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纪胜 全13册 浙江文丛 2012 高清 与地纪胜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舆地纪胜 全13册浙江文丛 2012 高清 与地纪胜

《舆地纪胜》共13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宋)王象之编著,赵一生点校 。

《舆地纪胜》是一部私家撰写的大型地理总志,记载南宋疆域府州军监,其下列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影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12门,本书是研究南宋以前地理的重要文献,由于其大量辑录人物、碑记、诗文资料,所以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本书流传绝少,为四库全书所未收。此次影印出版,由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撰写前言,详述该书版本及价值。本书后附地名、人名、碑记索引等。

《舆地纪胜》以南宋统治区为限,起行在所临安府,迄剑门军,共计府、州、军、监一百六十六,有些府、州分为上下两卷,合计200卷。每一府、州,一般分为府州沿革(为监司等机构驻地,另叙有关沿革于后)、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上、景物下、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十二门,间亦变通而有所分合。另有《舆地图》十六卷,逐路为卷,尤详于四川各州。

編著者王象之(一一六三 —一二五○),南宋兩浙東路婺州東陽縣(今浙江磐安縣尚湖鎮大王村)人。慶元二年中進士,历官江西分寧縣和江蘇江宁縣知縣等。

《紀勝》刊行後,元明代傳本漸少。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時,以未征集到書而未收。嘉慶初年,著名學者錢大昕於錢塘藏書家何夢華處見到影宋鈔本,阮元向何氏借書影寫了兩部,岑紹周又借得阮元的鈔录副本,自為輯補闕文十卷,于道光二十九年付梓印行懼盈齋本,使之失傳六百多年後又得以重放光明,流播於世。本次據中華書局影印懼盈齋本點校整理而成。書後附載有《舆地碑記目》及《蜀碑記》。

《舆地纪胜》书目:

舆地纪胜 第1册 卷1-7

舆地纪胜 第2册 卷8-20

舆地纪胜 第3册 卷21-32

舆地纪胜 第4册 卷33-47

舆地纪胜 第5册 卷48-70

舆地纪胜 第6册 卷71-88

舆地纪胜 第7册 卷89-106

舆地纪胜 第8册 卷107-128

舆地纪胜 第9册 卷129-152

舆地纪胜 第10册 卷153-176 

舆地纪胜 第11册 卷177-200

舆地纪胜 第12册 舆地纪胜补阙 舆地碑记目 蜀碑记

舆地纪胜 第13册 索引

宋代方志常见的文青风总志。不重考证(比如各郡守名单不全,只挑了比较有名的介绍),也没写重要州县到行在和邻近州县的里程= = 但好在文献搜罗较全,题咏相关按条目汇总起来看还是很爽的;再一个城内地图详细,介绍名胜古迹和官府仓监所在的部分特别实用。确实有点文青旅游指南的味道。

舆地纪胜已翻完。和此前的地理书不同,这是一本以凭悼古迹为目的写的旅游指南,从中可见时人心目中的地理分布状况:空间不是均衡的,而是据其所附有的精神价值之大小而突出或黯淡。

《舆地纪胜》主要作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但从酝酿到增订完稿,可能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最后的定稿大约在绍定年间(1228~1233年)完成。

王象之仕宦之余,收集地理书及诸郡县地志、图经,随时编集,于嘉定十四年(1221)开始综合编纂,州县沿革一般亦以此时为限,约于宝庆三年成书。

《舆地纪胜》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著作。此次对《舆地记胜》进行校点整理,以清道光刻惧盈斋本为底本,并参校北图藏清钞本、清咸丰刻粤雅堂本。在校点整理过程中,精校了宋以前正史之《地理志》、《州郡志》 部分,以及《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通典·州郡典》、《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临》、库本、粤雅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舆地碑目》、《蜀碑记》、《蜀舆地碑记目》、《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引用《舆地纪胜》渐分。并广泛参校了《纪胜》一书中所涉及到的历代正史、别史、类书、笔记小说、诗文总 集、别集等等,参引书目多达数百种。

