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共16册 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 高清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共16册 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 高清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共16册 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 高清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共16册 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 高清

Quantity

  •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共16册 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 高清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威机构授予当代30名着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张镜人、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李振华、方和谦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书目:国医大师邓铁涛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班秀文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张琪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张灿玾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方和谦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颜德馨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路志正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张学文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李玉奇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颜正华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张镜人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何任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周仲瑛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徐景藩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李振华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大师李济仁经验良方赏析》是《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李济仁 先生43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李济仁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 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国医大师李济仁经验良方赏析》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 选用。

    《国医大师颜德馨经验良方赏析》是《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颜德馨先生80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颜德馨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本书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大师何任经验良方赏析》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何任先生38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何任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文摘:国医大师周仲瑛对青年中医治学的五点建议   对于青年中医如何治学,国医大师周仲瑛结合自己的体验,提出以下5点意见。学当求径 学无捷径、无取巧之门径。学习中医的门径有二:一种是从源到流。以四部经典着作奠基,要系统学习,然后再下溯历代医着。这种方法,能打下较好的理论根基,弄清水源木本,备足“后劲”。在初学阶段,尤其在苦背《内经》等典籍时,年轻学子往往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其中奥义,但如能把一些主要篇章条目背熟,到临床后则能激发灵感。另一种是从流到源。就是把后世浅近实用的读物,如《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加以背诵记忆,同时阅读《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医学心悟》、《医方集解》等书,进入临床时还要选读2~3家医案。这种培养途径,容易与临床接近,但理论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加深功底,否则缺乏后劲。学精于勤 勤学五诀如次:一精读。应以奠定基础、切合实用之书为读本,以少而精为原则,要带着疑问读,循着中医学理论体系读,有序地抓住主要内容,逐项理解巩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机、辨证、治则、方药。二勤记。摘要(卡片)、电脑辅助节录,写读书心得体会,专题综述多家独特的学术见解,并予评析。二深思。要深思、明辨,敢于质疑。四熟背。要有像背外语单词那样的劲头,背是为了用,不要片面斥为死背硬记。该背的就要背诵,要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五多问。要问道于师,珍惜现在学习的好条件。学忌门派 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既有伤寒、温病不同学派,又有经方、时方之争,金元四大家流派及众多的学术观点之间有源与流的发展关系,应兼收并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绝不能迷信一家之言,因“无偏不成派”,作为医生应该胸无成见,做到圆机活法,切忌以偏赅全。另外,从中西医汇通学派起,到今天的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等教育,从中医本科西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与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比较,说明中医并没有因为强调保存国粹,而拒不接受相关西医学科知识,但也反应出重西轻中的思潮值得深思。周师认为在“西为中用”这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既要看到中医自身特色和优势,如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精髓,又能引进有关微观辨病诊断知识及某些实用技能,为我所刚,这是有利于发展中医学术的。学要专攻 我们是中医事业的继承者,为此,必须加强专业思想的自觉性,乐业、敬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高级中医药人才。当前的中医高等教育改革,还处在实践探索之中,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还不够成熟,如何优化课程组合,也是见仁见智。从总体上说,扩大学生知识面,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发展中医是必要的。