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续纂江宁府志十五卷 清 蒋启勋 等修 清 汪士铎 等纂 清光绪六年刊本
002续纂扬州府志二十四卷 清 英杰 等修 清 晏端书 等纂 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003扬州丛刻四十七卷 陈恒和 辑 民国中扬州陈氏书林刊本
004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 清 朱忻 修 刘痒 等纂 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005苏州府志一百五十卷 图一卷 首三卷 清 李铭皖 等修 清 马桂芬 等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06京口山水志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杨棨 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007淮郡文渠志二卷 清 何庆芬 等辑 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008吴郡志五十卷 宋 范成大 撰 明绍定二年重刊本
009如皋县志二十四卷 清 杨受廷 等修 清 马汝舟 等纂 清嘉庆十三年刊本
010松江府志八十四卷 首二卷 图一卷 清 宋如林 修 清 孙星衍 等纂 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011丹徒县志六十卷 首四卷 清 沈葆桢 等修 清 吕耀斗 纂 清光绪五年刊本
012溧水县志二十二卷 首一卷 清 傅观光 等修 清 丁维诚 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13金坛县志十二卷 首一卷 冯煦 纂修 民国十年排印本
014上海县续志三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吴馨 修 姚文枏 等纂 民国七年刊本
015重修奉贤县志二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韩佩金 修 清 张文虎 等纂 清光绪四年刊本
016青浦县志三十卷 首二卷 末一卷 清 陈其元 等修 清 熊其英 等纂 清光绪五年刊本
017宝山县再续志十七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新志备稿十三卷 吴葮 修 王钟琦 纂 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018吴县志八十卷 曹允源 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排印本
019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五十二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金吴澜 等修 清 汪堃 等纂 清光绪六年刊本
020震泽县志三十八卷 首一卷 清 陈和志 修 清 倪师孟 等纂 清乾隆十一年修光诸十九年重刊本
021无锡金匮县志四十卷 首一卷 附殉难绅民表二卷 附列女姓氏录四卷 清 斐大中 等修 清 秦缃业 等纂 清光绪七年刊本
022増修宜兴县旧志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阮升基 等修 清 宁楷 等纂 清嘉庆二年重刊本
023光宣宜荆续志十二卷 首一卷 陈善谟 修 徐保庆 等纂 民国九年刊本
024江阴县续志二十八卷 陈思 修 缪荃孙 纂 民国九年刊本
025江阴近事录三卷 缪荃孙 撰 民国九年刊本
026光绪江都县续志三十卷 首一卷 清 刘汝贤 等修 清 刘寿曽 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27东台县志四十卷 清 周右 修 清 蔡复午 等纂 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028重修兴化县志十卷 清 梁园隶 修 清 薜树声 等纂 清咸丰二年刊本
029高邮州志十二卷 首一卷 清 杨宜仑 修 清 夏之蓉 等纂 清 冯馨 増修 清嘉庆十八年增修道光二十五年重校刊本
030宝应图经六卷 首一卷 清 刘宝楠 撰 清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031宝应县志三十二卷 首一卷 江辅勤 等修 冯煦 等纂 民国二十一年排印本
032铜山县志七十六卷 余家谟 等修 王嘉铣 等纂 民国十五年刊本
033续萧县志十八卷 清 顾景濂 等修 清 段广瀛 纂 清光绪元年刊本
034邳州志二十卷 首一卷 清 董用威 等修 清 鲁一同 纂 清咸丰元年刻光绪二十一年重刊本
035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三十二卷 首一卷 清 唐仲冕 修 清 汪梅鼎 等纂 清嘉庆十六年刊本
036光绪赣榆县志十八卷 清 王豫熙 修 清 张謇 等纂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037金陵通志十卷 国朝金陵通纪四卷 清 陈作霖 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038金陵通传四十五卷 补遗四卷 清 陈作霖 撰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39金陵琐志五种 续金陵琐志二种 清 陈作霖 撰 清 陈诒绂 撰续 清光绪二十六年民国六年刊本
