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长安县志三十六卷 清 张聡贤 修 清 董曽臣 等纂 清嘉庆十七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002咸宁县志二十六卷 清 高廷法 修 清 董佑诚 等纂 清嘉庆二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003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二十二卷 翁柽 修 宋联奎 纂 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004兴平县志八卷 王廷珪 修 张元际 等纂 民国十二年排印本
005兴平县乡土志六卷 清 张元际 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抄本
006高陵县续志八卷 清 程维雍 修 清,白遇道,等纂 清光绪十年刊本
007重修鄠县志十卷 强云程 修 段光世 等纂 民国二十二年排印本
008鄠县乡土志不分卷 清 阙名 撰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09蓝田县志十六卷 附重修辋川志六卷 附文征录四卷 清 吕懋勋 等修 清 袁廷俊 等纂 清 胡元煐 纂附 清光绪元年刊本
010重修泾阳县志十六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刘懋官 修 清 宋伯鲁 等纂 清宣统三年排印本
011盩厔县志八卷 庞文中 修 任肇新 等纂 民国十四年排印本
012新续渭南县志十二卷 清 阎敬铭 修 清 焦联甲 等纂 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013富平县志稿十卷 首一卷 清 樊增祥 等修 清 谭麐 纂 光绪十七年刊本
014同官县志十卷 清 袁文观 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刊本
015朝邑县后志八卷 清 王兆鳌 纂修 清康熙五十一年刻后刊本
016朝邑县乡土志一卷 清 阙名 撰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17朝邑县幅员地粮总说不分卷 清 霍动勋 撰 清光绪十九年刊本
018郃阳县全志四卷 清 席奉乾 修 清 孙景烈 纂 清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019澄城附志十二卷 图一卷 王怀斌 修 赵邦楹 等纂 民国十五年排印本
020平民县志四卷 杨瑞霆 修 霍光缙 纂 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021续潼关县志三卷 清 向淮 修 清 王森文 纂 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022华州乡土志一卷 清 褚成昌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23蒲城县新志十三卷 首一卷 清 李礼仁 修 清 王学礼 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024雒南县乡土志四卷 清 阙名 纂修 清光绪年间抄本
025孝义厅志十二卷 首一卷 清 常毓坤 修 清 李开甲 等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26岐山县乡土志三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27郿县志十八卷 首一卷 清 李带双 修 清 张若 纂 清 沈锡荣 増补 清宣统元年排印本
028麟游县新志草十卷 清 彭洵 纂修 清光绪九年刊本
029陇州志八卷 首一卷 清 罗彰彝 纂修 清康熙五十二年刊本
030邠州新志稿二十卷 刘必达 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抄本
031续修南郑县志七卷 清 郭凤洲 修 清 刘定铎 等纂 民国十年刊本
032长武县志十二卷 图一卷 清 沈锡荣 修 清 王锡章 纂 清宣统二年排印本
033乾州志稿十四卷 首一卷 附别录四卷 附干阳殉难士女录一卷 清 周铭旗 等纂修 清光绪十年刊本
034武功县续志二卷 清 张世英 等修 清 王权 等纂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035沔县志四卷 清 孙铭钟 等修 清 彭龄 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36褒城县志十一卷 清 光朝魁 撰 清道光十一年抄本
037城固县志十卷 清 王穆 纂修 清康熙五十六年修光绪四年重刊本
038城固县乡土志一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39洋县志八卷 清 张鹏翼 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抄本
040宁羌州志五卷 清 马毓华 修 清 郑书香 等纂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041宁羌州乡土志不分卷 清 陈??芬 修 清 黎彩彰 纂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42新续略阳县志一卷 清 桂超 修 清 侯龙光 纂 清光绪三十年抄本
043佛坪县志二卷 张机高 纂修 民国十八年抄本
044定远厅志二十六卷 首一卷 清 余修凤 纂修 清光绪五年刊本
045留坝厅志十卷 附足征录四卷 清 贺仲琙 修 清 蒋湘南 等纂 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
046扶风县志十八卷 首一卷 清 宋世荦 等纂修 清 吴鹏翱 等纂 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047扶风县乡土志四卷 清 谭绍裘 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048安康县志二十卷 清 郑谦 修 清 王森文 纂 清咸丰三年重刊本
049续修平利县志十卷 图一卷 清 杨孝宽 修 清 李联芳 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050洵阳县志十四卷 清 戴兆春 修 清 刘德全 等纂 清光绪二十八年排印本
051白河县志十三卷 清 顾騄 修 清 王贤辅 等纂 清光绪十九年排印本
052石泉县志四卷 清 舒钧 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刊本
053镇安县志十卷 清 聂焘 纂修 清乾隆十八年抄本
054镇安县乡土志二卷 清 李麟图 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排印本
055凤县志十卷 首一卷 清 朱子春 等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056府谷县志四卷 清 郑居中 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057横山县志四卷 刘济南 等修 曹子正 纂 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058葭州志二卷 清 高珣 等纂修 清嘉庆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重刊石印本
