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四书白文》旧传为明代书家姜立纲手书。全书共十八卷,包含儒家经典:《论语》二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十四卷,全文大字楷书,朱色句读。此为明代精写本,开本阔大,书末有王世贞、赵用贤跋,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此书未题书写人。卷末王世贞跋认为此书是进供给春宫 皇太子的读本。初见此字时,王世贞以为是明代大书家沈度所书,之后在波磔处察觉到沈度所没有的锋芒,确定此书为姜立纲所笔。
最后赵用贤跋提及此书原为张幼于所藏,经王世贞(弇山先生)鉴定为姜立纲真迹。
姜立纲作虽为明代书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迹极少留传下来。此书若真为姜立纲真迹,便是弥足珍贵的藏品了。
论语上、论语下
大学
中庸
孟子卷一至四
孟子卷五至八
孟子卷九至十一
孟子卷十二至十四
王世贞跋、赵用贤跋
书匣前题:四书白文、明 姜立纲 书、八本
姜立纲,字廷宪,号东谿,浙江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明代书法家。姜立纲从小天资聪颖,勤奋过人,因家学渊源,七岁以 “能书” 出名,代宗时选为奇童,召入北京,命为 “翰林院秀才”。明天顺七年 (1463),授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办事。成化二十一年 (1485),升为正五品吏部郎中。弘治四年 (1491),以誊录《宣宗实录》升为正四品太仆寺少卿。他的书法,不但当时国内有名,就在日本同样享有很高名气。据何乔遴《名山藏》所记,日本国门高十三丈,为求匾额,曾遣使来我国,请姜立纲书写。“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被誉为 “一代书宗”。
台阁体是一种明代官场书体。其特点是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明永乐时期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台阁体书法的主要名家,大多任朝廷的中书舍人,其代表人物即有并称 “二沈” 的沈度和沈粲兄弟、沈藻(沈度之子)、姜立纲。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四书白文. 十八卷. 旧传明. 姜立纲. 书. 明钞本. 王世贞. 赵用贤跋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这一珍贵文献展开分析,探讨其历史背景、版本特征、重要性以及学术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该本书的基本信息,接着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一是该书的历史背景及版本沿革;二是书籍的版式特征与文献价值;三是王世贞与赵用贤跋文的学术价值;四是该书对于后世学术研究的影响与意义。通过这些方面的详细阐述,本文旨在展示“四书白文”这一古籍的学术地位及其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1、历史背景与版本沿革
《四书白文. 十八卷. 旧传明. 姜立纲. 书. 明钞本》是中国古代儒学经典《四书》之一的重要版本。在这本书的背后,凝聚了中国古代学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此书最初的版本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版本才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姜立纲所编撰的这一版本,属于明代的传世版本,它的学术价值在于其为“旧传明本”,即保存了较为古老的版本风貌,且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该版本的历史背景复杂,反映了明代学术思想的转变及印刷技术的进步。与清代学者对《四书》的整理有所不同,明代学者对《四书》的注释、整理和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姜立纲作为明代的学者,在学术圈内有着较高的声誉,他所主编的这本《四书白文》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本书是通过明代的手工雕刻印刷而成,因此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
此外,《四书白文》作为一种“旧传明本”,不仅仅是《四书》版本的一种延续,它的存在见证了明代学术对《四书》的传承和创新。这一版本的流传,既表明了古籍的经典地位,也反映了当时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典文献的态度和解读方式。
2、版式特征与文献价值
《四书白文》明钞本的版式特征体现了明代印刷工艺的水平。这本书以“十八卷”为单位,将《四书》分为不同的章节,结构清晰,易于学习和研究。在排版方面,该版本的印刷工艺相较于前代已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字体的选用和排版的整齐度上,更具美学价值和实用性。
此外,《四书白文》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现出一种逻辑严谨的学术态度。每一卷的内容都根据经典的注解和解释进行了细致的排列,注释与正文之间有清晰的分隔,使得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经典的原义与学者的注解。这样的设计,不仅方便了学者的阅读与研究,也提升了这本书的文献价值。
从文献价值的角度来看,《四书白文》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于儒学经典的传承上。它不仅仅是一部文献,它更是一部文化遗产,记录了明代学者对《四书》的解释和理解。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后世学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明代学术圈的研究特色。
3、王世贞与赵用贤跋文的学术价值
《四书白文》中的王世贞跋文和赵用贤跋文是该书的重要附录,它们不仅为该书提供了学术评价和时代背景,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研究的线索。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在跋文中对《四书白文》的版本特征进行了高度评价,提出了这本书在当时学术界的重要性。王世贞的跋文深入探讨了《四书》的历史背景和学术地位,为后世研究《四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赵用贤的跋文则从另一角度评价了《四书白文》的学术价值。赵用贤作为明代的学者,他的跋文多关注《四书》内容的注释与阐释,并对姜立纲的学术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赵用贤认为,这本书不仅传承了古代儒学经典的精髓,还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注解,使得《四书》在明代的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两篇跋文不仅为《四书白文》增添了学术价值,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四书》的历史背景、版本特征和学术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视角。通过对王世贞和赵用贤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本书在明代及其后期的学术界地位,以及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4、学术影响与后世意义
《四书白文》作为一部经典儒学著作,其在学术界的影响深远。无论是在明代还是在后来的清代,它都作为研究《四书》最重要的版本之一,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姜立纲的编纂和印刷,这本书得以流传至今,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四书白文》的学术影响还表现在它对儒学经典的阐释与传播。作为《四书》的明代版本,它不仅延续了传统的经典解读,同时也融入了当时学者的思想成果,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对这本书的研究,学者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四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书白文》不仅仅是一本书,它代表了明代学术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本书,后人能够深刻认识到《四书》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且更好地理解儒学的核心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总结:
通过对《四书白文. 十八卷. 旧传明. 姜立纲. 书. 明钞本. 王世贞. 赵用贤跋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还承载着明代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儒学经典的传承。王世贞和赵用贤的跋文为这本书增添了学术色彩,也为后世研究《四书》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方法。
《四书白文》作为儒学经典的重要版本,它的学术影响至今仍未消退。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这本书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流传,不仅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