040太湖备考十六卷 首一卷 附湖程纪略一卷 清 金友理 撰 清 吴曾 撰附 清乾隆十五年刊本艺兰圃藏板
041同治上江两县志二十九卷 首一卷 清 莫祥芝 等修 清 汪士铎 等纂 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042光绪南汇县志二十二卷 首一卷 清 金福曽 等修 清 张文虎 等纂 民国十六年重印本
043通州直隶州志十六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梁悦馨 等修 清 季念诒 等纂 清光绪二年刊本
044如皋县续志十二卷 清 范仕义 修 清 吴铠 纂 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045重修华亭县志二十四卷 首一卷 清 杨开弟 修 清 姚光发 等纂 清光绪四年刊本
046如皋县续志十六卷 清 周际霖 等修 清 周顼 等纂 清同治十二年刊本
047重刊江宁府志五十六卷 清 吕燕昭 修 清 姚鼐 纂 清嘉庆十六年修光绪六年刊本
048续纂句容县志二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张绍棠 修 清 萧穆 纂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49砀山县志十四卷 清 刘王瑷 纂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
050睢宁县旧志十卷 图一卷 清 葛之莫 修 清 陈哲 纂 民国十八年排印本
051川沙县志二十四卷 首一卷 方鸿铠 等修 黄炎培 纂 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052句容县志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曹袭先 纂修 清乾隆十五年修光绪二十六年重刊本
053光绪睢宁县志稿十八卷 清 侯绍瀛 修 清 丁显 纂 清光绪十二年刊本
054丰县志十六卷 首一卷 清 姚鸿杰 修 清 李运昌 等纂 清光绪二十年刊本
055娄县志三十卷 首二卷 清 谢庭熏 修 清 陆锡熊 等纂 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056娄县续志二十卷 清 汪坤厚 等修 清 张云望 等纂 清光绪五年刊本
057萧县志十八卷 首一卷 清 潘镕 纂修 清嘉庆十九年刊本
058金山县志三十卷 首一卷 清 龚宝琦 等修 清 黄厚本 等纂 清光绪四年刊本
059同治宿迁县志十九卷 清 李德溥 修 清 方骏谟 纂 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060泰州新志刊缪二卷 首一卷 清 任钰 等撰 清道光十年刊本
061松江府续志四十卷 首一卷 清 博润 修 清 姚光发 等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62江苏全省舆图不分卷 清 诸可宝 撰 清光绪二十一年刊本
063重修扬州府志七十二卷 首图一卷 清 张世浣 等修 清 姚文田 等纂 清嘉庆十五年刊本
064扬州府志四十卷 清 尹会一 修 清 程梦星 等纂 清雍正十一年刊本
065焦山志(京口三山志)二十六卷 首一卷 清 吴云 撰 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066焦山续志(京口三山志)八卷 清 陈任旸 撰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67北固山志(京口三山志)十四卷 首一卷 清 周伯义 撰 清 陈任旸 订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68金山志(京口三山志)二十卷 首二卷 清 周伯义 撰 清 陈任旸 订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69江苏沿海图说一卷 海岛表一卷 清 朱正元 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070上海市自治志不分卷 杨逸 等撰 民国四年刊本
071常昭合志稿四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郑钟祥 等修 清 庞鸿文 纂 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072续增高邮州志六卷 清 左辉春 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刊本
073再续高邮州志八卷 首一卷 清 龚定瀛 等修 清 夏子鐊 等纂 清光绪九年刊本
074宜兴荆溪县新志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施惠 等修 清 吴景墙 等纂 清光绪八年刊本
075云台新志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谢元淮 修 清 许乔林 纂 清道光十一年修光绪二十四年重刊本
076琴川三志补记十卷 清 黄廷鉴 纂修 清道光十一年修光绪二十四年重刊本
077琴川三志补记续八卷 清 黄廷鉴 辑 清道光十五年刊本
