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现代人谈起货币,满脑子都是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然而,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货币都是紧缩的。因为总量供给不足,货币不仅拖经济的后腿,还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掌握铸币权的朝廷面对通缩往往采取粗暴办法,直接放大币值,发行所谓的“当十”、“当百”大钱,直到形成恶性通胀。

皇朝兴衰更迭,跟货币量的供求高度关联,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导演下,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货币史一轮一轮地重演,政治史一幕一幕地轮回。

要捋清这个事,还得从头讲起。

货币的起源货币,是个神奇的人造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关于货币的起源,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两种:一派认为货币来源于交换,一派认为货币由借贷催生。

交换也好、借贷也罢,都需要一个前提:私有财产。

当私有财产出现的时候,世界的奇点到来。借贷、交易应时而生,贫富分化,阶级产生。从此,人类摆脱原始社会,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国,这个奇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商朝。

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家认为实物货币才叫货币,比如各民族的早期货币——贝壳。人类学家认为只要履行了货币职能,借条也叫货币。早在贝币出现以前,人类因借贷而产生的交易媒介,无论形态、材质是什么,都可以称作货币。

龙币

随着交易量的扩大,实物货币出现。据亚当·斯密考证,早期实物货币形态各种各样,埃塞俄比亚用盐、纽芬兰用鳕鱼干、弗吉尼亚用烟草、西印度殖民地用糖等等,当然,全世界用得最多的还是贝壳。最终,实物货币归为金属,原因很直观:金属特别是贵金属,稀缺、耐用、便携、易分解。

实物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的功能明晰起来,价值、尤其是交易价值是货币的灵魂。于是,货币变成了财富的度量衡。相应地,货币的本质要求是:币值稳定。

币值的稳定取决于两方面,钱和钱所对应的财富的数量。财富一定,货币发行量跟币值成反比;货币量一定,财富跟币值成正比。

在历史上,这个关系处理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货币发行量就像没拴绳子的狗,一会跑的没影,一会掉队老远。

通缩:实物货币的宿命从货币的定义和历史的实证可以看出,除开个别的历史时期,总体上说,货币都是短缺的。

一是经济发展,货币所对应的财富总是增长,货币供应量相对不足。二是实物货币的币材一定稀缺(因稀缺而有价值、因价值而选为币材)。三是实物货币因本身的价值而被贮藏,退出流通。三方面都决定了实物货币的通缩不可避免。

粗略梳理中国货币史,大致看到六次大的通缩周期。

第一次通缩,铜钱问世。常识告诉我们,私有制出现以后,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财富暴增,货币供应相对短缺,——人类社会第一次通缩来临。

其时,对应中国的殷商至西周时期,贝壳正式成为货币。贝币的单位叫朋,就是用绳子穿起来的一串贝壳。据学者考证,因为贝壳太少,金(就是铜)开始用来仿铸贝币。“至迟在公元前第九世纪,中国已经有金属货币了”。①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金属货币的出现,是作为贝币的替代品、也就是基础货币的增发走上历史舞台的。人类的实物货币,从一开始就存在发行量不足的困扰,贝币是这样,铜币更是这样。

像贝币一样,铜币作为主币以后,铸币权并不在政府,民间种类繁多的铸币填补了需要。铸币权在民间很有意思,意味着谁都可以印钱,市场上没有伪钞这一说。

据彭信威考证,一直到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117年),铸币权才收到国家手中,各郡国、民间不许铸钱。官方禁止民间铸币,《建康实录》卷二的“嘉禾五年”记载,孙权设置了“盗铸之科”。但实际上,几千年来私铸绵绵不绝。

春秋两三百年间,主币有布币、刀币和环钱,其他各种币材的实物货币同时充斥市场,到战国时期,黄金才用作储藏和支付。很清晰的币材发展路径:贝币、铜币、黄金。

秦一统天下后,秦半两推行全国,从此方孔圆形的铜钱确立了中国货币的主币地位,两千多年没有大变化。

货币供应不足,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以一当十式的提高币值,即所谓“铸大钱”,史书记载周景王和楚庄王都曾铸大钱。这也成为解决货币供应不足的捷径,屡屡被后世效仿。

《管子》已经很直观地观察到货币与物价的关系,“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提出控制货币数量来控制物价。

从殷商到汉初,1500年历史上,基本都是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货币通缩,只有汉初铸钱减重几十年通胀。

