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是一部以唐代历史人物为题材,颂扬功臣忠节,旨在表示对大清国忠心的书籍。除了24功臣像(每像都附题赞)。书末还附3幅观音大士像及3幅关圣帝君像,总共30幅。此本为光绪10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凌烟阁是位于唐长安城太极宫西南三清殿旁的小楼。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日戊申(643年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和秦叔宝二十四人。
凌烟阁内这二十四功臣图,后来毁于唐僖宗广明元年的黄巢之乱,黄巢曾经攻入长安,大肆烧杀掠夺,所以这【二十四功臣图】并没有任何图像留存下来,此后仅能见于史学家或诗人的文章诗作之中。直到清康熙七年,才有中州刘源从先民遗存文翰中,心领神会,摹绘出大雅不群的《凌烟阁功臣图》。
除了摹绘二十四位功臣之外,又加画了三幅观音大士像及三幅关圣帝君像,之所以增加这六幅图像,实有其用心,因为他曾见陈章侯所画水浒三十六人像,虽然古法谨严、姿神奇秀,但都取材绿林之豪客,不以表着忠良为旨意,于是他不揣效颦,希望藉由他的摹图,以导正人心,他说:「别为凌烟功臣一册,而以大士之慈悲、帝君之忠烈,冠于简端,聊以纪风云之盛,立仁义之极。…退水浒而进凌烟,更由凌烟而进之圣贤,进之菩萨,观是图者,置身将相之林,印证菩提之镜,余小子实有深志焉。」
从该书的版式看,也是别开蹊径,独具风格。每像都附题赞:”诗则集之工部,字则仿之诸家。”几乎每幅题赞,都仿用一种字体,或仿钟繇、王羲之、怀素、刘岑,或仿坟书、悬针篆,或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直至赵孟頫等,无不酷似,由此又可见作者在书法方面也具有深厚的功力。于每幅题赞的周围均用种种纹饰,诗情画意、珠联璧合,充分显示了作者经营布局的绘画才智。题赞纹饰的内容也极广泛,有秦砖汉瓦、钟磬鼎彝、刀剑法器、书砚琴瑟等。就画种而论,有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异石仙草等,很妥帖地点缀着题赞诗,起着一种烘托主题的作用。(文字介绍参考:凌烟阁功臣图像)
插图由吴中名匠朱圭刊刻,朱圭堪称是这个时代的雕刻骄子。在这些人物画上,大都画着缜密的花纹图案,细如毫毛,诸如屈突通、李世绩着身的盔甲,纹饰细密,但端其每笔,都刻得很清晰。关公、魏征的胡须,不仅线条精细,而且还刻得生动、自然,令人折服。观音、罗汉、关公、周仓身上的衣纹,可谓柔媚如春蚕吐丝,同时做到了”细巧求力”。
刘源,字伴阮,号猿仙,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寄居于江苏苏州。康熙间供奉内廷,官至刑部主事。工书画、精鉴赏制作等都精彩绝伦。时人有比之于王维者。刘氏《凌烟阁功臣图》与同时的金古良《无双谱》齐名,代表康熙时期人物版画的风格。朱圭,吴郡人,出身书香门第,以木刻画为业。康熙五十一年(1712)成了皇家的木刻画作者。朱氏有杰作存世,如焦秉贞绘的《御制耕织图》、王原祁、宋骏业、冷枚等绘的《万寿盛典图》、《石濂和尚离六堂集》附图,为康熙间吴中名匠,镌图以纤丽工致着名。
注:此PDF文件包含以页面人物为标题的书签。
—
书名:凌烟阁功臣图.清刘源绘.光绪10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884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1.4M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以“凌烟阁功臣图.清刘源绘.光绪10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884年”为核心,深入分析了这幅重要历史画作的艺术、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流传与影响。文章从作品的绘画特色、历史人物的再现、作品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其在清朝政治和艺术史中的地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首先,文章对该作品的绘画技法及其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讨论了图中人物的历史背景及其与清朝政治的关系,揭示了作品所体现的政治意图;第三,分析了凌烟阁功臣图在清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它对清代文化认同与皇权合法性的影响;最后,文章总结了该图在艺术与历史中的双重价值,并讨论了它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启发与影响。通过全方位的探讨,本文力求呈现凌烟阁功臣图作为一件历史和艺术结合体的深刻内涵。
1、凌烟阁功臣图的绘画特色
《凌烟阁功臣图》作为清代刘源创作的经典画作,其艺术特色展现了清代宫廷画风的高超技艺。画作在表现人物形象时,注重细节刻画与情感表达,人物神态生动、衣纹流畅,既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也体现了清代宫廷画的精致工艺。刘源在绘制人物时,采用了传统的“工笔重彩”手法,细腻而有力度,人物的面部表情与体态姿势通过精湛的画技得以充分呈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作品的画面构图精致、和谐,人物排布井然有序,所有功臣的形象以中央的康熙帝为主,其他功臣则环绕其周围,展现出尊崇与秩序感。每一位人物的着装、道具等均十分讲究,反映了他们在当时政治地位的象征意义。例如,许多功臣佩戴官帽,衣饰上精细的金线刺绣象征着他们的崇高地位,而康熙帝的龙袍更是其中的突出亮点,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此外,画作的色彩运用上也极为讲究,鲜艳的色彩与细腻的光影对比,表现出清代画家对自然界细节的精确把握。人物的服饰、面容、以及周围的环境都运用了典型的清代宫廷画风格,不仅展示了高度的绘画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2、历史人物的再现与政治意图
