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古,怎样思考:性别观点如何撼动考古学》(简体)罗丝玛莉·乔伊丝【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如何考古,怎样思考 作者:罗丝玛莉·乔伊丝(RosemaryA.Joyce) 出版社:左岸文化/远足文化 译者:林纹沛 出版日期:2024-09-25 页数:208 ISBN:9786267462157 | 0.0 豆瓣评分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我们经常透过考古学研究,建构「人类的史前史」,再以此证明自古以来人类具有如何的天性,例如将挖掘出来丰乳肥臀的小雕像直接当成「女神崇拜」或「母权社会」的证据。带着现代人习以为常的成见,不加思索地,频频在考古现场现场寻找「何为男性」「何为女性」活动的证明,殊不知将人群分成「不是男性,就是女性」的二元区分,本身就是一种僵固的思考模式,只要坚持带着这种思考的模式,就几乎能找到相对应的证据,达到自我证成。
以上的偏见,在一九六〇、七〇年代性别观点的介入之后,有了全新的见解。
作者是马雅研究的专家,参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示规划。在本书,她综合考古学发人深省的前沿研究,重新打开原先盖棺论定的结论,展示考古学如何在性别观点的带领下,以更科学、更有逻辑的解释,推论出更动态、更细緻辩证的考古研究成果。
举例来说,
■ 墓葬的华丽与否,和男女之别无关,可能跟墓主的年龄更加相关。
■ 女性并不总是比男性处于较低的社会位置,例如:纺织并不只是家务事,而是家族晋身显赫地位的管道;厨房也并不总是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举办飨宴、提供餐饮是一个家族拉拢政治同盟的联谊活动。
■ 同一社会阶层的男性和女性,可能比女性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
■ 在不同的身体观之下,「非异性恋的性行为」可能也具有生育的功能。
■ 如果连自然界的性染色体都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不是「非XX即XY」,又如何能断定一座小雕像的性别?
本书跳脱考古学只是为了替器物分类和鉴定的学问,而是从人类经验的多样化,来思考证据背后的社会生活。不再只是像标本蒐集癖一样分类文物,而是能有正确想像过去的能力。性别考古学不只是敲醒我们对性别的误判、对证据的视而不见,更是带领我们看见性别以外的可能性,那些关于社会差异和权力运作的事。
作者简介:
罗斯玛莉・乔伊丝(Rosemary A. Joyce)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人类学教授,专长考古学,曾任教于哈佛大学。
她是马雅研究的专家,主要的田野工作集中在宏都拉斯,近年来则与不同考古学家于墨西哥着名的马雅遗址进行研究。曾任哈佛大学皮保德考古及民族学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副馆长、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Phoebe Hearst Museum)馆长,参与过卫斯理学院的戴维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马萨诸塞州三文治市「遗产博物馆和花园」、宏都拉斯的圣佩德罗苏拉的地方历史博物馆、史密森尼学会辖下的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
她是以家户的角度进行中美洲史前社会研究的先驱。以家户为研究起点,进而将宏都拉斯马雅遗址的家户置于古典马雅社会的区域範畴内进行讨论。关心人类如何透过与日常器物的互动参与社会,创造不同的生命经验。她认为物质或者视觉表达并不只是单纯体现了社会状态,而是,物质或视觉本身就参与了社会分类的建构,特别关注「物质」如何介入世界,并擅长分析视觉文化如何形塑个人的社会经验。
她从考古遗址中发现,宏都拉斯马雅社会的经济不平等并不如附近的马雅社会一样剧烈,这现象引领她进一步反思考古学的老生常谈「人类社会必然走向渐趋加剧的不平等」,事情真是如此吗?这也反映在她的核心关怀:社会差异、认同和权力运作。
身为一位公共考古学家,她关注历史资料如何和民族主义捆绑在一起,也关心蕴藏软实力的文化外交,另外,她也着墨在什么是文化资产、谁有资格决定应该如何处理文化资产等等议题。
曾荣获古根汉奖金、傅尔布莱特奖金、莱登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也曾任欧巴马政府的文化资产谘询委员会之一员。
她也是「性与性别研究」的专家。
译者简介
林纹沛
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学士、历史学系硕士。着有《行旅致知:李仙得、达飞声等西方人建构的台湾知识(1860–1905)》、《跨越世纪的信号3:图像里的台湾史(18-20世纪)》(合着)等。现为专职译者,喜欢翻译时的灵光乍现,译着有《从彼山到此山》、《版权谁有?翻印必究?》、《万事揭晓》等。
陈毅澂
台大翻译硕士学位学程笔译组毕业。
审订者简介
江芝华
台大人类系副教授
目 录:
导 读 江芝华(台大人类系副教授)
导 论
●不以普同性假设理解过去、●将物放回脉络、●实践的差异、●将差异视觉化、●性别的物质史、●探讨过去的性别何以重要、●考古学与性别研究、●考古学门内的性别研究、●具有性别意识的考古学诞生
第一章 认识过去的方法
●考古脉络、●位置以外的各种脉络、●器物的使用脉络、●揭开过去的面貌、●从考古学角度理解性与性别、●类比的理论、●类比的实践、●普同性假设、●从生物学角度理解性与性别
第二章 女神、母权制、男心女身:挑战範畴式的性别研究法
●重探特拉蒂尔科的性与性别、●性别认同与差异、●我们想找两种性,为何只找到一种、●「性」以外的差异、●北美原住民的性别差异:抛开二元论、●更深入的理解:想法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男心女身与第三性家庭、●重探欧洲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第三章 亚马逊人、女王、深居闺阁的女性:性别与阶序
●学习看见古典时期的马雅女性、●「找到」古典马雅女性的重要意义、●性别差异与不平等、●女战士、●当地位比性别更重要时、●贵族女性・声望与权力、●女性的工作・女性的空间、●私领域中的女性・公领域中的女性、●古典马雅研究的启示、●性别不平等与性别化的实践
第四章 欲望的人像、禁欲独身、性工作者:思考古代的「性」
●如何不再把异性恋视为理所当然、●抛开「性的二元」模型、●战士之美与编织者的技艺、●展演性别、●美的身体・性的展演、●一步步疏理古典马雅考古研究里的性、●混和媒介:纪念碑与小雕像、●细观身体、●空间与性、●超越异性恋伴侣的生殖、●超越生殖的性、●独身的场所、●近代史中的「性场所」、●古代性别研究的未来展望
