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作家文丛》1-7辑 共72册 全部书目:综合卷【站在屋顶上吹风】_11784262_赵柏田着综合卷【一个人的酒吧】_11784273_王毅着综合卷【无限之路】_11784351_艾伟着综合卷【暖色】_11784321_荣荣着综合卷【江亚轮惨案】_12586663_蔡康着小说卷【走向幸福】_11798635_陆立明着小说卷【夏雾火】_11798631_朱平江着小说卷【午后的风景】_11798630_乐胜龙着小说卷【开往奥斯维辛的列车 马克中短篇小说集】_11798632_马克着小说卷【二人世界】_11798634_张忌着小说卷【爱在左】_11798633_符利群着述评【搭建宁波文学腾飞的平台 “浙东作家文丛”述评】_12578500_梁旭东主编诗歌散文卷【有风的日子】_11798622_乐建中着诗歌散文卷【乡村抒情诗】_11798626_徐群飞着诗歌散文卷【未名湖是个海洋】_11798623_邱贝贝着诗歌散文卷【太阳鼠】_11798627_韩高琦着诗歌散文卷【踏遍苍苔】_11798628_浦子着诗歌散文卷【南方书简】_11798625_商略着诗歌散文卷【杭州湾,大滩涂】_11798621_俞强着诗歌散文卷【船眼】_11798629_戴中平着诗歌散文卷【成风诗选】_11798624_成风着诗歌散文卷【灿然一灯】_11798620_郑勇着【纸上的故园】_12493393_徐海蛟着【杂读偶记】_12493422_黄百竹着【隐形的翅膀】_12493707_彭素虹着【扫出一片晴朗】_12493468_沈瑾瑜,张存着【平凡的情怀】_12493340_周长城着【临水照花】_12493653_何桂英着【立春】_12493442_符利群着【狗仔传奇】_12493312_薛家骐着【飞扬的城堡】_12493655_陈海勇着【独白】_12493423_李全平着【沉默的音乐】_12493282_远岛着【自然之声】_12586748_赵淑萍着【知青富豪】_12586350_徐志明着【张望】_12586363_张文斌着【在红尘中遥望】_12586351_沈潇潇着【远山近水的抚慰】_12586512_徐渭明着【一路上有你 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一等功臣叶斌】_12586358_陆明光着【烟草史补遗】_12586362_黄洪光着【相见时易别亦易】_12586728_周为群着【夏天的蚂蚁】_12586789_高堂东容着【我们来跳那最后一曲】_12586372_郭靖着【说与西风】_12726649_丹虹着【似水流年】_12586750_金锡逊着【荒地】_12586352_杨贤平着【骨哨】_12586749_楼伟华着【风暴眼】_12586373_高鹏程着【倒不了的老屋】_12586476_樵夫着【大头针】_12586461_刘琼着【穿过时间的轮回】_12586724_韩利诚着【醉花阴】_12031564_赵嫣萍着【竹编花蓝】_12031569_虞时中着【再爱】_12031570_天涯着【相知四海】_12031560_常敏毅着【乡情远逝】_12031566_史奇山着【我的星中只有你】_12031578_王路着【青春年华】_12031573_翁晴为着【你是我的天籁】_12031565_余昭照着【乱世飘零】_12031581_陈默着【开门见诗】_12031577_阿门着【记忆中的城市】_12031561_江晓骏着【恍若生命】_12031585_孙武军着【好大一棵树】_12031579_陈方梁着【东窗漫笔】_12031563_张良鸿着【大地红】_12031572_老剑着【半生文缘】_12031567_王静着【鱼也疯狂】_12586474_夏真着【说戏与戏说】_12586686_杨东标着【石库门的主人 一个商帮的文化背影】_12447601_王耀成着【会唱歌的果实】_12586705_谢志强着【高一新生 