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晚明是中国女教思潮蓬勃发展的时期。此书《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是明代茅坤增补刘向着《《列女传》》而成,其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汉族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此本插图(建安版画)版式为双面连式,图上方通栏标题,左右镌以联语。此本为明万历19年(1591)余文台三台馆刊本。

明代刊刻刘向《列女传》数量众多,明代中后期是有明一代雕版印刷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列女传》的刊刻在嘉靖、万历年间也随之达到高峰,坊刻尤为突出。一方面官方教化带动《列女传》改编本的刊行,《列女传》类作品在官方、民间都有需求,另一方面坊刻兴旺,商业气息浓厚,插图版画的流行表明世俗生活对版刻插图书籍有更多的兴趣,多种坊刻插图本《列女传》也应运而生。

全书分为八卷,大致如下:

第一卷:母仪传;第二卷:贤明传、仁智传;第三卷:贞顺传、节义传;第四卷:辩通传;第五卷:母仪传、贤明传;第六卷:仁智传、贞顺传;第七卷:节义传;第八卷:节义传。

“列女”的意思就是“诸女”之意,刘向当初是写诸多女子,有美德有恶行,主旨并不在贞节烈女,相反,倒是拿贞节烈女作为陪衬。后世特别是宋明理学盛行,大肆提倡节烈贞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改编刘向的《列女传》就大行其道,“列女”遂成为“烈女”。

建安版画:建安(今福建建瓯)地区为宋、元、明刻书业集中地之一,所刻书籍称“建本”。建安的书坊如刘龙田之乔山堂、余象斗之三台馆、余彰德之萃庆堂(本站有萃庆堂刊《新镌全像一见赏心编》)等都刻有大量的插图书籍,或上图下文,或单面方式,人物造型简略,线条粗犷有力,以古朴稚拙闻名。

余象斗(文台)(约1561-1637年),字仰止,号子高,自称三台山人,建安(今福建建鸥)人。建阳余氏为刻书世家。余象斗的书坊有双峰堂、三台馆两个堂号,在明代万历时期非常兴旺。刻印过《周易初进说解》、《麟经新旨》、《三经旨便》、《诸葛孔明异传奇论注解评林》(本站已发布)等多种书籍。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现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代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字子政,原名更生,汉朝宗室。着有《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五纪论》等书,并且编订了《战国策》、《楚辞》。刘向曾官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明人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有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子为经学家刘歆。

网友补充介绍

“建安”是建阳官、私、坊刻书中用得最多的地名,建阳刻书家自称“建安×氏”者不少,据张秀民先生统计,仅宋代就有二十八家。自宋至明,当有近百家用此地名刻书。因此,许多学者误以为建阳外还有一个建安书坊存在,从而得出诸如“宋元时代书坊多在建宁府附郭之建安县”(张秀民《明代印书最多的建宁书坊》),“入明以后,建安书坊衰落,继之而起者则是建阳书坊”(李致忠《明代刻书述略》)等不正确的结论。其实,宋元时期以建安地名刻书者,绝大部分都在建阳。刻书家在自己的姓氏之前冠以“建安”之名,与“建安”的历史沿革有关。据明 何乔远编撰《闽书》卷十四“方域志 建阳县”载:“汉建安十年,三国吴析建安县之桐乡置建平县。晋太元元年,改为建阳。隋开皇九年,省入建安。唐武德四年复置。八年,又省。嗣圣五年,复置。宋景定元年,唐石里(今黄坑镇)嘉禾生,改县曰嘉禾。元,复名建阳。皇朝因之。”汉献帝建安初始设置的建安县,当时建安县范围相当于宋、元、明时的建宁府。建阳时称桐乡,隶属于建安县。建安十年分置建平县后,吴永安三年又分其地置将乐、昭武、绥安三县,宋英宗治平三年又分其县西地置瓯宁县。由于一再分出,地盘越来越小,至此与瓯宁实同为建宁府的附郭之城。嘉靖《建宁府志》有建安县和瓯宁县地理图,图中标示两县县治相距仅一里地,1913年合并建安、瓯宁两县,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曾多次分析合置,但在宋元明三代,即建刻兴盛的时期,位于建阳西北的麻沙、崇化二坊均隶属于建阳县管辖,而从不曾属建宁府治之附郭建安县管,这当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时期麻沙、崇化的书商们自称“建安某氏”或“建安某氏某某堂”是沿用了古建安县或古建安郡名,盖缘于古代文人喜用古地名,以示古雅所致。如定居建阳麻沙水南的祝穆在订正《全芳备祖》一书时,署名“建安祝穆”。法医学家宋慈,是人所共知的建阳人,但武夷詹光祖《资治通鉴纲目》刻本中,却署名“建安宋慈惠父校勘”。建阳蔡杭(蔡元定孙)编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续录》,序末自称“门人建安蔡杭”。着名的元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等书题“建安余氏勤有堂刊”牌记,而刻《唐律疏论》等书又题“崇化余志安刊于勤有堂”,等等。他们的刻书地点均在建阳,却也模仿文人袭用古地名的做法。(以上资料据方彦寿《建阳刻书史》79-82页,谢水顺 李珽《福建古代刻书》69-70页)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扉页题:「全像古今烈女誌传三台馆刋行」,牌记题:「万曆辛卯秋月余文台重梓」。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8卷.刘向撰.茅坤补.明万历19年余文台三台馆刊本.1591年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围绕《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这一明代版本进行深入探讨。该书由刘向所撰,茅坤补充,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余文台三台馆出版。书中包含了自古至今的著名列女的传记与事迹,旨在传颂女性的贤德与智慧。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介绍《列女传》本书的背景及历史意义;其次分析其内容结构和人物塑造;接着探讨其文化与社会影响;最后,考察这本书与当时出版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全面展现了《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作为古代女性文化传承的历史价值与文学贡献。

