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药集成方》一书是朝鲜着名医学家卢重礼、俞孝通、朴允德等撰,书于1431~1433年间。在朝鲜与《东医宝鉴》、《医方类聚》合称为三大古典医籍。全书共85卷,分病源、乡药本草、针灸法等三大部分,是一种类书。书中记载了内、外、妇、儿、五官,急救等各科临床54门,959条证候,病源论述931条,载方10706首,针灸论述1479条,朝鲜地产药物694种及我国《大明本草》、《本草拾遗》等书中的部分药物。本书撰写时曾参考了267种中国和朝鲜医药书籍。该书有物有方,熔中国传统医药与东医本地经验于一炉。"临床医疗篇"把属外科、妇科、小儿科等的疾病分54门959种病症,叙述了病因、症状和治法以及民间疗法。处方以朝鲜的药草为主,重要的药材还指出了其产地,因此书名为《乡药集成方》。
本书共85卷,凡959门,病源931种,载方10706首,针灸法1476条,乡药630余种。介绍了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各科病症、方药及其他疗法,并附有药物炮炙法。该书有物有方,熔中国传统医药与东医本地经验于一炉.
朝鲜国王李裪宣德朝十分重视中医,他们不仅每年从明朝购进大批中药,而且还派人在国内广泛采集药材,然后运至中国,请中国的医学专家予以鉴定。比如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朝鲜派遣教授官朴堧等到明朝奏称,朝鲜所产62种药材中,有14种即丹参、漏芦、紫胡、防己、木通、紫莞、葳灵仙、白敛、藁木、厚朴、 劳、通草、独活、京三陵与中国所产同类药材不同。
经过中国专家鉴定,这14种药材中有6种即漏芦、紫胡、木通、葳灵仙、白敛、藁木与中国同类药材同,为真,其余8种确与中国同类药材不同,今后切勿使用。
宣德五年(1430年)四月,朝鲜又遣使者到明朝确认该国所采集的药材。朱瞻基命太医院周水中、高文中负责,肯定了赤石胆、独活、厚朴等10种药材即为中国的同类药材,对所称的王不留行、紫莞、安息香等10种,确定不了其真假。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宣德八年(1433年),朝鲜修成一部医书,即《乡药集成方》并刊刻出版。这本医书集中了中国和朝鲜的医药、医方,应该说它是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这本书在原来朝鲜医生权仲和所着《乡药简易方》的基础上,后来又吸收了朝鲜官药局的各种药材分门类编成。
最初只有旧证338,旧方2803,后来朝鲜国王命医官随时节赴明广求方书,并请明太医院对其所用药物考证正误。这样广泛吸收了中国药方而成该书。新书由旧证339增加为959,旧方由2803方增加为17006方,并附以针灸法1476条,以及乡药本草及炮制法共85卷。该书刊行后,广为流传。自此"药易求而病易治,人皆使之"。
朝鲜国王李裪宣德朝十分重视中医,他们不仅每年从明朝购进大批中药,而且还派人在国内广泛采集药材,然后运至中国,请中国的医学专家予以鉴定。比如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朝鲜派遣教授官朴堧等到明朝奏称,朝鲜所产62种药材中,有14种即丹参、漏芦、紫胡、防己、木通、紫莞、葳灵仙、白敛、藁木、厚朴、劳、通草、独活、京三陵与中国所产同类药材不同。
经过中国专家鉴定,这14种药材中有6种即漏芦、紫胡、木通、葳灵仙、白敛、藁木与中国同类药材同,为真,其余8种确与中国同类药材不同,今后切勿使用。
宣德五年(1430年)四月,朝鲜又遣使者到明朝确认该国所采集的药材。朱瞻基命太医院周水中、高文中负责,肯定了赤石胆、独活、厚朴等10种药材即为中国的同类药材,对所称的王不留行、紫莞、安息香等10种,确定不了其真假。
宣德八年(1433年),朝鲜修成《乡药集成方》并刊刻出版。这本医书集中了中国和朝鲜的医药、医方,应该说它是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这本书在原来朝鲜医生权仲和所着《乡药简易方》的基础上,后来又吸收了朝鲜官药局的各种药材分门类编成。
其内容最初只有旧证338,旧方2803,后来朝鲜国王命医官随时节赴明广求方书,并请明太医院对其所用药物考证正误。这样广泛吸收了中国药方而成该书。新书由旧证339增加为959,旧方由2803方增加为17006方,并附以针灸法1476条,以及乡药本草及炮制法共85卷。该书刊行后,广为流传。自此“药易求而病易治,人皆使之”。
《乡药集成方》近来刊行的版本大致有:1942年韩国杏林书院铅活字本,1963年朝鲜平壤医学出版社本,199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2005年延边人民出版社本。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这本古籍在我的书籍收藏中的重要性和特点。首先将从古籍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学术研究和实用性等4个方面展开阐述,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
1、古籍的历史价值
“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作为明朝时期的医药典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本古籍在当时医药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承载着丰富的医药知识和治疗经验,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发展和成就。古籍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年代久远,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和传统文化。
古籍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记录了古代医学的发展脉络和思想渊源,为后人研究古代医学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另外,古籍的内容还反映了古代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医学的探索,对于了解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的历史价值不仅仅是书籍本身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医学智慧和文化传承,对于当代医学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文化意义
“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这本古籍在文化意义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古籍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医学知识,更体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古籍中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反映了古代人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的认识,体现了古代医学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古籍中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还反映了古代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籍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传承医学经典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当代人的身心健康和文化修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3、学术研究
“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这本古籍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古籍作为医学文献,对于医学史研究和医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籍中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为当代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和实践借鉴。古籍所蕴含的医学智慧和疗效经验,对于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籍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更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医学文化,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4、实用性
“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这本古籍在实用性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古籍中所蕴含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对于中医药临床实践和健康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籍中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为中医药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借鉴。古籍中所记载的药物性能和功效,对于中药材的选配和药方的调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籍中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为人们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总结:通过对“乡药集成方–宣德八年(1433年)”这本古籍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学术研究和实用性进行阐述,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本古籍在医学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更能够深刻认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