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34册,由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由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各地近千位专家学者历时八年通力合作完成,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在时间上,上溯文化源头,下迄辛亥革命;在编撰体例上,按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区市各为一卷,连同港澳台共34卷,每卷分上编、下编,上编纵论历史,叙述文化发展历程,下编横分门类,介绍文化亮点、特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被认为是填补了我国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地域文化的空白,为中国绘制了首部大型的分省文化地图,也是一部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大型学术着作,体现了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在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地域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会者还对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予以了高度评价。光明日报对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发言作以下摘登,以飨读者。《中国地域文化通览》32册书目列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北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上海卷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天津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重庆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安徽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山东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山西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广西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江苏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江西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湖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吉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四川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陕西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河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河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广东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湖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浙江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云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福建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贵州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辽宁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黑龙江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内蒙古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海南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甘肃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宁夏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青海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西藏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新疆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澳门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香港卷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台湾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出版说明:早在《尚书丨禹贡》和《山海经》中已有关于中国地域的描述,包括九州的划分,各地的土地、山川、动物、植物、农产、矿产,还记载了一些神话,这两部书可以视为地域文化的发轫之作。此后出现了许多地理书籍,其中以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影响最为深远。前者记载了西汉的区划、户口、物产、风俗等,后者通过对《水经》的注解,记录了许多河流及沿岸的风物,保存了丰富的地理和人文信息。本书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研究,重视古代的传统,但就观念、方法、论述的范围、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的运用诸方面而言,都跟古代的舆地之学有很大区别。本书注重中国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将历时性的考察置于地域之中,而重点在于各地文化的特点和亮点,以及各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二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不少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热点,地域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书仅从“地域”这个特定的角度切入,至于中国文化的一般问题则不在本书探讨的范围之内。本书限于传统文化的范围,然而希望以古鉴今,面向未来,有助于当前和今后的文化建设。第一节多源同归与多元互补中国文化的多个发源地多源同归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多元互补中国文化明显地呈现出地域的差异,这些差异乃是统一的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4中国文化多样佳的表现。中国文化具有多个发源地:黄河流域。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西端卡日扎穷山的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气黄河有众多的支流,这些支流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特别重要的有渭河、汾河、伊洛河、湟水、无定河,在这些支流的两侧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例如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一中原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一龙山文化,证明黄河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气标志着中国文化肇始的夏代气文化已相当发达的商代和周代,这三个王朝的疆域均位于黄河流域,可见黄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东峰的西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全长6397余公里,流域面积达180.85万平方公里@。其间分布着许许多多古文化遗址。20世纪以来新的考古资料证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在陶器、青铜器、玉器的制作,以及城市的建筑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老子、庄子、屈原的出现,以及近年来在湖北、湖南出土的大量秦汉简帛和其他文物,证明了当时的楚文化已达到可以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并驾齐驱的辉煌程度。毫无疑问,长江跟黄河一样,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此外,辽河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很早,而且特点鲜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两大流域也应视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总之,黄河、长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历史长河中,又广泛地吸取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逐渐交融,深度汇合,就像“江汉朝宗于海”一样,随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源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先后汇为中国文化的大海,我们称之为多源同归^。中国文化又是多元互补的文化,以汉族为主体,自周、秦到明、清,在各个历史阶段随着民族间的交往、融合,吸取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56个民族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的疆域是各族共同开拓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汉族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说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传说黄帝之后的尧禅让于舜,舜或出自东夷@;舜禅让于禹,禹或出自西羌@,这表明了上古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汉朝以后,“汉”遂成为民族的名称,汉族的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汉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分以丰富自己。