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共10册)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共10册)
Quantity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共10册)
作者:雪 犁主编.
出版机构: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
目录介绍如下:
01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服饰·居住卷)_10356461 265.74 MB 02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工艺·行业祖师卷)_10356473 239.71 MB 03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婚姻卷)_10356463 245.77 MB 04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节日岁时卷)_10356465 295.04 MB 05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禁忌·生产·商贸卷)_10356471 191.86 MB 06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信仰卷) (上)_10356468 223.79 MB 07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信仰卷) (下)_10356459 216.05 MB 08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仪礼·丧葬卷)_10356464 242.47 MB 09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饮食卷)_10356470 212.49 MB 10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游艺卷)_10356462 311.82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民俗的权威著作,分为10册,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中广泛且丰富的民间风俗、仪式、节庆、信仰等多个方面。本书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各类民俗活动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华民俗源流集成》的内容和价值,包括该书的编纂背景与意义、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书中所涉及的民俗内容以及该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这些角度的深入分析,本文将全面呈现该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1、编纂背景与学术意义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作为一部系统整理中华民俗的学术作品,其编纂过程背后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与历史意义。首先,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西方,但随着中国近现代民俗学的崛起,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此,学术界开始着手对中华传统民俗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这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学术的追求,更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俗源流集成》的编纂应运而生,成为了这一学术任务的集大成者。
其次,该书的学术意义也在于其对传统民俗的全面呈现。《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力图通过对各地民间风俗的广泛搜集与整理,构建一个庞大的民俗资料库。它涵盖了从节庆仪式、风俗习惯、节令活动到神话传说、民间信仰等各类民俗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中国民俗的丰富性,也使得这部作品在学术研究中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者,《中华民俗源流集成》的编纂工作采用了多元化的学术方法,结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拓宽了民俗学研究的视野,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思路。这种方法和视角的创新,赋予了该书更加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2、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上具有独特性。该书在进行民俗内容的梳理与呈现时,采取了“历史-文化-社会”三重视角,力图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来揭示民俗背后的深层含义。历史视角使得民俗学研究能够回溯到古代,考察传统习俗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文化视角则注重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民俗活动对社会、个体以及群体的深远影响;社会视角则强调民俗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民俗活动如何影响社会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秩序。
此外,书中还采取了实地调查与田野研究的方法,采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帮助编者深入了解各地民俗的真实面貌,避免了单纯依赖书本文献的局限性。例如,通过对地方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习俗、年节风俗等的调查,编者得以还原民俗活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功能,进而揭示这些活动如何在特定历史与文化环境中产生和演化。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中的另一大特色是其强调民俗的区域性与地方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民俗风情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研究中,编者不仅注重全国性的民俗现象,也深入探讨了各地特色民俗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种关注地方性特征的研究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及其对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贡献。
3、书中涉及的民俗内容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传统民俗的方方面面。从节令习俗到节庆仪式,从民间信仰到社会习惯,每一部分都详细阐述了民俗的来源、演变以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功能与意义。节令习俗部分详细介绍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庆活动,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的起源与变迁。这些节令习俗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关于土地神、祖先崇拜、宗教仪式等民间信仰的内容,不仅展示了这些信仰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死亡与超自然力量时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这些民俗的详细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间信仰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秩序。
书中对婚姻、丧葬等社会习俗的分析也尤为深刻。这些习俗反映了传统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家庭观念以及社会结构。婚姻习俗的演变,既体现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变迁。同样,丧葬习俗则揭示了人类对生命、死亡与来世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4、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不仅对民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俗逐渐消失或变形。然而,这些传统习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俗源流集成》的出版,恰恰为现代人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民俗文化档案,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文化的根脉。
现代社会在注重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愈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文化元素面临着被同质化和消失的风险。《中华民俗源流集成》通过系统性的整理与保护,帮助当代人重拾传统民俗的精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该书还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文化旅游、传统节庆的再创作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等方面,民俗成为了吸引游客、激发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传统民俗的现代诠释,《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灵感,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结: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是一部集学术性、系统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重要著作。它不仅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资料,还为现代社会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民俗起源与发展的深入剖析,书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我们今天理解民俗、传承文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总体来看,《中华民俗源流集成》是中华民俗文化研究的宝贵财富,对于增进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自信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学术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和接触传统民俗的途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