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申叔遗书补遗 全2册 广陵书社2008

刘申叔遗书补遗 全2册 广陵书社2008
Quantity

  • 刘申叔遗书补遗 全2册 广陵书社2008

    《刘申叔遗书补遗(上下)》收集了《刘申叔遗书》失收的文章,为编者在研究刘师培的过程中发现的佚文,主要包括《国文典问答》,安徽、江苏、江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以及发表在《中国白话报》、《警钟日报》上的文章等等,是研究刘师培的重要资料,对于窥探刘师培思想、学术全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申叔遗书补遗》目录:

    前言凡例正编一八九九年和阮文达公秋桑诗并序一九0一年早期文十一篇: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论文化、治术之美,唐宋并称,然其国力、民质之强弱程度迥异,厥故安在论关中称西北陕区,长江为东南天堑,其地土之肥瘠、形势之险夷,试以历朝陈迹,证之近今大势,博考精求,为政治地理学之一助论……一九0二年一九0三年一九0四年一九0五年一九0六年刘申叔遗书补遗下册

     

    《刘申叔遗书补遗》序言: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1884年6月24日(农历闰五月初二)生于扬州,小字闰郎。曾祖父刘文淇、祖父刘毓崧、伯父刘寿曾三世共疏《春秋左氏传》,并入《清史儒林传》。刘师培幼年由母亲李汝萱授《尔雅》、《说文解字》、《诗经》等,后随从兄刘师苍问学,8岁开始学习《周易》,14岁开始研读《晏子春秋》等子部着作,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柢。18岁参加府试,以“木兰已老吾犹贱,笑指花枝空自疑”警句名噪一时。1902年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中第十三名经魁。并游历南京,与缪荃孙等交往。    刘师培少年时代,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不断。他十分关心时局,写下了《湘汉吟》、《燕》、《宫怨》等诗作。1903年3月,刘师培赴开封参加会试,行前,慨然于“苟安旦夕”、“墨守旧习”的学术风气,撰写《留别扬州人士书》寄给《苏报》,强调建立小学基础,实行欧化主义,革保守之旧习,生兼善之念,鼓励出洋留学,组织师范学会,广募教育经费,兴办新式女学。会试落第后,刘师培往来于南京、扬州,与缪荃孙、杨文会、桂蔚丞、方尔谦、方尔咸等名流交往,并接受王锺麒(郁仁)等进步人士的影响,筹办扬州师范学会、协助扬州乡人出洋留学社,以联合教师,改良教法,鼓励留学;针对清政府《密谕严拿留学生》,发表了《论留学生之非叛逆》,强调“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政府甘为公敌而不辞,于学生何尤?”“中国者,汉族人之中国也!叛汉族之人,即为叛中国之人;保汉族之人,即为存中国之人!”在《黄帝纪年论》中,要求废除帝王纪年,改用黄帝纪年,公开提倡排满反清。秋,与王锺麒同赴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章士钊、林獬、陈去病、汪允宗、林宗素等,改名“光汉”,作《中国民族志》,详细论述汉族扩张、异族入侵和各族融合的历史;编撰《攘书》,强调“夷夏之防”,宣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鼓吹民族革命。同时,加入中国教育会、对俄同志会,参与爱国学社工作,与蔡元培等创刊《俄事警闻》,并积极为林獬创办的《中国白话报》撰稿,发表大量的通俗文章,用白话文向普通民众宣传革命理论。写成《驳泰誓答问》、《小学发微》。   1904年2月,《俄事警闻》改名《警钟日报》,刘师培任编辑主任。2月29日,刘师培致信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端方,劝其“举两湖之疆,归顺汉族”,并参与对俄同志会改组为争存会的工作。5月,刘师培因“苏报案”回扬州暂避,后赴南京等地;次月与何班结婚,不久夫妇同赴上海,何班改名何震,入爱国女校,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当时着名的革命夫妻。7月,所着《中国民约精义》出版,该书“举吾国前哲所言,凡有与西儒民约之旨相合者,悉加采录,而每条之后,悉加后案,以与《民约论》相印证。”使“改革政治之阻力,亦无从而生”。11月,光复会在上海成立,刘师培由蔡元培介绍入会。此时,广西总督王之春来沪联俄,刘师培与万福华等策划暗杀王之春,行动失败后,万福华等被捕。刘师培与林獬四处筹资,延聘律师为万福华辩护,最终万福华被判监禁十年。    1905年初,刘师培与邓实、黄节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国学保存会,发刊《国粹学报》,“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增强民族自信心。3月25日,清政府查封《警钟日报》,并通缉刘师培等报社人员。刘师培化名金少甫,逃往浙江嘉兴,协助敖嘉熊处理光复会温台处会馆事宜,同时从事中国学术史研究,发表《古学起源论》、《古政原始论》、《群经大义相通论》、《两汉学术发微》、《汉宋学术异同论》、《理学字义通释》、《文说》等,综合运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扬州学派的传统治学方法,研究中国经学、诸子学、文学等学术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关系。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刘师培以光复会会员身份加入上海分会。