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 全2册/中国当代艺术学家五书 2014高清
《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全2册,由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为《中国当代艺术学家五书》之一。 《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美学史、美学理论等多角度详尽的介绍了国内外着名美学家思想研究,《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套装上下册)》文图混排,是艺术学专业、美学专业研究性必备的专业理论书籍。《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书目: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 上册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 下册《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自序:我的专业是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在学术研究中我注意到中国研究和西方研究相结合,古代研究和当代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如果有人间我的代表作是什么,我会首先列举《西方美学史》该书20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重印,2013年由学林出版杜重新出版。叶朗在他的《美学原理》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5版)中列举了“主要参考书目”,共9种,其中西方美学史两种,一种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另一种就是我的《西方美学史》(见该书第453页)。我的着作能够和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着作列在一起,我深感荣幸。在汝信主编的4卷本《西方美学史》中,我和徐恒醇合着了《古希腊罗马至中进纪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5年版),在中国学术研究方面,我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艺术批评史》,该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2013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在理论研究方面,我的印刷次数最多的着作是《美学十五讲》,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3年出版,2013年第16次印刷,繁体字本由台湾五南出版社于207年出版,纽约中文书店曾经有售,很快售馨。2008年我访间纽约时,与部分读者进行了座谈。根据读者的购书要求,我从国内向纽约寄去了40多本《美学五讲》。我应《中国大学教学》之约,写了《我写(美学十五讲〉》的文章,刊发在该刊2013年第6期上。我同时重视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应用研究。近几年来我在哲学学科中连续承担的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审美化现状及对策研究”(6AZX005)和“企业的美学管理”(10A2X006),都是美学的应用研究。前个项目的最终成果《经济审美化研究》(与张晓刚合着)由学林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后一个项目的最终成果《企业的美学管理》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我的主业是美学和艺术学理论,但是我对设计理论也很感兴趣,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开始从事设计理论的研究。在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我和张相轮合着的《科学技术之光》一书中,我撰写的第七章的标题是“人体工程学”,第八章的标题是“艺术设计”,这是我国学者最早论述艺术设计的文字之一。《科学技术之光》繁体字本于190年由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改名为《科技美学》。2000年,我和徐恒醇合着的《艺术设计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2005年第4次印刷,200年被改版重新出版。我和已经毕业的一些博士生合着的《艺术设计十五讲》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于2012年第4次印刷,繁体字本由台湾五南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应北京大学出版社要求,该书适当修订后,改名《艺术产设计概论》于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第4次印刷。我应约为《设计学研究2013》丛刊写了一篇《我的设计理论研究》的文章,该丛刊由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在学术研究中)我所追求的目标是“说清楚”和“有深度的通俗”。说清楚指的是理论阐述的要求,有深度的通俗指的是语言表达的要求。而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思维清楚,语言才能清楚。说清楚有不同的层次。例如,要清晰地、有层次地、有比较地阐述学术思想演进的历程;对一些表述简单的命题或判断作具体的、展开的说明:阐述隐蔽的问题等。所谓隐蔽的问题,就是对某种学术现象作孤立阐述时发现不了的问题。这种学术现象同其他学术现象和文化现象处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只是这些联系还没有浮出水面,作者不易察觉。不阐述这些隐蔽间题,读者一般也可以接受。然而,如果阐述了隐蔽的间题,读者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产生浑厚的历史感,所获得的印象也历久弥深。实际上,说清楚是理论深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后人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学术研究引向深入。20世纪初期,德国马堡新康德主义学派首领那托尔普( P Natorp)的希腊哲学史着作出版后,德国哲学史家策勒尔(E. Zeller)19世纪末期的希腊哲学史着作就显得有些幼稚。同样,那托尔普1914-1921年的希腊哲学史着作出版后,他本人于1903年出版的希腊哲学史着作就显得有些幼稚。这表明希腊哲学史有很大的阐释空间。较为晚近出版的着作之所以比先前出版的着作优秀一些,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在理论阐述上说得更清楚了。下面,我以自已着作中的一些具体例子,来阐述说清楚的问题。波埃修是中世纪美学家,他曾被投入监狱,在狱中他写下了最后一部着作《哲学的安慰》。这样阐述读者自然是清楚的。如果把他的这部书和另一位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相比较,进而指出:这两部书都是具有诗意风格的哲学着作,这两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着作都是人的心灵真诚的,坦率的流露。这样讲了读者就会更清楚。如果再进一步指出:所不同的是,奥古斯丁寻求灵魂的拯救,而波埃修只对理想的善和实际的恶之间的矛盾进行哲学阐述。《忏悔录》使读者震颤和激动,《哲学的安慰》则使躁动不安的读者获得哲学的宁静。这样的比较研究会使读者更清楚。希腊罗马美学历时1000年,其中希腊美学200年,罗马美学800年。