059神木县志四卷 清 阙名 纂修 清抄本
060神木乡土志四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61陕西全省舆地图不分卷 清 魏光焘 等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石印本
062秦疆治略一卷 清 卢坤 撰 清道光年间刊本
063陕西志辑要六卷 首一卷 清 王志沂 纂修 清道光七年刊本
064长安志二十卷 附图三卷 宋 宋敏求 撰 元 李好文 撰图 清 毕沅 校 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065同州府续志十六卷 首一卷 清 饶应祺 修 清 马先登 等纂 清光绪七年刊本
066重修凤翔府志十二卷 首一卷 清 达灵阿 修 清 周方炯 等纂 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067续兴安府志八卷 清 叶世倬 纂修 清嘉庆十七年刊本
068延安府志八十卷 清 洪惠 纂修 清嘉庆七年刊本
069甘泉县乡土志一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70安定县志八卷 清 姚国龄 修 清 宋毓章 纂 清道光二十六年抄本
071靖边县志稿四卷 清 丁锡奎 修 清 白翰章 纂 清光绪二十五年排印本
072绥德直隶州志八卷 首一卷 清 孔繁朴 等修 清 高维岳 等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073清涧县志八卷 清 钟章元 等纂修 清道光八年抄本
074吴堡县志四卷 首一卷 清 谭瑀 纂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刊本
075中部县志四卷 清 丁瀚 等修 清 张永清 等纂 清嘉庆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刊本
076中部县乡土志一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77宜君县志不分卷 清 查遴 等纂修 清雍正十年抄本
078砖坪地理志二卷 即砖坪县志 阙名 撰 民国排印本
079延绥镇志六卷 清 谭吉璁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抄本
080三辅黄图六卷 附补遗 汉 阙名 撰 清 毕沅 校 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081洛阳伽蓝记五卷 集证一卷 北魏 杨衒之 撰 清 吴若准 撰集证 清光绪二十九年排印本
082永寿县重修新志十卷 首一卷 清 郑德枢 修 清 赵奇龄 等纂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083三水县志十一卷 清 朱廷模 修 清 孙星衍 纂 清乾隆五十年抄本
084宝鸡县志十六卷 曹骥观 修 强振志 等纂 民国十一年排印本
085宜川县志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吴炳 纂修 清乾隆十八年刊本
086宜川乡土志不分卷 清 阙名 纂修 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排印本
087西安府志八十卷 首一卷 清 舒其绅 等修 清 严长明 等纂 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088续修醴泉县志稿十四卷 张道芷 修 曹骥观 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089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十二卷 附足征录四卷 附大荔县新志存稿十一卷 附足征录四卷 聂雨润 修 张树橒 等纂并辑足征录聂雨润修新志存稿 李泰 等纂并辑足征录 民国二十六年排印本
090西乡县志残四卷 附考征一卷 清 阙名 纂修 清 薛祥绥 撰考征 薛祥绥手抄道光本
091华岳志八卷 首一卷 清 李榕荫 撰 清光绪九年郝永茂补刊本
092陕西南山谷口考一卷 清 毛凤枝 撰 清同治七年刊本
093延长县志十卷 清 王崇礼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七年抄民国补抄本
094陕西省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全书不分卷 清 阙名 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095重修略阳县志四卷 清 谭瑀 修 清 黎成德 等纂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96耀州志十一卷 附五台山志一卷 明 李廷宝 修 明 乔世宁 纂 明嘉靖三十六年刊本
097续耀州志十一卷 清 汪灏 修 清 钟研斋 纂 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
098白水县志四卷 首一卷 清 梁善长 辑修 清乾隆十九年修民国十四年重印本
099韩城县续志四卷 图一卷 赵本荫 修 程仲昭 纂 民国十四年石印本
100岐山县志十卷 图一卷 田惟均 修 白岫云 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101淳化县志三十卷 清 万延树 修 清 洪亮吉 纂 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民国二十三年重刊本
102洋县志八卷 清 张鹏翼 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修民国二十六年重修石印本
103商南县志十二卷 图一卷 罗传铭 修 路炳文 纂 民国八年排印本
104葭县志二卷 附韩垠乡贤传一卷 陈管 修 赵思明 等纂 韩垠 撰附 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105洛川县志二十六卷 图一卷 余正东 修 黎锦熙 纂 民国三十二年排印本
106中部县志二十卷 附黄陵志一卷 即黄陵县志 余正东 修 吴致勋 等纂 民国三十三年排印本
107宜川县志二十七卷 图一卷 余正东 修 黎锦熙 纂 民国三十三年排印本
108三原县新志八卷 图一卷 清 焦云龙 修 贺瑞麟 纂 清光绪六年刊本
109朝邑县志二卷 明 王道 修 明 韩邦靖 纂 明正德十四年刊本
110高陵县志七卷 明 吕枏 纂修 明嘉靖二十年刊本
111临潼县志九卷 清 史传远 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刊本
112白河县志十四卷 清 严一青 纂修 清嘉庆六年刊本
113蒲城县志十五卷 清 张心镜 修 清 吴竹屿 纂 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本
114武功县志三卷 首一卷 明 康海 纂修 清 孙景烈 评注 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刊本
115陇州续志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吴炳 纂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116韩城县志十六卷 首一卷 清 傅应奎 修 清 钱坫 等纂 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117韩城县续志五卷 清 冀兰泰 修 清 陆耀遹 纂 清乾隆四十九年原刊本嘉庆二十三年续修