078民国上海县志二十卷 吴馨 等修 姚文枏 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079安东县志十五卷 首一卷 清 吴昆田 等纂 清光绪元年刊民国二十一年翻印本
080江都县续志三十卷 首一卷 赵邦彦 等修 桂邦杰 等纂 民国十五年刊本
081吴江县志五十八卷 首一卷 清 陈??纕 等修 清 倪师孟 等纂 清乾隆十二年修石印重印本
082沛县志十六卷 民国新志一卷 于书云 修 赵锡藩 纂 民国九年排印本
083邳志补二十六卷 续编一卷 清 宝鸿年 修 清 庄思缄 纂 清光绪间修民国十五年增续刊本
084阜宁县志二十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庞友兰 修 周龙章 等纂 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
085青浦县续志二十四卷 图一卷 附编一卷 张仁静 修 钱崇威 纂 金咏榴 续纂 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086崇明县志十八卷 附编一卷 王清穆 修 曹炳麟 纂 民国十三年修十九年刊本
087同治上海县志三十二卷 首一卷 末一卷 补遗一卷 叙录一卷 清 应宝时 等修 清 俞樾 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088嘉定县续志十五卷 首一卷 末一卷 附一卷 陈传德 修 黄世祚 纂 民国十九年排印本
089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 首一卷 附录一卷 校勘记二卷 元 俞希鲁 纂 清刘文淇撰校勘记至顺三年修民国十二年丹徒昌广生重刻本
090宝山县续志十七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张允高 修 钱淦 等纂 民国十年排印本
091甘泉县续志二十九卷 首一卷 赵邦彦 修 桂邦杰 等纂 民国十五年刊本
092川沙厅志十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陈方瀛 修 清 俞樾 等纂 清光绪五年刊本
093启东设治汇牍四卷 附录一卷 陈弘 辑 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094太仓州志二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王祖畬 等纂 民国八年刊本
095镇洋县志十一卷 末一卷 附录一卷 王祖畬 等纂 民国八年刊本
096丹阳县续志二十四卷 首一卷 丹阳县志补遗二十卷 胡为和 修 孙国钧 纂 民国十六年刊本
097江都县续志十二卷 首一卷 清 王逢源 修 清 李保泰 纂 嘉庆十六年修二十四年刊光绪六年重刊本
098重刊荆溪县志四卷 首一卷 清 唐仲冕 等修 清 宁楷(栎山) 纂 光绪八年据嘉庆二年刊本重刊
099重刊续纂宜荆县志十卷 首一卷 清 顾名 同修 清 龚润森 同修 清 吴德旋 纂 道光二十年刊本
100淮安府志三十二卷 清 卫哲治 等修 清 叶长扬 等纂 陈琦等重刊 乾隆十三年修咸丰二年重刊本
101淮安府志四十卷 首一卷 清 孙云锦 等修 清 吴昆田 等纂 光绪十年刊本
102重刊宜兴县志四卷 首一卷 清 阮升基 修 清 宁楷(栎山) 纂 光绪八年据嘉庆二年刊本重刊宜兴荆溪旧志五种本
103莫愁湖志六卷 首一卷 清 马士图 撰 嘉庆二十年刊光绪八年重印本
104平山堂图志十卷 首一卷 清 赵之壁 撰 乾隆三十年刊光绪九年重印本
105三续高邮州志八卷 坿补遗一卷 胡为和 修 高树敏 纂 民国十一年刊本
106吴县城区附刊不分卷 黄蕴深 辑 民国二十年排印本
107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 上海通社 辑刊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108金山县志二十卷 首一卷 清 常琬 修 清 焦以敬 等纂 乾隆十六年刊民国十八年重印本
109重修宝应县志二十八卷 首一卷 清 孟毓兰 等纂修 清 成观宣 等监订 道光二十年刊本
110宝山县志十四卷 首一卷 清 梁蒲贵 等修 清 朱延射 等纂 光绪八年刊本
111增修甘泉县志二十四卷 图式一卷 首一卷 清 洪汝奎 等修 清 徐成敟 等纂 光绪七年刊本
112丹阳县志三十六卷 首一卷 即重修丹阳县志 清 刘诰 等修 清 徐锡麟 等纂 光绪十一年刊本
113北湖小志六卷 首一卷 即扬州北湖小志 清 焦循 撰 嘉庆十三年刊本
114木渎小志六卷 首一卷 张郁文 辑 民国十年排印十七年重印本
115相城小志六卷 陶惟坁 修 施兆麟 等纂 民国十九年木活字印本
116光福志十二卷 补编一卷 附录一卷 清 徐傅 辑 王镛 等补辑 道光二十六年修民国十八年重印本
117山阳县志二十一卷 即重修山阳县志 清 孙云 修 清 丁晏 等纂 同治十二年刊本
118续纂山阳县志十六卷 附山阳艺文志八卷 邱沅 等修 段朝端 等纂 民国十年刊本
119景定建康志五十卷 宋 周应合 撰 嘉庆六年刊本
120建康古今记一卷 清 顾炎武 撰 康熙中钞本
121开沙志二卷 明 李尉 撰 崇祯三年钞本
122常州府志续集八卷 明 张恺 纂修 正徳八年刊本
123重修琴川志十五卷 宋 鲍廉 撰 元 卢稹 补修 钞本
124嘉定县志二十二卷 明 韩浚 修 明 张应武 等纂 万历三十三年刊本
125咸淳重修毗陵志三十卷 宋 史能之 撰 嘉庆二十五年刊本
126重修毗陵志四十卷 图一卷 古今郡县表一卷 明 朱昱 纂修 成化二十年刊本
