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字遇夫。长沙人。曾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求实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历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女子师范等校教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等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着作有《马氏文通刊误》、《词诠》、《高等国文法》、《积微居小学述林》、《汉语文言修辞学》等。
杨树达文集书目:
论语疏证
词诠
中国修辞学
高等国文法
马氏文通刊误 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全二册)
积微翁回忆录 积微居诗文钞
积微居读书记
积微居甲文说 耐林廎文说 卜辞琐记 卜辞求羲
春秋大义述
汉书窥管(上下)
汉代婚丧礼俗考
周易古义 老子古义
淮南子证闻 盐铁论要释
中国文字学概要 文字形义学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
积微居金文说
《论语疏证》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疏通的次序,大抵训解字义、说明文句者居前,发明学说者次之,旁证之事例又次之,旁证推衍之文字复次之。总体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便读者参悟。陈寅恪序《论语疏证》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杨树达是民国时期小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词诠》是我国文字研究方面解释虚词的代表性着作。作者的初衷是要读者明白词无定义,虚实随其所用,不可执着。本书原与作者所着《高等国文法》相辅而行,前者释词,后者释文法,读者兼读两书后,庶几可会通我国古文法,于读书得事半功倍之效。
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高等国文法》中详列各类词汇,加以细密的分析。配合大量例句,读完此书,中国语法之特点不难自明,阅读古书就没有什么障碍了。清末马建忠以西方语法原理编写中国语法,着《马氏文通》,影响一时。虽当时有识之士即已注意到完全照搬西方语法来套中国语法,不通之处甚多,然反对者虽众,而能拿出学术成果与之抗衡者几微。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即是从研究实绩来揭示中国语法之特色,从而使中国语法之特点彰显于世人面前。要言之,中国语法重在词性多变,与西方重语序、重词形变化者不同。
《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主要内容:《马氏文通刊误》从语法学角度对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提出质疑和辨误,纠正了马氏套用外国方法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弊病,是研究《马氏文通》的佳作。《古书句读释例》分析并归纳了阅读古书容易发生误读的原因、类型,指出了误读的贻害,用例句进行分析解释,对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大有帮助。《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对俞樾《古书析义举例》一书加以增益补充,进一步论证古人的修辞方法,发现并论证古人措辞造句的若干原则。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丰厚的学术遗产,我社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辑出版了多卷本的《杨树达文集》,影响巨大。时隔多年,书肆上久难觅该书踨影,而学界对其需求却日益强烈,因此,我社决定对《文集》进行修订和增补后重新出版,以飨读者。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八卷,分正编、补编两部分。正编七卷,凡文二百零七篇,一九五三年由杨树达手定出版。其中《中国修辞学自序》、《淮南子证闻自序》、《淮南子证闻后序》、《积微居金文说自序》、《积微居余文余说自序》五篇已见于各自文集卷首,此删去。补编一卷,凡文三十四篇,由《杨树达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多采自杨树达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文章。
《积微居读书记》共收杨树达十一种读书笔记:读《尚书》、读《左传》、读《国语》、读《后汉书》、读《庄子》、读《荀子》、读《商君书》、读《晏子春秋》、读《吕氏春秋》,另外还有两种读《说文解字》遥笔记——“《说文》求是”和“声训杂记”。这些笔记引用了大量而丰富的资料,或对原书提出校订意见,或对诸家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为读者阅读古书之参考。
《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廎甲文说•卜辞琐记•卜辞求义》内容简介:甲骨文、金文是商周文字,对它们的研究在民国时蔚为显学,其中王国维、郭沫若等人成就最巨。杨树达是民国时期文字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研治甲骨文、金文,就形以识义,循音以通其读,然后稽合经传以明史实,故能有所得。其治学方法可以治甲骨文、金文者借鉴。
《春秋大义述》作者杨树达,病《春秋》大义散在各篇,初习者不便阅读贯通,乃取大义比近者类聚而群分之,立文为纲,而以经传附其下。欲令读者每习一章,即明一义,凡得二十九章(篇)。
汉书窥管(上下)为杨树达的代表性学术着作。1924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曾出版《汉书补注补证》,为当时学者所推重,本书即在其基础上复经多年研磨后完成。本书体例上依仿裴?S集解《史记》的方式,博采群书,折衷诸说,以品评班固《汉书》的得失。裴氏重在释音,而此书则重在释义,兼述古音,采用训诂与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纠正历来旧注和种种错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着作。
《汉代婚丧礼俗考》是杨树达文集之一。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着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汉代婚丧礼俗考》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内容简介:《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着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杨树达此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藉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治《淮南子》者,自汉代许慎、高诱以外,以清代王念孙、俞樾成就最卓者。民国前期,吴承仕、邵瑞彭、杨树达等人在北京创思辨社,以切磋音韵校勘之学。三人皆治《淮南子》,而杨树达《淮南子证闻》承诸人之后,后出转精,并得印行传世。杨树达此书,以训诂为基础,以声韵之学化训诂之胶滞,继而绳之文法与修辞以求真义。《盐铁论要释》从文字音韵方面,对《盐铁论》进行精审的解释和疏证,订正了历代注家注解《盐铁论》的谬误,阐明了《盐铁论》原文的本义。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分说字之属、音韵之属、方言文法之属、经子考证序跋之属、考史金石之属,凡五大类。杨树达治语言音韵之学,远绍段、王,近综民国诸人金石之学,成一家之学。其要点有三:形声字声中有义,声母通假、字义同缘于受名之故同。依此三个原则去治训诂之学,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故其治小学之绩能超清儒之上,足为今人法式。
《积微居金文说》是杨树达考释青铜器铭文的专着。作者以研究古代文法、汉字结构与音韵训诂的深厚功底来研究金文,并与古籍相互参证,反复推求,见解往往启人心智。
杨树达(1885~195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除语言文字学外,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杨树达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885年6月1日 逝世日期1956年2月14日职业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毕业院校长沙求实学院、京都第三高等学校主要成就发展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文字学研究上思路广阔多有创见代表作品《汉书补注补正》、《词诠》、《马氏文通刊误》、《中国修辞学》目录1人物简介2主要成就3生平年表4人物评价5与郭沫若等人的恩怨6主要着作杨树达(1885.6.1-1956.2.14),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当代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5岁遵父命从湘潭人叶德辉受业,攻读《说文解字》、《四库提要》。16岁转入官办求实书院续读经史、算学、英文。1905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受聘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研究和教学。长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等。30年代发现形声字声类有假借现象,并收集到声联义的例证数百条。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杨树达先生着作杨树达先生着作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汉语言文字学家。
