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简体)乔治‧梅森【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中国服饰 作者:乔治·梅森/蒲呱(绘图) 出版社:暖暖书屋 译者:卢依依 出版日期:2024-6-6 页数:180 ISBN:9786267457016 | 0.0 豆瓣评分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十八世纪英国人凝视中国达官贵妇和市井百态,
今日回顾这六十幅图,仍具文化视觉冲击。
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年代,
这些生动的视觉图像,成为史籍通常不载的珍贵史料。
大航海时代中来到中国的西洋人,在没有摄影术的协助下,除了文字,也仰赖绘画传递其见闻,例如随马戛尔尼使节团访中的西洋画家。此外,当时在广州通商口岸中有一群兼习中西传统画艺的画师,他们既主动描绘中国人的社会百态与园林楼阁景致,以作为个人纪念品或餽赠亲友的伴手礼售予访华的西洋人士,也被动地接受洋人指定的题目作画,由于买家都是来华洋人,所以通称为「外销画」。
本书是画师蒲呱接受当时在广州养病的英国军官乔治.梅森委託所绘,他抱着寰宇蒐奇的心态,凡与当时西洋社会不同的中国风俗都在蒐罗之列,尤其更加关注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态。全书六十幅插图,铜版精印,手工上色,配上文字说明,内容包含:达官贵妇、贩夫走卒、工匠艺人、士兵平民、乞丐僧人等,于一八○○年在伦敦出版,当时引发颇大反响。
中国历史悠久,每当出现新的政权,「易服色」成为最基本的政策之一。因此,历朝历代的服饰变化极大,即使是同一朝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代表权贵与官员身分的官服,不论男女,早期与晚期也不完全相同。今日幸赖有西洋人在异国猎奇的历史背景下,藉着当时在广州从事外销画创作的职业画家之手,为我们留下不少图画,描述当时社会百态与人们衣着。可说是一本西洋人眼中的「中国服饰与习俗图辑」。
作者简介:
乔治.梅森(George Henry Mason,1770-1851)编着
英国军官。一七八九年为第三十六军团中尉、科罗曼德海岸国王陛下部队的旅长。一七九五年担任东印度公司组建的第一○二步兵团(皇家马德拉斯燧发枪团Royal Madras Fusiliers)少校,一八○一年晋升中校。
一七八九年(清乾隆五十四年),由于健康因素,医生劝他至广州疗养,因此从印度前往中国南方,在当时唯一对外国人合法开放的广州市郊居住了一段时间。其间,他出入当地外销画家蒲呱的「德龄社」,购买了许多绘有中国各行各业人物及有关中国刑罚的画作,并收集相关风俗民情的资料。
梅森在中国逗留几个月后离开。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所知甚少,所以最初他只是将这些富含异国情调的画作和资料向亲友展示分享。在收藏十年之后,才在朋友建议下,将画作配上英法双语的解说,编辑成两本书出版:《中国服饰》(The Costume of China,1800)和《中国刑罚》(Punishments of China,1801)。
绘者简介
蒲呱(Pu Qua)
广州外销画画家,本名不详。约活跃于一七八○至一八○○年这段期间。
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年代,广州作为「一口通商」的唯一对外口岸,出现一门独特行业,专门绘制人物肖像、风景和风俗画作,贩售给洋人,作为旅游中国和餽赠亲友的纪念品。
当时朝廷特许与洋人贸易的广州十三行,商家主人多捐有官衔,商名带有「官」字。画家不敢称「官」,却用了与「官」同样译音的「Qua」来署名,以抬高身份,亦有「君」或「官人」的尊称之意。在《中国服饰》一书中,每幅画作下方皆标有「Pu Qua,Canton,Delin」(蒲呱,广州,德龄社)字样。
蒲呱之外,当时还有林呱(Lam Qua)、庭呱(Tin Qua)、顺呱(Sun Qua)、煜呱(You Qua)等画家。他们以中西合併的画风,採用西式的透视、明暗和投影,搭配中国的白描手法,来满足洋人喜好,成就当时广州贩画市场的风光。一八四○年代摄影技术诞生并进入中国后,才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工作,至一八六○年代后风光不再。
目 录:
嵇若昕导读:一本西洋人眼中的「中国服饰与习俗图辑」
前言
1. 身着朝服的显赫官员
2. 更夫
3. 制作长袜的妇女
4. 钱币兑换商
5. 剃头匠
6. 书商
7. 捕蛙人
8. 猪肉贩
9. 化缘僧人
10. 西洋镜艺人
11. 中国妇女
12. 菸斗贩
13. 铃鼓艺人
14. 带着狗的叫化子
15. 制箭师
16. 挑着果树和花卉的脚夫
17. 小贩
18. 鞋匠
19. 铁匠
20. 灯笼绘师
21. 制茶女子
22. 带着蛇的叫化子
23. 旅人
24. 酿酒师
25. 渔夫
26. 药贩
27. 工人
28. 锔瓷匠
29. 泥水匠
30. 木匠
31. 穿着夏装的官员
32. 石匠
33. 枕头贩
34. 长笛贩
35. 平衡艺人
36. 日食时敲击小锣之人
37. 补锅匠
38. 木偶戏
39. 鱼贩
40. 带着猴子的叫化子
41. 刺绣女子
42. 挑柴火的脚夫
43. 毛皮商
44. 捕蛇人
45. 碾磨工
46. 毒蛇贩
47. 鞋匠
48. 弹棉匠
49. 编篮工
50. 拿着铲勺的渔夫
51. 制帽人
52. 农妇
53. 制造茶罐的人
54. 担菜男子
55. 打磨水晶的老人
56. 皂隶
57. 捻棉线的老妇
58. 士兵
59. 跛脚的叫化子
