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65 中国书法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2002版(全8册) PDF下载
2024-05-28 / 139
书名:中国书法史
出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2002版
册数:全8册
大小:120.12MB
格式:PDF
联系:hx-hx3(微信和QQ同号)
全书系统论述了四项内容:一,探讨书法史与书法艺术的传统为三千年书法史的发展寻找活的灵魂。二,总结、评价古人对书法的理解和阐释,充分利用古代书论,帮助我们复原或接近历史的真实。三,以书体演进的线索系挂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概括说明前期书法史。四,以书家和书法传承系挂作品,证以时代风尚及流变,系统梳理书法史。 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 录
01 先秦·秦代卷 /(丛文俊着)
02 两汉卷 /(华人德着)
03 魏晋南北朝卷 /(刘涛着)
04 隋唐五代卷 /(朱关田着)
05 宋辽金卷 /(曹宝麟着)
06 元明卷 /(黄惇着)
07 清代卷 /(刘恒着)
08 民国卷 /(孙洵)
本书第一卷(先秦·秦代卷)主编丛文俊,笔名如也,斋号两可斋、丰草堂、适有余斋,吉林市人,1949年1月生,汉族。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着有《中国书法全集·商周金文卷》、《中国书法全集·春秋战国金文卷》、《丛文俊书法研究文集》等书,发表书法史学及古代书法理论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书法创作上,对三代秦汉隋唐文字遗迹普遍感兴趣,有较长时间的临习,各种书体均有心得,能做到入古出新。
本书第二卷(两汉卷)主编华人德,1947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号维摩,斋号维摩方丈室,初由颜体入手,继学柳体、赵体,后得王能父指点溯源而上,学隋《龙藏寺碑》得萧散之韵,学北魏墓志十数种得紧密之构,学汉之《石门颂》、《张迁碑》诸碑刻得朴茂之气,又从简秦《广武将军碑》得生动之趣。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又遍观图书馆所藏金石拓片,由是书艺日进,习用长锋羊毫喜以大笔作大字,所作隶书紧结而开张,结体堂皇严正,行书从隶书出,字间疏朗,计白当黑,质朴沉静,篆书取法两汉鼎钫灯洗铭文,别具意趣。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并入选“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获一等奖。发表多篇书法论文。出版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注》。
本书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卷)主编刘涛,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着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着《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等。
本书第四卷(隋唐五代卷)主编朱关田,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一级美术师。l961年7月在浙江省绍兴鲁迅图书馆工作,1962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坡塘工家村小学工作,1964年8月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巾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1970年4月在空军第五军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2年1月在浙江省杭卅书画社(两泠印社)工作,1979年8月就读于浙江省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1981年12月任浙江省书协副秘书长,1988年9月任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1994年6月任浙江省书协主席,2000年至今任浙江省书协主席、中国书协第四、五届副主席。
本书第五卷(宋辽金卷)主编曹宝麟,1946年5月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当代中国着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沧浪书社社员、国际书协副主席、曾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化学工程专业。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2年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自此走向书坛。参与书法复兴以来的重大展览和理论研讨。曾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奖”, “兰亭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最高奖)。出版有《抱瓮集》、《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中国书法全集·蔡襄、米芾卷》、《中国书法全集·北宋名家卷》、《曹宝麟书法精选》等。 专业特长与研究方向:书法史论研究、书法艺术创作及古代碑帖考证等。
本书第六卷(元明卷)主编黄惇,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等。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 术系,师从陈大羽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
本书第七卷(清代卷)主编刘恒,字树恒,一九五九年一月生于北京,一九八二年七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供职于首都博物馆、《中国书法》杂志社,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副主任。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特约编审、西泠印社社员、沧浪书社社员。书法篆刻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篆刻评比优秀作品奖,着作《中国书法史·清代卷》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
本书第八卷(民国卷)主编孙洵,1936年10月生。南京市向阳卫生院前任院长,现为主治医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史,先后问学于胡小石、陈中凡、黄淬伯、高二适、张寿谷、唐圭璋、徐复诸先生。从事书法篆刻创作的同时,潜心书史、书论、印史、印论的研究。参加撰写《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国书法名作辞典》、《中国文化史之迹》、《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有书法作品和论述在《书法》、《书法报》、《江苏画刊》等报刊上发表。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K465 中国书法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2002版(全8册)》是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该书籍不仅涵盖了书法的历史发展、流派演变、技法特点等方面,还通过丰富的实证资料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全书分为八册,体现了书法的广泛性与深度,适合书法爱好者、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参考阅读。本文将从书籍的历史背景、内容特色、影响力和实用性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读者对该书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1、书籍的历史背景
《K465 中国书法史》的出版背景与中国书法的发展密不可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江苏教育出版社在1999年至2002年之间推出这一系列书籍,正是为了填补书法研究领域的空白,推动书法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该书旨在对各个历史时期书法的演变进行梳理,涵盖了自甲骨文、金文到现代书法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书法作品的整理与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法艺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
同时,书籍的编撰团队由多位书法专家、学者组成,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为书籍的权威性提供了保障。这种学术团队的构建,使得书籍不仅具备学术性,同时也具备实践性,为书法研究的多元化提供了支持。
2、内容特色与体系
该书的内容特色鲜明,系统性强。全八册分别从书法的起源、发展、流派、技法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第一册主要关注书法的起源及历史背景,揭示了书法作为文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后续各册则依次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流派和代表性人物。
在体例设计上,这一系列书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一册都包含大量的书法作品实例,配以详细解读。这些实例不仅帮助读者理解书法理论,也为学习书法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此外,书中还重点讨论了书法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从基本笔画的练习到对书法作品的点评,书籍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读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3、书籍的影响力
在中国书法的研究和教育中,《K465 中国书法史》具有显著的影响力。首先,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开展。众多学者在其研究中引用了该书的观点和资料,增加了书籍的学术价值。
其次,该书在书法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书法培训机构和学校将其作为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书法的历史、技法和理论。这种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传承。
此外,书籍的影响还扩展到了社会层面。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越来越受到关注。《K465 中国书法史》的推广,使得更多人认识到书法不只是艺术,也是文化的载体,从而推动了书法文化的普及。
4、实用性与读者群体
《K465 中国书法史》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上。该书不仅适合书法研究者、教育者,也非常适合书法爱好者及普通读者。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人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书中的实用案例和技法指导,使得读者在学习书法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都能在该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同时,该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配合大量的插图和实例,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门槛。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书法爱好者,都可以通过阅读这部书籍,获得书法艺术的启发与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K465 中国书法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2002版(全8册)》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为书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还通过系统的内容布局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书法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个人修养与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阅读此书,将是每一位书法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学习之旅。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