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共10册)
资料编号:KW7866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80G
作者:郭俊峰辑解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内容提要:
鼓词,是以鼓、板击节的一种曲艺形式,是主要流行在中国北方民间的讲唱文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一直被大众广泛口头传播。此次的整理出版,是对这种民间传播形式的具体化。本次出版选取的版本大多为清代从未整理出版或其中少见且珍贵的长篇版本,其中也有一些满族八旗子弟的子弟书或影词,版本十分珍贵。本次出版第一辑共十册,共编入51部鼓词故事,4500千字,以渊源、讲史演义、公案、神怪、言情、传奇为大系列进行梳理。本次整理辑校主要是对原文进行繁体字改简体字、标点、划段、题解,使鼓词这种故事形式更通俗化、更具可读性。
目录
01贾凫西鼓词绣像响马传鼓词新编侠女红蝴蝶全传六集绣像牤牛阵鼓词绘图烟云岭六集调精忠绣像黄河阵绣像万仙阵02绣像五雷阵绣像征东传鼓词绣像杨宗英下山说唱花木兰征北03绣像前七国志鼓词绣像天门阵绘图呼家将征西04绘图霸王娶虞姬鼓词绣像于成龙征北绣像瓦岗寨鼓词全传说唱九擒文天祥连环图画巧合奇冤05新刻满汉斗千变万化孙行者捉妖怪鼓词刘全进瓜绘图八仙过海雷峰塔白蛇借平水淹金山寺小董永卖身宝卷绣像鼓词林黛玉传绣像双冠诰鼓词06绣像梁祝姻缘鼓词朱买臣马前泼水林黛玉悲秋露泪缘柳阴记新刻玉堂春西厢记鼓词07新刻绘图西厢记鼓词绣像画中缘影词三娘收妖记孟姜女寻夫鼓词绘图高姜女万里寻夫全传绣像新刊玉杯记绣像新刊回杯记绣像金牌调08十粒金丹09绣像太原府鼓词全传绘图红灯记鼓词绣像白绫扇鼓词10东郭外传绣像六月雪全传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1.pdf 204.90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2.pdf 230.03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3.pdf 172.46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4.pdf 245.11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5.pdf 189.48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6.pdf 160.09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7.pdf 179.85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8.pdf 189.84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09.pdf 133.11 MB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10.pdf 133.59 MB
![]()
![]()
有需要联系v;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摘要: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是一项宝贵的文化工程,它汇集了中国各地珍稀的鼓词文献,对研究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网盘的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其在鼓词研究中的学术价值,二是其对鼓词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三是其对研究资源的开放性,四是其对未来鼓词研究的推动力。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这一珍贵资源的内涵及其对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1、鼓词研究的学术价值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不仅是鼓词研究的核心资料库,它还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鼓词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文本的多样性和地方性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这些珍稀本鼓词通过网盘的形式呈现,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析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而深入探讨鼓词的历史渊源、文学特点以及地域差异。
此外,这些珍稀本鼓词的收录,有助于填补鼓词研究中的空白。以往许多古老的鼓词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其内容渐渐消失。现在通过集中整理和数字化存储,这些文本得以保存下来,使得研究者能够从中发现新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这一网盘还为鼓词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便利。例如,在民族学、社会学、文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些鼓词,探索鼓词与地方风俗、社会变迁以及文化表达的关系,从而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鼓词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在鼓词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鼓词文献往往面临纸张老化、损毁的风险,而数字化存储不仅能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本,还能避免其因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通过数字化技术,鼓词的内容得以长期保存,确保了后人能够继续研究和欣赏这些文献。
此外,该网盘的存在也为鼓词的传承提供了支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忽视。通过将鼓词数字化并集中展示,可以激发更多人的兴趣,尤其是年轻一代。网盘平台的开放性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文化爱好者以及学生能够方便地接触到这些资源,从而增强鼓词的传承力度。
保护和传承鼓词的工作不仅限于文献的保存,还包括对传统演出形式的支持。通过网盘的资源,相关组织可以组织讲座、演出等活动,推广鼓词文化,使其更广泛地被社会认知和接受。这种多层次的传承模式,有助于鼓词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
3、研究资源的开放性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的开放性是其一大亮点。该平台不仅允许学术研究人员访问其资源,还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浏览和使用途径。这种开放性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扩大了鼓词的受众群体,使得更多人能够欣赏和研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开放的资源平台还鼓励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共享。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鼓词的相关问题,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此外,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也有助于平台不断优化和更新资源,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这种开放性还推动了多方合作。不同的研究机构、大学和文化组织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或文化活动。通过这样的合作,鼓词的研究和推广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4、推动未来鼓词研究的发展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对未来鼓词研究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它为鼓词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更多鼓词文献的数字化和整理,研究者可以进行更全面、更细致的分析,揭示鼓词的内在规律和特征。这为鼓词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其次,网盘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鼓词研究的国际化。通过网络平台,国外的学者和文化爱好者也可以接触到中国鼓词,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盘平台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创新功能,如人工智能分析、虚拟现实展示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鼓词的研究深度和展示效果,为鼓词的保护和传承开辟新的途径。
总结:
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平台,不仅在鼓词研究中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支持,还在鼓词的保护与传承、资源的开放性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平台在维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珍稀本鼓词集成网盘将继续为鼓词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持,为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