李建树校园小说新作选萃】_12586484_李建树着《浙东作家文丛:综合卷》包括《流星,为自由而陨落》,《一个人的酒吧》(散文集),《无限之路》,《暖色》(诗集),《江亚轮惨案》,《站在屋顶上吹风:赵柏田小说自选集》张潇 (1962~) 着《流星,为自由而陨落》王毅 (编审) 着《一个人的酒吧》(散文集)艾伟 (1966~) 着《无限之路》荣荣 (女, 1964~) 着《暖色》(诗集)蔡康 (作家, 1959~) 着《江亚轮惨案》赵柏田 (1969~) 着《站在屋顶上吹风:赵柏田小说自选集》《浙东作家文丛(第7辑)(套装共11册)》为“浙东作家文丛”第七辑,共收录了《扫出一片晴朗》、《飞扬的城堡》、《狗仔传奇》、《隐形的翅膀》、《沉默的音乐》、《纸上的故园》、《临水照花》、《平凡的情怀》等散文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大师的佳作吧!有风的日子 第一辑 绿野柳笛 从溪滩上捡来的一块石头 与草有关的随想 心灵的风景 有乡村看日出 有温泉爬山 秋游亭下湖 九寨沟 黄山印象 春天的气息 对夏天不完整的描述 我想从垄上走过 月华千秋 冬天,会落寞吗 城市草坪上有几棵老树 城市家园 眺望 绿叶上的露珠 风的遐想 有风的日子 蔚蓝 第二辑 城市萨克斯 人在网上 后悔什么 观棋不语 有一个动词叫做“等待” 闲聊无聊 饭局 闲话胖瘦 走近高尔夫球场 钥匙 音乐 窗户 爱情,别轻信玫瑰 民工的爱情 读征婚启事 男人的手帕 睡懒觉 撒谎之累 带不带雨衣 平淡的生活 男女之间 第三辑 遥远的古筝 第四辑 生活的鸽哨未名湖是个海洋 第一辑 蓝布长衫 青藤书屋 一江风雨 幕布长衫 真名士 倾斜的天空 走近天一阁 空岛浥雨 幽幽上林湖 未名湖是人海洋 访梅 月落霜天 斜风细雨不须归 水乡深处 二泉映月 圆明园 落红萧萧 朋友琐谈 尘封十七房 石浦三题 钟声响彻黄昏 沈园 第二辑 画境文心 书之乱弹 一夜无眠 绝唱 与书做伴 书房四宝 文思如酒 书店徜徉 买书絮语 哈佛的智慧 面对顾准 画境文心 衣上犹沾佛院苔 入世冷挑红雪去 槎枒谁惜诗肩瘦 离尘香割紫云来 从王洛宾的歌说起 诗意之美 心中的世界 初醒的人性 脆弱的感情 写给望子成“艺”的父母们 孩子,我用什么来爱你 永远的悲剧 第三辑 一瓣心香 第四辑 文字的芬芳太阳鼠灿然一灯踏遍苍苔杭州湾,大滩涂成风诗选船眼乡村抒情诗南方书简1找一个老居民谈谈,这一幢幢红顶的楼房。这个是围绕着马场的废军营,一九四零年的时候,这里建筑很少。这一片土地不知道后来的变化。这一片土地和天空、石头都不够强硬,人的观点和肉体、国家和旗帜,等等都不够强硬。“工作就会得到自由。”铁门之上的这句话无比正确。它出自恶魔之手。谁是第一批来的呢?两万三千人其中的一个。谁是最后一个死的呢?超过一半的波兰人在二十个月内会死去,但是波兰今天还在。铁门是后来修好的。是他们修好的。而营地之外的那个村庄,波兰人和德国人的叫法不同。一直不同。2“你是一个犯人,你的双手以不自然的角度,承受你自己的体重。”他们说,“你用脚尖站立,”然后把板凳踢走,“天啊,很疼。”肩膀脱臼,双手脱臼,“闭嘴,”他们说,“这是你应得的。”他们过着侵略者的生活。侵略者周围的风是粗糙的,周围的煤在燃烧,越烧越旺。小孩子和病人在哭,老人们不能跪下祈祷。站着或者躺着,或者是坐着听那些小孩子和病人在哭声。男女老幼,在一片林里地挖坑,脱去衣服然后受死。他们什么也没想。他们什么也没想,他们什么也没想。几十年后,他们还在想,“当时就是瞄准。”“就是瞄准。”3火被点燃,之后还更多的死亡。因为是疯子,所以他们比动物更差。一个夏天,大概七万人,与一氧化碳为伴。被地狱带走去看病。大概七万吧,当时谁能数一数?道别的人,祝福的人可以看到自己的下一次,在一九四一年的夏天。他们说:“把毒气瓶从德国运到这里是多么昂贵啊。”你衣服里有虱子吗?有什么其它的虫子吗?健康十分重要。你们要去看病。草地上有几朵红花鲜艳地开放。炸药也在一旁,鸟落在上面,后来飞走。