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编(附续书断)》,书学分类丛书。二十卷。宋朱长文编。有治平三年(1066)自序。
朱长文,字伯原,号灊溪隐夫。生于宋宝元二年(1039年),卒于元符元年(1098年)。吴县(今江苏)人。未冠举进士,着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另所撰有《续书断》。
朱氏刊本有自序,清刊本前有王澍序,后有朱之励跋。该书仿张彦远《法书要录》编辑之例,辑录历代书法论文、论着,按类编排,共设八门,即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以分类编辑书法论着者,此当为滥觞。该书“品藻”类中之《续书断》、卷十七至卷二十的“碑刻”与“器用”属撰者自作,余为辑历代书论而成。其每卷末或篇末,时有评论,都很精到。如评王右军不应当有论书之文,《笔势论》肯定不是右军所作;因世传诸家笔法,其言多不雅驯,盖亦知唐以前论书诸篇不甚可信,等。但又不痛为其伪,而是多指为后人祖述之词,同时,又知其伪作而仍录入集中,以备多识博闻,取备玩阅。《书画书录解题》以为其中第十六卷“宝藏”,摘取欧阳修《集古录》议论及书之文,别成一编,最为得当。以前研究金石碑帖诸书,对鉴赏、考证、书法三端往往杂出,以致难以检阅,而该书的编排可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利于分门别类考订。
该书现存卷次已于流传中为后人窜乱。如《碑刻》门内载有宋碑92通、元碑44通、明碑119通,显然属伪篡其中。
该集中辑入之《续书断》二卷,为编者续唐张怀瓘《书断》所作。前有熙宁七年(1074年)自序,以为“书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若夫尺牍叙情,碑版述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俱传。或其谬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俱废,如之何不以为意也。”指出了书法的重要性。以下仿《书断》体例,把唐宋时期书家分为神、妙、能三品,一一加以评论,其中神品3人,妙品16人,能品66人(附下9人)。于本朝帝王,仅作叙述而不列品位,以示“尊上”之意。于同代健在的书法家韩琦、文彦博、王安石、苏轼等十余人也不列品级,取回避姿态,留望于后代评论家。该书不失为宋代重要的书学论着。
评:朱长文编《墨池编》,书学丛书二十卷。
分类编辑书法论,编排方法后人鉴。
集中辑入《续书断》,书者英杰文俱传。
唐宋书家神妙能,同代留于后代鉴。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墨池编.二十卷.附印典八卷.宋朱长文撰.清王澍序.共二十册.国家图书馆藏”的历史背景、编纂特点、文学意义及保存现状。通过对这一珍贵文献的分析,揭示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1、历史背景与意义
“墨池编”在宋朱长文撰写的背景下问世,承载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理念。这部作品通过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宋代文化在此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清代王澍的序言,更是为这一文献的价值增添了不少的分量。
2、编纂特点及内容概述
“墨池编”共分二十卷,附印典八卷,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诗词、文章、传记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文学才华和历史见解。
编纂过程中的选材标准和编辑方法,体现了当时文人学者对于文献保存和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学术风貌。
印典部分的附录,更是对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重要补充和继承。
3、文学意义与影响
“墨池编”作为文学宝库,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为后世文学批评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参考。
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更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无法被简单地归类和衡量,但它确实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保存现状与挑战
“墨池编”目前存于国家图书馆,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文献保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探索有效的文献保存和传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
“墨池编.二十卷.附印典八卷.宋朱长文撰.清王澍序.共二十册.国家图书馆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宝贵资源。其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探索。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