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唐诗选集,其中所选作品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唐诗三百首注疏》由蘅塘退士编,章燮注疏。全书共六卷,共选诗人七十余家、诗作(分为:五言、七言古诗,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乐府)三百二十二首。此为民国二十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甚广的唐诗选集,编者是清朝的孙洙(蘅塘退士)与其夫人徐兰英,成书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上元女史陈婉俊(字伯英)与其弟陈晋蕃补注。共收录了77位作家的311首诗(#注)。
大致目录
范廷懋序、孙葆纯序、条款、例言、目录
卷一:五言古诗三十六首、乐府十一首
卷二:七言古诗二十五首
卷三:七言古诗三首、乐府十六首
卷四:五言律诗八十首
卷五:七言律诗五十三首、乐府一首
卷六:五言绝句二十九首、乐府八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乐府九首
扫叶山房是一家有三四百年悠久历史的老牌书店,最初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先设店于苏州阊门内,后于1880年设分店于上海城内彩衣街,又在租界棋盘街设分店,称“扫叶山房北号”。店主席氏,先世居苏州洞庭东山,于明末清初购得常熟毛氏汲古阁书版而设此扫叶山房。清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南巡。席氏献新雕之百家唐诗,康熙大喜,奖勉有加。
石印本是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 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体字,易于辨认。
孙洙(别号蘅塘退士)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江苏无锡,祖籍安徽休宁。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章燮(1783—1852),字象德,号云仙。工吟咏,诗有唐人气质,为时人所钦佩,每天以教子弟为乐,蒙其教诲者如坐春风。教课之余,注疏蘅塘退士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在原有注解,旁批之外,广征博引,源流分明,兼及诸家诗话。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此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封面题作:详加圈点唐诗三百首注疏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唐诗三百首注疏》是清代学者蘅塘退士所编,章燮注解的经典作品,其民国二十年由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出版。这部作品不仅承载了唐诗的精华,还融合了章燮的精湛注疏,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语言风格。通过对诗歌的解读,注疏提供了更深入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动机。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唐诗三百首注疏》:其版本的历史背景、蘅塘退士的编纂理念、章燮的注释风格以及该版本的学术意义。通过这些角度的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版本历史背景
《唐诗三百首注疏》最早由蘅塘退士编纂,成书于清代,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这本书成为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一。蘅塘退士是清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诗人,他以敏锐的文学眼光和扎实的学识,挑选出唐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力求体现唐诗的精髓。尤其在诗歌选材和注疏的过程中,蘅塘退士凭借其卓越的文学功底,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唐诗的完整框架。
民国二十年,上海的扫叶山房将这部作品石印本出版,为该版本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学术地位。这一版本在书籍印刷技术和排版设计上都做了精心安排,文字清晰,结构严谨,使其成为学者和诗歌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珍品。上海扫叶山房是当时知名的出版社,以其出版的文学作品著称,所发行的每本书籍都深具学术价值。该版本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无论在印刷质量还是内容呈现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这一版本的出版不仅丰富了唐诗的注释体系,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清代的诗学氛围影响深远,而民国时期的出版热潮则进一步推动了唐诗研究的深入发展。该版本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成为了唐诗研究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对于当时的学术界及文学爱好者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2、蘅塘退士的编纂理念
蘅塘退士在编纂《唐诗三百首注疏》时,秉承了精益求精的理念。他并非单纯地选取了三百首诗,而是结合当时的文学环境和个人的文学素养,从数千首唐诗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最能展现唐代文学风采的作品。蘅塘退士认为,唐诗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语言上的精致,更体现在其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深刻。因此,他在选诗的标准上既考虑到诗的文学性,又注重诗的思想性。
在编纂过程中,蘅塘退士十分注重诗歌的艺术性与哲理性相结合。他的选诗标准极为严格,既要求诗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要能够代表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蘅塘退士的编纂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唐诗深刻的理解和对传统诗学的尊重。他在选诗时,不仅看重诗歌的形式美,更看重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这为《唐诗三百首注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此外,蘅塘退士在编纂过程中,极为注重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他认为,唐诗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因此,注重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是他编纂的一个重要原则。他在编选过程中,时常配以简短的背景说明和文化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意。这种注重文化背景的编纂方法,使得《唐诗三百首注疏》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本文化与历史的百科全书。
3、章燮的注释风格
章燮是《唐诗三百首注疏》的主要注释者,他的注释风格堪称一绝。章燮的注释既讲究学术的严谨,又充满了人文的关怀。他注释的重点不仅仅在于解释诗句的字面意思,更着重于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创作动机。章燮在注释过程中常常结合唐代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给予诗歌更为全面的解读。
章燮的注释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他对唐诗中的每一首作品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既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又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例如,在解读杜甫的诗歌时,章燮会结合杜甫的身世、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疾苦。这种注释方式使得《唐诗三百首注疏》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有深度的文学研究著作。
值得注意的是,章燮的注释风格融合了多种学术流派的优点。他在注释时,既不拘泥于古人定论,也不盲目附和流行的解释,而是力求从多角度出发,给出最为合适的解读。这样的注释方式,既丰富了唐诗的解读层次,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章燮的注释不仅增进了读者对唐诗的理解,也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诗歌中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4、该版本的学术意义
《唐诗三百首注疏》作为一部重要的唐诗选本,其学术意义不言而喻。首先,该版本为唐诗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文本版本,尤其是结合了章燮精心的注解,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学术价值。在学术研究方面,它不仅在诗歌的语言艺术上具有深刻的洞察,还能够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其次,这一版本的《唐诗三百首注疏》在选诗和注解的过程中,展现了蘅塘退士和章燮的学术风范,充分体现了清代文学学者的研究精神。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唐诗的简单注释,而是对唐代诗歌的深度挖掘,展示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通过该版本,读者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唐诗的艺术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最后,《唐诗三百首注疏》在传播唐诗文化、推动唐诗研究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便于理解唐诗的工具。可以说,这一版本的出版,推动了唐诗文化的普及,也为唐诗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
《唐诗三百首注疏》六卷本的出版,为唐诗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蘅塘退士的精心编选和章燮深刻的注释,这部作品不仅具备了高度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参考资料。无论是对于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一版本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本文通过对《唐诗三百首注疏》的版本背景、编纂理念、注释风格以及学术意义的详细阐述,展示了该作品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