他们中的最出色的一个想出了一个新的杀人方法。他想出了一个新的杀人方法。新的,杀人,方法。他们戴着面具,更多的人没有面具。“今天到你,明天就到我了。”现在不用看到血流成河了,多美啊,不用惧怕了。4一九四一年秋天,主题是灭绝。许多年之后,妇孺们如果还能活着,就都活在灭绝之前。还有一万苏军战俘在火车站下车,肮脏、饥饿、病魔,像一些石头被打掉棱角。是一万人吗?不是!不是!第二年春天,只有几百人。的确,有几百人捱到了春天。一个人在屋顶撒下粉末,天更黑了。当年的十月,下着雪。“我们已经知道这里是坟墓,现在活着下一刻会死。”一个人说。死亡。死亡。死亡。和死亡一起生活。和死亡一起,不论昼夜。太阳出来,杀死真菌。也许那时才能杀出重围?“我们也是军人。”可以杀他们几个,我们穿上兽皮逃出去,活下来。30多人跑进了树林。 太阳出来时,很多很多人挤在一起。5一封信上说,二十四小时之内去火车站报到。二十四小时之内收拾行李奔赴东部。“现在的苦难,比未知的苦难要好。”假设这些人消失,这些人就消失。不用射杀。刽子手为了命令与忠诚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是杀了这些人。这是一九四二年春天。西欧的犹太人上了火车,上了货车。互相帮助,要靠关系生存。你不适合工作,你就适合死亡。“我亲眼看见,不是听说。”这么厚的墙壁传递着呻吟,路面上的两台电车发动着,引擎的噪音淹埋人类的呼救。十五到二十分钟,才会安静。6从斯洛伐克来的六万人,还有法国,有人逃到那里。还有荷兰、比利时,还有南斯拉夫、捷克、波兰,还有斯洛伐克、奥地利、德国,还有,从西欧送来二十万,让他们中的七成立即死亡,其余的先工作,再死亡。还有,一九四四年那些成批成批从匈牙利送来的人。小红房里去洗澡,被甄选的人消失了,小白屋在结了果的果树下,发出并非果树的味道。排队,男人在前面。“我望着爸爸,我看到他很忧伤。这是我最后的回忆。”脱衣服,要平静。以后的数月里,他们排除万难,建更多的房子,用更多的毒气,杀更多的人。一个当年没有意志的回忆:“我埋他们,我认识他们。”现在埋葬的地方开满了黄花。7四千一百个儿童被送到这里,四千一百个男孩儿女孩儿。“我的左手被抽血,我的右手被注射。”“我晕了过去。但我没死。”
现在,杀人指挥中心的大楼已经被炸毁,现在,孩子们已经长大。他们自己毁灭证据。他们也知道害怕。
火车到站。现在那铁轨埋在深深的绿草之中。每一棵草都是一个生命。这些草,它们一年一度地复苏。
“这些孩子现在不是我们的敌人,他们的血统是我们的对手。”“六亿马克,十二点五亿英镑,四十五个附属营地,”“我们为帝国赚了更多。”这里是个生活、工作和死亡的地方。
8回到了朋友的小酒吧里,家已经没有了。讲完故事的朋友们似乎都了解了什么样的生活是该过的。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你要想知道她会回来?她一直没有回来。
一九四五年初来临。她是一百万消失者中的一个。生活是短暂的,下一刻什么都会发生,在一个响指后,我们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一个世界有两个处境。虽然战争胜利了。虽然战争胜利了,追捕已经结束。来来来,喝一杯!这一杯没有血腥味。
近几年来,宁波市文联陆续成功地策划了多辑“浙东作家文丛”。余昭昭的散文集纳入浙东作家文丛第5辑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始于去年春夏之际,当时我并不知道也没有问她叫什么书名;直到一些社团为同是该辑的作者老剑举办了《大地红》诗歌朗诵会,不知是从该活动的消息中,还是从其他本港的博客中,我不经意地看到余昭昭的散文集取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你是我的天籁》,稍后,等书出来,已是细雨绵绵的今春了。