60. 身穿礼服的贵妇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服饰》是乔治‧梅森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入探索,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与生动的实例,展现了中国服饰的演变和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该书不仅分析了各种服饰的设计、材料及工艺,还探讨了服饰背后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象征,提供了读者理解中国服饰的全新视角。此外,梅森对服饰与身份、地位及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剖析,使得这本书成为研究中国服饰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该书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服饰的历史演变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书中详细回顾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服饰演变过程。梅森通过考古学资料与历史文献,描绘了服饰在不同朝代的特征与变化。例如,在汉代,宽松的衣物和带有装饰的腰带成为主流,而到了唐代,服饰则更加华丽多彩,体现了当时的繁荣与开放。
此外,梅森指出,服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与社会风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明清时期,服饰的样式更加规范化,官员与平民之间的服饰差异日益显著,显示出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总体而言,梅森通过细致的历史分析,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中国服饰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2、设计与工艺分析
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服饰的外观描述上,更深入探讨了设计与工艺的复杂性。梅森强调,服饰的设计不仅涉及美学,更包含了实用性与文化象征。他分析了不同服饰所用材料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与经济条件。
例如,丝绸在中国服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梅森详细介绍了丝绸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历史上作为贵族象征的地位。同时,他也提到其他材料,如棉布与麻布,如何在民间服饰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工艺的探讨,梅森揭示了传统手工艺在服饰制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化的冲击中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3、服饰与文化象征
梅森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服饰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他指出,不同的服饰不仅仅是个人的穿着选择,更是社会身份与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例如,传统汉服在当代被视为文化复兴的象征,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追寻。
同时,梅森也分析了颜色、图案在服饰中的象征意义。他提到,红色常常与喜庆、吉祥相关,而黑色则常被视为哀悼的颜色。这些文化象征在服饰的设计中深深植根,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服饰与文化象征的关联分析,梅森帮助读者理解了服饰不仅是审美的体现,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载体。
4、现代视角下的服饰研究
在现代社会,服饰的研究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梅森强调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服饰在世界舞台上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书中还讨论了现代设计师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服饰风格。梅森提到,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服饰文化,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
通过对现代服饰现象的分析,梅森提出了对未来中国服饰发展的展望,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总结:
《中国服饰》通过对历史、设计、文化象征及现代视角的多维度探讨,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服饰的视角。乔治‧梅森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服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