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9卷(《四库全书》本末附《千金方养生书》1卷,共20卷),本书作者根据其五世家传医方编写而成。内容按元代太医院所分13科编排:大方脉科,分总说10则,81种病证;小方脉科,分总说2则,66种病证;风科,分总说3则,7种病证;产科兼妇人杂症科,分总说6则,27种病证;眼科,分总说2则,8种病证;口齿兼咽喉科,分总说1则,5种病证;正骨兼金镞科,分总说13则,16种病证;疮肿科,分总说3则,11种病证;针灸科内容未单列,分散于各科中叙述。 本书虽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各科病证及其治疗方法、方药都有叙述,但其主要成就在于骨伤科方面,首次记载了脊椎骨折,并发明了悬吊式复位方法及外固定法,研制“草乌散”用作全身麻醉药,使药物麻醉法有了新的进步。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学医,成年以后曾担任南丰医学教授,学识渊博,医术高超,他以五代临床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家藏名医诸方,参考元代医学十三科目,历时10年,编写《世医得效方》19卷。后经江西医学提举司送太医院审核以后,在至正五年(1345)时刊行。
百度云下载:世医得效方 二十卷 (元)危亦林撰 日本旧刊本配补钞本
城通下载:世医得效方 二十卷 (元)危亦林撰 日本旧刊本配补钞本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世医得效方 二十卷》这一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展开讨论,着重分析其历史背景、内容特色、医药理论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该书是元代名医危亦林的杰作,集中了大量的中医方剂和治疗方法,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该书的细致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其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并对其影响力进行深刻的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世医得效方》的背景和历史,再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的特色和贡献,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1、《世医得效方》的历史背景
《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名医危亦林所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全书分为二十卷,内容广泛涵盖了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医学知识。该书诞生于元朝时期,正值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积累与发展之时,危亦林通过总结前代医家的经验,撰写了这部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宝典。元代的医学背景是十分丰富的,医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危亦林便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集合了多位名医的方剂和治疗方案,完成了这部作品。
危亦林生于元代,他的医学修养深厚,继承了中医学的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作为一位重要的医家,危亦林的医术在当时及其后的几个世纪里影响深远。《世医得效方》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他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验证和修改才最终定稿。因此,了解这本书的历史背景,不仅有助于理解它的医学价值,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当时社会对医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医学知识传播的需求。
元代的医学氛围为《世医得效方》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此时期,医学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研究,更多的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危亦林的这部作品便是响应当时社会对医疗技术和医药方剂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它以具体的方剂和详细的疗效描述,为广大医生和病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从这一角度来看,书中的方剂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展示,更是与民众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的产物。
2、《世医得效方》的内容特色
《世医得效方》作为一部医学著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方剂收录和疗效总结。全书通过对不同疾病的方剂进行整理与分类,展示了危亦林在医术上的独到见解。每一个方剂背后,都有着详细的解释和实际疗效的验证,确保了该书在当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例如,书中不仅收录了常见疾病的治疗方剂,还涵盖了部分少见病症的治疗方案,展现了作者的广博医术和细致观察。
除了方剂的收录,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还对一些疾病的成因、症状及治疗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展现了他对中医学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思考。这些内容对于后代医家理解疾病的机理、方剂的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危亦林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前代医学经典,并结合实际病例加以验证,使得本书的内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性。
书中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多来自于危亦林本人在临床中的经验总结,且在方剂的配伍上,他注重药物的搭配和协同作用,使得方剂更加精细、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治疗内科常见病时,书中给出的方剂不单是简单的药物组合,而是根据不同病情的体质、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进行合理调配,展示了传统中医的辩证施治思想。这样的内容安排和特色,使得《世医得效方》在当时的医学界具有了极高的地位。
3、《世医得效方》中的医学理论
《世医得效方》不仅仅是一本方剂大全,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医学理论的著作。危亦林在编撰本书时,结合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理论等,展现了他对中医学深刻的理解。通过对方剂的解释和使用,他不仅传达了治疗方法,还反映了中医理论的精髓,尤其是在辨证论治方面的独到见解。
其中,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了整本书,危亦林在使用方剂时非常注重调节阴阳的平衡,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观。例如,在治疗一些虚证和实证并存的疾病时,他的方剂常常能够兼顾到阴阳调和,达到病因与病机的协调。通过这样的理论架构,危亦林为后代中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除了阴阳五行外,书中还体现了中医的“精、气、神”三宝学说,强调生命的健康离不开这三者的平衡。危亦林在具体的方剂中,也充分利用这些理论,确保药物配伍不仅仅是解决表面症状,更是对人体根本机能的调节。这些理论不仅展示了中医学的深奥,也使得《世医得效方》在医学理论上成为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
4、《世医得效方》的后世影响
《世医得效方》自问世以来,对后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中医方剂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用资料,后世的许多医家在实践中引用和借鉴了本书中的方剂和治疗方法,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医学术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许多传统的中医方剂,通过《世医得效方》的记载,得以在更广泛的地区传播和应用。
其次,危亦林的医学理论对于后世医学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方法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面,危亦林的理论被许多医家奉为经典,他对阴阳五行、气血调理的思考为后世的中医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临床医家在实践中,仍然运用着危亦林提出的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最后,《世医得效方》不仅对中国的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力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在日本,《世医得效方》成为了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教材,许多日本中医学者将其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必读书籍,并不断在日本医学界推广。可以说,《世医得效方》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总结:
综上所述,《世医得效方 二十卷》不仅是元代名医危亦林的医学代表作,更是中医传统智慧的重要结晶。通过对本书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医学领域的价值和影响。无论是其丰富的方剂内容,还是深刻的医学理论,都为后世的医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启示。
作为一部集医学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经典之作,《世医得效方》无疑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对医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正因如此,它仍然在今天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