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全11册中华书局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全11册中华书局

Quantity

  •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全11册中华书局

    作 者 :(日)冈千仞 (日)芥川龙之介着;秦刚译  等 着    出版发行 : 北京: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的“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除《燕山楚水》外,尚有冈千仞《观光纪游》、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等,共13册。与《燕山楚水》一样,其中多种的重点不在观光,而在于对中国时局的考察,以及与当时中国名流谈论时政的记录。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以极为特殊的邻国视角,展现了晚清至民国近百年间的中国旧貌与旧事。

    猴子看象

    1862年,从“千岁丸”号抵达上海开始,中国对于日本再也不是陌生而神圣的国度了。九年后,明治维新不久的日本与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准许彼此商民往来。怀有不同目的的日本人从各口岸登上中国陆地,好奇地审视着评判着中国的一切,回国后将见闻一一记下,现在所知明治之后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游记数以千计,“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的主编张明杰个人收罗目睹的清末民初时期的游记不下三百种。

    目前中华书局已出版的“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五本书七个作者八种游记,所记之处,覆盖了清朝版图的一半以上,包括东北、华北、长江沿岸甚至到达了西南和华南,精确地记下所到之处所见之事,笔下描述的当时中国无不呈现出老态龙钟的凄凉残破,展露了不堪回首的中国史:“譬之患寒疾者为庸医所误,荏苒称日,色瘁而形槁”(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

    1870年代后半期来到中国的曾根俊虎和竹添进一郎,生于日本传统武士家庭,受教于藩校传授的汉学,又目睹了翻天覆地的明治维新。面对卫生状况不佳、令他们倍感不适的大清国,仍怀有一些尊重;他们既看到民不聊生的困窘,也深知变革之难,认真地批判清政府的腐败,又客观地肯定了初现端倪的改革措施,大有扼腕哀叹的意味;对中国的知识阶层,他们更有着极大的敬意,游记中不乏拜望、求文、换诗之举。另一方面,当时南亚诸国已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清国敌友难辨,这些人身负军事和外交重任,笔下的游记已露出日本政府对他国的野心,如曾根的《北中国纪行》中常出现“若与清国交战,攻占盛京时可先取此北陵”之类的句子。

    跳脱游记,综观作者的生平,足见他们在历史中的尴尬。曾根作为间谍的侦查活动结束后,回国极力鼓吹日本与清国结盟,积极投身组织“兴亚会”等团体;身为汉学家的竹添在得知中国北方旱灾的惨状之后,与其他有识之士一起,在日本募集赈灾款项,亲自携款赴中与李鸿章面谈赈灾之法。可惜的是,“联清抗欧”与明治政府所持的“脱亚入欧”相去甚远,难以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他们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游记,却不得不郁郁退出政治舞台。

    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日本梦想成真,从一个亚洲小国跻身于世界列强之中,由此,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日益膨胀,游记作者们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露出叵测的自傲。

    自年轻时代接受欧化教育的小林爱雄、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人,竭力想表现自己作为西式绅士的体面,暗示日本攀升的国际地位,在游记之中流露出无法克制的骇人的民族主义,同时,对中国甚至整个亚洲的鄙视与身为黄种人面对白人感到的自卑形成了一种杂糅的心理。他们笔下,中国的山水只呈现出病态虚妄的美,其国人无不行为肮脏,性情自私狡诈,只需一个美元就会有人从天坛上撬下几片瓦。作为中国人,初读时难免有抵触情绪,深感他们作为学者、文人所持的人道如同骗局,但细想之下,他们来中国,正是满清衰微而革命初成的时候,政权更迭却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体系,游记中反复相互印证的那些境况,恐怕正是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形,以不屑的口气细致描摹的民风、人物,正是动荡国家的第一手记录。这是一直以来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尚未直面的史实,需借他人之手得见国史。

    小林等人以当时日本中坚一代的思维方式看遍中国,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国家曾经出现过被誉为世界三圣之一的伟人,曾建筑过长达万里的长城,曾出现过无数位英雄和诗人,但对于这些,现在的人们已毫不在意,只是沉醉在美酒和鸦片的香味中悠悠沉睡”。他们带回国的信息令日本信心满满肆无忌惮地攻打这个“虚弱”的国家。

    读罢,“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所呈现出的几代人前赴后继探寻中国的态度,令人佩服,可“游历中国后,称中国为生病的‘巨象’,日本为生气勃勃的‘猴子’”,着实叫人无法释怀,由古及今,似乎时空错乱,游记中所述之事仍在,他们还在以相似的态度考察着中国,详尽记录着我们自己茫然无觉的历史。

     

    1862年上海日记_(日)日比野辉宽,高杉晋作等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12.08_13183610.pdf1M

    观光纪游·观光续纪_(日)冈千仞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9.05.pdf22M

    燕山楚水_(日)内藤湖南着;吴卫峰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5.pdf35M

    考史游记_(日)桑原骘藏着;张明杰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8.pdf38.6M

    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_(日)中野孤山着;郭举昆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1.pdf28.5M

    我的留学记_吉川幸次郎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8.04_12003195.pdf12.2M