从具体措施而言,又必须理解:学好中医专业主干课是首要,要狠抓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课程的学习,因为社会需要的是能为他们应用中医技能解决病痛的人才。同时还应掌握西医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为我所用。至于开哪些选修课,就要看与本学科是否有相关性,是否有实用价值来抉择了。周师曾经对研究生教育提出“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的见解,可作为加强中医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学以致用 中医学理论源于临床,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门实践医学,中医教育实际是适应患者需求的职业性教育。为此,在教学全过程中,必须狠抓临床基本功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早临床、多临床,如能把传统的师徒传授有计划地纳入现代中医高等教育范畴之中,就可弥补当前教学安排中的薄弱环节。为此,在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必须认真随师实践,增长自身的实践知识,为今后的独立临床医疗增强信心和能力。四诊合参之 望诊 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诊疗技能,进而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发展。立足经典,学融百家,博采众长,这是基础。综合应用多门专业知识,构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证因脉治诊疗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是把理论转化为知识和技能的临床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从理论、知识到技能的熟练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望 诊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诊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望动态。1.色诊色诊亦称“五色诊”。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观察面部色泽的荣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在病理情况下也有其相应变化。不论五色如何,分辨其善恶的共同基本特点是:善者明亮、含蓄,恶者晦暗、暴露。同时,还当进一步联系八纲辨证,掌握病变的不同性质。例如:面见赤色,属实者为面目红赤,属虚者两颧潮红;面见青色,属寒者面色青苍,属热者面色青赤。《素问·五脏生成篇》根据面色判断病人的吉凶善恶,指出“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鸟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煤炭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这些颇为具体。在特殊情况下,还可根据脏腑在面部的分属,结合五色的不同,以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顺逆。但应以面部整体色泽为主,分部位察色为辅,不可机械对号,确有特异表现者可参合辨析。《内经》对面部分候五脏的具体方法有二,《素问·刺热论》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似较《灵枢·五色》分候法简要。望目是望面时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看两目有神、无神,明亮、浑暗,还要注意其病理特征。目胞浮为风邪犯肺或脾虚湿蕴,目胀睛突为肝经火郁、痰瘀阻络,斜视为风火,直视、上视为痰瘀上蒙神窍,两侧瞳孔大小不等为颅脑水瘀,目睛色青而视物转动灵活多属肝旺体质,目赤充血多属心肝火盛,两目深黄多为肝胆湿热,目睛及眼脸淡白少泽多为血虚,目眶暗黑者多属痰瘀、肾虚,目睛内眦见黄色瘤斑者为痰浊瘀结。2.舌诊舌诊主要是观察舌体的舌质、舌苔、形态及其润燥。由于五脏之脉皆络于舌,赖气血津液上输濡养,故通过舌诊可以直觉观察到病变所属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盈亏,病邪的性质及浅深。望舌苔要注意苔色和舌质的变化。舌质淡红为平人,淡白为气血亏虚,红绛为热盛伤阴,青紫为血瘀。苔色有白、黄、灰黑之分,白苔主表、主寒,薄白而润为常人,薄白而干为表证津伤,薄白而滑为寒湿,厚白为湿浊、痰饮、食积,腐苔为湿热秽浊上蒸。黄苔主里、主热,薄黄为邪热未盛,初传入里;黄腻为湿热内蕴或食积化热;黄而黏腻为湿浊痰热胶结;黄而干燥,甚至焦黄者为燥热伤津;淡黄润滑者,多为湿蕴痰聚。苔灰黑,质干者主里热,质润者主里寒;白腻灰黑,舌面湿润为阳虚寒湿、痰饮;黄腻灰黑为湿热久蕴,焦黑干燥为热极津枯。同时,还要观察苔质的润燥,以测知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临证对舌诊的辨析,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外感内伤,分别掌握其重点。外感急性热病:重在观察舌苔,以了解病性的寒热,邪正的消长进退。内伤慢性杂病:重在观察舌质,以了解脏腑气血虚实,证候特征及病机的属性重点。②同一舌苔,在邪正虚实寒热方面,有轻重深浅的差别,例如:舌苔白腻病属寒湿,但白腻的程度悬殊较大,必须依此判断湿邪的轻重;同一黄腻舌苔,病属湿热,如深黄厚腻者为湿热深蕴,中部聚积成腐者又有夹滞之候,若干燥少津,已有伤阴之机。③判别病机属性真假:同一黑苔,如黑而润滑者为阴寒内盛,有水极似火之势;若黑而燥裂有刺者,又为热极之证。④注意病机的错综夹杂:如舌苔黄白相兼多为寒热错杂,或温邪由表初传入里,表里同病之候。舌质光淡少津者,多为正虚气阴两伤之象。⑤舌面五脏分候法的鉴别:一般以为“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笔花医镜》)。临证虽有参考价值,但不可机械。概而言之,舌与心胃病变关系密切,因舌为心之苗,观舌尖部位的色质,多能显示心经的病候;舌为胃镜,舌苔是由脾胃之气上蒸而生,故观苔之色质,多能显示脾胃的病候。至于肺的分属部位虽无明确界定,如结合《伤寒指掌》胃经分候法,似当界于上脘舌尖与中脘舌中之间,上脘病涉心肺,中脘则关乎肺胃。观察舌体形态,亦是重要的一环。察老嫩以辨邪实或正虚;视胖瘦以辨是阳虚、水湿或阴血亏虚,舌有裂纹者为精血、阴津亏耗;见点刺舌者为脏腑热盛,舌边齿印为阳气虚衰、水湿内蕴。舌体暴萎为热极阴伤,久萎为气血虚衰;舌强为热盛伤阴,或风痰阻络;歪斜为内风夹痰,瘀阻络脉;舌卷缩为寒凝络绌,或痰阻舌根,或热伤津液;舌下络脉粗胀青紫为血瘀。观察舌苔、舌质、舌态,虽各有不同的病理重点,但临证必须综合分析,方能提高辨识的准确性。闻 诊闻诊是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情,提供辨证依据的诊察方法。听声音:如果语声嘶哑,甚则失音,暴病突发者多实,久病积渐加重者多虚,或正虚邪实。谵语、狂言属实,多为痰火瘀闭;郑声、独语多属心气大伤,或气郁痰阻;舌强多因风痰阻络。喘哮病人,喘以气息急迫为主,哮以喉中痰鸣有声为主,且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喘而痰涌声高气粗为实,喘而痰声如鼾、气怯、动则加剧为虚;少气或气少不足以息,声低不足以闻,属虚,不同于短气之气急短促,息数不相接续,而证有虚实之分。咳嗽频剧、阵发、声高气急,多属外感实证;咳嗽轻微间作,声低气怯,多属内伤虚证;久咳致喘者,则夜卧咳剧持续不己,少气不足以息。呕吐应辨食入即吐,朝食暮吐,吐势缓急等以分虚实;呃逆声高而频作属实,声低气怯无力,断续时作多虚。嗅气味:如口出酸腐臭气为胃肠积滞;口中腐臭,牙龈糜烂为牙疳;咳吐腥臭脓血浊痰为肺痈;温热病口臭喷人或汗气臭秽为疫毒炽盛;病体有尸臭味为脏气衰竭的危候等。结合辨病而言,如尿毒症的口中尿臭,肝昏迷的肝臭,糖尿病酮中毒的烂苹果味,咳吐血病者的血腥味等。当前在临证时还应采取现代相关检测手段和方法为我所用,延伸我们的感官,获取更多的信息。如用听诊器检查心肺病变,听取肠鸣音;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等。进一步来说,听患者诉述病情,了解其所苦,亦与闻诊密切有关。问 诊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