希腊民族和罗马民族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性格和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也是希腊美学不同于罗马美学的重要原因。我在撰写西方美学史时注意到这些区别。希腊人的思维方式显得轻松,往往很优雅。罗马人的思维特点是准确、严格和不容置疑。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的性格更加刚劲、坚定。希腊语元音多,并有很多双元音,它的发音和句法显得细腻、温柔和绵软,适宜做抒情诗。而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辅音多,发音生硬。在句法上,拉丁语以力度和逻辑的彻底性见长。它不适宜做抒情诗,而适宜写法律文件和军事文件。德国诗人海涅把拉丁语称作命令的语言。古罗马雄辩家昆体良说,古罗马的恺撒大帝说话就像吵架一样。拉丁语是强硬的、刚性的语言,它使人想起能征善战的古罗马士兵晒得黝黑的面孔、以及他们高傲、威严的姿态。罗马帝国的庞大要求思维和言辞的确定不移。我觉得,这些内容能够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希腊美学和罗马美学的区别。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号称“双希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漂头。希腊美学和希伯来美学差异明显,我对这两种美学作了比较。希腊美学具有形体性、造型性,希伯来美学则体现内心的冲突和活动。在审美知觉中,希腊人重视“看”,希伯来人重视“听”。希腊人最主要的艺术是雕塑和建筑,他们用庙宇和雕塑安置他们的神;希伯来人最主要的艺术是音乐和诗,他们用歌和音乐颂扬他们的耶和华。在希腊美学中,“美”的范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希伯来美学中,“光”(or)的范畴占有类似的地位,对于希伯来人来说,“光”就是美的理想。希腊人欣赏形式和形体本身的美,希伯来人认为形体只是内在性质的表现。希腊文学艺术描绘事物的外貌,希伯来文学艺术只转达作者对这些外貌的印象。希腊罗马美学历时1000年,中世纪美学历时1000年,文艺复兴美学历时300年。我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阐述2300年期间西方美学思想的演进。如果说希腊罗马美学是宇宙学的,中世纪美学是神学的,那么,文艺复兴美学就是人文主义的。希腊罗马信奉多神教,多神教把自然力量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神化。于是,物质的、感性知觉和肉眼看到的宇宙,即地球和带有星体的苍穹,是存在的最后类型。在这种天文学的世界观中,诸神仅仅是宇宙循环周转的原则和宇宙内部万物的生成模式。因此,希腊罗马美学的基础是宇宙学,它力图解释宇宙的循环周转和存在的永恒往复的正确性。中世纪美学首先服务于绝对个性的理论,绝对个性就是上帝,他高于自然和世界,是一切存在的造物主。中世纪美学与多神教相对立,它论证和表现一神教。因此,其基础不是宇宙学,而是神学。文艺复兴美学中最主要的东西是独立的和普遍的个性,这种个性不在超世界的存在中、而在纯人的现实中是绝对的。这样,文艺复兴美学不是宇宙学的,也不是神学的,而是人文主义的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五音”指美和艺术,这句话的字面意义的阐释很简单,然而学术思想的阐释有难度。我在撰写《中国艺术批评史》时,对阐释这句话的学术思想颇费踌躇。对这句话的一种阐释是老子的这些话是正确的、深刻的,这些话并不是对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否定,而是对统治阶级放肆地、无节制地追求声色的感官享受的最尖锐和激烈的批判。第二种阐释是:老子的时代美和艺术专供奴隶主贵族享受,老子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满,因此对美和艺术采取了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在这两种阐释中,我赞同后一种阐释。后来,我又看到冯友兰对这句话的阐释、我觉得他的阐释最清楚、最准确,最终我采用了他的阐释。冯友兰认为,老子的这句话表明他否定美和艺术,但是他之所以否定美和艺术,并不是出于他对奴隶主贵族享受美和艺术的不满,而是出于自己思想的本源。“照道家的看法,人失去了原有的德,乃是因为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竭力满足欲望,以求快乐。但是,欲壑难填,当人力求满足无穷的欲望时,所达到的适得其反。”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律”,老子对美和艺术的否定与他强调清心寡欲是一致的。而且,从冯友兰的阐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取向。他对自已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规定了一个任务:“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在我的哲学史里,我尽力使用分析方法来说清楚作者的原意,也就是说,把分析方法的使用,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②上面列举的第一种阐释已经不是老子的原意,而是研究者“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我在撰写《美学十五讲》时,引用了陶渊明着名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学史和美学史着作都引用过,由于它的字面意义很好理解,所以对它都没有作出解释。但是,诗中所说的“真意”究竟指什么呢?我查阅了一些诗词鉴赏辞典,有一本辞典把“真意”解释为“归宿”。飞鸟傍晚还巢,是种归宿。陶渊明辞官归隐,也是一种归宿。这种解释比没有解释要凊楚一些。但是,我马上产生疑问:如果是归宿,为什么又“欲辩已忘言”呢?后来,我找到宗白华的阐释。这首诗前两句由近及远,第三、四句由远及近,这表明了中国人回旋往复的空间意识。后两句诗表明陶渊明从庭院中悠悠窥见宇宙回旋往复的节奏而达到忘言的境界。这种解释很清楚,令人豁然开朗。中国人的这种空间意识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的空间意识是直指苍穹,有去无回的。《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目录:代序 “说清楚”和“有深度的通俗”第一部分 艺术理论和 艺术批评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孔子的艺术批评思想老子的艺术批评思想庄子的艺术批评思想《周易》的艺术批评思想《乐记》的艺术批评思想两汉的艺术批评思想魏晋南北朝乐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浪漫主义艺术批评的若干特征浪漫主义艺术批评中的若干片断耶拿学派和施莱格尔兄弟谢林的艺术学理论《艺术活动的功能》译后记《艺术形态学》译后记艺术学:诞生与形成20世纪我国的艺术创作论20世纪我国的艺术功能研究论我国早期的艺术学研究美学,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艺术学理论一年来的学科进展第二部分 美学史早期希腊美学智者和苏格拉底美学柏拉图美学亚里士多德美学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早期的哲学美学罗马文艺美学普洛丁美学奥古斯丁和教父美学拜占庭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美学和但丁美学文艺复兴美学法国新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法国启蒙运动美学德国启蒙运动17—18世纪意大利美学康德美学浪漫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美学歌德和席勒美学黑格尔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德国美学《西方美学史》后记《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后记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美学的几个关节点苏联美学史研究的新成果第三部分 美学理论我见青山多妩媚一、从致用、比德到畅神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人物的品藻一、晋人的美二、《体相学》三、人体美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美感的心理因素二、美感的本质和特征美乡的醉梦者一、“有音乐感的耳朵”二、欣赏是一种创造三、纯正的趣味美学散步一、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人生的艺术化一、生命的意蕴二、人诗意地栖居三、从工具本体到情感本体《美学十五讲》后记博大精深的古希腊文化史家——记A.F.