    北京纪事·北京纪游_小栗栖香顶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8.05.pdf30.5M

    栈云峡雨日记·苇杭游记 _(日)竹添进一郎,股野琢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1.pdf17.8M

    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_(日)曾根俊虎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1.pdf32.9M

    中国印象记_(日)小林爱雄着;李炜译;(日)夏目漱石着;王成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4.pdf36.7M

    中国游记_(日)芥川龙之介着;秦刚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7.01(1).pdf19.4M

    中国文明记_(日)宇野哲人着_北京:中华书局 , 2008.11.pdf28.1M

    中国漫游记_(日)德富苏峰着;刘红译_北京:中华书局 , 2008.05.pdf27.3M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全11册》这一中华书局出版的丛书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其历史背景、内容特点、文化意义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该丛书集合了近代日本多位著名旅行者对中国的旅行记述,是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文献。文章首先概述了丛书的出版背景及主要内容,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历史价值、文化交流的视角、文学艺术的表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每一部分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这些游记如何反映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与情感,同时也揭示了游记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历史上的独特作用。最后,文章总结了这套丛书对中日文化交流、旅行文学以及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意义。

1、丛书的历史背景与出版意义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重要文献项目,它集合了近代日本多位学者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游记。自19世纪末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波动,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双方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交往愈加频繁。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探讨,还涵盖了对中国古代文明、民俗风情及社会变迁的观察与思考。该丛书的出版背景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契机下,集合了日本各界人士对中国进行旅行、考察并撰写的文字资料,形成了一个跨文化的交流平台。

丛书的出版意义,不仅在于它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系列跨文化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当时日本对中国的多层次认知。这些游记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学术背景的日本旅行者的眼中,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现状的感知与评价。从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变化,读者可以窥见历史的脉络,并从中获得有关中日两国关系的启示。

除了历史背景的必要性,该丛书的出版也承载了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双重使命。它不仅展示了日本旅行者的中国印象,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反思自我与世界的视角。尤其是在近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游记的出版有助于加深中国人对世界、对自身定位的认识。因此,丛书的出版具有深远的学术与文化意义,是历史学、文学研究以及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资源。

2、文化交流中的视角碰撞与反思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展现了日本旅行者在中国的独特视角,这些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背景之间的碰撞,反映了当时两国文化交流中的张力和反思。日本旅行者通常通过自己对中国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众生活及社会制度的思考与批判。这些游记不仅仅是对中国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中国社会制度、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对比。

其中一些旅行者对中国封建制度及政治环境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中国社会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源自日本自身的明治维新以及随后的工业化进程,在这些旅行者看来,中国的闭塞与落后成为其一大忧虑。然而,另一些旅行者则呈现了另一种视角,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内涵深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尽管面临许多社会问题,但仍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种文化视角的碰撞,不仅推动了日本对中国的深入认识,也促使中国人反思自我,审视与日本、以及更广泛的西方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在民国初年,这种跨国的文化交流成为知识分子反思中国未来道路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两国在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互动与对话。

3、文学与艺术表现的交织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它还兼具文学与艺术的价值。日本旅行者在游记中往往加入了大量的文学表达和艺术感受,从而使这些游记作品充满了个性化的色彩。例如,有些旅行者在描述中国的自然景观时,采用了诗意的语言,借景抒发情感,呈现出他们对中国山水的深刻体验。同时,在人文描写方面,许多旅行者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勾画出一幅幅鲜活的中国画面。

这些文学与艺术的表现,常常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特点,如细腻的观察、情感的抒发及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些游记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异国他乡的风貌,还能感受到旅行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种艺术化的写作手法,使得《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部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

同时,这些游记也在视觉艺术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例如,一些旅行者通过插图、手绘图等形式,将他们的所见所感呈现出来,这些图像为文本提供了更加生动的辅助说明,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插图与文字的结合,使得游记作品更具魅力,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4、社会现实的映射与批评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中的一些作品,不仅是旅行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映射和批评。日本旅行者通过他们对中国的观察,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政治腐败、民众疾苦、社会不公等。这些观察和批评,反映了日本对中国近现代化困境的深刻关注。

一些旅行者在游记中直言不讳地批评清朝晚期的统治腐败和民众的贫困,认为中国的积弊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难以通过简单的改革解决。而其他旅行者则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中涌动的改革思潮,他们通过对新兴的学术、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关注,试图发现中国的希望所在。这种对中国社会的复杂视角,揭示了日本人在近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看待中国这一传统大国的命运。

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被外部观察者描绘的多面中国。这种“外眼”视角的存在,促进了日本对中国的深度理解,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外部的反馈与反思。这不仅仅是文化交流,更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多层次批评与思考。

总结: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全11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这些游记以其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交流意义、文学艺术表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映射,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两个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也可以从中汲取跨文化理解的智慧。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交流,这套丛书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这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跨文化的思想宝库,它展示了旅行者们对中国的多重视角,也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深刻的反思与对话。通过阅读这些游记,现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日之间的历史联系,并从中获得跨文化理解的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2:36
下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2:38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