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藏晚清中日朝笔谈资料 大河内文书(全8册)PDF 电子版
册数:8册
格式:PDF
文件大小:2.6g
出版时间: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6.12
王宝平主编的《日本藏晚清中日朝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以所收资料之珍贵、整理之完备而备受学界瞩目。这是浙江学术界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在汉字文化圈国家,作为使用不同语言者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汉文笔谈自古以来多为人们所采用。因为汉文笔谈可使难于进行语言沟通者通过文字自如交流,甚或把言语难以表达之内容,通过笔谈即可使对方理解领会,正如黄遵宪所说的“舌难传语笔能通,笔舌澜翻意未穷”。
东亚各国近世以前的汉文笔谈文献,人们熟知的有入唐求法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笔谈记录,江户时代漂流到日本、中国、琉球、朝鲜、安南等国漂流民的笔谈记录,朝鲜派往日本使节“朝鲜通信使”的笔谈记录,朝鲜派往中国的“朝鲜燕行使”之史料《燕行录》中的笔谈记录等。
在日本明治时代前期,由于中日两国于1871年签署了《中日修好条约》,两国间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这一时期,日本因江户时代以来重视汉文教育,日本人尤其是知识阶层的汉文素养普遍较高。在此背景下,笔谈成了两国人会面时交流的重要手段,并为后人留下了诸多见证当时交流的笔谈记录。原高崎藩主大河内辉声与中国驻日使馆人员等的笔谈记录《大河内文书》、宫岛诚一郎与驻日中国外交使节及寓日文人的笔谈记录、汉学家石川鸿斋与驻日使馆人员的笔谈记录《芝山一笑》、旅日文人王治本的笔谈记录等,均广为人知。
至明治后期,两国间人员往来规模不断扩大。但这一时期两国国民中掌握甚至精通对方国家语言者已明显增多,相互间口语交流的障碍大为减少,而且往来于两国间的考察旅游者大多有翻译同行,因而笔谈大大减少,使现存的笔谈记录更显珍贵。
在现藏诸多日本明治时代笔谈文献中,《大河内文书》以其参与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资料内容之丰富,向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但由于其分散藏于日本多地,加之数量庞大,利用颇为不便,整理研究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存《大河内文书》内容包括:《罗源帖》《丁丑笔话》《戊寅笔话》《己卯笔话》《庚辰笔话》《桼园笔话》《韩人笔话》《书画笔话》,以上笔谈累计达667次之多。
此次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王宝平教授将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等处的《大河内文书》收集汇编成册,并全部彩色影印出版,为今后的利用和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实为学术界、出版界之一大盛举。
《日本藏晚清中日朝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为16开八册,包括前言、正文(彩色影印计3714页)、附录一《 大河内文书 逸存一览表》、附录二《 大河内文书 细目》,附录三《笔谈者小传并索引》收录30名中国人、68名日本人、5名朝鲜人的人名、小传并正文索引。其中,主编王宝平教授撰写的长达2万余字的“前言”《近代中日笔谈文献之瑰宝》,对《大河内文书》的内容、特点及史料价值,笔谈主人大河内辉声的生平、笔谈场所,资料的发现、研究和出版等,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
《大河内文书》内容极其丰富。正如已故著名学者实藤惠秀先生所言,《大河内文书》乃“明治时代日本人与中国人不断进行笔谈的珍贵记录。论文、作诗、问俗、话风流,这是中国崇拜的最后写照,蕴含着日中友好的诸多问题”。换言之,在明治时代前期,日本人尤其是文人学者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访日的中国文人怀有崇拜之心,他们的笔谈大多不含政治目的,而是仅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爱好,出于对心存向往但不得而至的中国的好奇,其内容虽以诗文为中心,但也涉及两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民物,甚至于日常之琐事也无所不谈,可谓包罗万象。一次次笔谈,构成了一幅幅中日两国文人学者宾游雅集、笔谈为欢的画卷。
《大河内文书》所载有关中国人的记录,具有拾遗补阙的价值。据王宝平教授研究,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次子何其毅、何其毅家教梁诗五、黄遵宪季弟黄幼达等,都曾屡次参加笔谈交流,日后均成了外交家。而这一段在日体验,对他们日后的外交生涯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
有关《大河内文书》的先行研究,不得不提及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和中国学者刘雨珍所做的工作。实藤惠秀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大河内文书:明治日中文化人之交流》等著作。刘雨珍则于2010年整理推出了《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该书约五分之三的内容取材于《大河内文书》,约占现存《大河内文书》全部内容的四分之一。
将现存《大河内文书》全部影印出版,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都尚属首次。相信本书的出版定将使近代东亚笔谈文献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化,并推动近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研究。
目录
01
近代中日笔谈文献之瑰宝——大河内文书前言
罗源帖二
罗源帖三
罗源帖四
罗源帖五
罗源帖六
罗源帖七
罗源帖八
罗源帖九
罗源帖十
罗源帖十一
02
罗源帖十二
罗源帖十三
罗源帖十四
罗源帖十六
罗源帖十七
罗源帖十八
丁丑笔话一
丁丑笔话二
丁丑笔话三
丁丑笔话四
03
丁丑笔话五
丁丑笔话六
丁丑笔话七
戊寅笔话一
戊寅笔话二
戊寅笔话三
戊寅笔话四
戊寅笔话五
戊寅笔话六
戊寅笔话七
戊寅笔话八
04
戊寅笔话九
戊寅笔话十
戊寅笔话十一
戊寅笔话十二
戊寅笔话十三
戊寅笔话十四
戊寅笔话十五
戊寅笔话十六
戊寅笔话十七
戊寅笔话十八
05
戊寅笔话十九
戊寅笔话二十
戊寅笔话二十一
戊寅笔话二十二
戊寅笔话二十三
戊寅笔话二十四
戊寅笔话二十五
戊寅笔话二十六
己卯笔话十五
己卯笔话十六
庚辰笔话一
庚辰笔话二
庚辰笔话三
06
庚辰笔话四
庚辰笔话五
庚辰笔话六
庚辰笔话七
庚辰笔话八
庚辰笔话九
桼园笔话一
桼园笔话二
桼园笔话三
桼园笔话四
07
桼园笔话五
桼园笔话六
桼园笔话七
桼园笔话八
桼园笔话九
桼园笔话十
桼园笔话十一
桼园笔话十二
桼园笔话十三
桼园笔话十四
08
桼园笔话十五
桼园笔话十六
桼园笔话十七
韩人笔话
书画笔话
附录一 大河内文书 佚存一览表
附录二 大河内文书细目
附录三 笔谈者小传并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