同时,刘师培先后编写了《经学教科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地理教科书》、《中国文学教科书》、《伦理学教科书》等,以近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为基础,按照种族革命的需要,以进化论的观点对历史文献进行全面的审视,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特别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突破了传统的纪传体方式,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突出了对古代社会生活的阐述,表现出新史学的生气和活力。    1906年春,刘师培由嘉兴赴上海,结识柳亚子等,旋回扬州,应陈独秀之约,偕母亲李汝萱、妻何震同赴安徽芜湖,任皖江中学、安徽公学、赭山学堂等校教师,与柏文蔚、陶成章、张通典、谢无量等同事,参与岳王会、暗杀团活动,并邀请苏曼殊、敖嘉熊、徐慕达等革命志士来芜湖,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继续宣传革命。秋,刘师培肺病发作,11月初,由芜湖经南京赴上海治病,并捐书660册,与邓实、黄节等发起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向国学保存会会员及社会人士开放。由于刘师培在学校公开宣传反满革命,引起清吏关注,刘师培由上海返还芜湖后,托胡渭清将一百名新近吸收的同盟会会员名册送往上海交蔡元培,举家迁回扬州。不久,与何震再赴上海,筹建国粹学堂,未果。这期间,刘师培还发起编辑乡土教科书,并抱病编成了《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江苏乡土地理教科书》、《安徽乡土历史教科书》、《安徽乡土地理教科书》等,激发爱乡爱国、保族保种的热情。同期完成的还有陈庆林、黄节等编写的湖北、直隶、江西、广东等省乡土历史教材。    应章太炎的邀请,1907年2月13日刘师培夫妇与汪公权、苏曼殊同赴日本,参与《民报》编撰工作,并结识孙中山、胡汉民、宋教仁、黄侃、钱玄同等东京革命党人和宫崎滔天、幸德秋水、和田三郎、北辉次郎等日本志士,与章太炎等发起成立亚洲和亲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以“韦裔”、“豕韦之裔”的笔名参与革命宣传,发表了《普告汉人》,强调排满不是革命的目的,“今日之讨满,乃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者也。”在《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中,详细考证了满人历史沿革,驳斥《新民丛报》关于明朝亡于清,“其国虽亡而不曰亡”的论调,结束了《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当时有“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的说法。这时,章太炎与孙中山等因日商赠款问题发生矛盾,掀起“倒孙”风潮。刘师培介绍北辉一郎、和田三郎入同盟会,并提议改组同盟会本部,由于刘揆一的反对而中止,同盟会内部矛盾加剧并公开化,刘师培、章太炎等在思想上产生了动摇。    刘师培夫妇到东京后,很快看清了资本主义发展中民众生存危机的严峻现实,对民族主义革命产生了怀疑,开始接受当时盛行于日本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07年6月,何震与陆恢权、徐亚尊、周怒涛等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出版机关刊物《天义报》,“以破坏固有之社会,实行人类之平等为宗旨,于提倡女界革命外,兼提倡种族、政治、经济诸革命。”刘师培与张继、汪公权等创办了社会主义讲习会(后更名“齐民社”),先后举办15次集会,与幸德秋水、堺利彦、北辉次郎、和田三郎等日本无政府主义者互通声气。刘师培在《民报》发表《悲佃篇》,主张“尽破贵贱之级,没豪富之田,以土地为国民所共有”。在《天义报》上,提倡“人类均力说”,“扫荡权力,不设政府,以田为公共之物,以资本为社会公产,使人人作工,人人劳动”,认为无政府主义的平等观是真正的平等观,“仅言无政府,则种族革命该于其中;仅言种族革命,决不足以该革命之全。”无政府主义革命优于种族革命;他把中国古代的老庄思想、大同理想与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相联系,认为中国人民具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传统,中国政府的统治形同虚设,“故世界无政府,以中国为最易,亦当以中国为最先。”立宪派提出的“新政”,“虽名曰图强,实则利于上而不利于下。若今日中国之新政,则尤为病民之根。”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刘申叔遗书补遗》是广陵书社2008年出版的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书籍,它是对已故学者刘申叔遗留下来的文稿、书信及其未完之遗志的补充与整理。全书分为两册,涵盖了刘申叔在学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贡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刘申叔的学术成就与思想背景、遗书的整理与补充过程、书籍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以及这部书对现代读者的启示与影响。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刘申叔的学术思想和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1、刘申叔的学术成就与思想背景

