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共12卷)
资料编号:KW8508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86G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目录介绍如下:
01、《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1卷)1919-1923 伟大的开端》李新,陈铁健主编;李义彬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25.80 MB 02、《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2卷)1923-1926 国民革命的兴起》李新,陈铁健主编;萧超然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04.97 MB 03、《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3卷)1926-1927 北伐战争》李新,陈铁健主编;张静如卷主编;刘志强,王德京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72.86 MB 04、《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4卷)1927-1931 星火燎原》李新,陈铁健主编;时光卷主编;冯建辉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41.79 MB 05、《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5卷)1931-1935 抗日潮流的起伏》李新,陈铁健主编;马模贞,匡珊吉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60.26 MB 06、《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6卷)1935-1937 从内战到抗战》李新,陈铁健主编;李义彬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61.64 MB 07、《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7卷)1937-1938 全民抗战 气壮山河》李新,陈铁健主编;李良志等卷主编;马振犊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297.18 MB 08、《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8卷)1938-1941 坚持抗战 苦撑待变》李新,陈铁健主编;李隆基,王玉祥卷主编;陈杏年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258.21 MB 09、《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09卷)1941-1945 同盟抗战 赢得胜利》李新,陈铁健主编;李良志,李隆基卷主编;丁三青等编着》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37.54 MB 10、《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10卷)1945-1946 争取和平民主》李新,陈铁健主编;黄友岚卷主编;李其煌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282.30 MB 11、《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11卷)1946-1947 战略防御 转守为攻》李新,陈铁健主编;邵维正卷主编;田耘生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40.36 MB 12、《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12卷)1947-1949 最后的决战》萧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df 368.15 MB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共12卷)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新民主革命历史的权威著作,全面呈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内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书中通过详细的史料分析和历史事件的梳理,揭示了新民主革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示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和民主的艰辛历程。全书不仅关注重大历史节点,还对不同社会阶层、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潮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背景与意义。这部通史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更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与启示。
1、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中国新民主革命是指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革命运动,其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内外多种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加深。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统治,民众生活困苦,促使社会各阶层迫切寻求变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启了新民主革命的序幕。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但并未彻底解决中国的民族和社会问题。随后的岁月中,国民党与共产党等政治力量相继崛起,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新民主革命的历史脉络也表现为不同阶段的革命策略与目标的变化。早期的革命目标主要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政体,而到1930年代,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内外压力,革命目标逐渐转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形成了更为复杂的革命格局。
2、重要事件与人物分析
在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深刻影响了革命的走向。例如,五四运动是新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运动,更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新思想的传播。
此外,毛泽东作为新民主革命的重要领袖,其理论和实践对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反映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理解,并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除了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革命家也在新民主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形成了新民主革命与人民解放战争密切相连的历史关系。这些人物及其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革命进程,也对后来的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3、社会阶层与革命力量
新民主革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其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资产阶级在推翻清王朝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但在革命后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未能有效引领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参与,使新民主革命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农民阶级在土地革命中的积极参与,为新民主革命注入了新鲜的动力。农民问题的解决成为革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革命的深入发展。
共产党员在新民主革命中起到了关键的组织和推动作用。他们不仅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政治意识,也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量,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通过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织,为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4、思想文化的影响
新民主革命不仅是政治和军事的斗争,也是思想和文化的较量。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民族主义等多种思想潮流交融碰撞,深刻影响了革命的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推动了革命思想的成熟。
与此相对,传统文化在新民主革命中也面临着挑战。许多知识分子在追求民主与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中。新文化运动强调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当时青年追求的标志,促进了社会思想的变革。
在革命的过程中,文化也成为了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学、艺术和戏剧等多种形式,革命者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传播给广大的民众,增强了人民对革命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文化的力量在这一历史时期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共12卷)》通过对历史背景、重要事件、社会阶层和思想文化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新民主革命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这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在当今社会,回顾和反思新民主革命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通过这部通史,深入了解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深远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