  • 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诊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一、脉诊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脉诊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之脉。脉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又作疾)和十怪脉。为了便于临床掌握,前人也做过不少比类、对举、归类工作,选择主要的若干脉象,作为纲脉,其中如滑伯仁的浮沉迟数滑涩六纲,也有再加虚实或短长而称八纲的。脉诊结合临床体会,尚须注意下列几点:1.兼脉临床所见,脉象单见者少,兼见者多,凡属兼见之脉,必须区别主次,综合分析。2.脉症合参根据《内经》所说“色脉合参”的道理,把脉象与其他症状联系考虑,互相对比,肯定问题,解决疑点,决定顺逆。既要“凭脉辨证”,也要“舍症从脉,舍脉从症”,分别真伪,认清本质。3.掌握病机演变脉诊不但要求“凭脉辨证”,认清现在症状的病理变化,还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例如无病之人,脉见结代者,为“脉病人不病”,真藏之气己伤,将有暴病之变;阴证脉见沉细的病人,忽然暴出虚大脉,为阳越于外,有脱变的危机;阳证脉来洪数的病人,忽然脉转沉细,有阳病入阴的转变;眩晕患者脉见弦劲搏指者,势将内风上旋,有暴中的可能。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既要掌握诊脉的基本操作规则,基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深体会,逐步提升辨识有病之脉的能力。不能轻率地认为诊脉仅是为问诊提供时间的一种形式。持上述认识者,关键在于陷入诊脉不能辨病的误区,没有把辨证作为立足点。如换位思考,脉的浮沉迟数,对证的表里寒热不是昭然若揭吗?另一方面,诊脉辨病也有特异性。心主血脉,血液的原动力在心,因此,心血管系统病变,又往往能显示病的特异性,如结代、十怪脉中的某些脉型,就能直觉反映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者多见弦滑劲而不和之象等等。至于湿温病初起的濡缓脉,重症病者脉快而弱的濡数脉,薛生白所说“脉无定体,或洪或缓”等,与西医学中伤寒病的相对缓脉,在辨识病的特异性方面又何等地相似。即使西医在检查脉搏有异常表现时,亦常注意描述其特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见骤起骤落者,称之为“水冲脉”,这颇与中医所指大失血后的芤脉类似;因左心衰、冠心病而脉见强弱交替者,称之为“交替脉”,与中医脉诊所描述的“乍大乍小”意义类同。由此使我们感悟到,对具有中医诊查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的脉诊何能轻易言玄?只有进一步应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有所发展提高。  90高龄的李振华被誉为“国医大师”、“胃病高手”、让病人“起死回生的神仙”。流脑、乙脑蔓延时,在一片哭声中,他用一根根针、一剂方药,让深度昏迷的病人醒来;非典疫情中,他的药方被卫生部推广应用,他用仁心医术救人无数,用博大的爱心教书育人,桃李遍地,他就是——国医大师李振华。     2013年4月25日下午,我们依约来到李振华家。他戴着助听器侧躺在床上,正给几个围坐在床前的病人把脉看病。见我们到来,李老站起来和蔼慈祥的笑着说,人老了,得有点事儿干,何况给人看病是我的职责。这个岁数了,仍被人需要,被人围在一起,感觉很温暖很幸福。能和你们随便聊聊人生,聊治病救人的故事也很开心。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凡能成事者,离不开“勤、行、精、博、悟”,我一直是这“五字真经”的践行者。师承家训 勤学知行     1984年,李振华到了退休年龄。作为河南省中医学科带头人,实际上他比以前更忙了。他出诊看病带学生,搞新药研究,南来北往地开研讨会,总结经验忙着出书,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医院,总被一群人围着。家人和朋友们看他天天忙,劝他歇歇。他笑说,工作着是快乐的。     李振华出生于河南洛宁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李景唐是豫西名医,善治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他是在父亲的“广济堂”里闻着药味儿,边读私塾边帮父亲抓药长大的,父亲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让他钦佩,他立志做一个像父亲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振华说:“如果不勤勉努力,不刻苦学习,高中就辍学的我可能今天还在豫西开间药铺,做一个乡医。”李振华的奋斗和人生经历,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励志传奇大书。一些世家子弟大多不能超过父辈,一个普通的乡村中医的儿子,更不太可能成为全国着名的中医专家,而李振华做到了,并且成为全国30位国医大师之一。国内的医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能治病,但怀疑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结果,李振华教出的学生都成了医学硕士、博士,他也被评为全国着名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成为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40年,豫西大旱,霍乱流行,尸横遍野。