1、书籍背景与历史意义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作为一部传世之作,其编撰背景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首先,该书由西汉文学家刘向所作《列女传》为基础,而茅坤的补充与增订则使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完整与丰富。刘向在原作中精选了多位古代名女的事迹,尤其是突出了她们的忠贞、贞节与智慧。茅坤补充后,书中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女性人物事迹,也更加贴近明代社会的风貌与女性的社会角色。

在历史背景上,《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正值明代中期。这个时期,社会对女性的期许与评价在逐渐趋于严格,贞节与贤德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明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家务与母职角色,还要求她们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列女传》作为一种史传式的文学作品,在当时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是当时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体现。

此外,《列女传》的出版还标志着女性传记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古代文学作品中男性角色较多,但《列女传》无疑是为女性立传的经典之一,推动了女性文学与文化的传承。它为后人提供了历史记忆,也为后代女性树立了道德标杆,展现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2、内容结构与人物塑造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的内容结构紧凑,主要通过列举典型女性人物的生平事迹来展现她们的贤德与智慧。书中人物的事迹丰富多彩,有忠诚事国的妇女,也有贞节守护的贤妻良母。这些人物的塑造,既有史实的依据,又有文学的加工,使得每一个人物都能深刻地反映出明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标准。

在人物塑造上,刘向与茅坤采用了典型的英雄式叙事手法,通过描写这些女性的重大事迹,使她们形象鲜明。比如《列女传》中的“花蕊夫人”李清照,便以其忠诚、智慧和文学才情成为了古代女性的象征之一。她不仅在家国情怀上表现出非凡的坚韧,在文学上更是成就斐然,堪称文人女性的典范。

此外,书中的人物并非单纯的“贤女”形象,她们往往具有深刻的个性与复杂的社会背景。这种多元化的塑造使得《列女传》远远超越了单一的道德规范教材,成为了一部极具文学性的作品。每一位女性人物的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社会价值与时代精神,是古代女性形象多样化的真实写照。

3、文化与社会影响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不仅是文学作品,它还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书中的“列女”通过其忠贞、智勇、贞节的形象,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行为规范。尤其在明代,儒家思想已经深深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被期许承担起家庭、社会甚至国家责任,而“列女”则成为这种思想的文化载体。

在社会影响上,书中的“列女”们通过其高尚的道德和坚强的品格,成为了社会舆论的标杆,广泛影响了明代及后世女性的行为规范。尤其在科举与婚姻中,女性的德行往往成为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些来自名门望族的女性,更被视为“家国之栋梁”,她们的事迹常常成为家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列女传》的文化影响也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它为后代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清代及近现代,许多作家和学者重新诠释《列女传》中的人物,并通过这些典故来彰显女性的价值与智慧。这不仅表明《列女传》是古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也体现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4、与出版环境的关系

《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出版于明万历十九年,由余文台三台馆刊印,属于当时的一项重要文化出版活动。在明代,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出版行业逐渐发展,书籍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这本书的印刷与出版,不仅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见证,也表明了社会对女性文化的重视。

当时的出版环境具有鲜明的特征,私人书坊与官方书局的联合出版成为了常态。而三台馆作为明代著名的私人书坊之一,其出版的图书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文化价值。《列女传》之所以能够由此刊行,正是因为其背后不仅有文化需求的支持,更有社会与政治层面的推动。

从出版历史的角度来看,《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在当时的市场上属于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古代女性传记的继承与再创作,也是对明代女性文化的弘扬。通过印刷与传播,书中的列女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了当时及后代人的价值观念。

总结:

通过对《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这部作品的多维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列女传记,而是融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它通过对古今列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贞节与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道德观念。

同时,该书的出版背景也揭示了明代出版行业的兴盛与文学作品的传播。在这个历史环境下,《列女传》成为了女性文学的典范,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古代女性文化的载体,也是对后代女性行为规范的教育教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书古书
上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上午4:29
下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上午4: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