118重修陕西乾州志六卷 即乾州新志 清 拜斯呼朗 纂修 清雍正五年刊本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陕西省历史悠久,各府县的旧志与老县志作为地方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民俗智慧。本文将从旧志的历史背景、内容概述、数字化与下载方式、以及其在现代研究中的价值四个方面,对陕西省各府县部分旧志老县志的目录及其PDF电子版的下载进行详细阐述。通过这些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珍贵文献的意义和获取方式,为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便利。
1、旧志的历史背景
陕西省的旧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志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编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征。早在唐代,地方志书就已开始成型,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许多县志、府志相继问世。这些志书不仅记录了地方的地理、物产、风俗,还反映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信息。
旧志的编纂通常由地方官员或学者负责,他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地方人士和查阅历史资料来撰写。这样不仅确保了志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使其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陕西地区的志书中,许多珍贵资料至今仍被研究者广泛引用。
旧志的编纂还常常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例如战乱时期的志书可能更侧重于民生状况和灾害记录。这种时代背景的差异,使得各个时期的志书在内容和风格上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图谱。
2、内容概述与结构
陕西省各府县的旧志通常包括多个章节,涵盖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沿革、文化名人等多个方面。志书的结构一般比较严谨,常以“志”、“传”、“谱”等类别进行分类,便于读者查阅和研究。例如,地理志会详细记录各地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而人文志则主要集中在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上。
在具体内容方面,陕西的旧志还特别强调地方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故事,这不仅为研究当地历史提供了资料,也为后人理解当地文化提供了基础。志书中记录的民俗、节庆、方言等信息,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陕西人民的生活。
同时,旧志中的名人传记、乡贤事迹等也极具历史价值,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地方的士人风范,也展示了陕西独特的文化自信。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整理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陕西的文化脉络与历史变迁。
3、数字化与下载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旧志被数字化并转化为PDF电子版,方便更多人查阅。陕西省各府县的旧志数字化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许多志书通过在线平台对外发布,用户只需轻松点击即可下载。这样不仅提高了文献的可及性,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
用户在下载这些PDF电子版时,可以通过各大图书馆网站、地方志协会或专门的历史资料网站找到相关链接。这些平台通常提供详细的目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筛选与下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此外,数字化的旧志也有助于保护原版文献,避免纸质资料因频繁使用而损坏。通过电子化,研究者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文本检索、注释和比较,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4、旧志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陕西省的旧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志书的深入研究,学者可以揭示地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脉络,从而为理解中国整体历史提供新的视角。旧志中的数据和案例,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此外,旧志中的民俗文化资料对于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和传承也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旧志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保留地方特色,也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依据。
总之,陕西省的旧志是历史、文化、社会的缩影,研究其内容和价值,不仅能够丰富地方历史研究,也有助于构建对整个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值得每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去探索和珍视。
总结:
通过对陕西省各府县部分旧志老县志目录及下载PDF电子版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献在记录地方历史、传承文化、推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营养与文化智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旧志资源,共同推动地方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以志为鉴,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