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着作。全书现存十八篇,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此内收明清多个版本:格古斋本、群玉书堂刻本、还读楼刊本、大业堂刻本、金阊书业堂本等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山海经》中对于动物的记载,据统计有277种之多,有虎、豹、狕、熊、罴、狼、犬、兔、猪、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类、豚、禺、羚、羊、象、蛇、蝼、猥、訾、驼、獭、狐、糜、麈等,还有猼?、毕方、帝江、何罗鱼、鸟焉、狌狌。郭璞认为狌狌就是猩猩。《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是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纪晓岚编《四库全书》,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陈槃从《周礼》疏中找到:“古山海经邹(邹衍)书”之说。清朝学者毕沅考证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
卷一:南山经
卷二:西山经
卷三:北山经
卷四:东山经
卷五:中山经
卷六:海外南经
卷七:海外西经
卷八:海外北经
卷九:海外东经
卷十:海内南经
卷十一:海内西经
卷十二:海内北经
卷十三:海内东经
卷十四:大荒东经
卷十五:大荒南经
卷十六:大荒西经
卷十七:大荒北经
卷十八:海内经
1,格古斋刊《山海经》
2,群玉书堂刊《山海经》
此写刻本为清康熙时期项絪群玉书堂刊本。内容含:上山海经奏(刘秀撰)、山海经序(郭璞撰)、山海经后序(杨慎撰)及以上十八卷。
3,黄晟槐荫草堂刊《山海经》
此写刻本为清乾隆时期黄晟槐荫草堂刊本。内容含:山海经序(郭璞撰)、山海经后序(杨慎撰)、上山海经奏(刘秀撰)及以上十八卷。此本与群玉书堂刊本基本一致。
4,还读楼刊《山海经笺疏》
此《山海经笺疏》为清光绪时期还读楼刊本。内容含:上谕、奏折、校刊山海经笺疏序(宦懋庸撰)、校刊山海经笺疏序(蔡尔康撰)、重刻山海经笺疏后序、刻山海笺疏序(阮元撰)、山海经笺疏叙、山海经叙录及以上十八卷,后附山海经图赞、山海经订讹。
5,大业堂刊《山海经释义》
此《山海经释义》(王崇庆着)十八卷,为陵书林周如山大业堂刊本。王崇庆,明代学者,开州人(今河南濮阳),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王崇庆一生没有其他爱好,只爱着述。附一册《图像山海经》,有图七十五幅。这个版本的《山海经释义》,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收录,并称“此书全载郭璞注,崇庆间有论说,词皆肤浅,其图亦书肆俗工所臆作”。此本扉页题: (图绘全像)山海经广注, 太史汪舟次先生鉴定,康熙己巳新镌,玉堂重梓。按广注为清吴任臣撰康熙六年初刊,此或为其新刊本之扉页,而书贾误置于释义本之前。
6,蒋应镐绘图《山海经》
此书由蒋应镐绘画,李文孝镌。 蒋一揆所作的一部类似作品《山海经释义》中有75幅插图,与此书中的74幅图一致。此本另有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时期刊本,可由此下载。
7,吴任臣注《山海经广注》
此为清乾隆五十一年,有金阊书业堂刻本,吴任臣注的《山海经广注》,增补《山海经图》五卷,有图一百四十四幅,称为《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吴任臣,清代学者兼藏书家,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吴任臣为人好精乐律和奇壬之书,为顾炎武所推重。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引书目530余条,于名物训诂、山川道里,皆有所订正,在《山海经杂述》中列逸文三十四条,这是郭璞注《山海经》后,现知的第一次认真的《山海经》辑佚工作,对后人的研究探讨,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吴仁臣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中的图本,按神、兽、鸟、虫、异域分类,一神一图,无背景,线条粗糙,但注重眼睛的描绘,给人以粗中有细的感受。
另外还有一本《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其中也有关于山海经插图(页566至607),可供参考研究。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将对“山海经”系列不同版本的古籍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明清时期的多个重要版本,包括“明万历时期大业堂刻本”、“清光绪时期还读楼刊本”、“金阊书业堂藏板.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清乾隆时期黄晟槐荫草堂写刻本”、“清康熙时期项氏群玉书堂刻本”、“明万历时期刊本”、“明崇祯时期刊本”和“明万历二十八年闽格古斋刊本”。通过对这些版本的叙述与分析,本文将探讨其出版背景、刻版工艺、版本特色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揭示这些版本在“山海经”流传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最后,结合这些版本的特点,进行整体总结,展示“山海经”作为古代经典文本的传承与发展。
1、明万历时期大业堂刻本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在明万历时期得到了不同版本的刊刻。而大业堂刻本作为明万历时期的一项重要出版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大业堂刻本的出版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万历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局影响了书籍的生产,但也促使了不同地区和私人书坊的兴起,从而为“山海经”的多样化版本提供了土壤。