余昭昭,笔名江南梅,诗人,散文家。平时我称她“梅姐”、“余姐”,与她交往极为随和。那天傍晚,我打给她电话,用意非常明显,冲她的书而来的。她在电话那头与通常那样,细声柔气地问,你在干吗呢?我说:刚刚下了线,关了电脑,问问你近况,你的书印好了?她说,书到手了,寄书给你?还是你来取?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过两天我来取吧,只是登上中百十二楼,门卫关卡不方便进出。次日傍晚,我爱人去乐购大卖场买些日常生活用品,我托付她去梅姐那里携本书来,我在电话里已经说过了的。爱人一时没答应,叫我自己去取,考虑到我外出机会较少,后来她同意了,并要去了梅姐的通联。
爱人回来时,她心里一定沉甸甸的,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微笑,关于书籍,只是没有主动说明,但我已猜到了大概。到住地,我问爱人,书捎来了么?她说,带来了。书,包在塑料马夹袋子里,提起来沉甸甸的。趋灯下急切地打开袋子,一本厚实而装帧朴素的书籍展现在自己面前,翻开封面,未刊只字的扉页上写着一行隽永秀气的钢笔字——赠:永富兄弟雅存。余昭昭。2008春宁波。
那晚,我翻看着这本将近300页码21万余字75篇文章的集子,抚摩书籍各处,如获至宝,当时心里感觉暖暖的。此刻,我并不想急于细嚼慢咽地阅读,只是想,像一位临场赴考的考生,匆匆温习一遍那些已经学习过的篇章。其实,确实如此,梅姐集子里的多数散文,我已经利用网络和博客的便利,她写一个,我学一个,学了好多。除了她在创建博客之初匆匆搬进的文章,因为自己消化不够快捷,无法逐一细读。即使后来录入文章的时间间隔足够我细看了,坦白地讲,也不敢保证我是全部领会了的。譬如陈没落写给梅姐的白描《青衣》,那么抽象和写意,写的文字跟书中每个专辑的首页插画一样挥洒得如此恣意和含蓄,我就没怎么弄明白。尽管如此,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篇好序文,描摹的并非是外在的具象,而是内质,彻骨的精神层面东西。对于大多数文章,我均会知道这篇文章或那篇文章写谁,当时写作的情景又是怎样的,读了哪些情节又如何地令人怦然心动。这样匆匆览过,便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记得去年夏天(帖子帖出可能较我阅读时早),我的电脑处在众多病毒的围攻之中,她的《一个人和他的迦南》又是足够的长,六七千字,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完毕。当时,冒着卡巴斯基凄厉尖锐的长鸣,感觉像碾米机轧进了石头,扒米饭时嚼着了砂粒一样难受,直至看毕,电脑瘫痪才罢休。这多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她那感情细腻、内容丰沛的精美散文对一个像我这样的练习写作者具有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看看她这篇文章中写到的一个工作闲暇的聚会:
“……那天老总在午夜过后请吃宵夜,十来个夜班编辑,挤在镇明路一家叫东方红的湘菜馆的包间里。他从外面进来,不经意就坐在我的旁边。一桌子的人,觥筹交错,海饮胡聊,唯有我与他像舞台下的观众,看着台上的热闹,默默不语。我就着一碟花生米,把一盏劣质茶喝成玉液琼浆,而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落落寡欢得如一尾回不到深水中的鱼。
“给他一点水吧,让他在这个空间里稍许畅快一些。我这样想着,就把那只浅底的白瓷茶杯朝着他举了起来,然后,我看见他在一团烟雾中展开一脸平和的微笑,如风拂过深潭,是一圈轻淡的波纹,有着不可测度的安详。
“于是一声细微得可以忽略不计的瓷器碰撞之后,我们用一个关于宗教的话题,将满室喧哗割裂了出去,像两只私奔的鹿,放足跑到了一处没有猎枪的领地。