16岁的李振华辍学回家,随父学医。父亲教导他,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真善为本,济世成德”。他牢记心里。父亲每日把脉开方,他依方抓药煎药,救治霍乱病人,和家人一起把汤药分发给前来看病的村民,并教他们预防措施。     李振华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地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叶天士、吴鞠通等瘟病学诸家着作,结合白天父亲接诊的病人情况,仔细琢磨父亲所开的每剂方药。为此,他总比别人早起一小时,观察、询问收治病人的情况,搞不明白的再请教父亲。父亲认真地给他讲每一味中药的性能、功效及对不同病人该如何辨证施治。     开始李振华在一旁观看父亲望、闻、问、切,一年后,聪明勤勉的他从侍诊开始试诊。他给一位妇女切脉后断其为浮细而软的“濡脉”,父亲再诊后认为他把对了,很高兴。后来李振华能准确判断出少见的“芤脉”以及各种复杂的舌象,父亲才开始对他进行试方训练。23岁是李振华开始悬壶乡里,独立诊病治病。他经常徒步山路出诊,或为急症病人送药。     1950年,全省中医统考,李振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医师开业执照。1953年,县人民医院成立,他成为院里唯一的中医医师。后来又通过不断地学习医学典籍、西医外科、哲学和唯物辩证法,为此后的医、教、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采众长 中西医结合练成治病真功     1954年,李振华被选送到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系统地学习了生理、解剖等西医知识。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就胃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作了2个小时发言。他的介绍概念清楚,重点突出,临床实用,引起大家的重视。毕业后他留校做了讲师。李振华更加勤奋学习,跑书店、泡图书馆,对解剖学、外科手术、西医用药、化学试剂、器械操作等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在X光和显微镜的帮助下,他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迅速准确地判断生理病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他还有意识地学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知识。在全国开展的西医学习中医活动中,他被卫生部评为河南省唯一的西医学中医甲等模范教师。     1970年初,河南洛阳发生流脑,他与医疗队员冒着大雪前去抢救病人。一位32岁的女病人,高烧昏迷抽搐,病情严重。李振华果断制止了当地医生用阿司匹林镇痛和中药辛温解表的治法,改用清热解毒、熄风透窍之银翘撒、白虎汤加减,加服安宫牛黄丸。第二天下午,患者就退烧清醒了。在李振华的带领下,医疗小组用此方先后治愈了近百例流脑患者,及时控制了豫西地区的疫情。省卫生厅和省防疫站为此在那里召开现场会,介绍李振华的救治经验。后来,他把救治流脑的经验写成论文发表在《新中医》《中医杂志》上,受到了好评,被大力推广。     这年秋天,河南禹县乙脑流行,李振华带领医疗小组赶去。在集中收治病人的一个药行大殿,哭声一片。一个19岁的青年深度昏迷,李振华先用银针给他醒穴,后开服清瘟败毒饮和安宫牛黄丸,病人第3天清醒,第5天进食,第7天搀扶着能行走。其他病人也在他们的治疗下康复,病人集中的大殿有了笑声。患者家属对他千恩万谢,称他是“起死回生的神仙”。之后,李振华及医疗小组共治疗了132个乙脑患者,25个患儿的偏瘫等后遗症状。他针药并用全部治愈。这一救治方案和研究成果,获得了1979年河南省重大科技奖。     李振华的突出表现和辨证施治的高超医术,不但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受到了卫生厅领导的青睐,他被调到卫生厅中医处工作。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了解到李振华的才干,以对调的方式换来了李振华,让其做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医教部主任。此后,他历任中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李振华继承诸家脾胃学思想,力倡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的理论,临床注重保护脾胃,形成了他治病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他主编了《中国传统脾胃病学》,并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课题。他辨治脾胃病强调肝脾胃的关系,提出“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交错”的病因理论和“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原则,并据此研发了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这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

