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甫着作集》PDF电子书全10册,由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中华书局此次出版《徐仁甫着作集》,除收有《左传疏证》、《史记注解辨正》、《诸子辨正》、《广释词》、《楚辞文法概要》、《古书属读研究》、《古书引语研究》、《广古书疑义举例》、《古诗别解》、《杜诗注解商榷》、《杜诗注解商榷续编》等专着外,另将徐仁甫先生已刊和未刊的学术文章,辑爲《乾惕居论学文集》出版。《徐仁甫着作集》的出版,得到徐仁甫先生家属的鼎力支持。先生的女儿徐湘霖教授对全书重新校订,爲这套丛书付出诸多心血,谨致谢忱。
《徐仁甫着作集》书目:
徐仁甫着作集 左传疏证 徐仁甫着作集 诸子辨正 徐仁甫着作集 史记注解辨正 徐仁甫着作集 广释词 徐仁甫着作集 广古书疑义举例;楚辞文法概要 徐仁甫着作集 乾惕居论学文集 徐仁甫着作集 古书引语研究 徐仁甫着作集 古书属读研究 徐仁甫着作集 古诗别解 徐仁甫着作集 杜诗注解商榷;杜诗注解商榷续编
徐仁甫(1901-1988),名永孝,字仁甫,以字行。老年称乾惕翁,四川省大竹县人。1923年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受业于着名语言文字学家赵少咸,习文字声韵之学;又受知于龚向农、林山腴、向仙乔(向楚)诸学者,习汉学。1927年高师毕业后曾到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地考察教育。1928年春任教于成都宾萌公学,并在公私立中学兼课。1942年夏任大竹文献征存委员会委员,并任教于成都建国中学,创办杂志《志学月刊》于温江涌泉寺。1943年任大竹私立潾山中学校长。1945年任四川大学城内部夜校特约教授,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科研究所指导。数年中曾兼华西大学、尊经国学专科学校、东方文教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调至四川师范学院任教。1972年退休。1981年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同年被选为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1984年任四川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学术委员。同年又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郑异材(1911~1986)男,汉族,四川叙永人,1984年入馆。四川大学毕业。曾任南充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院、成都工农师范学院讲师、教授。
《徐仁甫着作集》出版说明:
徐仁甫先生〖1902—1988〕,名永孝,字仁甫,晚号乾惕翁,四川省大竹县人。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和古典文献学家。1927年成都高等师範学校毕业后,曾至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考察教育,先后任教于成都宾萌公学、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东方文教院等学校;解放后,任教于四川师範学院,并被聘爲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汉语大字典》编委等职。
徐仁甫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于小学、经注、诸子及辞章诸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尤其于汉语虚词与《左传》研究用功最深,爲学术界所推重。
昨天看到一本徐仁甫手书诗稿,名为云竹馆诗存(之前未闻此斋号),收集了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数十首自作诗,未及付诸印行,后人竟售于商贾。
徐仁甫(1901—1988)是民进成都市委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顾问。因年事已高,我自1984年到民进成都市委会机关工作以来,很少见到他,只知道他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退休老教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激励下,各行各业掀起了为四化学习的热潮。读书自学活动日益深入开展,自学光荣、自学有前途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应当时《成都政协报》《读书导报》(成都市职工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办)的约稿,1986年隆冬我专门拜访了徐仁甫。
徐仁甫家住与少城宽巷子近邻的泡桐树街,一个幽静古色的四合院。近距离见到他,我才发现他是一位眉慈目善、清瘦谦和、说话斯文、音调平和的长者。
他告诉我,今年已86岁,是1980年参加民进的。我心中一推算,入会时他已是80老人。
我们的交谈从教书育人开始的。他说,1927年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到1972年四川师范学院退休的近半个世纪的教书生涯中,他与青年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爆发后,他想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呢?最后决定办一种有益于青年的刊物,取名叫《志学》,鼓励有志青年学习和继承民族遗产、振奋民族精神、抗战到底。《志学》月刊在极艰难的环境里办了两年,许多知名学者,如谢无量、姜亮夫、殷孟伦等都为之着文撰搞。抗战的旷日持久,常使他坐卧不安,“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催促他在如豆的油灯下,搜集中国历代妇女的爱国诗篇,编辑成《女子慷慨集》。他为该集写序作注,把集子散发给学生,他要同学们读书切记不要忘了救国。
谈起这段往事,徐仁甫的语速很慢,常常陷入停顿中。
解放后,徐仁甫虽仍然从事教师工作,但在极左路线、阶级斗争盛行的日子里,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文史学,一直不受重视。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的一次大批判会上,有人竟气势汹汹地吼道,马列主义进不了课堂,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老顽固,你的这些封建东西挡了路。这句话,他一直纠结在心。1972年徐仁甫退休回家后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多行不义必自毙”。“四人帮”垮台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的振兴,民族的新生,使他感到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舒坦与欢欣。
谈到1980年参加民进时,徐仁甫说,对于民进他早就有所知,这是一个以文化教育出版为主体的民主党派,里面还有许多自己的老朋友。为什么80高龄还要入会?他微微一笑,“桑榆虽晚,夕阳尚有余辉”。他表示,参加民进就是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组织的支持引导下,为振兴教育,培养四化人才发挥余热。
由于身体与年龄的缘故,徐仁甫不可能外出讲学、辅导,他在自己的这间书房加卧室的屋舍里,每天接待那些来访的客人。他们中有教师,工人、干部, 无论多忙,他都为他们解难释疑。他说,国家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颓废。对于年青人他更是竭尽心智,奖掖提携。一位初中学历的中学教师求学上门,他从最简单的古字分析讲解起,直到送他考上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邻近县上一位年青的小学教师在他信函指导下成绩显着提高,年青人的自学成绩受到了县上的重视,最后初安排到县教研室工作;江苏镇江粮食学校的一位学生邮来所着《虚写旁释》,他一丝不苟地读完厚厚的手稿,不仅为该稿写下了详细的意见,并且还热情地向当地的出版社推荐。
徐仁甫长期从事古典文学与训诘学的教学与研究。1972年退休时,当时的大环境是知识分子已被作为“臭老九”而打翻在地,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下,更遑论从事其学术研究。1976年10月,“四人帮”的覆灭而迎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才使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将改变国家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徐仁甫告诉我,1980年加入民进后,组织对他很关心,鼓励支持他把多年来在教学与研究中的成果整理出来,出版面世而益于读者与社会所需。徐仁甫说,组织的关爱使他很受感动,他想起了抗战时为省女中写的校歌中“莫把光阴虚度了,学问无止境”这句话。他开始着手整理与写作。
