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全31册 2014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丹溪医集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全31册 2014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丹溪医集
Quantity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全31册 2014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丹溪医集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是人民卫士出版社2014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组织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和学者,历经近10年时间编撰完成。这是一次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质量最好的中医古籍整理,是中医理论研究和中医文献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本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中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神农本草经辑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黄帝内经素问语译》《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语译》等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多年过去了,这套书在图书市场已成为稀缺品种,部分着作甚至已成为中医读者的收藏珍品。有不少读者来信要求出版社重刊这套书籍。为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我社决定精选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家名着,编为《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出版,以飨读者。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书目: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1 素问悬解 附校余偶识 素灵微蕴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2 灵枢悬解 难经悬解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3 伤寒悬解 伤寒说意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4 金匮悬解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5 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元御医集 6 长沙药解 玉楸药解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1 杂病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辑;倪和宪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2 类方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辑;彭怀仁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3 类方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辑;宋立人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4 疡医证治准绳 王肯堂着;施仲安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5 幼科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辑,陈立行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证治准绳 6 女科证治准绳 臧载阳,王肯堂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下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针灸甲乙经校注 上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伤寒论语译 刘渡舟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郭霭春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郭霭春着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金匮要略语译 何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金匮要略校注 何任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难经校注 凌耀星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难经语译 凌耀星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中藏经校注 李聪甫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中藏经语译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千金翼方校释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诸病源候论校注 丁光迪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神农本草经辑注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脉经校注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寿世保元 龚廷贤,鲁兆麟着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重书重刊 丹溪医集 (元)朱震亨着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诸病源候论校注(繁体版)》除保持《诸病源候论》原有的学术成果外,特点之一是选用国内最早*版本元刊本《重刊诸病源候总论》底本进行整理,成为目前流行模板。另一特点是从提要、原文、校注、按语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理。每一门(病)均有该篇“提要”,概括全篇中心内容,使读者执简驭繁。“校注”包括校勘和注释,校正原文中误、脱、衍、倒、错简、疑义等,言必有据;注释原文中艰深难解字词,包括明字音、解词义。目  录第一卷至第十卷风病风病虚劳病虚劳病腰背病消渴病解散病伤寒病伤寒病时气病热病温病疫疠病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神农本草经辑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工作编着而成,集研究《本经》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既可使读者对《本经》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又可从《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神农本草经辑注》中正确理解《本经》原意。目录卷一序绿序绿

    卷二上檠(上品)一 菖蒲二 菊花三 人参四 天门冬五 甘草六 乾地黄七 术八 菟繇子九 牛膝十 茺蔚子十一 女萎十二 防葵十三 柴胡十四 参明冬十五 猸活十六 卓前子十七 木香十八 薯蓣十九 薏苡仁二十 泽滴二十一 逮志二十二 能赡二十三 细辛二十四 石斛二十五 巴戟天二十六 白英二十七 白蒿二十八 赤箭……卷三卷四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作为中医学理论专着的鼻祖对它的研究代不乏人,有关《素问》的语译本、注释本及各种校勘本社会上多有流传,然而这些大多为一家之言。《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下进行的科研项目之一,经过全国专家论证,作者郭霭春历经数年之久,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又挖掘出一些新的资料,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见解,整理研究了这部《素问》。内容设有提要(针对每一篇)、原文、校勘、注释、按语几项,名曰《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另外,尚有它的姐妹篇《黄帝内经素问语译》同时出版。《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资料丰富,校勘翔实,训解精当,其中对《素问》的一些研究论点,经全国有关专家审定,代表了八十年代研究的最新水平,适用于临床、教学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作者简介郭霭春(1912~2001),着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诗人。天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 郭霭春早年师从朴学大师长洲章钰(式之)先生,史学大师卢弼(慎之),于训诂、音韵、校勘、版本、目录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自24岁起,陆续着有《颜习斋学谱》、《补周书艺文志》、《续资治通鉴目录》等文史着作,名震史学界。后拜宝坻儒医赵镕轩学医,长期潜心于医史文献研究,成为当代治儒通医之大家。 因其博通医、文,1963年,受卫生部之邀,主持“内经整理”之重大课题。耗费20余年对《黄帝内经》进行整理和研究,1981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即为其研究的主要成果。 《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全书分原文、校勘、注释和语译四项内容。本书中,着者充分发挥自己在文献考据方面的专长,选取医史、校勘、训诂、音韵等方面的诸多善本,精思博考,探究厘正。校勘时为确保每一判断都有文献为据,并择其善者,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注释不避难就易,凡疑必注,凡注必确;语译力求精准的同时,更将经文直译为浅显语言,以使读者读通为要旨,并“不夹杂所谓有所阐发”。 此书出版后,一直被视为现代人研习《素问》最权威的通用标准版本。 1999年作者对此书进行过修订,此次再版,即为此修订版。此次重版在编排上稍做调整,原文、校、注、语译,皆在同一页内,以利阅读。目录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阴阳别论篇第七卷第三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五藏生成篇第十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卷第四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卷第五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卷第六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卷第八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脉解篇第三十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刺热论篇第三十二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卷第十疟论篇第三十五刺疟篇第三十六气厥论篇第三十七欲论篇第三十八卷第十一举痛论篇第三十九腹中论篇第四十刺腰痛篇第四十一卷第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痿论篇第四十四厥论篇第四十五卷第十三病能论篇第四十六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大奇论篇第四十八脉解篇第四十九卷第十四刺要论篇第五十刺齐论篇第五十一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鍼解篇第五十四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卷第十五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气府论篇第五十九卷第十六骨空论篇第六十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卷第十八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卷第十九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卷第二十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卷第二十一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遣)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遣)卷第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卷第二十三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卷第二十四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附录黄帝内经素问遣篇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后记《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难经校注》为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作者在中医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难经校注》内容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医文献理论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中医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难经校注》分为:原文、校勘、注释、按语。收选文献丰富翔实,校勘精审,注释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全31册于2014年发布,包含《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和《丹溪医集》两大经典内容,是中医古籍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重要整理与出版工程。此套丛书不仅重现了古代中医经典的精髓,还为现代中医的学习、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套丛书进行详细阐述:一是对《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的内容和意义的分析;二是对《丹溪医集》的贡献与影响的解析;三是该丛书在中医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四是对其现代应用与传播的前景的展望。通过这些角度的探讨,旨在全面揭示该丛书对中医学科的推动作用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1、《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的内容与意义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是黄元御(明代著名医家)一生的医术总结,集中体现了其对中医理论的独到见解与精湛的治病经验。黄元御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证治”方法,将传统中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这一学术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医的科学性,还推动了中医在明清时期的大发展。

