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玉历祥异赋》为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御定。其内容集结了从晋到明历代各书中所载的:天、地、日、月、五星、彗星、流星、风雨虹霓等大气现象,以及与之对应的古代占星术内容。此内含明代蓝格旧钞彩绘本(十册)、明成化弘治时期翻刻内府本(七卷,五十五篇)。
占星术既是 “以图识象”,这种观测术起源甚早,可以上溯《周礼》的十煇,从气象学可以论证十种天象。
千顷堂书目云:「洪熙元年正月,仁宗初得是书,以示侍臣曰:「天道人事,未尝判为二道,有动于此,即应于彼。此书言简理当,左右辅臣,亦宜知之。因亲制序,颁赐诸公卿。」乾隆时着于禁书总目,故四库全书总目不载。是书撰人不可考。或托名刘基。今所传此类有图有说祥异书颇多,大概均从洪熙本出。流传各地收录的《天元玉历祥异赋》版本不一致,有无图本、也有黑白绘图本,甚至连彩绘图本也有版本不同、收录数量不一的状况。根据不同版本可以分作三类:赋体本(无图无注本)、纲目体本(无图有注本)以及彩绘本(有图有注本)。本页选录一种彩绘钞本、一种刊刻赋体本。
此彩绘精钞本《天元玉历祥异赋》搜集了天、地、日、月、五星、彗星、流星、风雨虹霓等大气现象,以及与之对应的古代占星术内容,并用彩图描绘这些天文奇观。彩图设色淡雅,构图古朴。
蓝色 “宫” 字形边框内彩绘天文异象,下附释文,多引用《宋书·五行志》等着作中的语句为注。
这部《天元玉历祥异赋》采取上图下文的形制,乃仿效宋仁宗朝的《宝元天人祥异书》,二者均属宫禁内御览的占星书,但目前海内外所见的并非明宫原本,而是不同时期的传录本,因而呈现编目失序的问题,可能为了避免触犯宫禁或禁书,因而故意混乱原编的次序;原先的赋名也悉数被删而改标为 “朱文公曰”,致使学者推测是出于朱子学派之手。幸运的是赋体本仍遗存于 “内府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千顷堂书目云:「洪熙元年正月,仁宗初得是书,以示侍臣曰:「天道人事,未尝判为二道,有动于此,即应于彼。此书言简理当,左右辅臣,亦宜知之。因亲制序,颁赐诸公卿。」乾隆时着于禁书总目,故四库全书总目不载。是书撰人不可考。或托名刘基。
此本板框较小,且无内府印,当是成弘间翻刻内府本。全书共分七卷,五十五篇。
从编成后的标名言,“赋体本” 应是最先编成的,乃综合诸家天文志才能撰写成赋,故可称为 “赋体本”,也可视为 “白文本”。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翻刻)内府本,就维持赋体本的型态,仅刊刻白文而未绘图:单面全版刊刻赋文,无上下栏,就是所谓的 “无图无注本”。由于赋体本身不易更动,故可作为新编本的主要依据。
御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序、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天元玉历祥异赋·十册·明仁宗御定》和《天元玉历祥异赋·七卷·明仁宗御定·明成成化弘治时期翻刻内府本》这两部重要的古代经典文献,分析其在明代历史、文化及学术传承中的价值。文章首先从两部文献的版本特色、历史背景、艺术表现及其文化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逐一剖析其重要性与影响。通过这些详细的论述,旨在为读者呈现这两部作品在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独特地位,并揭示它们在明代社会和学术发展中的深远影响。最后,文章将总结这些作品在文化历史中的意义,并提出它们对后世的启示。
1、版本特色与文献历史
《天元玉历祥异赋·十册·明仁宗御定》和《天元玉历祥异赋·七卷·明仁宗御定》分别是两部由明仁宗下令编纂并加以定本的古代文献,其版本本身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价值。首先,《天元玉历祥异赋·十册·明仁宗御定》是根据当时的天文历法编纂而成,其十册形式包含了大量关于天文、历法及历史事件的记载,体现了明代对天文学的重视和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而《天元玉历祥异赋·七卷·明仁宗御定·明成化弘治时期翻刻内府本》则是其后期版本,经过数度翻刻与修订,凝聚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成果。
这两部作品的版本在内容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编排和插图上也有所不同。《十册本》较为庞大,分册详尽,每一册中都有关于天元玉历的详尽介绍,细致而全面。与之相比,《七卷本》更注重简洁和实用,适应了当时内府对历法文献精简化、实用化的要求。此外,明成化、弘治时期的翻刻更注重了文献的质量与准确性,从而使得这些版本成为后代研究明代天文历法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这两部文献的版本特色,我们不难发现,明代对于历史文献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还表现在版本的细化与完善上。这些细致的工作使得《天元玉历祥异赋》成为了当时一部备受推崇的天文文献,也为后代的天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2、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
《天元玉历祥异赋》作为一部历史天文文献,其背景与社会意义需要从明代的历史环境与科学成就中来理解。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有了相对显著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历法和天文科学受到极高的重视,尤其是在元代后期,天文历法的研究逐渐被国家机构所垄断,许多天文现象和历法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策。