……”
篇中淡定素雅的行文,巧妙的比喻和借代,神奇丰富的联想,令人击节叫好。不仅局限于此,其他章节和其他篇章同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心不禁惊叹于梅姐的才华和灵气,感慨于她的诚挚感情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对她创作题材之丰富和拿捏得如此到位而深深折服。
曾记得06年秋,她写的《天凉好个秋》给我印象极深,文章才展出,就赢得众多博友的好评。生活中熟视无睹的街巷和小河,她从中提炼出这么有诗意和美丽的文字,当时我读后不禁赞叹:那景,那诗,那歌,还有那份心情,无不现出或浓或淡的愁绪和薄凉,行文如塞纳河水,款款而动,情景交融,美不胜收!现在翻看书籍,读着《天凉好个秋》,仍然给了我一个惊奇。
书名取自一篇叫《你是我的天籁》的题目,而这篇文章又放在了首位,可见作者和编者对这篇文章的特殊偏爱。这是一个旧稿,05年11月底放进了博客,写作时间应是早于05年,我是错过了网上最先获得阅读的机会了。这次阅读是很好的补偿。这是一篇真、善、美皆具精品,给读者心里留下非常纯净的悠扬的美,并且回味无穷。那个三岁女婴朝云(作者小名)的遭遇,她所遇的天籁之音,于我而言是太熟悉了,我有过很久的放牧经历,惆怅溪里兀立于突出的礁石上呼朋引伴的水鸟,鸟声圆润滑溜,细柔绵长;山谷里竹枝上的竹丝鸟,不仅有美丽外表,叫声婉转悠扬。这就是天籁。那时,我总要揣一块小石块或拽着橡皮丝弹弓,去追逐鸟儿,以此排解自己的孤单,静坐聆听好像是其次的事儿。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自然界之天籁这一个层面上,以此引申到亲人的召唤那是人间的天籁,是孩子的天籁;同样,在更宽广的大千世界,朋友的歌声,以及网络那头朋友的弹奏,也是天籁。难怪作者在墨香飘溢的新书到手之际由衷地感慨:感谢父母赐予的生命和性别,感谢生活赐予的幸福和苦难,感谢朋友赐予的友谊和遗憾……感谢所有的亲人和所有的朋友,你们都是我的天籁。
在《你是我的天籁》一书中,共分四个专辑:相遇如花、独自舞蹈、纸上建筑、另类行走。各专辑各有侧重,又无法完全界定。第一专辑侧重于叙写亲人和友人,写人记事为主。第二专辑,侧重抒写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第三专辑多是游记类文章,有几篇是对自己早年生活片断的回顾,也放在这儿。第四专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评论文章,赏析诗歌为主,兼顾散文和小说,对被评论作者,无不给以独到中肯的评价。
一书一世界,一书一镜子。这一个世界任读者有各自的读解。这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作者的心灵世界。这书,可以细心研读,也可以配乐朗诵。聆听着名播音家雨音朗诵的江南梅散文,给人一番别样滋味,那是江南梅散文延续其魅力的又一种载体。
梅姐在传媒界从业多年,我知其声名较早,结识她很晚。首次见面是在05年下半年。那时,我替天钢兄写专栏,去他那里探讨选题和计划时,顺便提到了同乡江南梅,他们在同一个报社工作,天版便热心地引领我去见她。见面也不嫌生,她显得很高兴又随和。以至我也很随和地称她梅姐或余姐。有一次我多嘴,我说,你戴上这副琥珀色宽边的眼镜,镜片一圈一圈的,很深,看去你像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师。从此,这副眼镜消失得杳无踪影,一副时尚的无边的茶色眼镜取而代之,书籍勒口的作者像及平常留影就戴着这一副茶色眼镜。那一副琥珀色宽边的眼镜,是被打碎了?还是被遗弃了?还是她有意避讳这个老师形象?如果真是我的言语之故,那么,她太有意思了,对于我这样一位平凡的市井朋友的话语,诗人的心怎会如此的敏感和缜密呢!