第二次通缩,皮币、白银和铁币滥觞。《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汉朝初立时货币与社会财富的对应关系,天子备不齐一辆四匹同色马的车子,将相坐牛车,老百姓吃了上顿愁下顿。

这时候的汉朝廷,把社会供给短缺当成财富(钱)不足,做反了经济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调控,“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直接减重,黄金由一镒减为一斤,减轻20%;铜钱减到原重的1/60。

结果可想而知,“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之后经过七十年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特别是文帝对荚钱增重,稳定币值,终于实现了文景之治。“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货币与社会财富匹配,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中国人理想中的盛世。

汉武帝大兴文治武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内在驱动下,为解决缺钱问题,实行货币减重,增发了皮币和白金作为货币。

皮币代表了纸币的雏形,白金代表银子首次成为通货。尽管这次货币增发不成功,但历史记录了货币供应不足的实际。

两汉之中,王莽乱改币制,因为复杂不实用,失败。东汉公孙述更始二年(公元二十四年)在四川铸铁钱,是铁钱第一次作为货币。

鹿皮、银子、铁用于币材,是因为铜做的钱不够。

汉末大乱,仿佛秦末的历史回放。

三国时的吴、蜀都通过减重来增发货币,曹魏通过屯田、发展生产来稳定币值。从货币政策上看,三国统一于魏已经是必然。

从西汉到三家归晋,近500年历史一直都是铜钱不足。

第三次通缩,不铸新钱。王莽到三国,经两晋到隋,社会动荡,钱币衰微,金银崛起。因为钱荒,谷帛成为大众欢迎的支付工具,这当然是货币制度的大倒退。

两晋时期官方没有发行新货币(铸钱),全部使用的是旧朝的钱,把中国古代的通货紧缩演绎到极致。《晋书·食货志》记载,惠后北征返驾时候,穷得只有“布衿两幅,囊钱三千,以为车架之赍焉。”怀帝被刘曜围困,“府帑既竭,百官饥甚。”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减重铸钱,增发的货币会将百姓的财富收回朝廷。可是晋朝没有这么做,任由通货紧缩。所以,乱世晋朝,物价低稳,人民并没有受到战乱之外的货币剥削。

孝建元年(公元四五四年),南宋因战争支出过大,重新开始减重铸钱,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

萧道成篡位之后没有铸新钱,随后通货开始紧缩。整个萧齐时期,经济陷入萧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紧缩。

直到公元523年底,才开始铸钱。因为铜材短缺,以铁钱代替。过量的货币发行,引发新一轮的通胀。

两晋到南北朝,虽偶尔有通胀,但因为不铸新钱,通货紧缩创历史之最。

第四次通缩,终结盛世。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极盛而衰。这个过程中货币由通缩至通胀循环引发社会剧烈动荡。

杨坚统一南北两朝,面临的是通胀下的民生,于是重新实行紧缩政策,发展生产,币值慢慢趋于稳定。谁知隋炀帝好大喜功滥发货币,币值减重达到76%,引发物价大涨,人民揭竿而起。

唐代290年,以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安史之乱分为两段。前期承接隋末大乱,恢复生产,货币充足,达到贞观之治。到唐高宗时,频繁对外用兵,人民负担加重。

唐代的通缩,《旧唐书·食货志》认识非常到位,“夫钱重者,犹人日滋于前,而炉不加于旧。”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如果铸币不变,必然通缩。

为解决钱荒,民间减重私铸,货币发行量加大支持了经济稳定。开元初年米价低到每斗三钱,到天宝四年还怕麦贱伤农。天宝十一年,政府用好钱收回私钱,商旅反而觉得不便。这也反证了盛唐的钱荒有多严重。

通缩压力下,公元666年发行当十钱。这相当于十倍增发货币。刚开始还有力助推了唐朝走向极盛,当货币量越过社会财富对应的红线以后,经年累积,通胀引起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社会两级分化,土地兼并加剧,底层人民生活艰难。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盛唐一去不复返,最终重复了一遍通胀引起的天下大乱。

晚唐五代,黄巢起义,社会生产大破坏,历史再一次轮回。

第五次通缩,纸币面世。现代通行的纸币,来源于中国的首创,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应当超过四大发明。

中国的纸币,是被通缩逼出来的。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为了缓解钱荒,禁止货币出境。宋代以后商业极为繁荣,对外贸易活跃,商业贸易需要大量易于携带的货币,而金属货币携带非常不便。