《凌烟阁功臣图》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它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画作中的人物多为清朝初期辅佐康熙帝治国的重臣,他们的形象与地位通过这幅图得到了特定的表达。这些人物,包括如吴三桂、宋恩等“功臣”,是帮助康熙帝建立清朝政权的关键人物。画中的每个细节,无论是人物的服饰、姿态还是位置,都有意为这些功臣赋予特殊的历史意义。
例如,图中的康熙帝位于画面中心,象征着皇权的核心地位,而周围的功臣则以不同的阵列方式环绕在康熙周围,体现了他们与皇帝的关系。通过这种布局,画作不仅呈现了功臣们的重要性,还通过视觉语言传递出“忠诚”的政治信息。这种巧妙的布局使得整幅画作成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宣示,标榜着清朝政权的稳固与皇帝的至高无上。
此外,画作所描绘的历史人物并非全都是正面形象。某些人物,尤其是与康熙帝有过摩擦或争议的历史人物,虽然依旧被描绘在画作中,但其位置较为偏远,神态也显得较为冷漠。这种人物塑造上的差异,也间接反映了清朝皇帝对这些功臣的评价与态度,从而达到一种微妙的政治暗示。
3、文化象征意义与皇权合法性
《凌烟阁功臣图》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它还承载着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这幅图作为清朝官方历史的体现,展示了清代皇权的合法性和帝国权威的象征。凌烟阁作为历史记载的象征,代表了清朝对自己正统地位的认同,而这些功臣的画像则是对他们为清朝建立和维护政权所作贡献的认可。
这幅画作的制作可以视为一种文化政治行为,意在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强化国家的统一与权威。在清朝建立初期,尤其是在康熙帝时代,正统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通过将这些功臣的形象刻画在“凌烟阁”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所,画作在视觉上为清朝的正统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这幅图也具有象征性的政治意义,它宣扬了“忠诚”与“服从”的价值观。每个功臣被描绘得威风凛凛,眼神坚定,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帝的忠心。这种象征意义使得这幅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也在文化层面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国家认同与政治意识。
4、流传与后世影响
《凌烟阁功臣图》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清代艺术与政治历史的象征之一。它不仅在当时的宫廷中得到了广泛流传,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了研究清朝历史与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尤其在清朝晚期,凌烟阁功臣图的石印本成为了宫廷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展现了清代石印工艺的成熟与艺术价值。
此外,凌烟阁功臣图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精湛的绘画技巧与构图方式,不仅对清代其他宫廷画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许多后代画家纷纷模仿这幅作品的风格,尤其是在人物的神态与衣饰方面的细腻刻画,成为了清代及民国时期许多画作的范本。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凌烟阁功臣图》不仅是清代宫廷文化的一部分,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忠诚”“正义”和“国家”的认同。这幅作品的传世版本,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结:
通过对《凌烟阁功臣图》的多维度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这幅作品在艺术创作上的精湛技巧,更能够洞察到其深刻的历史与政治寓意。画作中的人物与故事,不仅再现了清朝的政治背景,也通过精细的艺术表达,强化了清朝皇权的合法性与统治的稳定性。
总之,《凌烟阁功臣图》作为清代历史与文化的典范,不仅在艺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更在历史与政治的层面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见证了清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作与历史观念。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