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于世的完整和较为完整的宋元方志,大约四十余种。它们对于考察所记载的该地区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情、物产资源、地理沿革等,以及研究广场 史,都具有宝贵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方志分散收藏于海内外各图书馆,读者查阅颇为困难。一些孤本,残本已濒于亡佚。为了保存文献,便于研究利用,现将现存全部宋元方志汇为一编,总名《宋元方志丛刊》,影印出版。共收录宋元方志四十三种。在影印底本的选择上,我们不以刊刻年代的早晚作为取舍的依据,而是尽可能地择取字迹清晰、附刊有后世学者写的校勘考证等研究成果的足本,以便于读者参考。对于各本均残的广场,这次影印不作辑补,一仍其旧,各志悉以通行名称着录。
出版信息: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本,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定价1800元。
收录方志目录:
第一册:
云间志三卷 (宋)杨潜修;(宋)朱端常,(宋)林至,(宋)胡林卿纂 "今松江县据宋绍熙四年(1193)修,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古倪园刊本影印 "
长安志 二十卷 (宋)宋敏求纂修 "附录: 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编绘据宋熙宁九年(1076)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镇洋毕氏灵巖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影印 "
类编长安志十卷 (元)骆天骧纂修 据元贞二年(1296)修,明抄本及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抄本影印
雍录十卷 (宋)程大昌纂修 据南宋孝宗时修,明吴琯校刻古今逸史本影印
齐乘六卷,附释音一卷,考证六卷 (元)于钦纂修;(元)于潜释音;(清)周嘉猷考证 据元至元五年(1339)纂,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影印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 (宋)朱长文纂修 据宋元丰七年(1084)修,民国十三年(1924)乌程蒋氏景宋刻本影印
吴郡志五十卷 (宋)范成大纂修;汪泰亨等增订 据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9)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吴兴张氏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影印
淳祐玉峰志三卷 (宋)项公泽修;凌万顷,边实纂 据宋淳祐十一年(125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影印
咸淳玉峰续志一卷 (宋)谢公应修;边实纂 据宋咸淳八年(1272)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影印
至正崑山郡志六卷 (元)杨譓纂修 据元至正元年(134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影印
第二册:
琴川志十五卷 (宋)孙应时纂修;(宋)鲍廉增补;(元)卢镇续修 据宋庆元二年(1196)修,宝祐二年(1254)增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续修,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影印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 (宋)马光祖修;(宋)周应合纂 据宋景定二年(1261)修,清嘉庆六年(1801)金陵孙忠愍祠刻本影印
第三册:
无锡志四卷 (元)佚名纂修 据清乾隆四库全书本影印
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 据宋嘉定六年(1213)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影印
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首一卷 (元)脱因修;俞希鲁纂 据元至顺三年(1332)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影印
咸淳毗陵志三十卷 (宋)史能之纂修 "此志各本均阙卷二十,且多有残阙据宋咸淳四年(1268)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赵怀玉刻李兆洛校影印 "
第四册:
乾道临安志十五卷 (宋)周淙纂修 "残存卷一至三据宋乾道五年(1169)纂,清光绪七年(1881)《武林掌故丛编》(第一集)本影印 "
淳祐临安志五十二卷 (宋)施谔纂修 "此志今存各本均阙九十,九十八,九十九,一百卷 据宋咸淳四年(1268)纂,清道光十年(1830)钱塘汪氏振绮堂刊本影印"
咸淳临安志一百卷 (宋)潜说友纂修 "此志今存五至十卷据宋淳祐十二年(1251)纂,清光绪九年(1883)《武林掌故丛编》(第四集)本影印 "
第五册:
淳熙严州续志三卷 (宋)陈公亮修;(宋)刘文富纂 据宋淳熙十二年(1185)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渐西村舍汇刊》本影印
景定严州续志十卷 (宋)钱可则修;(宋)方仁荣纂 据宋景定三年(1262)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渐西村舍汇刊本影印
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 (元)单庆修;(元)徐硕纂 据元至二十五年(1288)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影印
澉水志二卷 (宋)罗叔韶修;(宋)常棠纂 据宋绍定三年(1230)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影印
嘉泰吴兴志二十卷 (宋)谈钥纂修 据宋嘉泰元年(1201)纂,民国三年(1914)《吴兴丛书》本影印
乾道四明图经十二卷 (宋)张津等纂修 据宋乾道五年(1169)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影印
