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等奉敕所修(在陆法言《切韵》基础上增修纠谬完成)。此《钜宋广韵》共五卷: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此为南宋乾道五年(1169)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今存宋本《广韵》主要可分为监本和钜宋本两个系统,分别为官方刻本与民间刻本之代表。监本系统之北宋本仅存残叶藏于俄罗斯,现存时代最早之全本当是据北宋本覆刻之南宋高宗监本,此书世间仅存一部半(国图三卷残、日本静嘉堂五卷全)。宁宗间又据高宗本覆刻,宁宗覆刻本存世较多,后世通行之泽存堂本、古逸丛书本皆自此出。《钜宋广韵》乃民间刻本系统之代表,校订精审,又与监本系统有所差别。盖监本曾据《礼部韵略》修改文字、调整韵部,复有“同用”“独用”之别,于是去旧本愈远,而《钜宋》本未经改易,当是旧本原貌。南宋乾道五年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今存两部,旧时皆在日本,后其中一部传回中国,今藏上海图书馆。上图本原阙第四卷整卷,以元刻简本补之,第三卷第十八页缺失,亦得钞配。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于80年代影印该书,经周祖谟先生建议,阙卷改用《四部丛刊》影巾箱本补足,并对底本加以描润。另一部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首尾俱全。
若以书之标名来划分版刻系统,宋刊《广韵》大概有《大宋重修广韵》、《钜宋广韵》、《广韵》三个不同系统。据严绍璗编着《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以下简称《书录》)所录,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南宋刊本《大宋重修广韵》(本站有发布),每半叶十行,注文小字双行,行二十六至二十七字不等。原是日本泉涌寺旧藏。盖刻于南宋光宗、宁宗时期的临安。严氏《书录》又着录南宋乾道五年(1169)黄三八郎刻本《鉅宋广韵》五卷,现为内阁文库收藏。原为中国徐乃昌架上之物,后归日本木村孔恭蒹葭堂,后又转藏于日本昌平坂学问所。每半叶十二行,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卷首有景德四年及大中祥符元年牒文。卷后末二行有刊行牌记,曰“己丑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印行”。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二着录此本,并谓其镌刻“字体秀劲,仿禇河南”,“以字体刀工核之,要是南渡初闽中刊本也”。
景德四年及大中祥符元年牒文
卷一:上平声二十八韵
卷二:下平声二十九韵
卷三:上声五十五韵
卷四:去声六十韵
卷五:入声三十四韵
声叠韵法、六书、八体
韵书是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字书,宗旨虽主要是为分辨、规范文字的读音,确属音韵学方面的着作,但因它对所收文字字义同样进行注解,在实用价值上又常被看成是按韵编排的字书。
陆法言,隋朝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河北临漳南)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与刘臻、萧该、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陆法言在仕途上不顺,但潜心学问却使其在中国语音史上永垂不朽。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太宗雍熙二年(985)进士,累官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卒谥“文僖”。真宗景德初年尝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其与丘雍编撰《大宋重修广韵》,就在此时。前述景德四年修好后由崇文院进呈,原因就是陈彭年受命编撰《大宋重修广韵》时,恰在崇文院当职。
黄三八郎,南宋福建路建宁府的书铺,乾道元年(1165年)刊刻《韩非子》二十卷、乾道五年(1169年)刊刻《钜宋广韵》五卷,今皆誉为善本。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此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卷首有景德四年及大中祥符元年牒文。卷后末二行有刊行牌记“己丑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印行”。本站另有 宋刻本《大宋重修广韵》可供对比。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以《钜宋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撰.南宋乾道五年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该书的背景、历史价值、版本特点以及在汉语音韵学中的地位。首先,文章概述了《钜宋广韵》的成书背景,指出其在宋代韵书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影响。接着,分析了该版本的编纂过程和学术价值,特别是陈彭年等人的贡献。然后,探讨了《钜宋广韵》与其他韵书的区别,重点讨论了其对宋代及以后韵律学的深远影响。最后,结合这一版本的珍贵性,文章总结了其在语音学、文学和文化史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钜宋广韵》的全面分析,本文不仅呈现了这部文献的历史意义,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其学术价值的视角。
1、成书背景及编纂过程
《钜宋广韵》是南宋时期陈彭年等人编纂的一部重要韵书,成书于乾道五年(1179年),是宋代广韵类韵书的代表之一。此书的编纂背景,体现了宋代学术与文化的繁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而韵书作为研究语言、音韵和诗词格律的重要工具,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此时的宋代,学术界的语言研究已逐渐趋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尤其是在音韵学和词章创作方面。
该书的编纂者,陈彭年等人是当时知名的学者,他们在宋代韵学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钜宋广韵》的编纂工作耗时多年,涉及大量的音韵和词汇考证,目的在于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一个准确的音韵参考。陈彭年等人通过对前人韵书的整理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韵书的分类和音韵体系,使得该书成为了一个具有学术权威性的重要文献。