刘申叔,原名刘震,生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和政治人物。刘申叔早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后逐渐接触西方哲学和现代政治思想,他的学术观点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位学术大家,刘申叔在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和贡献。尤其是在近代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中,他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前瞻性。

刘申叔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还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的融合上。他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与发展潜力,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文化圈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近现代化进程中,他主张在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科技、政治制度与社会理念,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此外,刘申叔的思想背景深受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所影响。他亲历了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与政治动荡,这些历史事件塑造了他对社会变革、国家命运以及文化认同的深刻思考。他的学术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2、遗书的整理与补充过程

《刘申叔遗书补遗》是刘申叔在其晚年所留下的文稿和遗书的整理成果。刘申叔的遗书内容广泛,涵盖了他的学术思考、个人经历、政治主张等多个方面。由于刘申叔生前极为注重学术的严谨性和历史的真实再现,因此他的遗书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遗书的整理过程经历了多次的编辑与补充。在刘申叔去世后,他的家人和学术圈内的朋友们根据刘申叔生前的遗愿,对遗书进行了细致的整理。这些遗书原本分散在不同的信件、笔记和论文中,经过编辑整理后,才逐步呈现出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学术与思想遗产。编辑者不仅要保留原文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还需要对一些未完成的思路和未曾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遗书的整理过程中,编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刘申叔未完的思想和研究。部分遗书中包含了刘申叔对于某些学术问题的初步思考,编辑者通过仔细分析其手稿中的注释和草稿,推测出刘申叔未竟之志,并根据其学术风格和历史背景对未完成的部分进行了补充。这样的编辑方式不仅保留了刘申叔原本的思想框架,还赋予了这些遗书更为完整的学术价值。

3、书籍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刘申叔遗书补遗》不仅是一部学术性的遗作,它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申叔的写作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在他的遗书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冷静分析,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他的文字常常简洁而有力,充满了哲理的光辉,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在文学价值方面,刘申叔的遗书不仅是一种个人表达,也是一种历史见证。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者如何在时代巨变中保持思想的独立性与清醒。他的遗书不仅仅记录了个人的思考,更承载了他对时代变革的观察与批判。在书中,刘申叔通过文字向后人传递了一种责任感,鼓励读者在面对历史与文化的挑战时,始终保持理性与智慧。

从历史意义上来看,《刘申叔遗书补遗》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的许多思考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生活的总结,更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探讨。例如,刘申叔在遗书中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些观点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他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4、对现代读者的启示与影响

《刘申叔遗书补遗》对现代读者有着多重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深层次的思考,认为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和政治的改革来解决所有问题。然而,刘申叔的遗书则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对社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刘申叔的遗书让现代读者看到了一个学者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自我、勇于思考的精神。刘申叔的学术生涯充满了挑战与曲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是一种激励,让我们在面对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勇气。

最后,刘申叔的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当代社会的视角。他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倡文化自觉,这一思想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随着世界的日益开放与相互联系,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刘申叔的遗书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促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

总结:

《刘申叔遗书补遗》是刘申叔在其一生学术成就的总结和补充,它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刻的文化与历史反思。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刘申叔的思想以及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贡献。同时,这部书籍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尤其是在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方面。

刘申叔的遗书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份重要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学者和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7:53
下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7:55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