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由明末陆人龙撰。全书八卷四十回,始于:斩叛夷奴酋滥爵,急备御群贤伐谋。终于:督师顿丧前功,岛兵克承先烈。以明万历十七年至崇祯三年间,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战事为背景,演绎毛文龙的一生。此为明崇祯时期翠娱阁刊本,前附版画二十页。
明朝末年,东北亚地区形势错综复杂,明廷对地处东北的蒙古、女真各部族采取羁縻的统治策略,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将其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加强经贸往来,达到安抚边境的目的,然而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蒙古与女真、女真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奉明廷为正朔的朝鲜王朝与女真也不时因领地纠纷爆发战争。万历抗日援朝战役之后,明廷在辽东的军事力量受到打击,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能力有所削弱。努尔哈赤趁机统一建州各部,征服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诸部,打击蒙古势力,在辽东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地方政权,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王,国号 “大金”,1618 年起兵反明,连破抚顺、清河等要塞,1619 年在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廷与朝鲜、叶赫部组成的联军,开启了与明朝分庭抗礼、逐鹿中原的道路。面对紧张的军事局面,明廷不断走马换将,希图保住宁远防线,阻止后金继续西进的脚步。这一时期,毛文龙从辽东巡抚王化贞标下的一名练兵游击,因战功不断获得升迁,率领部众占据皮岛(今朝鲜椵岛),收罗散兵难民,联系朝鲜,频繁袭扰后金政权,对其形成了牵制作用。然而由于明朝军事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毛文龙于崇祯二年(1629 年)被蓟辽督师袁崇焕诛杀。后金军于同年十月取道大安口等处进入关内逼近京师,明廷统治岌岌可危。1630 年袁崇焕以 “与后金军议和、擅杀大将” 等罪名被诛于北京,《辽海丹忠录》正是基于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撰写的。
《辽海丹忠录》于每卷目录后皆注明纪事之起讫年份,全书起万历四十七年,终崇祯三年春,所写正是 “明季国初之事。” 书中不仅 “奴酋”、“建酋”、“鞑虏”、“狡虏”、“逆虏” 之类有刺激性的 “关涉本朝字句” 触处皆是,而且还直斥奴儿哈赤为 “鸷鸟”、“豺狼”,说他是 “奸狡强横”、“诈为恭顺”。此书在清乾隆时期被列为禁书 [1]。《辽海丹忠录》是清代明令禁毁的小说中极出色的一种。它之遭厄,不是由于 “诲盗”、“诲淫”,而是由于 “违碍”。“违碍” 一词,乃清代统治集团之独创。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乙酉的 “上谕” 说,“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违碍之处,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自当一体饬查。” 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凡写 “明季国初之事”,且有 “关涉本朝字句”,能唤起广大汉族人民之民族意识和情绪者,皆视为洪水猛兽,查禁销毁,不遗余力。
翠娱阁主人题序、目次
版画插图四十幅(二十页)
卷一
第一回:斩叛夷奴酋滥爵,急备御群贤伐谋
第二回:哈赤计袭抚顺,承胤师覆清河
第三回:拒招降张斾死事,议剿贼杨镐出师
第四回:牙旗折报杜松亡,五星斗兆刘挺死
第五回:作士气芝冈斩将,死王事台失自焚
卷二
第六回:振南出奇毒虏,芝冈力固全辽
第七回:易经臣祸产亡辽,收降夷谋疏覆沈
第八回:侍御骂贼殉节,两贤杀身成仁
第九回:款西夷牵东虏,抚南卫固西河
第十回:遍巡岛屿扶穷民,夜战镇江擒叛将
卷三
第十一回:避敌锋寄迹朝鲜,得地胜雄据皮岛
第十二回:刘渠力战镇武,一贵死守西川
第十三回:广宁城叛将降奴,松山堡监军死义
第十四回:群贤忧国荐才,奇士东征建节
第十五回:陈方略形成聚米,分屯驻势合联珠
卷四
第十六回:大屯田战守兼行,通商贾军资兼足
第十七回:毛帅规取建州路,陈忠首捷樱桃涡
第十八回:大孝克伸母节,孤忠上格天心
第十九回:张盘恢复金州,杜贵大战满浦
第二十回:亮马佃官兵破贼,牛毛寨虏众再衄
卷五
第二十一回:铁山八路兴师,乌鸡连战破敌
第二十二回:属国变生肘腋,帅臣势定辅车
第二十三回:王千总腊夜擒胡,张都司奇兵拒敌
第二十四回:皇恩两敕褒忠,偏师三战奏捷
第二十五回:天神顿息邪谋,急雨尽消贼计
卷六
第二十六回:建重关朱张死节,遏归虏茂春立功
第二十七回:圣眷隆貂珰远使,朝鲜封唇齿势成
第二十八回:宁远城火攻走贼,威宁海力战牵奴
第二十九回:官军奇扶毙奴,裨将潜师获虏
第三十回:亟拯恤寒儒生色,请附试文脉重延
卷七
第三十一回:有俊自刎铁山关,承禄扼虏义州路
第三十二回:除民害立斩叛将,抒丹心缚送孤山
第三十三回:请镇臣中外合力,分屯驻父子同功
第三十四回:满总理宁远奇勋,赵元戎锦州大捷
第三十五回:疏归不居宠利,奏辩大息雌黄
卷八
第三十六回:奇间欲疏骨肉,招降竟溃腹心
第三十七回:改运道计锁东江,轸军民急控登镇
第三十八回:双岛屠忠有恨,东江牵制无人
第三十九回:后患除丑虏入寇,大安失群贤靖节
第四十回:督师顿丧前功,岛兵克承先烈
卷前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
陆云龙,字雨侯,翠阁主人,浙江钱塘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崇祯初前后在世。 生平无考。
陆人龙(陆云龙之弟),字君翼,别号平原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崇祯时着名的明清小说撰写者、评点者、刊刻者,在书中提名有 “钱塘陆人龙君翼甫”、“钱塘君翼陆人龙”、“钱塘陆人龙”、“钱塘陆君翼”。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是明代陆人龙所撰,陆云龙所评,且由翠娱阁在明崇祯时期刊行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共有八卷,作为一种通俗演义类的小说,它融合了历史、小说和评注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通过对《辽海丹忠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其历史背景的独特性、作品的文学创作特征、评点与传播的意义,以及其对明清小说发展的影响。文章将从这些角度详细阐述这部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和在明代文化中的地位。