其实,我的那句话没有一点儿褒贬的意思,甚至恰恰相反,凡是年纪稍长于我且有丰富学识的人,像梁老师、唐老师、余老师、王老师、盛老师……我都是心甘情愿地尊称人家一声“老师”的。
本意是很想写读《你是我的天籁》的感受的,一扯便是许多题外话。好在一书在手,还可以继续深读,可以再次继续叙说的。况且她始终在拼命地写作,赶写她的长篇小说,到时候得便可以赏读到她更多的文本。我们期待江南梅不断地有新作问世,不断地丰腴起来,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庄稼或者一棵茁壮的大树。
《你是我的天籁》,她为我们读者带来的不正是美妙绝仑的天籁么!
去年年底,宁波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浙东作家文丛”,其中有于贤德的《艺术美的品味与探索》。该书收录文学评论12篇,美术评论7篇,电影、播音与主持艺术评论7篇,这26篇20余万字的评论集,是于贤德近20年文艺评论及艺术审美活动的主要成果。 于贤德从事美学研究已有30多年,他的评论自然少不了哲学美学的理论铺垫。通过阅读,让我领略到作者拥有的深邃的审美眼光。一方面,他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来审视文学,善于在文学复杂的人性书写中发现美。在《苦难的磨炼与人格的升华——论严歌苓的女性苦难书写》一文中,他不仅分析了女性苦难的根源是人性中的丑陋因素所导致的,“人性中隐藏着的对于优越的妒忌和高贵的不平,幸灾乐祸的快感和墙倒众人推的势利……”还写了女性在苦难中的挣扎和反抗,让我们看到了柔弱中的坚韧,卑微里的崇高。严歌苓小说是女性生命哲学的读本,巧巧(《谁家有女初长成》)这个单纯善良的农家女几经磨难,无奈之中充当了巡道工兄弟的性奴,最后她却以柔弱的手杀了这对兄弟。是苦难让女人学会了刚强,学会了夹缝中生存的本事。通过于贤德的引领,我们才悟到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理,才明白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人生要义,才明白丑的人性能挤压出苦难中的刚性美来。此外,他把梁祝故事放在美学范畴来评价,发现了重要的美学价值(《论梁祝爱情故事及悲剧属性的美学内涵》);他从悲剧美学的角度研究丘逢甲的诗歌,从而发现了悲怆之美(《论丘逢甲诗歌的悲剧美》)。 第二方面是用艺术审美的眼睛透视美术作品,可以说是对当下艺术大师的艺术创作研究,如对陈复礼、贺友直、潘公凯、郑浩千、高公博、张悦鸣的艺术创作的美学探究,于贤德在含英咀华的审美鉴赏的基础上,对这些艺术精品中蕴涵着的独特的艺术美进行了准确而又深邃的阐释。对于宁波美术馆收藏的潘公凯中国画近期作品,于贤德在《潘公凯中国画创作的艺术成就》一文中特别拈出意境之美这一特点,在论述过程中他引出潘公凯“绿色绘画”的审美命题,结合潘公凯的绘画,给予了深入解读,“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现象在相互交流中达到的精神的动态平衡”。 第三方面是对电影和播音与节目主持的艺术评论,有他参加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也收录了他给学生开设选修课的专题教案里整理出来的文章。他认为在高新科技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类似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这样的工作,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内涵、创新追求和审美特质。在《为中国电影艺术奠基——袁牧之艺术成就简论》一文中,于贤德从戏剧冲突这一艺术美学的特性入手,直指袁牧之戏剧创作的核心即其戏剧美学的艺术震撼力。他用悲剧这一艺术和审美样式解读袁牧之的戏剧,而且更深入地分析了袁牧之对悲剧的本质理解。于贤德认为谢晋电影总是努力通过对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的生动刻画去揭示人的种种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论谢晋电影艺术的文化自觉》)。对于争论颇多的宋世雄现场解说,于贤德认为这里有观赏态度与审美趣味差异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还是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于贤德这位年过花甲的学者来说,丰富的生活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使他拥有较为广阔的胸襟怀抱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在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和审美能力的双重作用下,当那些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进入他的审美视野,他就会在深入的品味之中得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条分缕析的梳理,让广大读者在赏心悦目地分享的同时,获得美学理论上的提高。(牛殿庆)
为了积极推进文艺创作,致力培养文艺新人,出作品、出人才,进 一步繁荣我市的文艺事业,根据《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和今 后五年宁波市文联工作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 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学艺术产品。 (2)按照市委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和建设文化 大市的总体目标,努力繁荣文艺创作,不断壮大文艺队伍。通过五年努 力,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各文艺家协会充满活力, 热爱文艺、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力求使宁波文艺创作与文艺 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与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和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为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提供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繁荣文艺创作, 二、 繁荣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 (3)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精品战略。争取每年有 1—2 部作品获全国级文艺奖;每年有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围绕《浙东作家文丛 全72册 1-7辑 高清》这一文学合集展开,详细探讨了该文丛的历史价值、文化背景、文学特征以及在当代的影响力。通过对这72册作品的分析,本文不仅揭示了浙东地区文学的独特魅力,还为读者呈现了这一文丛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同时,本文也对该文丛的高清版本进行了深度解读,探讨其在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本文总结了《浙东作家文丛》对文化传承和文学研究的意义,并对这一文丛在文学爱好者中的价值做了全面分析。