据彭信威考证,“北宋铜钱铸造额比唐朝增加十倍到三十倍。” ②

宋朝尽管白银、铜铁钱并用,金属货币仍然不足,因而“物价至贱”。南宋主动减少铸币后,通货紧缩就不可避免。另外,通缩引起政府支出困难,需要在金属币材缺乏前提下增加货币发行量。

以上几方面因素促成民间信用货币诞生,这就是交子。

金属货币的不便利,严重制约贸易。交子的诞生地四川,流通铁钱,一匹绫罗价格两万钱,重130斤。这样,代替铁钱的交子自发地在民间创造出来。由于纸币需要信用背书,四川16家富商联合认可交子,类似于美联储对于美元的保证机制。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16家富商衰败,交子不能兑现。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朝廷设置益州交子务,交子改为官办。

官办交子的发行有现金准备,发行量控制在125万多缗(1缗等于1000文)以内,准备金不低于28%。瞧,这不就是现代银行的做法吗?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提到“庆历”年间的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正好就是实行交子官办之后的四川经济写照。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中国古代早这么干过。

到南宋,替代交子的会子广泛流通,和法币已经没什么区别。

实质上,两宋纸币交子和会子,相当于金属货币的兑换券,也可以理解为纸币与金属货币挂钩。这已经很接近千年以后的货币体制了。

北宋徽宗时期,内有方腊等人的起义,外有金人的侵略,生产遭到破坏,引起物价上涨。南渡以后,朝廷多以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整体物价高于北宋,但也没有恶性通胀。

宋代虽然铸币超出唐代,但多数时间还是通缩的,通胀只发生了二十年,即南渡前后到绍兴十年(公元1121——1140年)。之后,又发生钱荒。

南宋战争不断,政府支出压力巨大,只有多发票子应付。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开始,会子发行开始放水。到嘉定三年(公元1121年),会子与铜钱比价从1000∶1000等价降到最低三四百文。真正的通胀发生在南宋后期的一百年。

元朝的币制很奇特,蒙古族使用白银为主币的习惯带到中原,纸币摆脱兑换券的地位成为真正的主币。

元末,还是战争原因,纸币发行大增,引发通胀。

第六次通缩,白银上位。朱元璋的任性也体现在货币政策上,禁止使用金银,洪武二十七年还禁止使用铜钱。

洪武初年每年铸钱不到两亿文,按6000万人口计算,人均不到4文,无法满足用兵需要。钱不够,钞来凑。纸币发行量过大发生通胀,纸币价值下跌,人们选择金属货币。

朱元璋很奇葩,人们用钱他就禁钱,人们用金银他就禁金银。这些政策自然无法阻止纸币下跌和物价上涨。洪武到永乐,战争不断、京城建设、郑和下西洋等大事驱使政府超发纸币。

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10贯纸钞只值铜钱1文,仅值原价的万分之一,基本沦为废纸。

纸钞贬值过程中,金属货币尤其是白银逐渐成为主要交换媒介,白银成为唯一的通货选择。明朝中期(1601年)以后,中国巨大的通货需求使得美洲白银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彻底解决了中国的货币供给不足问题。明英宗即位(1436年)后,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币,银铜复本位制确立。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王国斌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的中译本序言中论述:“中国在商业经济的扩张中似乎对白银有一种无限渴求。16世纪和18世纪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照理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有能力吸收更多的白银,扩大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就业和生产。”

书作者本人,德国学者弗兰克(Frank,G)的研究表明,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一统计还力图表明,这些白银是如何促成了16世纪至18世纪明清两代的经济和人口的迅速扩张与增长。” ③

结论简单直接,白银输入支撑了中国明清两代的繁荣。换句时髦的话语,积极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的经济体量成为了世界第一。

明清两代在币制上的银铜复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比较好的解决了钱荒问题。但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对货币的需求过大,铜钱又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各藩属国,相对应于充足的白银,铜钱仍然短缺。

《石渠余记》记载,清初年铸币30卯,1卯等于12880串,1串等于1000文,合计3.8亿文。到晚清增加到年铸钱130卯,合16.7亿文。年新增货币发行量翻了四倍多。

