(大体稳定),原因有三:第一,人员因素。这一段时间,先后由赵武韩起、魏舒、士鞅担任正卿,四人都长期生存于晋国政坛,经验老到、阅历丰富,才智优异。在品质上,无论是忠公体国的政治家还是一心谋家族利益的政客,都不缺乏把握国家全局、协调家族关系、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和才干。
第二,体制因素。晋国各家族之间长期冲突、兼并不断,主要是各大家族都想在三军六卿的体制内谋得一个卿位,为了协调这样的矛盾,晋国也先后采取过四军八卿、五军十卿、甚至六军十二卿的体制,但是卿数太多,政令则更难统一,内斗更加激烈,所以最后还是恢复到三军六卿的模式。前550年,栾氏被灭,晋国正好剩下六个世卿家族,这样,每个家族分享一个卿位就有了保障,家族不必为卿位而处心积虑,不必再冒着伤筋动骨甚至灭门的巨大风险去进行殊死内斗了。
第三,潜心质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最烈,所以表面上的兼并、争斗,其实也就是各种统治方式之间的比拼,而不同统治方式的孕育和形成,则需要时间和相对平和的环境。这50年,就是晋国六大家族在各自的封地内形成不同统治模式的时间,各家纷纷建立起不同的经济、政治模式,只有待各种模式酝酿成熟,真正到了优胜劣汰的当口,更加剧烈残酷的内斗才会彻底爆发出来,由比较优越的统治模式兼并和取代恶劣的模式。
第二阶段:兼并时期(前597-前453年)。
第一次兼并发生在前497年-前490年,晋国进行了整整7年的剧烈内战,其结果,范氏、中行氏被逐出晋国政治舞台,剩下赵、魏、韩、知四家并立;第二次兼并发生于前453年,最强大的知氏图谋统一晋国,兼并其他三家,由于执政的知瑶过于狂妄和疏忽,反而被三家联合偷袭攻灭,自此,晋国已经实际上分裂为赵、魏、韩三个国家,虽然晋国这一外还是又维持了50年(直到前403年三家被周天子正式任命为诸侯)。
两次兼并战争进行得你死我活,晋国作为一个概念上存在的整体,自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45年时间,晋国已经不再是号令诸侯的霸主了,而南方的楚国也日渐衰落,甚至一度几乎为吴国所灭,晋、楚两个老牌超级大国地位衰落,天下的局势也就从霸主时代走向了强国并列时代。
齐国人利用晋国内斗的时机频频出击,一度对晋国占据优势并确立了东方霸权。而随后,吴国势力强劲北上,战胜齐国并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一度称霸诸侯。但是越国偏处东南,实际上难以统领天下诸侯。到了春秋末期,也就形成了晋、齐、楚、越四强并立,互不相属的格局。
更多内容可看全本。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