《浙东作家文丛 全72册 1-7辑 高清》是对浙东地区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汇集了浙东作家在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浙东,指的是中国浙江省东部地区,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的重镇,拥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从唐代诗人杜牧到近现代的鲁迅,浙东作家的文学创作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多个层面。而这一文丛的问世,正是对这些文学传承的弘扬与复兴。
浙东作家文丛的出现不仅是为了保存该地区的文学瑰宝,也是对浙东地区文化特色的认同与弘扬。浙东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域风貌,文人气质和生活态度,也深刻影响着当地的文学创作。通过系统整理和汇编这些作品,文丛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浙东作家们在文化创作中所展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
历史上,浙东作家的作品不单单是地方性文学,它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作家们对时代变革、社会疾苦以及人性的深入思考。因此,这些作品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尤其是浙江省文学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浙东作家文丛》所选作家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作家的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浙东作家的创作常常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他们通过对地方生活的描写,不仅呈现出独特的浙东社会图景,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
浙东作家的语言风格通常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这些作品往往富有哲理性与反思性,特别是近现代作家的创作,充满了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探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突出,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例如,鲁迅的作品便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
此外,浙东作家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元素,这些作品中无论是风景描写,还是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深刻体现了浙东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传统。通过文学创作,浙东作家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了地方文化的精神,使得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东作家文丛 全72册 1-7辑 高清》作为一种高清版本的出版形式,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数字化时代,高清版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存文献资料,还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清晰的阅读体验。这一版本的《浙东作家文丛》可以让读者以更高的精度了解和研究这些作家的创作。
高清版的《浙东作家文丛》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尤其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集,而是一个研究浙东文化、文学历史以及作家生平的宝贵资料库。通过高清版的出版,更多未曾接触过这些作品的学者和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作品的文本细节与创作背景,进而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同时,高清版本的《浙东作家文丛》在文化传播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高清电子版,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访问,扩大了该文丛的传播范围。无论是国内的文学爱好者,还是海外的中文读者,都能通过这一形式享受到浙东文学的独特魅力。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一种推动力。
浙东作家文丛的出版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保存,它还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浙东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与现代文学潮流接轨,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今天,浙东作家的作品依然对当代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成为许多作家的创作灵感源泉。
浙东作家的文学遗产,不仅为当代作家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体验。许多当代作家,尤其是那些关注社会变革与人文精神的作家,往往会借鉴浙东作家的创作方法和精神。例如,鲁迅的文学批判精神,陈忠实的家国情怀,都在现代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此外,浙东作家文丛的影响力也体现在对文学研究领域的推动上。随着文丛的出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浙东作家的文学创作和文化贡献。浙东作家作品中的时代背景、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推动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多元化与深化。
总结:
《浙东作家文丛 全72册 1-7辑 高清》不仅是对浙东地区文学的全面展示,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这72册作品,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浙东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对社会、历史的独特观察。这些作家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当代,高清版《浙东作家文丛》不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更多的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学的另一扇窗。它在文化保存与传播、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一文丛,浙东作家的文学成就将继续影响着未来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