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敦煌文献(圣彼得堡分所 十七册全) 电子版
书名:敦煌俄藏(圣彼得堡分所)
册数:18册(包含一册俄藏敦煌文献目录汇总)
大小:1g
格式:pdf
《俄藏敦煌文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编)所收,即是收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全部敦煌写卷,据称是俄国人奥登堡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五年间,从敦煌民间“寻觅”和地下“挖掘”到的(孟列夫俄藏敦煌文献《前言》)。总计有近二万号,数量不可谓不巨,其学术价值也毫不逊色于英、法所藏。圣彼得堡的这批敦煌写本文书,近一个世纪来一直秘不示人,直到前苏联解体之后,才被轻轻撩开面纱,向世人展示其风彩。现在又得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公开出版,诚为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我国以至世界学术界、佛教界都无不欢喜赞叹。中俄双方为了满足学术界的迫切愿望,尽快地将后一批秘藏文献化身千百,来不及作相应的考证和分类的工作,只就原来编号按照顺序影印出版。现经中、俄双方协定,其后期工作全部由中方承担,包括出处的考证、文字的校勘、内容的分类和叙录的编写等等。全书总计十七册,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四家承担。戒幢佛学研究所由湛如法师和宗舜法师任本课题负责人,负责其第十一册到第十七册全部佛教部份的整理。敦煌文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佛教内容,而佛教内容又纷繁芜杂,包括了藏经中经律论各个方面,另有各种不知出处的疑伪经、谶仪文、祈祷文、讲经文、佛经论述、佛经注释、佛法问答等,任务还是相当的艰巨。由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编辑的《俄藏敦煌文献》,经过中俄双方专家和出版工作者十余年的共同努力,全书共17册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俄罗斯东方研究所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并称为世界敦煌文献四大藏家。其中,俄藏敦煌文献有其特殊性。它的构成和来源较为复杂,在几十年的辗转收藏、整理、编目过程中,除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自敦煌石窟藏经洞的文献之外,还混杂进包括俄罗斯驻新疆使馆官员所获取的新疆、黑水城文献,甚至少数更晚时期的文献。俄藏敦煌文献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完整地向世人公布,在学术界始终是个谜,这对敦煌学界的研究是一大缺憾,因此出版俄藏敦煌全部文献就极具学术价值。《俄藏敦煌文献》(1992.12—2001.4)1—17册 《俄藏敦煌文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的主要部分。收录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收藏的敦煌古代文献和以敦煌名义编号的中国其他地区的古代文献总数近两万号。这批材料的主体是俄国地理学会派遣的以奥登堡为首的第二次中亚考察队于1914—1915年,在敦煌搜集的中国古代文献资料。当时离开发现藏经洞的1900年已经有十多年了。《俄藏敦煌文献》全书共17册,收录敦煌文献弗鲁格号“”编号368件(包括补收的《经音义》二件)、敦煌“Д”编号的19092件,以及附收的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8件敦煌文献残片,总计近两万号。其中Д部分残片较多,构成复杂,在辗转收藏、编目和使用后,这部分特藏的原始状况已多少有所改变。按照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专家的解释,以及现在的实际情况,Д部分的文献是以俄文“敦煌”的字母缩写形式编号,虽然其中绝大部分是敦煌出土文献,但实际上还包含俄罗斯各次考察队、俄罗斯驻新疆官员所获得的部分新疆、黑水城文献甚至更晚时期的其他来源的文献。全部文献数量大,内涵及其丰富。佛经部分多为藏外佛经,与佛经相关的祈祷文、忏悔文、讲经文等也占了较大的篇幅;四部类经史子集文献及五代时期大量的世俗文书,是考订文献和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材料。《俄藏敦煌文献》总共编写为十七册。册至第五册收录弗洛格编号001-366号。第六册至第十七册收录敦煌编号00001-19092号。其中17015-17435号为克洛特科夫搜集的吐鲁番文献,业已按序编入。12910-14156号为马洛夫搜集的于阗文献,馆方已另作专藏,本书未能收录。后一册末补收了新发现的两件《经音义》,续编作367和368号。部分中由于合并、借出、空号等原因,缺号甚多。其中原先暂作“馆藏缺”处理而后重新找到的十来件文献,以及失号文献,亦予收录。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保存的少量敦煌文献残片亦附收于后。《俄藏敦煌文献》后有附录部分,包括《叙录》、《年表》、《分类目录》和《索引》等。
隐藏内容:
********,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俄藏敦煌文献(圣彼得堡分所 十七册全)电子版”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详细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该文献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以及其学术价值。接着从四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分别是:俄藏敦煌文献的来源及其保存现状、文献的内容和重要性、电子版的制作及传播意义、以及该电子版对敦煌学研究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对俄藏敦煌文献电子版的文化贡献进行总结,指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意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俄藏敦煌文献的来源及保存现状
俄藏敦煌文献是指在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及其周边地区的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献资料,这些文献的保存和研究为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敦煌遗书的发现历程可追溯至1900年,初由英国的斯坦因博士等人进行发掘和研究。此后,部分文献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俄罗斯,其中以圣彼得堡的藏品最为著名。圣彼得堡分所的俄藏敦煌文献总共有十七册,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且内容丰富的文献之一。