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唐代吸取今新疆一带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都是很好的例证。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作家、书法家、画家中,出身少数民族的可以举出不少。例如唐代的宰相长孙无忌其先出自鲜卑拓跋部,元代着名作家萨都剌是回回人,元代着名书法家康里崾崾是色目康里部人,清代的着名词人纳兰成德是满族人,他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汉族又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托黄帝以明正朔,如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气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改革,促进了鲜卑人与汉人的融合@。一些曾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蒙古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自觉学习汉人的文化。元朝至元四年0267〉正月,世祖下令修建曲阜孔庙,五月又在上都(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新建孔子庙@。元朝开国功臣耶律楚材,为保存汉族典章制度与农耕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满人入主中原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就已注意吸收汉文化,学习儒家典籍@,入,以后对汉族文化的吸取就更多、更自觉了,《全唐诗》和《四库全书》^的编纂就是最好的证明。各民族的文化互补,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内蒙古等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雄浑粗犷,与汉族的农耕文化可以互补气新疆各族的文化,以及新疆在丝绸之路上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藏传佛教影响广泛,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值得充分重视。壮族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成就同样值得充分重视。^&之,各地的文化交融,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使中国文代既具有多样性X具有统一性。多元互补,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跟地方志不同,地方志虽有历史的回顾,但详今略古,偏重于现状的介绍,包括本地当前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和数据,是资料性的着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则是专就传统文化进行论述,下限在1911年辛亥革命,个别卷延伸到1919年“五四运动”。地方志偏重于情况的介绍,注重资料性、实用性、检索性,《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则是研究性着作,强调在大量可信资料的基础上,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要体现历史观、文化观,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史论结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所谓学术性,简单地说就是符合学术规范,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本书是一部学术着作,而不是通俗读物,更不是旅游手册。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认真钻研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对事实做出准确的描述、分析与概括。概括就体现为理论。所谓现实性,就是立足现实,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希望能对本地文化的发展提供启发。立足现实,是从实际出发,关注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回顾历史,是总结经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注意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化建设,促使中国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姿态走向世界。地域文化是国情的重要部分,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了解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参考,成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的参考。文化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离不开对文化的深入理解。为政一方,既要了解当地的经济资源,也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既要了解现状,也要了解历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域的优势。所谓可读性,就是要吸引广大读者,让一般读者看了长知识,专家学者看了有收获,行政领导看了受启发。在文字表达上,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关于地域文化,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大多是将全国分为几个区域,以先秦的诸侯国名或古代的地名来命名,如河洛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陇文化、岭南文化等等。也有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中国文化分为几个大文化区系的@。以上的研究都有李术的根据,也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是我们重要的参考。《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拟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即立足于当前的行政区划,每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立一卷,港、澳、台也各立一卷。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分省的文化地图。按照行政区划来写《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也是有学理根据的。中国从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大致确立了此后两千多年行政建置的基本框架。这既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也因为一个行政区划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从而强化了各行政区划的文化特点。按行政区划分卷,对各地更清楚地认识本地的文化更为方便。其实,今日的行政区划是历史沿革的结果,这种分卷的体例与上述体例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体说来,所谓齐鲁文化就是山东文化,燕赵文化就是河北文化,三秦文化就是陕西文化,蜀文化就是四川文化,徽文化就是安徽文化,晋文化就是山西文化,吴文化就是江苏文化,越文化就是浙江文化,仍然是与行政区划吻合的,只不过用了一个古代的称呼而已。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的起源,当然不必顾及目前的行政区划;然而要对包括全国各地的文化分别加以描述,并且从古代一直讲下来,则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更为便利。何况,内蒙古、新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的地域文化必须包括在内,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就不会将这些地区忽略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一部多学科综合的学术着作,包括文、史、哲、考古、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书画、工艺、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许多领域。 从地域的角度谈论中国文化,我们有几个重点: 一、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这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融合了道家等诸子百家,并吸收了释家,而形成的极具包容性的文化。本书结合儒学在各地传播的状况,儒学教育在基层社会的生动资料,以及各地书院的历史,对儒家思想的普及发展加以论述,内容比较丰富。书中关于儒家的论述,如果单抽出来,或许可以成为一部以地域分布为特色的儒学史。关于道家和道教,结合各地道观以及民间信仰加以论述;关于佛教,结合各地的名刹古寺加以论述,成为本书的一个特色。此外,对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在各地流传的情况,也有所介绍。 二、既突出汉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又努力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本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描述覆盖面很广,不仅对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有专卷加以介绍,而且对其他少数民族也不忽视。我们突现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描述了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突出了中国文化多源同归的特点。 三、注意边疆问题,尤其是多年来被忽视的海疆归属问题,客观地描述了我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过程。