《舆地纪胜》宋时有刻本传世,明代曾将其中的《碑记》,辑为《舆地碑记》四卷刻印,其时《舆地纪胜》全书已缺七卷。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刻时,全书已缺31卷,另17卷亦有缺页。刘文淇及其子刘毓松,依据清张鉴、吴兰修的校记、按语,车持谦、许瀚的《舆地碑记》校记,以及史书、文集等,于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撰《舆地纪胜校勘记》52卷;岑建功于1848年撰成的《舆地纪胜补缺》十卷,基本上是据各书所引《舆地纪胜》的原文辑录而成,两书对《舆地纪胜》的整理,甚为有益。《舆地纪胜》引用的大量方志、图经,绝大部分早已散佚,所引《高宗圣政》、《孝宗圣政》、《中兴遗史》等,亦已早佚。该书有清道光岑氏刊本传世。

1992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舆地纪胜(套装共8册)》,由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撰写前言,详述该书版本及价值。

《舆地纪胜》宋时有刻本传世,明代曾将其中的《碑记》,辑为《舆地碑记》四卷刻印,其时《舆地纪

  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舆地纪胜》

胜》全书已缺七卷。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刻时,全书已缺31卷,另17卷亦有缺页。刘文淇及其子刘毓松,依据清张鉴、吴兰修的校记、按语,车持谦、许瀚的《舆地碑记》校记,以及史书、文集等,于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撰《舆地纪胜校勘记》52卷;岑建功于1848年撰成的《舆地纪胜补缺》十卷,基本上是据各书所引《舆地纪胜》的原文辑录而成,两书对《舆地纪胜》的整理,甚为有益。《舆地纪胜》引用的大量方志、图经,绝大部分早已散佚,所引《高宗圣政》、《孝宗圣政》、《中兴遗史》等,亦已早佚。该书有清道光岑氏刊本传世。[1]1992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舆地纪胜(套装共8册)》,由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撰写前言,详述该书版本及价值。[3] 《方舆胜览》

七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祝穆撰。穆字和甫,建阳人。《建宁府志》载穆父康国,从朱子居崇安。穆少名丙,与弟癸同受业於

朱子。宰执程元凤、蔡杭录所著书以进,除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是书前有嘉熙已亥吕午序,盖成於理宗时。所记分十七路,各系所属府州军於下,而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盖中原隔绝,久已不入舆图,所述者惟南渡疆域而已。书中体例,大抵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他志乘所详者,皆在所略,惟於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然采摭颇当,虽无裨於掌故,而有益於文章。摛藻掞华,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来,操觚家不废其书焉。考叶盛《水东日记》,称元绛闵忠诗石刻在广州,《方舆胜览》乃载在封州,又误以为魏矼作,亦讹数字。幸真迹石刻尚存三洲岩中,则小小舛误,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致之详赡尔。

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

《方舆胜览》是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

祝穆,字和甫,南宋时建阳人。据《建宁府志》记载,祸穆的父亲祝康国曾经和南宋理学名臣朱熹有密切的交往,“从朱子居崇安”。祝穆小时候名祝丙,与弟弟一同受业于朱熹。《方舆胜览》成书后,宰相程元凤、蔡杭上奏给皇帝,皇帝因此除祝穆任迪功郎,不久任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祝穆的生平大致如此。祝穆在《自序》中记述了他编撰《方舆胜览》的初衷和经过,“始予游诸公间,强予以四六之作,不过依陶公样,初不能工也。其后稍识户牖,则酷好编辑郡志,亦自莫晓甚癖。所至辄借图经,积十余年,方舆风物收拾略尽,出此谂,予友乃见讥曰:‘还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予恍然自失,益猎古今,以序、诗文与稗官小说之类,摘其要语以附之。

予友又天岂与紫凤颠倒在短褐!予愧其破碎断续而首尾之不贯也,又益取夫巨篇短章,所不可缺者,总载全文,大书以提其纲,附注以详其目。至三易稿而体统粗备,予友亦印可焉。予犹未敢以为然也。既又携以谒今御史吕公竹坡先生,幸不斥以狂僭,辱为之序,走不足以当也。嗟夫,昔日孔子尝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车里子产润色之。’夫一命令之出,犹更四贤之手,矧予陋闻讠叟见,徒以两耳目之所及而欲该天下之事事物物。坎蛙窥天,其不量甚矣。虽然,世有扬子云,必知是编之不苟,岂直为四云设哉,若夫网罗遗逸,启发愚蒙,予方有望于博雅君子。”从序中可以看出祝穆编撰此书之艰辛。