1980年以来,北京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徐仁甫的《广释词》、《杜诗注解商榷》、《杜诗注解商榷续编》、《左传疏证》、《史记辩证》、《古书引语研究》。其中《广释词》、《杜诗注解商榷》和《左传疏证》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日本着名汉学家皮多野太郎所着《读中国近刊虚词研究书》评价《广释词》说:“本书是作者倾注毕生精力,以补《助学辩略》、《经传释词》、《词诠》、《诗词曲语辞汇释》诸书之不足的力作。书中新颖的见解随处可见。”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对《徐仁甫著作集 全10册 2014 高清》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内容、出版背景、影响及其学术价值。徐仁甫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和阐述。其作品集的出版不仅汇集了其多年来的学术成果,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本文章将从作品的内容概述、学术价值、出版背景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徐仁甫著作集》的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
《徐仁甫著作集 全10册 2014 高清》是一部系统性地收录徐仁甫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著作。该著作集涵盖了徐仁甫在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对先秦、两汉及唐宋时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每本书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详细阐述了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思想演变,并且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诠释和分析,呈现了徐仁甫严谨的学术态度与独到的见解。
在这部10册的著作集中,徐仁甫展示了自己对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深厚理解和广泛研究。从《论语》到《史记》,从《汉书》到《大元大一统志》,每一部经典都通过徐仁甫的学术视角被重新解读和诠释。这种系统化的整理与阐发,既为学术界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也让普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兴趣与理解。
徐仁甫在这部著作集中的文章,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具学术性,又不失普及性,使得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每一册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学术支持,同时也使得普通读者能轻松跟随其思路,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徐仁甫著作集》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学术作品,承载了徐仁甫多年研究的智慧和心血。该作品不仅深刻反映了徐仁甫的学术功底,还展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的独到贡献。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看,徐仁甫不仅仅是对传统经典的复述,更通过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学术问题并给出了系统的解答。
徐仁甫的学术研究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他对古代经典文献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解读《论语》时,他不仅关注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还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哲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对于今天的教育理论与社会思潮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外,徐仁甫的著作集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许多文章通过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比对,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和结论,推动了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学术界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徐仁甫著作集 全10册 2014 高清》的出版背景不仅与徐仁甫个人的学术成就密切相关,也与当时中国学术出版界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在2014年,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传统学术出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此时,出版一部系统性、全面性的学术著作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宝贵的知识工具书。
徐仁甫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学者和读者期待能够系统地了解他的学术成就。2014年,随着电子书出版和高清影像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籍出版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这一时期,出版界对如何将学术经典以更加方便和高效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进行探索,徐仁甫著作集便应运而生。
《徐仁甫著作集》的出版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对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成果系统化、整理化的重视。该作品的出版不仅满足了学术界对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需求,也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高清版本的发布,作品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也使得学术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徐仁甫著作集 全10册 2014 高清》的发布,标志着徐仁甫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徐仁甫的学术理念和方法为许多年轻学者和普通读者所推崇。此部著作集的问世,不仅巩固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引发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广泛关注。
该著作集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它在大众文化的普及和思想启蒙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读者通过阅读《徐仁甫著作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徐仁甫的学术作品不单单是理论上的知识传播,更是在文化与思想层面的启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
此外,徐仁甫的著作集还为各类学术讨论和学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将该著作集作为研究的基础,进行学术辩论与交流。通过这些学术互动,《徐仁甫著作集》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总结:
《徐仁甫著作集 全10册 2014 高清》不仅是徐仁甫个人学术生涯的结晶,更是中国学术界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这部著作集通过系统性的整理和深入的解读,为学术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徐仁甫的独到视角和深刻洞察力,使得这部作品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徐仁甫著作集》的出版,更多的学术成果将得到传播,更多的人将从中汲取智慧。这不仅有助于学术界的繁荣,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徐仁甫对学术界和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