关于钓鱼岛、南海诸岛,都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在福建卷、台湾卷和海南卷前,出土文物的照片和古代的疆域图十分醒目。中国的疆域是各族共同开拓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边疆的开发作出的重要贡献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充分的说明。 四、重视文化中心的转移,探讨了中心转移与政治、经济、交通、战争、移民诸方面的关系。由于中国的河流大体上是自西向东,所以文化的传播和中心的移动,沿着河流从西向东移动比较方便。长安、洛阳、开封、北京,这些首都的位置足以证明这一点。南北文化的差异较大,文化中心的南北移动往往造成文化的突飞猛进,而南北文化的融合和政治上的统一,则可造就时代的辉煌,唐代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与此相关,我们注重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特别是近代化都市如上海、广州、天津、香港等地兴起的历史经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说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 五、不仅重视精英文化,也重视民俗和民间文艺的描述,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歌舞戏曲等各方面,也包括各地的特产和独特的工艺,这部分内容生动活泼,可读性比较强。 六、有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或文明史一类的着作中,未能提及。但他们是一方之望,对当地的经济、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本书给他们以相当的篇幅。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总之,通过编撰《通览》,我深切地感到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需要探索一条新路,要将时与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我想强调,中国文化史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的坐标,一个是地域的坐标。一方面,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化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多个发源地,其发祥与兴盛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别。特色与时间不尽相同的文化板块之间互相交错、移动,呈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地图,编织成中国文化的全景。我希望学术界经过共同的努力,构建一个中国文化史的立体模式,描述时与地整体演进的图景。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34册,2013年高清版,由袁行霈主编)是一部涵盖中国各地文化特色的大型百科全书,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中国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多样性。该书通过地理和文化区域的划分,结合现代学术研究成果,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全景图。从语言、历史、民俗到艺术,书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较高的阅读趣味性。本文将从书籍的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文化价值、结构特色、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文化的细致分类,展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一册书籍都以某一特定地域为主体,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历史背景、传统风俗、民族特色、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如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的文化,书籍中有着深入的探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立体的认知。
此外,书籍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建筑风格等文化元素。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于文化研究者来说,它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则是一本既富有学术价值又充满趣味的文化读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还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它不仅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还将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知识融入其中。通过多维度的学术视野,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文化体验,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结构非常清晰,按照中国地域的自然区划以及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册,每一册都深入探讨某一地理区域的文化特色。34册的划分使得书籍内容覆盖面广,能够全面展示各个地方的文化全貌。每个章节均由领域专家执笔,保障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在内容的安排上,书籍首先介绍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民族构成等基本背景信息,然后深入分析该地区的语言、宗教信仰、民俗习惯、艺术形式等方面。每个区域的文化特色都被详细阐述,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片进行展示。书中的插图、照片和地图等图像资料也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此外,书籍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每一册的开头都有较为简明的导言,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地区的文化脉络和研究重点,而后面的正文部分则深入分析,充实具体。书籍对各类传统文化的诠释详细入微,文字流畅,不仅能让专家学者从中获得启发,也适合普通读者进行日常阅读。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提供了一个从地域性角度切入中国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拓宽了中国文化的研究领域。通过地域文化的细化与分类,书籍帮助学术界从更为具体和多元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与演变。
其次,书籍为中国各地的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不仅对地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掘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通过记录和展示这些文化现象,有助于引起社会对文化保护的关注,并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此外,书籍的出版也极大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书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对学术界有很高的价值,也让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这对于提升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融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一部大型文化类书籍,《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不仅具有学术性,也具备很强的可读性。书中的排版设计简洁大方,插图丰富,文字通俗易懂,使得即使是没有专业文化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内容。同时,由于其内容涵盖范围广泛,书籍既能满足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也适合普通读者的休闲阅读。
从市场反馈来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它在学术界、文化界以及普通读者群体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书籍的出版引发了对中国地域文化深层次思考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的文化宝典。
此外,书籍也因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学术研究、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大高校的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使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作为重要参考书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书籍的社会影响力。
总结: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一部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巨作。通过对中国各地区文化的深入剖析,书籍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同时,它还激发了社会对地域文化的关注与尊重,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性和传承的保护工作。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无论是对于文化爱好者,还是对学术研究者,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阅读价值。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还是个人阅读体验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