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近代史所 口述历史丛书全90册
口述历史丛书01 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2 林继庸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3 徐启明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4 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 上册口述历史丛书04 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 下册口述历史丛书05 周雍能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6 戢翼翘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7 王铁汉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8 王奉瑞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09 于润生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0 石觉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1 张式纶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2 董文琦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3 刘景山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4 白瑜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5 郭廷以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6 袁同畴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7 劳声寰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18 盛文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19 于达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0 邓家彦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1 郑天杰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2 刘航琛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3 杭立武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4 魏火曜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5 齐世英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26 杨文达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27 丁治磐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28 龙绳武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29 金开英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0 刘安祺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31 黎玉玺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2 丁廷楣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3 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4 张法干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5 钟伯毅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6 阮维周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7 马超俊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38 潘宗武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丛书39 黄通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0 贾馥茗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1 吴修齐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2 林衡道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3 尹国祥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4 尹国祥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5 傅秉常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6 万耀煌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7 周美玉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8 赵正楷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49 民营唐荣公司相关人物访问纪录(1940-1962)口述历史丛书50 任以都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1 刘真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2 走过两个时代的台湾职业妇女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3 罗友伦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4 高雄市二二八相关人物访问纪录(下)口述历史丛书54 高雄市二二八相关人物访问纪录(中)口述历史丛书54 高雄市二二八相关人物访问记录(上)口述历史丛书55 蓝敏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6 女青年大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7 陈湄泉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8 菲律宾华人华侨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59 任以都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0 王微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1 张知本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2 汪崇屏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3 柯台山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4 莫纪彭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5 关徳懋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6 温哈熊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7 刘承汉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8 池孟彬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69 熊丸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0 刘象山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1 海军人物访问纪录第一辑口述历史丛书71 海军人物访问纪录第二辑口述历史丛书72 戒严时期台北地区政治案件口述历史 第一辑口述历史丛书72 戒严时期台北地区政治案件口述历史 第三辑口述历史丛书72 戒严时期台北地区政治案件口述历史 第二辑口述历史丛书73 张希哲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4 都市计划前辈人物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5 李承基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6 顾应昌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7 九二一震灾口述访问纪录 上篇(政府部门)口述历史丛书77 九二一震灾口述访问纪录 下篇(民间部门)口述历史丛书78 楚崧秋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79 日治时期在满洲的台湾人口述历史丛书80 石璋如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81 王世庆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82 林金茎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83 许丕樵先生访问纪录口述历史丛书84 郭廷以故旧门生忆往录口述历史丛书85 烽火岁月下的中国妇女访问记录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全90册,是一项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的重要学术出版工程,旨在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深入挖掘台湾及中华民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该丛书收录了90位历史人物的口述历史,涵盖了从日治时期、战后政治变迁,到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这一系列丛书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第一手资料,也为大众读者打开了了解台湾历史与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这些口述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中的人物命运、社会变革以及时代背景,进一步推动对近现代史的多维度理解与思考。
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全90册的出版,起源于对台湾近现代史的研究需求。历史学者和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的文献资料往往过于单一,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与经历。于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便着手开展口述历史的研究计划,目的是通过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丰富历史学研究的内容,弥补现有史料的空白。这些口述历史不仅能够展现个人命运,还能揭示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尤其对了解台湾近现代史至关重要。
与传统的历史文献不同,口述历史能更直接地捕捉到个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参与与反应,从而展现出不同人物的视角与心态。对于台湾的历史来说,这些口述历史填补了许多过去历史学家未曾触及的领域,尤其是在对一些政治、文化变迁的记述上,口述历史提供了更为丰富与多元的视角。这些个人经历往往能对台湾社会的变迁、民众的心态变化、甚至是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提供重要的佐证。
因此,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揭示了个人如何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做出选择,也反映了社会和国家如何在不同阶段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通过这些口述历史,我们得以一窥近代台湾社会的全貌,理解那些影响深远的历史转折。
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的编纂方式可谓独具匠心,首先在选材上进行了严格的把关。研究所邀请了许多台湾及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包括老一辈的政治家、文化名人、社会活动家等。每一位受访者的口述历史,都是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完成的,通常这些访谈需要长时间的准备与交流,以确保历史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在实际访谈过程中,编纂者通常会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受访者回忆其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思考过程,确保历史细节的还原。这些访谈不仅仅是回顾历史事件,更是在考察人物的情感反应、价值判断以及历史的深层次影响。在访谈之后,编纂者会对这些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与编辑,确保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和资料的完整性。
此外,口述历史的编纂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事实,而是力图展现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选择与行动。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史学研究,它更注重个人记忆与历史的交织,尤其是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中,口述历史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加细腻与多维的解读角度。通过口述历史,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冲突,这种主观性与情感化的视角使得历史变得更具人性化。
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的出版,对台湾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历史研究的局限,开创了以口述历史为基础的历史研究新模式。这种研究方法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所思所想,使得历史研究变得更加贴近现实,富有生动感。
其次,这一系列口述历史丛书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未曾被揭示的第一手资料。在台湾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一直被遮蔽或忽视,而口述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亲身经历,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复杂的政治与社会关系。
此外,口述历史的出版还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台湾历史的新途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往往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口述历史则通过人物的亲身讲述,使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普通读者通过这些生动的讲述,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的震撼与深刻,从而更加理解台湾的历史背景,甚至对于现代台湾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产生更深刻的思考。
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的成功出版,标志着口述历史这一研究方法在台湾历史学界的逐渐兴起,并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将会被重新审视与挖掘,这些口述历史的成果无疑会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而随着社会变迁的推进,口述历史的研究内容也将会不断拓展,涉及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口述历史不仅仅限于台湾的近现代史,还可以向更广泛的历史领域拓展。例如,随着两岸关系的演变,可以通过口述历史来研究两岸政治经济互动的历史进程;或是通过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深入访谈,探讨台湾社会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发生转型。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口述历史的传播方式也会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籍出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呈现,使得更多的受众能够接触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口述历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我们期望更多学术机构能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中,共同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助力社会对过去的认知与反思。
总结:
中研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全90册,不仅是台湾历史学研究的一项创新性成果,更是为学术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它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让我们得以更加立体和深刻地理解台湾近现代史,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并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的历史窗口。
随着这项口述历史工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它将在学术界、教育领域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台湾历史研究及文化认同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