1、历史背景与创作背景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作为明代末期的作品,其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崇祯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明朝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的阶段。陆人龙作为明末的文人,其创作自然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明朝的末期,士人阶层不仅面临着外敌压力,还要承受内外政治腐败、权力斗争的困扰,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其次,《辽海丹忠录》是以历史人物丹忠为主线的通俗演义,讲述了丹忠忠诚为国、英勇抗敌的故事。在明末民众对朝廷失望、社会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中,这种类型的作品正好契合了读者的情感需求。历史人物与传奇故事相结合,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也充满了文学上的创意。
最后,陆人龙撰写此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更是通过生动的演绎弘扬忠诚与正义的价值观,激励人们在国家危亡时刻坚持忠诚和勇敢。因此,作品的历史背景不仅塑造了其内容,也决定了它在当时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2、作品的文学创作特征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具有典型的通俗演义文学风格,其创作特征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作品的叙事结构紧凑、情节波澜起伏。作为一部通俗小说,作者并未沉溺于冗长的描写,而是注重故事情节的推进,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鲜明,尤其是丹忠这一历史人物被赋予了极大的英雄色彩。他既具备传统英雄人物的勇敢和智慧,又具备为国捐躯、忠诚不二的高尚品质。除了丹忠之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明末社会中不同阶层的风貌。
此外,陆人龙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与许多典籍作品不同,《辽海丹忠录》并不使用晦涩难懂的古文,而是采用了更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白话风格,这使得作品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并为当时的普通百姓所喜爱。
3、评点与传播的意义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的评点由陆云龙完成,这一评点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也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陆云龙的评点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性,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政治局势的隐喻。他的评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并通过批评与反思,激发了更多读者的思考。
评点的存在使得《辽海丹忠录》不仅是一部娱乐性质的小说,也是一部带有教育功能的作品。它通过对忠诚、勇气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引导人们反思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并试图通过文学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传播层面,陆云龙的评点对于作品的传世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评点的传播,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权威性,也使得《辽海丹忠录》在当时的读者群体中形成了较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明末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这种带有道德引导的文学作品无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诵。
4、对明清小说发展的影响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作为明代的一部文学作品,对后来的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作品在通俗演义小说这一体裁的开创性作用上,具有重要地位。明代末期,通俗小说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辽海丹忠录》作为这一体裁的代表之一,进一步推动了通俗小说的普及与发展。
其次,作品的文学特点,如鲜明的英雄人物塑造、紧凑的情节安排等,都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范本。尤其是在清代,许多小说家开始借鉴陆人龙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人物设定,使得这种风格在清代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最后,《辽海丹忠录》对文学的道德引导作用也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明清小说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工具,它们往往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评价。这种特质在后来的许多作品中得到了延续,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小说中“教化”与“娱乐”相结合的创作模式。
总结: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作为明代末期的杰出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及评点的引导下,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作品通过生动的演绎、紧凑的情节以及英雄人物的塑造,牢牢吸引了当时乃至后来的读者。陆云龙的评点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内涵,使其成为明清小说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
通过《辽海丹忠录》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末期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功能。同时,这部作品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通俗演义小说的创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是当时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