洛谢夫一二三四五马克思美学观的最早研究者——记M.A.里夫希茨一二塔尔图-莫斯科学派的首领——记Ju.M.洛特曼一二三四美学研究中的系统方法——记M.S.卡冈一、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卡冈美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二、文化学: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三、艺术形态学:艺术世界的内部结构四、小结美学研究中的价值说方法——访L.N.斯托洛维奇一二三四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一、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二、我国学者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的焦点三、怎样深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亚文化群的消费特征和审美趣味一、亚文化群二、亚文化群风格的表征物三、亚文化群风格的同源性价值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苏联美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访苏联着名美学家卡冈一、美学研究总特征二、世界审美掌握问题研究三、世界艺术掌握问题研究四、美学史研究和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批判《在美学的世界中》所挑起的争论一二法国新托马斯主义美学——与多尔戈夫的对话一二一份新发现的康德手稿第四部分 应用艺术学和应用美学关于“企业的美学管理”的命题一、“企业的美学管理”命题的提出二、历史上企业的美学管理的一个案例分析“企业的美学管理”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一、“企业的美学管理”的定义二、“企业的美学管理”的研究方法三、“企业的美学管理”的研究范围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情感需求一、用户研究二、用户的对产品和服务的情感需求的表现三、用户的趋优消费美学在突破性产品中的作用一、突破性产品二、产品机会缺口企业转型的艺术学诊断一二三我的设计理论研究一、从美学切入二、从人类基本的经济活动切入三、从企业管理切入物的意义的生成一二三艺术设计的定义一、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二、设计活动中的艺术设计三、艺术设计和自主创新早期工业时期的艺术设计一、艺术设计的先驱者二、德国艺术工业联盟三、英法早期的艺术设计包豪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一、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宣言二、包豪斯预科三、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波普设计和孟菲斯一、从大众文化到波普设计二、孟菲斯和意大利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与我国的经济转型一、芭比娃娃的启示二、从可口可乐看品牌营销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工业设计概念的衍变一二三附录 我在南通市二中的学习生活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凌继尧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学家,他的《艺术学美学文集 全2册》是对其艺术哲学、审美思考以及学术成就的总结与呈现。此书不仅涵盖了凌继尧对艺术学、艺术创作、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独特的美学观点与理论构建。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该文集的内容:一是凌继尧的艺术学理论体系;二是凌继尧的美学思想及其创新;三是凌继尧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四是该文集对艺术学研究的贡献。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本文将全面呈现凌继尧的艺术学成就及其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深远影响。
凌继尧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构建始于对西方艺术学术的深入学习与批判性吸收。在《艺术学美学文集》中,凌继尧提出了以“文化形态”和“艺术本体”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强调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是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也是艺术家主观创作意图的体现。凌继尧认为,艺术学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它更是对艺术创作背后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环境、历史条件以及心理机制的综合探讨。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入探究与突破。
此外,凌继尧还强调艺术学的交叉性,认为艺术学不仅是纯粹的学科领域,更应当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他认为,艺术学必须从社会文化的维度出发,透过作品的具体内容去理解艺术家如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艺术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凌继尧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他尝试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为艺术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凌继尧对艺术学的理解和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西方艺术理论的框架,他还在实践中吸取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进行融合,凌继尧提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既能符合当代艺术的全球化趋势,又能兼顾本土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思想,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凌继尧的美学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美学的研究范畴,他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凌继尧在美学中引入了“情感与理性”并重的概念。他认为,美学不仅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与人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形式的和谐美,还应当关注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凌继尧强调,艺术作品的美感体验不仅来源于观众的视觉感知,还来源于观众与作品之间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是美学体验的核心。