第五章 像男人及女人那样活着
●活出有意义的人生:黑人助产士的考古研究、●「性」的问题意识如何改变考古学、●过上好日子、●性别・年龄・健康、●有史可考的人生、●为重要人物打造雕像、●女性主义考古学的深刻影响、●性与性别考古学的未来、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罗丝玛莉·乔伊丝的《如何考古,怎样思考:性别观点如何撼动考古学》通过性别视角重新审视考古学,揭示了传统考古学中性别观念的缺失与偏见。她从考古学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性别如何影响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书中强调了在考古研究中引入性别视角的重要性,指出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对过去人类社会的理解,也能推动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乔伊丝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性别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进而呼吁考古学家重视性别因素,以更全面地解读人类历史。整本书是一部关于考古学、性别与社会文化交织的深刻反思,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视野与方法论。
1、性别视角的引入
在考古学中,性别视角的引入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改变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理解。传统考古学通常忽视了性别的作用,导致对古人类生活的单一叙述。乔伊丝指出,性别不仅是社会身份的一部分,还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对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细致分析,乔伊丝强调性别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角色。例如,女性在狩猎采集社会中的地位往往被低估,而实际的考古证据却显示她们在资源获取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性别视角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对古代社会的理解,还促使考古学家重新评估过去研究中的性别偏见,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2、传统考古学的局限性
乔伊丝深入剖析了传统考古学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性别研究方面。她认为,许多考古学研究以男性视角为中心,忽视了女性的经验和贡献。这种偏见不仅体现在研究主题上,也反映在考古方法与理论框架中。
例如,传统考古常常将家庭和社会的性别角色视为静态,而乔伊丝提倡将其视为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考古研究中融入性别视角,从而揭示出更复杂的社会互动和权力结构。
这种批判性视角促使考古学家思考性别如何塑造人类历史,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挑战了以往的学术规范。
3、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在书中,乔伊丝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性别视角在考古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考古遗址、器物和埋葬习俗的分析,她揭示了性别在文化和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例如,她研究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埋葬方式,发现这些习俗反映了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认知。
此外,乔伊丝强调,考古学的实证研究不应仅限于物质文化,还应包括对性别关系的考察。她提倡使用跨学科的方法,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以提供更全面的历史视角。
这种案例驱动的分析方法,不仅增强了理论的实际应用性,还为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4、对考古学的未来展望
乔伊丝对考古学的未来展望充满希望。她认为,性别研究的兴起为考古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能够推动学科的创新与变革。她呼吁考古学家积极融入性别分析,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历史。
未来的考古学研究应更加重视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性别表现。乔伊丝指出,只有通过多元的视角,才能真正揭示过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
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不仅为考古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了借鉴,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
《如何考古,怎样思考:性别观点如何撼动考古学》不仅是对考古学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挑战。通过引入性别视角,乔伊丝有效地揭示了性别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推动了学科的多元发展。
未来的考古学研究应在性别分析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以更全面的视角解读历史,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提供新的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每天用户量很大,添加不上添加其他微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