     国医大师—邓铁涛10个经验方:

    一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 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功效〕 健脾益气,舒肝和胃。〔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加减法〕 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功效〕 健脾养胃,益阴活络。〔主治〕 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加减法〕 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 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功效〕 健脾疏肝,降逆止呕。〔主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功效〕 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 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功效〕 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 慢性结肠炎。〔加减法〕 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六、治泄泻方〔组成〕 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功效〕 消炎止泻。〔主治〕 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七、治肠套叠方〔组成〕 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用法〕 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功效〕 降逆理肠,调畅气机。〔主治〕 小儿肠套叠。八、治急性阑尾炎方〔组成〕 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功效〕 清热泻下。〔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九、治慢性阑尾炎方〔组成〕 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功效〕 清热泻下。〔主治〕 慢性阑尾炎。〔加减法〕 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十、治慢性肝炎方〔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功效〕 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主治〕 慢性肝炎。〔加减法〕 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30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 虫6克。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共16册,由班秀文、颜德馨、周仲瑛等医学大师撰写,内容高清。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书籍特点、经典方剂介绍、医学理论探讨和临床案例解析。

1、书籍特点

这套丛书共16册,由多位国医大师共同撰写,集结了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智慧。每一册都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中的经典方剂和治疗方法,对读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这套丛书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书籍,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2、经典方剂介绍

在这套丛书中,医学大师们详细介绍了许多经典方剂,包括逍遥散、四物汤、白虎汤等。他们对这些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作用、适应症等进行了深入解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方剂的应用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方剂,读者可以了解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治疗思路和方法,为日常临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些方剂的介绍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3、医学理论探讨

除了介绍经典方剂,这套丛书还对中医药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如阴阳五行理论、经络穴位理论等。医学大师们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经典著作进行解读,使这些理论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学习这些医学理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思路,为日常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这些理论的探讨也有助于读者拓展医学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

4、临床案例解析

最后,这套丛书还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展示了医学大师们在实践中的医术造诣和临床经验。这些案例涉及了各种疾病和治疗方法,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通过学习这些临床案例,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国医大师们的临床实践,学习他们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这些案例还可以帮助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临床应用能力。

总结:

这套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共16册,内容丰富、高清,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学术修养。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1:55
下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下午1:57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