此外,凌继尧提出了“自我表述”这一创新的美学概念。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它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与再现。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自我心灵的外化,具有独特的个人印记。这一观点对当代艺术尤其重要,因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独立性。凌继尧的这一思想,推动了当代艺术家对自我表达的重视,也促进了艺术创作中个人主义的兴起。
凌继尧的美学创新还体现在他对“美”的定义上的重新审视。在传统美学理论中,“美”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标准或客观规律,而凌继尧则认为美的感知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依赖于观众的情感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他提到,美感的获得并非基于普遍标准,而是基于个人的审美经验与社会认同的互动。通过这一创新性的美学观念,凌继尧为理解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视角。
凌继尧的艺术学和美学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升了中国艺术理论的学术水平,还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分析,推动了中国艺术家对国际艺术潮流的理解和参与。凌继尧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特别是中国艺术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身特色。他提倡中国艺术家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全球艺术的新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
凌继尧还对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认为,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凌继尧倡导艺术教育应当注重思想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他通过自身的学术贡献,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使得艺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训练的场所,而是一个艺术思维和文化批判的阵地。
此外,凌继尧的美学思想也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提倡艺术家应当关注社会现实,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文化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受到了凌继尧思想的启发,开始更加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文化责任,探索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凌继尧的思想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更深的哲学思考,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作为凌继尧学术成果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首先,该文集系统地整理了凌继尧多年来在艺术学和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他在艺术理论领域的深入思考和学术突破。文集中的理论体系不仅丰富了中国艺术学的研究内容,也为全球艺术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其次,文集对艺术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提供了启示。凌继尧强调艺术学应当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在多维度的视野中探讨艺术的本质与功能。他的这一研究方法,为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尤其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艺术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包容性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凌继尧的文集对当代艺术理论的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美学本体、艺术与社会关系等多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文集不仅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全球艺术理论的交流与融合。凌继尧的学术成果将继续影响着未来艺术学研究的方向,成为艺术学术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总结:
《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全2册是凌继尧学术生涯的重要总结,文集不仅展示了凌继尧对艺术学和美学的深入研究,也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与社会互动方面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文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凌继尧在理论创新和艺术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他的学术思想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进程,也为全球艺术学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体而言,凌继尧的学术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艺术学理论的传承,他的创新思维与深刻洞察力,为当代艺术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未来,随着全球艺术学术的不断发展,凌继尧的思想仍将继续为艺术学界提供源源不断的启发和动力。
本文由nayona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