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术通史(全二册)凤凰出版社201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主要是以敦煌巫术为轴心,考察和探索了我国各类巫术流变史。共分为四十余章,第一至五章是总说巫术的概念,让人知道巫术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在第六至四十五章中,按时间顺序、朝代先后,展示了中国巫术史的全貌。
作者简介 · · · · · ·
高国藩,南京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韩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俗文学会副会长,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客座教授,九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广西师大兼职教授。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旋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深造俗文化,长期从事俗文化教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有多部民俗研究专着获国家级奖励。专着有《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巫术史》、《中国民间文学新论》、《红楼梦民俗趣语》、《敦煌民俗学》、《敦煌民间文学》、《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敦煌民俗资料导论》、《敦煌曲子词欣赏》、《敦煌曲子词欣赏续集》,诗集有《骆驼的蹄印》、《红鬃马》,并曾主编《中国鬼典》、《民俗词典》、《中韩文化研究》、《心灵的传通》等。
目录 · · · · · ·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巫术通史(全二册)》是由凤凰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巫术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这部书籍从多个维度展开对中国传统巫术文化的全面研究,不仅呈现了巫术的起源与演化,还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巫术活动及其社会文化背景。通过精细的史料考证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巫术的宗教性质、政治功能、文化表现等方面,展示了巫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本书共分为两册,分别从古代巫术的源流、巫术与社会的互动、巫术的文化形式、以及巫术的现代转型等方面展开详细叙述,内容丰富、视野广阔,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现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的巫术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当时巫术与人类对自然的神秘认知密切相关。巫术不仅是对自然界不可控力量的应对,也反映了早期社会对神灵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最早的巫术活动往往是以祭祀和祈求为主,通过对祖先或神灵的崇拜,企图借助神力来保护部族或调节自然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术逐渐从原始的宗教仪式中分化出来,并与当时的政治体系、文化体系深度融合。在封建社会时期,巫术不仅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国家政权的一种工具。古代帝王通过巫术来巩固统治,特别是在祭天、祈雨等重要仪式中,巫术成为了王权神授的象征。尤其是在周朝和汉朝时期,巫术不仅表现为个人的宗教行为,更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一部分。
巫术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从封建时代到近现代,巫术逐渐从官方的礼仪中剥离,变得更加民间化和个性化。尽管如此,巫术依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传统的宗教功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民间巫术活动依然活跃,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巫术往往具有宗教性质,成为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巫术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巫师或祭司的引导,获取神灵的庇护或指引。巫师通常被视为拥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通过特殊的仪式、咒语或神秘行为,代表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巫术不仅仅是宗教活动的表现,也是社会秩序和文化规范的一部分。
巫术的宗教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巫术不仅是祭天祈雨的手段,也是王权合法性的象征。皇帝通过举行巫术仪式向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安定和庇佑,巫术因此成为国家权力与神权结合的体现。同时,巫术也为百姓提供了心理上的慰藉,尤其是在面对天灾人祸时,巫术活动成为了民众求解困境、寻求安慰的一种方式。
巫术的社会意义不仅限于宗教和政治,它还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很多古代文献、习俗和艺术形式,都受到巫术活动的影响。例如,古代的诗词、舞蹈、图腾等,往往源于巫术仪式中的元素,成为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传承,使得巫术不仅是宗教行为,还是文化表达的一个载体。
中国巫术不仅仅局限于仪式和祭祀,它在形式上也具有多样性,表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巫术图腾到后来的道教、佛教仪式,巫术的文化表现呈现出深刻的历史积淀。
首先,巫术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是通过图腾和符号的使用。在许多古代部落和国家中,巫术仪式常常伴随着图腾的崇拜,图腾不仅是某一神灵或祖先的象征,也是巫术力量的载体。这些图腾符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无一例外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和文化寓意。
其次,随着道教的兴起,巫术活动逐渐融合了道教的神秘观念和仪式形式。道教的符咒、法术和仙术,成为了巫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符咒和法术不仅仅是民间巫术的延续,更是道教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
最后,巫术的文化表现还体现在民间艺术中。许多地方的戏曲、舞蹈和绘画,都受到巫术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巫术的仪式性动作、神秘的符号以及对神灵的召唤,常常转化为民间艺术的创作灵感,成为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
进入现代社会,巫术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转型。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和传统宗教的变革,巫术逐渐从传统的宗教活动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更多与民间信仰和文化密切相关的现象。
现代社会中,巫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多样化的发展。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巫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信仰活动,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尽管现代科技逐步替代了许多巫术的功能,但巫术的心理安慰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依旧存在。例如,一些地方的驱邪、祈安等仪式,仍然深受当地居民的信任。
同时,巫术的现代转型也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一些与巫术相关的元素被重新包装成娱乐、艺术和商业化的产品。例如,巫术相关的题材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的功能。
总结:
《中国巫术通史(全二册)》是一部对中国巫术文化进行全面梳理的学术巨著,它不仅对巫术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回顾,还揭示了巫术在中国社会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对巫术的起源、宗教功能、文化表现以及现代转型的分析,书籍展现了中国巫术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内涵,并揭示了巫术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宗教等领域的深远影响。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对中国传统巫术的系统总结,更在于它为研究中国宗教文化、民间信仰以及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巫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变革。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