《天元玉历祥异赋》之所以受到明仁宗的重视,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仁宗时期正是明代初期的巩固阶段,朝廷对外部的防御与国内的治理需要依赖于精准的历法和天文观测。通过对天元玉历的整理和赋文的编纂,仁宗不仅表现了对学术的支持,也显示了帝王对天命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
与此同时,明成化、弘治时期的翻刻,反映了国家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这一时期,天文、历法等学术逐渐进入到内府藏书体系中,通过翻刻和修订,文献的传播和流传得到了保障。这一举措不仅让当时的学者和官员能够参考、学习,也让后代学者受益,成为了传世之作。通过对《天元玉历祥异赋》的研究,后世学者能够了解明代天文研究的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想。
3、艺术表现与插图分析
《天元玉历祥异赋》的艺术表现是其版本特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部集天文、历法与历史事件于一体的文献,作品在插图和装帧设计上十分讲究,尤以《十册本》中的蓝格旧钞彩绘本最具代表性。这些插图不仅仅是对文字内容的补充,更是艺术与学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这些精美的插图,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天文现象、历法的变化以及历史事件的背景。
其中,插图的设计和绘制,不仅呈现了当时天文观测的技术成果,还反映了明代画家在技法上的成熟。彩绘本的插图采用了传统的工笔画风格,细腻、精致,既符合文献的历史价值,也展示了明代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此外,插图中还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性元素,传递出天命与宇宙的关系,这种艺术上的创新,使得这部文献不仅仅是学术书籍,还是一部富有艺术魅力的珍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尽管《天元玉历祥异赋》的内容在明代学术研究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其插图也成为了后世研究明代艺术和文化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些插图的分析,学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审美观念以及对科学的追求。
4、文化影响与学术价值
《天元玉历祥异赋》作为一部天文历法文献,其文化影响和学术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首先,它为明代及以后的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天文、历法学的研究领域,这部作品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系统的资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文学的发展和变迁。
其次,作为一部集历史与科学于一体的文献,《天元玉历祥异赋》不仅仅在学术上有着巨大的价值,也在文化传承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通过天文现象的解读,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同时也向后代传递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影响了后代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相互交融。
最后,这部文献还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尤其是在对古代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天元玉历祥异赋》的深入研究,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天文学、历史学以及哲学思想的交织与演变,这些研究不仅促进了学术本身的繁荣,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
综上所述,《天元玉历祥异赋·十册·明仁宗御定》和《天元玉历祥异赋·七卷·明仁宗御定·明成化弘治时期翻刻内府本》这两部文献在历史、文化和学术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们不仅记录了明代天文历法的学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传承与文化积累的重视。通过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天文学,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化对于科学、艺术以及哲学的深刻思考。
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插图设计更是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们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可小觑,值得我们在今天继续传承与研究。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