127玉峰志三卷 附续志一卷 坿校勘记一卷 宋 凌万顷 同撰 宋 边实 同撰 宋 边实 撰续志 清缪荃孙撰校勘记宣统元年刊汇刻太仓县志本
128南汇县续志二十二卷 首一卷 严伟 修 秦锡田 等纂 民国十八年刊本
129锡金识小录十二卷 清 黄卬 撰 乾隆十七年修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130锡金志外五卷 清 沐云叟 撰 道光二十六年刊本
131首都志十六卷 图一卷 叶楚伧 同撰 柳诒征 同撰 王焕镳 同撰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132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 首一卷 附录一卷 校勘记二卷 宋 卢宪 撰 清 刘文淇 撰校勘记 道光二十二年刊宋元鎭江志本
133徐州志十二卷 明 梅守德 修 明 任子龙 纂 嘉靖中刊本
134金山县志残七卷 清 钱熙泰 撰 咸丰八年自序钞本
135苏州府志五十卷 明 卢熊 撰 洪武十二年钞本
136昆山县志八卷 图一卷 即重修昆山县志 明 申恩科 修 明 周世昌 纂 万历四年刊本
137昆山先贤冢墓考五卷 清 潘道根 辑 清 彭治 增辑 清末钞本
138昆山郡志六卷 卽至正昆山郡志 元 杨譓 撰 宣统元年刊汇刊太仓县志本
139金陵新志十五卷 元 张铉 撰 至正四年刊本
140金陵地志图考不分卷 清 阙名 撰 清手钞本
141金陵待征录十卷 清 金鳌 撰 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142金陵图咏一卷 坿金陵雅游编一卷 坿金陵古今图考一卷 明 朱之蕃 撰 明 陆寿栢 绘 明 余孟麟 撰雅游编 明陈沂撰古今图考天启三年刊本 附录 天启四年刊本
143金陵琐事四卷 续二卷 二续二卷 明 周晖 撰 万历三十八年刊本
144江宁布政司属疆域表不分卷 清□□中 官 撰 清钞本
145江宁布政司属府厅州县舆图道里清册不分卷 清□□中 官 撰 清钞本
146云间志三卷 续一卷 即绍熙云间志 宋 杨潜 撰 嘉庆十九年刊本
147吴郡图经续纪三卷 坿校勘记一卷 宋 朱长文 撰 清 胡珽 撰校勘记 咸丰三年刊琳琅秘丛书本
148续吴郡志二卷 明 李诩 撰 明旧钞本
149吴江志二十二卷 明 莫旦 纂修 弘治元年刊本
150上元县志二十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陈栻 等纂修 道光四年刊本
151栖霞新志一卷 陈邦贤 撰 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
152兴化县志十卷 即兴化县新志 明 欧阳东凤 修 明 严锜 等纂 万历十九年修钞本
153兴化县志十四卷 清 张可立 纂修 康熙二十四年钞本
154盐城县志十卷 图一卷 明 杨瑞云 修 明 夏应星 等纂 万历十一年刊本
155南畿志六十四卷 图一卷 明 闻人诠 修 明 陈沂 等纂 嘉靖中刊本
156南枢志残九十三卷 明 范景文 撰 明末刊本
157五茸志逸八卷 明 吴履震 撰 明手钞本
158松江府志三十二卷 图一卷 明 顾清 纂修 正德七年刊本
159江阴县志二十八卷 首一卷 清 陈延恩 等修 清 李兆洛 等纂 道光二十年刊本
160江阴县志三十卷 首一卷 清 卢思诚 等修 清 季念诒 等纂 光绪四年刊本
161京口山水考六卷 清 祁寯藻 撰 清稿本
162京口三山全志十卷 明 许国诚 修 明 高一福 撰 万历二十八年刊本
163京口三山志选补二十卷 附录五卷 明 霍鎭方 撰 明 陈仁锡 辑 万历三十九年刊本
164续吴县志不分卷 阙名 撰 稿本
165华亭县志十六卷 清 冯鼎高 等修 清 王显曽 等纂 乾隆五十六年刊本
166昆新两县续补合志二十四卷 连德英 等修 李传元 纂 民国十二年刊本
167靖江县志十六卷 首一卷 清 叶滋森 修 清 褚翔 等纂 光绪五年刊本
168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二十六卷 清 胡裕燕 修 清 吴昆田 等纂 光绪二年刊本
169苏州府三卷 即苏州府志 永乐大典本
170南京一卷 永乐大典本
171云台山志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崔应阶 撰 清 吴恒宣 校订 乾隆三十七年刊本
172宿迁县志二十卷 严型 等修 冯煦 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173溧阳县志十六卷 清 李景峄 等修 清 史炳 等纂 嘉庆十八年修光绪二十二年重刊本
174溧阳县续志十六卷 清 朱畯 等修 清 冯煦 等纂 光绪二十三年刊本
175江苏省鉴 赵如珩 辑 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
176江苏省地志 即原名分省地志江苏 李长传 辑 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177江都县志三十二卷 清 高士钥 修 清 五格 等纂 乾隆八年刊光绪七年重刊本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本文将详细介绍江苏省各府县的旧志和老县志的目录以及如何下载其PDF电子版。这些县志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见证,更是研究地方文化、民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文章将从旧志的历史价值、现存资料的丰富性、电子化的便利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