大业堂刻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雕刻精美,印刷工艺达到当时的一流水准。作为一个私人书坊的产物,大业堂刻本的制作往往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其版式与排版也反映了当时出版的风格和审美趋势,书籍的外观设计符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需求,讲究装帧的美观和实用的阅读性。
此外,大业堂刻本还在“山海经”内容的整理与阐释上做出了贡献。虽然“山海经”本身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与难度,但大业堂在其刻本中注重对原文的保存与解释,附带了一些注释和说明,使得这部经典作品得以更好地传播与理解。大业堂刻本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2、清光绪时期还读楼刊本
清光绪时期的还读楼刊本是“山海经”系列中较为晚期的一个版本,这一时期的出版特点与前期相比有着较为显著的变化。光绪年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清光绪时期的还读楼刊本不仅是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其内容的编辑与解读也呈现出了更为现代化的特色。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还读楼刊本在排版与印刷上采用了更加精细的技艺,书页纸张的选择和装帧方式也更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与以往的厚重古旧的纸质不同,还读楼刊本使用了较为轻盈的宣纸,纸质更为细腻,字体也采用了适合当时读者阅读习惯的楷书,使得整体的阅读体验更加舒适。
此外,还读楼刊本对“山海经”的注释做了较大的扩展。光绪年间,学术界对古籍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学者开始从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古代经典进行解释。还读楼刊本在注解上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引入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山海经”的内容与背景。这一版本的“山海经”因此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
3、金阊书业堂藏板·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
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是金阊书业堂藏版中的一项重要版本,其出版时间与背景具有特殊意义。乾隆时期是清朝的盛世之一,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迎来了一个高峰。金阊书业堂作为当时重要的书坊之一,其出版的“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其所代表的乾隆时代文化风貌的缩影。
金阊书业堂刊本的印刷工艺十分精湛,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选用都显示出极高的制作标准。这一版本的“山海经”被认为是乾隆时期出版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极具收藏价值。书中的插图与版画也表现出了当时艺术家在视觉表现上的创新与突破,给“山海经”这一古老经典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此外,金阊书业堂刊本还在书籍的版本保存和文献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乾隆时期的书籍编辑工作注重保存原貌,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文化再创造,这也使得这一版本的“山海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更是乾隆时期书籍出版繁荣的象征。
4、清乾隆时期黄晟槐荫草堂写刻本
黄晟槐荫草堂写刻本是清乾隆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版本,其与金阊书业堂藏本相比,更加注重书籍的手写和刻印工艺。槐荫草堂的书籍大多采用了手工雕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这使得这一版本的“山海经”更具独特的艺术气息。
与其他版本不同,槐荫草堂的“山海经”具有更多的个性化特征。其刻工精细,字迹清晰,刻画方式也有所创新,某些部分甚至融入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每一部刻本的制作都带有浓厚的个体印记,反映出当时书坊主人的学术追求与艺术理念。
此外,槐荫草堂的这一版本在注解和补充内容上,也比其他版本更为详尽。黄晟不仅仅是在原文上进行简单的校订,还加入了大量的历史考证、文化分析以及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对照研究。通过这些扩展的注解,使得读者不仅能从字面上理解“山海经”的内容,更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总结:
通过对“山海经”系列不同版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版本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古籍出版与传播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的出版工艺和文化背景决定了这些版本的独特性。无论是明万历时期的大业堂刻本,还是清光绪时期的还读楼刊本,每一个版本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从大业堂刻本的精湛工艺,到光绪时期的学术深度,再到乾隆时期书籍的文化再创造,“山海经”在这些版本的不断流传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些版本为后世研究和理解“山海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视角,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