湖南省长沙县人,1885年6月1日生于长沙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98年人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长沙求实书院,学习数学、地理、英语等新知识,并比较扎实地掌握了中国古文基础,受到梁启超、谭嗣同”革政救亡”思想的影响。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研究外国语言学。1911年回国,在湖南省教育司任职,历任湖南图书馆编译兼楚怡工业学校英语教员。1913年起,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法教员。1919年发起健学会。1920年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起,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辞典编辑兼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教育部主编审员、清华大学国文系和历史系教授。他执教多年,讲授的课程有英文、国文法、文字学、修辞学、金文、甲骨文、《史记》、《汉书》等,享有盛名。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杨树达是一位在中国文学、文化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其《杨树达文集 全19册》不仅是其一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杨树达文集的详细分析,可以从他的思想内容、学术价值、社会意义以及文集的编辑特点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并结合整体评价,呈现杨树达文集的多维度内涵和学术贡献。
杨树达的文集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从哲学到文化,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广泛,体现了他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关注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与交流。他强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寻找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在他的文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杨树达在哲学领域的思考尤为深入,他不仅对中国的儒家、道家等思想体系做出了系统性解读,还将西方的现代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例如,他对黑格尔和康德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力图在东西方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此外,杨树达还非常注重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在他的文集中,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当代文化与思想的源泉。他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思社会变迁,提出文化复兴的理论,并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杨树达文集的学术价值在于其创新性的思想探索和对学术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他的研究不仅继承了中国学术的精髓,同时也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他在学术方法上既有扎实的传统学养,又不乏现代思维的锋芒,尤其是在跨学科研究和思想融合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学术魅力。
一方面,杨树达在哲学、文学和历史的研究中,始终强调“跨学科”的视角。他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重新定义了许多传统学科的研究范畴,这种方法为许多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参考和启示。另一方面,杨树达的作品在理论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文集中的许多观点,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杨树达的学术价值还表现在他对学术规范和严谨态度的坚持。他不仅仅是思想的启发者,更是学术严谨性和学术道德的捍卫者。在文集的每一篇作品中,杨树达都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学术责任的认真态度,这种精神对于整个学术界,尤其是年轻学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榜样作用。
杨树达文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作为一位深受尊敬的学者,杨树达不仅关注学术问题,更关心社会现实。在他的文集中,除了对哲学、文化等理论层面的探讨,还涵盖了很多关于社会、国家和文化发展的思考。他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首先,杨树达提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理念,正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推动着文化创新的方向。中国正处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是一个重大课题。杨树达在文集中深入讨论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应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见解,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
此外,杨树达还非常关注当代社会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他指出,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传统价值的迷失、道德的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伦理观念,以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这些对社会伦理的深刻反思,使得他的文集在社会意义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杨树达文集的编辑特色鲜明,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学术成果的尊重。从整体布局上来看,文集的19册呈现出系统性和条理性,且各个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编辑团队在选择收录文章时,充分考虑了杨树达不同阶段的学术成果,使得文集既具代表性,又不失多样性。
文集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每一册都有详细的目录和索引,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特别是在每一篇文章的前言部分,编辑团队通过对杨树达的生平和学术背景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这种细致入微的编辑工作,不仅让文集的学术性得到提升,也使其更加适合各类读者群体,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此外,文集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也十分详尽,体现了学术严谨性。杨树达的许多观点和思想,不仅仅是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下展开的,还涉及到大量的西方学术成果,因此,编辑在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编排上,力求做到详尽准确,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学术出处和依据。
总结:
通过对《杨树达文集 全19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是一本学术成果的集合,更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价值的经典著作。杨树达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刻的文化见解,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在多个领域的发展。
这部文集的出版,不仅是对杨树达一生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现代学术思潮的一个重要贡献。无论是在学术探索的深度,还是在社会责任的体现上,杨树达的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杨树达文集 全19册》,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学术资源,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与社会问题。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