1、旧志的历史价值
旧志是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地理等信息的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展现了地方文化的演变过程。江苏省的旧志,特别是老县志,往往包含大量的史料,对于研究地方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古代,县志的编撰是由地方官员主导的,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修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志书。江苏省的许多老县志更是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地方沿革、风俗习惯、名人事迹等,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料。
此外,旧志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背后的原因,从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
2、现存资料的丰富性
江苏省各府县的旧志资料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这些资料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详实,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个县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地方的独特性。
例如,南京的志书详尽记录了其作为省会的历史变迁,而苏州的旧志则重点介绍了其繁荣的丝绸产业及独特的园林文化。这种地方特色的记录,使得研究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切入,深入探讨江苏的地方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旧志的原件已经难以找到,但通过现代化的数字化手段,这些珍贵的资料得以保存并传播,方便了学者和公众的查阅。
3、电子化的便利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旧志被数字化处理,PDF电子版的形式让这些珍贵的文献更易于获取。读者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下载所需的资料,打破了地域限制。这种便利性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
电子版的旧志不仅保存了原文的信息,还具备了搜索、标注等功能,使得查阅和研究变得更加高效。通过关键词搜索,研究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电子化还使得旧志的传播更加广泛。无论是在学校、图书馆还是个人的研究中,这些资料都能被更广泛地使用,促进了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与研究。
4、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江苏省的旧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地方的文化基因,是后人了解祖辈生活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旧志的研究和传承能够提醒人们重视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化的复兴。
此外,旧志中记录的传统习俗、节日活动和民间故事,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些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发扬,能够使得地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与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江苏省各府县的旧志和老县志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电子化,研究者和公众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时,这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对旧志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江苏的历史文化将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一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共同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