这些文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经典、宗教文献,包括大般若经、金刚经等;另一类则为历史文书、商业文献、私人信件等,涵盖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这些文献不仅是佛教史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俄藏敦煌文献的现状保存非常完好,由于气候条件较为干燥,加上保存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文献能长期保存下来。
然而,由于文献的年代久远、纸张材料脆弱,部分敦煌文献在历史长河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经多次搬迁、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文献的保存面临不少挑战。为此,俄罗斯的学者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严格的文献保护措施,使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保存,确保其长久保存并且能够为后世学者所利用。
2、俄藏敦煌文献的内容和重要性
俄藏敦煌文献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多个学术领域。首先,从宗教内容来看,文献中包含了大量佛教经典,尤其是一些罕见的、只有在敦煌地区才有的佛教文献。例如《大般若经》、佛教法藏经文等,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些文献,学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佛教教义的传播与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传播轨迹。
其次,除了佛教经典之外,俄藏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的历史文书、契约、私信等,这些文献为研究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例如,许多商业契约揭示了当时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经济活动及其繁荣景象,另外,一些私人信件、家庭文书等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
这些文献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它们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更在于它们为研究敦煌学、丝绸之路文化、古代宗教史、语言学等提供了原始的、第一手的资料。在全球范围内,敦煌文献已被广泛认可为无价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3、俄藏敦煌文献电子版的制作与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成为文献保护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俄藏敦煌文献的电子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圣彼得堡的研究机构于20世纪末开始启动该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将这十七册敦煌文献进行高清扫描、存储,并制作成电子版。这些电子版文献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对原文献的物理接触,延长了文献的保存寿命,还使得全球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这些宝贵的资料。
电子版的制作过程中,研究人员采取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确保文献的高清扫描精度,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文献进行了分类、索引和注释,使得这些文献更加易于查阅和研究。电子版不仅包括了文献的图像,还附带了详细的目录、背景资料以及语言注释等,极大地提高了文献的利用价值。
俄藏敦煌文献的电子版不仅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公共文化传播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访问这些文献,进行在线查阅和研究。这一举措使得敦煌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局限于少数学者和专家,而是可以向全球的公众开放,进一步推广了敦煌文化和敦煌学。
4、电子版对敦煌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俄藏敦煌文献电子版的推出,对敦煌学的研究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电子版的普及使得全球的学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敦煌文献,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研究。这大大拓宽了敦煌学的研究范围,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其次,数字化保存和传播使得敦煌文献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通过数字化手段,研究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文献比对、文字分析等工作,尤其是在文献中存在版本差异的情况下,电子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比对工具。此外,电子平台还可以进行多维度的文献分析,帮助学者更全面地理解文献内容。
最后,电子版的推广也使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许多学者在基于电子版文献的研究成果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且将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的领域,推动了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总结:
俄藏敦煌文献(圣彼得堡分所 十七册全)电子版是敦煌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为全球学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研究工具。通过数字化手段,这些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俄藏敦煌文献电子版的传播和应用将更加广泛,敦煌学的研究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期待这一文化瑰宝在数字化时代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