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重器,自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曾侯乙编钟(全套4册 四色豪华精装 带函盒)》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邀请各学科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等多个领域对曾侯乙编钟进行诠释,全面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尝试探索尚未涉及的空白领域,是一部以全球化视野角度撰写的、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
1.三十余位不同学科著名专家耗时十年编纂,全面梳理曾侯乙编钟的各学科研究成果,是一部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的专著。
2.首次公布曾侯乙编钟大量高清图片,其中包括65件乐钟的多角度照片、全部钟架构件的细节照片及全部铭文的高清照片。
《曾侯乙编钟(全套共4册 四色豪华精装 带函盒)》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对曾侯乙编钟所反映出的公元前5世纪前后曾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曾随之谜”“曾国地望”“曾楚关系”“曾侯其人”等重大史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在音乐考古学方面,对曾侯乙编钟乐律学体系中所包含的“一钟二音三度音程”的钟乐设计、七声音阶的表现形式、钟律上的十二律体系及其律制、钟律铭文中体现的先秦乐律学理论、旋宫转调的应用与精确良好的乐器演奏性能等课题进行了梳理,对中国乐律学史及音阶史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重新评估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新的观点。
在艺术史和文化史方面,致力于还原曾侯乙编钟原貌,对其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书法艺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此为线索,尝试探索其与楚文化、华夏文化之间的联系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与异同,以世界文化史的视野,对其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总结。
在金属铸造学及声学方面,在大量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发音原理以及铸造方法、合金配制、调音技术等科研成果。
《曾侯乙编钟(全套共4册 四色豪华精装 带函盒)》收录图片约2500幅,其中全部65件编钟的多角度图片,大量曾侯乙编钟的细节照片及全部3775字铭文照片为首次发表,是研究先秦礼乐、铸造、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邹衡(1927-2005),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对商周考古工作有开拓之功。
谭维四,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曾侯乙墓考古发掘与曾侯乙编钟研究与复制的主持者。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工作,历任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队长、副馆长、馆长。曾主持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与沙冢楚墓、随县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发掘与研究。
目录
上 册
导 论 公元前 5 世纪的音乐
第一章 公元前 5 世纪的世界音乐
第二章 公元前 5 世纪的中国礼乐
史籍篇 考古与文献互证的曾国历史
第一章 曾随之谜
第二章 汉东大国
第三章 历代曾侯
第四章 曾(随)楚关系
发现篇 曾侯乙墓的发现及发掘
第一章 擂鼓墩的惊人发现
第二章 随州擂鼓墩古墓群
第三章 曾侯乙墓概况
乐宫篇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
第一章 曾侯乙编钟
第二章 其他打击乐器
第三章 弹拨乐器
第四章 吹奏乐器
铭文篇 曾侯乙钟磬铭文及考释
第一章 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综合考察
第二章 曾侯乙编钟铭文中的乐律理论
第三章 曾侯乙编钟、编磬铭文释文
第四章 曾侯乙编钟、编磬铭文考释
第五章 曾侯乙编钟铭文音、形概述
下 册
声学篇 曾侯乙编钟乐音检测及声学原理
第一章 乐音检测
第二章 奇妙双音
第三章 双音音列
第四章 双音原理
乐律篇 曾侯乙编钟的乐律学成就
第一章 乐器中有组织的音高关系
第二章 古琴的音域与音列
第三章 均钟调律与钟铭的关系
第四章 曾侯乙编钟的音列
第五章 曾侯乙编钟乐律理论与古希腊音乐理论
第六章 曾侯乙编钟的宫调理论
钟乐篇 曾侯乙编钟与先秦钟乐
第一章 乐钟溯源
第二章 乐钟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章 钟乐兴衰
第四章 曾侯乙编钟与礼乐艺术
第五章 曾侯乙编钟的演奏艺术
第六章 重建曾侯乙编钟的音乐
纹饰篇 曾侯乙编钟的装饰
第一章 钟架的装饰
第二章 钟体的装饰
第三章 纹饰造型
书法篇 曾侯乙编钟铭文的书法艺术
第一章 先秦书法艺术
第二章 曾侯乙墓编钟铭文的书法艺术
第三章 曾侯乙钟铭在花体字中的历史地位
铸造篇 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技术
第一章 铜料来源
第二章 合金配制
第三章 编钟的铸造方法和铸型构成
第四章 铸型焙烧、熔铸、清整和热处理
第五章 调音
余 论 公元前5世纪的辉煌
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学意义
曾侯乙编钟的考古学意义
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属性分析
曾侯乙编钟在世界乐器史上的地位
曾侯乙编钟在科技上的贡献
后 记
图 版
大型长枚甬钟 钟体
大型长枚甬钟 舞部
大型长枚甬钟 钟腔
大型长枚甬钟 甬部
大型长枚甬钟 衡部
大型长枚甬钟 旋部
大型长枚甬钟 斡部
大型长枚甬钟 旋舞之间
大型长枚甬钟 钟枚
大型长枚甬钟 枚间纹饰
大型长枚甬钟 篆带纹饰
大型长枚甬钟 鼓部纹饰
大型长枚甬钟 挂钟构件
镈钟
短枚甬钟 钟体
短枚甬钟 舞部
短枚甬钟 钟腔
短枚甬钟 甬部
短枚甬钟 斡部
短枚甬钟 钟枚及篆带
短枚甬钟 鼓部纹饰
无枚甬钟 钟体
无枚甬钟 舞部
无枚甬钟 钟腔
无枚甬钟 衡部及甬部
无枚甬钟 斡部及旋部
无枚甬钟 篆带
无枚甬钟 钲部
无枚甬钟 鼓部纹饰
长枚甬钟 钟体
长枚甬钟 舞部及衡部
长枚甬钟 钟腔
长枚甬钟 甬部
长枚甬钟 斡部及旋部
长枚甬钟 枚及篆带
钮钟 钟体
钮钟 舞部
钮钟 钟腔
钮钟 钮部
钮钟 鼓部
钟架 下层铜人柱
钟架 中层铜人柱
钟架 铜圆柱
钟架 下层铜套
钟架 中层铜套附 录
曾侯乙编钟大事记
参考文献
历年研究著述目录
图片目录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古籍文献索引
墓葬遗址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