记载南宋临安府辖地的情况

《方舆胜览》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方舆胜览》“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证,实则类书也。”

疏误之处

《方舆胜览》在记载各地名胜古迹时也有疏误之处,最有名的例子是该书记载元绛《闵忠诗》石刻在封州,其实叶盛在《水东日记》中已有记载是在康州,而且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时《闵忠诗》的刻石真迹仍保存在康州三洲岩石之上。尽管如此,《方舆胜览》的价值仍是不可轻视的,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小小舛误,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致详瞻尔。”

成书时间

《方舆胜览》大概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但直至度宗咸淳二年(1269年)才有刻本流传。清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把《方舆胜览》放入史部地理类。在《四库全书》本《方舆胜览》的目录后面,还附有祝穆编撰此书参考的“名贤以序诗文及史传稗官小说”数千篇的篇名目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被列入了禁书   《方舆胜览》刊印后不久,正巧赶上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五月,朝廷发布诏令,禁止书坊擅自刻印书籍。因为《方舆胜览》的刊刻不曾申报过朝廷,因此就被列入了禁书目录。

版本     中华书局施和金点校本

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南京师范大学施和金教授的点校本。该书的元刻本不少,单北京图书馆就收藏有三种,其它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有收藏,收藏元刻残本的还有福建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哈*滨图书馆等单位。 清代没有刻印过方舆胜览,但有很多新的抄本问世。除四库全书抄本外,我们这次还看到了北京图书馆的昆山徐乾学傅是楼抄本、上海图书馆的江苏缪庭桂震无处齌抄本、台湾文海出版社的孔氏岳雪楼抄本。这四种抄本中,四库本和傅是楼本舆北京图书馆所藏宋本相同,这显然是底本不同的缘故。作者简介目录前言点校说明方舆胜览吕午序方舆胜览祝穆自序新编方舆胜览目录引用文集目新编方舆胜览正文福建转连使司视洙跋附录 1 四库全书方舆胜览提要 2 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五方舆胜览跋 3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九跋方舆胜览 4 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四宋椠方舆胜览跋 5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六方舆胜览 6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七方舆胜览 7 刘师培左盦集卷五方舆胜览书后 8 谭其骧影宋本方舆胜览前言方舆胜览索引 1 方舆胜览地名索引 2 方舆胜览人名索引编辑推荐书摘与插图 

象之是南宋时期的地理学家,当然他本人其实很有才华,博学多识,不过对于史地之学更为精通。

  王象之生于公元1163年,去世于公元1230年,字仪父,又叫肖父,为南宋婺州金华人氏。庆元二年,王象之三十三岁的时候高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在南宋朝廷历长宁军文学、江西分宁、江苏江宁知县。

  南宋朝廷当时极为黑暗腐败,诸多朝臣不思如何收复失地,反而沉醉在江南富贵之乡中,贪玩享乐。王象之对此十分痛恨,加之他本人也无心于仕途,于是到了中年的死后,选择了辞官隐居。

  隐居之后,王象之将自己的全副精力用作著述当中,最后在宝庆年间,写完了他一生最为中亚的著作《舆地纪胜》。

  勘测地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为你必须要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一步一步的测量,才能拿到最准确的数据。到了现代,虽然有各种精密的仪器帮助,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人亲自到场。

  古时候测量地理,就比现在还更麻烦。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仪器,只能靠人一步步量出来,高山深涧都要亲自去测量,是一件十分辛苦的活计。在古代能成为一代地理大家之人,绝对都是能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之人。而能够坚持下去,绝对是因为这些学者对于地理学的热爱,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王象之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自然也是一样对祖国的山河充满了热爱。

  王象之少年的时候,跟随做官的父亲四处任职,小小年纪就已经到过江、淮、荆、闽。而同他的哥哥四次前往成都,叔叔往北去过武兴(陕西略阳),往南到过重庆、泸州,回来的时候将所见所闻都一一讲述给王象之听。这些事迹不仅让王象之广开眼界,同时也引发了他对地理学的浓厚兴趣。