黄元御的医术主要集中在治疗内科疾病、脏腑调理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尤其在脾胃、肝肾等常见病的治疗上,他提出了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依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不同,灵活运用药物,强调个体化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在黄元御的医术体系中,他深刻强调“病因病机”的研究,认为中医治病应从病因入手,防治结合,治病不只是依靠药物,更要通过调理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来实现治愈。这一理念的提出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医的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2、《丹溪医集》的贡献与影响

《丹溪医集》是明代名医丹溪的医书,系统地总结了丹溪在临床实践中的治病经验,尤其是在热病、寒病的辨证施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丹溪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辨证论治,他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证明了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症状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丹溪的学说中,最具特色的是“火热之邪”的辨证治疗,他提出了火热伤阴、气血失调等不同病理机制,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了不同的药方与治疗方案。这种独特的治疗思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辨证理论,也推动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丹溪医集》不仅在中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治疗方法至今仍被许多临床医生所推崇。尤其在一些疑难杂症、常见病的治疗中,丹溪的经验与理论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书的重刊,标志着这一中医经典的再度复兴,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3、该丛书在中医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与《丹溪医集》作为明清时期中医学的重要代表作,对于研究古代中医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及其历史沿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些书籍的重刊,不仅仅是对一部分古籍的简单复印,更是对中医古籍的重构与再诠释,标志着学术研究的深化与时代的发展。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脉络和医家思想的演变。无论是黄元御的“证治”理论,还是丹溪的辨证施治思想,都体现了中医思想从经验医学到理性医学的过渡。对这些经典医书的整理,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理解古代医学的历史贡献,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原始的理论依据。

此外,这套丛书的出版也为中医文献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古籍因年代久远、纸质破损而难以保存,重刊工作不仅是对学术资源的再利用,更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这些珍贵的医书能够传递给未来的学者与医者。

4、该丛书的现代应用与传播前景

中医古籍的整理与重刊,不仅是对传统医学的回顾,更是对其现代应用的推动。随着现代人对中医养生、治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中医,寻找符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传统智慧。此套丛书的重刊无疑为广大医药学者、医生及中医爱好者提供了最权威的参考资料。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医古籍展开了研究与传承工作。这套丛书的重刊与推广,不仅帮助中医界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还为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翻译、注解和学术交流,全球更多人将有机会了解、学习和应用中医。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中医的作用逐渐被重新认识,其在慢性病、亚健康调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优势愈加突出。丛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医的精髓,还为现代中医的临床应用、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这些经典文献无疑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总结: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全31册 2014 证治准绳黄元御医集丹溪医集》作为中医学术史上的一次重要出版工程,它不仅保留了中医的经典理论,还为中医的现代应用与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些医书的重刊,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古代医家黄元御与丹溪的学术成就,也为今天的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研究资料。通过这一系列古籍的整理,古老的中医智慧能够继续照亮现代医学的道路。

在现代社会,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价值。中医古籍的整理与重刊,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中医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展望未来,随着中医文化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这些经典的中医古籍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