清朝官员很奇怪,“铸钱之数多于往时,而公私均无朽贯之积”,“铸钱日多而流通日少”,不仅“民用不足”,官府甚至到了“一月停炉,则局支立匮”的地步。④

缺钱,还是缺钱。

货币与社会货币通缩,是理解历史发展的一把钥匙。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社会的变化,最后根子大都和当时的货币供应量息息相关。

如果经济是艘船,货币就好像是水。水少了,船会搁浅。货币供应不足,一直都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实际上,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在背负着货币通缩的包袱负重前行,只是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

人类早期的信用货币跟现在的信用货币本质上没有不同。没错,货币形态从信用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又演变成信用货币,几千年转了一个大圈回到原点,呵呵,贵圈真大。⑤

实物货币时代,贝币、铜钱、黄金、铁钱、纸币、白银,以及各种货币的替代物,包括粮食和布帛、农具等等,都是人类解决货币不足的选择。

金属货币成为交易媒介以后,改变了人类社会形态。货币本身的价值恒定,带来了人类价值观的变化。平等、自由、公平、开放等等观念成为社会新思潮,由此而引爆了人类智慧的第一次大爆发,世界范围的圣人、先知、宗教领袖诞生。

对应中国,此时为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期。

与货币供求的周期性相匹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周期性。

新皇朝早期,受到严重破坏的生产力慢慢恢复、人口增长,货币量相对充足,出现盛世;皇朝中期,经济和人口继续增长,货币开始供给不足,通缩成为瓶颈,朝廷用减重的方式增发货币;皇朝晚期,币制大坏,战乱导致实体经济中国货币通缩极简史崩溃,民不聊生。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动荡都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人口数量断崖式减少,社会财富大缩水,货币供应不足问题反而得到缓解。战乱客观上起到了调节货币供求平衡的作用。

秦到唐,主币以铜钱为主。五代开始,铁钱渐渐多了起来。北宋初年,因为缺乏铜钱,准许用白银代替铜钱纳税,白银开始成为辅币。

自宋朝一直到清朝晚期,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大中华铜钱流通区域,包括日本、中国近邻和东南亚等国家大量进口中国铜钱。这些国家对中国铜钱需求巨大,曾多次造成中国通货紧缩。

南宋时候,除了东南部分地区还用铜钱,其他地区都用铁钱。当白银、铜钱、铁钱都不能满足经济生活需要的时候,纸币交子、会子登上历史舞台。

交子的出现,标志中国在世界上率先使用信用货币,从而摆脱了金属货币币材短缺的硬约束,迎来了人类社会的新曙光。

宋朝以来,纸币更像是金属货币的兑换券,聊以解决钱荒问题。离开了金属的货币,总量的控制是门深奥的科学,当时的人们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加上政府支出的刚性要求,体现在纸币上的通胀在元朝和明朝早期很严重。

金属货币的短缺也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认为,整个世界“当时贵金属货币短缺日益严重”,哥伦布探险的目的就是寻找金银财宝。⑥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一是找到了充足的白银供给源头,二是开启了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这两个贡献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清中期以前,银铜同是主币。白银净流入,铜钱净流出。货币进出口逆差日,清朝盛世转衰时。

道光时期,通缩加剧。鸦片贸易使得白银开始流出,鸦片战争以后的对外赔款加剧白银外流,通缩造成严重的“道光萧条”。

“在1808——1856年间,从中国外流的白银,大约是3.84亿元,平均每年800万。在最严重的19世纪40——50年代,每年的平均外流量超过1700万元。” ⑦ 

《哈佛中国史》认为:萧条“导致制造业的生产下降,进一步使雇佣减少、失业增加。”“铜钱贬值,使得小地主的赋税负担变重,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田地。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引发了一波抗税抗租的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动乱。”总之,“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清帝国已接近瓦解程度。” 

所谓晚清的回光返照,其实是巨额外债输血的结果。从甲午战败赔款开始,清政府就入不敷出。据《宣统政纪》40卷,外务部、邮传部、农工商部、度支部奏折,截止到宣统时期,中国外债总额达到10亿元。⑧

这其中,仅铁路建设外债占一半,盛宣怀借3亿元、梁士诒借2亿元。⑨

当然,最后因为川汉铁路债务清算与民争利,推倒了满清皇朝的多诺米骨牌。

历史上那么多事儿,其实都是钱的事儿。

有需要联系v;hx-hx3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道门书籍道门书籍
上一篇 2024年3月5日 下午10:46
下一篇 2024年3月5日 下午10: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