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 (宋)胡{224031}修;(宋)方万里,(宋)罗濬纂 据宋宝庆三年(1227)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212236}本影印
第六册:
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 (元)张铉纂修 "四库全书中误题题名为至大金陵新志 据元正四年(1344)修,清四库全书本影印 "
开庆四明续志十二卷 (宋)吴潜修;(宋)梅应发,刘锡纂 据宋开庆元年(1259)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影印
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元)冯福京修;(元)郭荐纂 据元大德二年(1298)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影印
延祐四明志二十卷 (元)马泽修;(元)袁桷纂 据元延祐七年(1320)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影印
第七册:
至正四明续志十二卷 (元)王元恭修;(元)王厚孙,徐亮纂 据元至正二年(1342)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影印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 (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 据宋嘉泰元年(1201)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影印
宝庆会稽续志八卷 (宋)张淏纂修 据宋宝庆元年(1225)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影印
剡录十卷 (宋)史安之修;(宋)高似孙纂 据宋嘉定七年(1214)修,清道光八年(1828)李式圃刻本影印
嘉定赤城志四十卷 (宋)黄{225d7b},(宋)齐硕修;(宋)陈耆卿纂 据宋嘉定十六年(1223)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台州丛书(乙集)本影印
第八册:
新安志十卷,附录一卷 (宋)赵不悔修;(宋)罗愿纂 据宋淳熙二年(1175)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影印
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 (宋)梁克家纂修 据宋淳熙九年(1182)修,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影印
仙溪志四卷 (宋)赵与泌修;(宋)黄巖孙纂 据宋宝祐五年(1257)修,清瞿氏铁琴铜剑楼抄本影印
河南志四卷 (元)佚名纂修 据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藕香零拾》本影印
寿昌乘不分卷 (宋)佚名纂修 据宋宝祐间纂修,清文廷式辑,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昌柯氏息园刻本影印
大德南海志二十卷 (元)陈大震纂修 "此志今存六至十卷据元大德八年(1304)修,元大德刊本影印 "
寿昌乘不分卷 (宋)佚名纂修 据宋宝祐间纂修,清文廷式辑,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昌柯氏息园刻本影印
大德南海志二十卷 (元)陈大震纂修 "此志今存六至十卷 据元大德八年(1304)修,元大德刊本影印 "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宋元方志丛刊是由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撰的一部包含8册40余种的丛刊,本文将从内容、编纂特点、学术价值和影响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内容
宋元方志丛刊包含了大量关于宋元时期地方志的内容,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料,内容丰富翔实。
其中既包括了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也包括了当时社会风貌、民俗习惯等丰富的内容,为研究宋元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些内容既有地方志的特点和风格,又有宋元时期独特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编纂特点
宋元方志丛刊的编纂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上。
编辑部通过广泛搜集各地方志文献,经过整理分类,精心编辑成册,确保了丛刊的权威性和系统性。
同时,在对文献的校勘和审定过程中,编辑部严格把关,确保了丛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学术价值
宋元方志丛刊作为一部集成宋元时期地方志的丛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于研究宋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丛刊所包含的大量地方志文献,也为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4、影响
宋元方志丛刊的出版对于推动宋元时期地方志研究具有积极的影响。
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的查阅工具,促进了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丛刊的影响还延伸至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促进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传播。
总结:
通过对宋元方志丛刊的内容、编纂特点、学术价值和影响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其在宋元时期地方志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