《钜宋广韵》的编纂既是学术传承的结果,也是时代需求的反映。宋代社会对于文学创作和诗词创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文人们在诗歌创作中需要准确的韵律和声调指导,而这一需求也促使了韵书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作为宋代音韵学的经典之一,《钜宋广韵》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也为后来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版本特点及珍贵性
《钜宋广韵》有多个版本,但其中最具历史和学术价值的是南宋乾道五年建宁府黄三八郎所刻本。这一版本不仅印刷精美,而且保存至今,成为研究宋代韵学、语言学和文学的关键资料。黄三八郎所刻的这一版本,不仅体现了宋代印刷技术的高度,也成为了研究者研究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该本书的版式结构非常规范,字体清晰可辨,排版整齐,符合当时的印刷标准。作为宋代官刻本,这一版本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历史价值。黄三八郎作为当时知名的印刷家,他的雕刻技艺和印刷质量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誉,这为《钜宋广韵》的传世提供了有力保障。许多现存的文献和学术研究都依赖于这一版本,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钜宋广韵》这一版本在内容上也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和增补。与之前的版本相比,乾道五年本对音韵的归类更加细致,对不同音节和声调的划分也更加科学和严谨。它不仅囊括了大量的诗词词汇,还涵盖了多种地方方言的发音,为研究者提供了跨地区语言差异的珍贵资料。这使得《钜宋广韵》不仅是一部韵书,也是一部语言学的百科全书。
3、《钜宋广韵》对音韵学的贡献
《钜宋广韵》作为一部音韵学的经典著作,它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汉语音韵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方面。宋代以来,音韵学逐渐从口语研究向书面规范转变,《钜宋广韵》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在韵书的编纂中,该书不仅总结了先秦、汉、唐等时期的音韵特点,还结合了宋代的语言现状,创造性地对韵母的划分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钜宋广韵》为后代的音韵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其音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广韵》和《集韵》这类韵书的编纂。通过分析《钜宋广韵》的音韵系统,学者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宋代音韵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汉语的发音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对音韵学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还为当代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视角。
此外,《钜宋广韵》还通过对方言的记录,反映了宋代不同地区语言的多样性。该书记录了当时不同地区的发音差异,这些差异成为了后代学者研究汉语方言演变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音韵,可以发现《钜宋广韵》不仅是一本韵书,更是一本反映宋代社会语言风貌的宝贵史料。
4、历史文化意义与影响
《钜宋广韵》在历史文化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它在音韵学中的贡献,更因为它在文化传承、文学创作以及诗词教育中的深远影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文学创作不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而且诗词创作也成为士人的重要活动。作为一部音韵学工具书,《钜宋广韵》为诗人们提供了必要的韵律参考,使得文学创作更加规范化。
《钜宋广韵》不仅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它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于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宋代文化追求精致与规范,强调文人对音律的掌握和诗词创作的技艺。《钜宋广韵》作为这一文化氛围下的重要产物,它的编纂与传播,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创作的规范化。通过对这部书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钜宋广韵》对后世学者研究宋代文化以及汉语音韵学的意义也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后来的韵书和语音学研究,都受到了《钜宋广韵》的影响,尤其是在音韵系统的划分、词汇的整理以及方言的记录等方面。《钜宋广韵》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韵书,更是研究宋代文学、语言学、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资料。
总结:
《钜宋广韵》作为宋代音韵学的重要文献,凝聚了陈彭年等学者的心血,体现了宋代学术界对于音韵学研究的高度重视。该书的成书背景、版本特点以及其在音韵学上的贡献,使得它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文学和语言的宝贵资料。
通过对《钜宋广韵》的详细分析,本文不仅展示了其在音韵学领域的独特价值,也揭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中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对于宋代学术的研究,还是对于后代学者的启发,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