  等到王象之年纪稍长的时候,就不再满足于从书本中和亲友口述了解祖国的山川。他背起行囊,开始了自己的原型。他人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外面渡过的,无论是祖国的著名都市,还是各大山河大川,他都一一前往,亲自考察。

  除此之外,他业余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搜集天下间的地理书籍及诸郡图经,分析综合,辨谬存真。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自己亲自考察所得,最终写成了《舆地纪胜》二百卷。

  《舆地纪胜》以郡为单位,自成一编,“以郡之溯源,沿革为编首,而诸邑次之,郡之风俗又次之。郡中山川之英华,人物之奇杰,吏治之循良,方言之异同,故老之传记,以及诗章文辞之有关风土者,莫不摘其要而记之。”

  王象之生活的南宋时期,理学盛行,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无不沉醉在虚玄的理学之道中。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前去研究,不断的互相攻讦,甚至还将其扯入政治的漩涡中。只有王象之一人,倒像是独醒的酒客,将自己的全副心理完成了《舆地纪胜》这一本颇具实用价值的巨作,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到了后来,王象之所作的《舆地纪胜》大部分资料已经缺失,只有《四库全书》收录《舆地碑记目》4卷。但是观看残存的资料,也能看出这本巨作的出彩之处。可以说,王象之选择了离开南宋朝廷,归隐著述是十分正确的。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舆地纪胜》是一部集历史、地理、文化于一体的经典著作,全13册的浙江文丛版本在2012年以高清形式发布,极大地丰富了其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一是《舆地纪胜》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二是书中对地理信息的精确描绘,三是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四是该版本的现代意义与影响力。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全面了解《舆地纪胜》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1、《舆地纪胜》的历史背景

《舆地纪胜》由明代地理学家王士祯编撰,是一部集大成的地理志书。其成书于明代,正值中国地理学、历史学发展的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地理学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工具,王士祯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将全国各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系统化地记录下来。

该书的出版背景也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明代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商业活动频繁,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愈发强烈。《舆地纪胜》应运而生,不仅为商旅提供了必要的地图和信息,也为统治者了解国土、治理地方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学术价值来看,《舆地纪胜》不仅是地理学的珍贵文献,也是后世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其成为古代地理学的标杆,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地理信息的精确描绘

《舆地纪胜》以其详尽的地理信息著称,书中对中国各地的山川河流、气候风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王士祯不仅注重实地考察,还广泛参考了前人的资料,使得书中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书中采用了丰富的地图和插图,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环境。这些地图不仅展示了地形、道路、城池等具体信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布局,为后人研究区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此外,《舆地纪胜》对地名的解释和记载极具参考价值,许多地名的由来、变迁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这使得其不仅是地理书籍,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档案,为我们了解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3、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舆地纪胜》不仅是地理志,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书中记录了各地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名胜古迹,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王士祯通过这部作品,把各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给了广大的读者。

在文化交流方面,《舆地纪胜》为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搭建了桥梁。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书中所描绘的地理和人文信息,促进了南北方、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互动,为区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该书的传播也促进了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各地文化的详细记录,使得后人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方文化的根源和发展,有助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4、现代意义与影响力

2012年发布的《舆地纪胜》浙江文丛版本,以高清图像和精美排版,使这部经典作品焕发了新的生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书中的内容得到了更好的展示,读者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地理知识。

这一版本不仅适合学术研究者,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窗口。通过这种现代化的出版形式,经典作品的价值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读者的关注。

同时,该书在当代的意义也在于,它提醒我们重视地理与文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理解地理与文化的交织对我们认识世界、理解多样性至关重要。

总结:

《舆地纪胜 全13册 浙江文丛 2012 高清 与地纪胜》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理著作,不仅在学术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独特的地理描绘和丰富的文化信息,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通过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欣赏到古代地理学的魅力,也能感受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深远影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借助这一版本,深入了解《舆地纪胜》的博大精深。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航岳航岳
上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下午9:48
下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下午9:53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