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
Quantity

  •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共6册,由金城出版社2014年出版。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书目: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佛教与中国历史文化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北京佛教人物考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北京佛教史地考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新中国佛教大事记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元代北京佛教研究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茶禅心月  茶道新诠及其开拓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出版说明:

    从佛法本身来说,教、理、行、证的修学次第,已经为佛弟子指明了修学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为自己的资质、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类型的佛法,如重义理、重实践等区别。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义理的探讨是为了将佛陀所要开示的真实事理,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如“阿毗达磨”虽然着重于论证“法”的自性、定义、关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谛理的现观”,最终归宿于修证。那么,重修证的佛教,主要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重视佛法的适应性、实效性,所以对事相的分别比较少,如初期大乘经典以“般若”、“三昧”解脱门”、“陀罗尼”、“菩提心”等作为中心,来表达从发趣、修行、证入的历程。虽然存在着这种不同的侧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义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中心。中国佛教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表明了这点,如天台智者大师的教观并重,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高僧传》将古代僧人分为十科,其中翻译、解义、读诵便属于义解门;而习禅、明律、感通、遗身、护法、兴福,都是属于实践门一类;最后一科杂科”则是指出家人的外学修养,傍及世间经书、治世语言、礼乐文章等,无不兼通。

    但是,传统意义的佛教义解,主要是注疏经、律、论,在“述而不作”中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当然也有一些专门性的着作。而且,这些佛教义解僧,都是从自己的信仰与经验出发,通过注疏、论着,来达到实践与弘法的目的。南北朝佛教的兴盛、隋唐佛教的辉煌,都与义解的繁荣是分不开的。而禅宗的发展则为中国佛教注入新的生命,重视主体的体认,自己身心的解脱;净土法门的流行,激发了佛教的信仰感情,为佛教走入社会提供了方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禅、净的流行,在这种“简单”、“不立文字”的潮流下,中国佛教徒逐渐失去探讨高深佛理、考察繁琐戒律的兴趣。于是,中国佛教重视义理研究的优良传统便丧失殆尽。

    但是,另一方面,佛学研究在佛教界之外却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近代意义上的佛学研究,应该是开始于欧洲殖民主义者侵入亚洲地区,为了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必须要深入研究亚洲的宗教及其文化。于是,通过接触梵文、巴利文等东方语言,开始了解佛教的理论,消化佛教的教义。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学者注重现代佛学研究的客观性、纯学术性,形成了佛学研究的现代传统,于是佛教便成为一种学问—佛学。19世纪后期,日本佛教界开始运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从而推动了日本佛学研究的兴盛与发达。随着“西学东渐”、日本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增强,中国开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佛学研究,这在当时中国佛教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与回应,特别突出的如《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的辨伪,“大乘佛教非佛说”的讨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之辩等。同时,佛教界受到时代流行的学术方法的影响,尤其是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运动,高扬佛教理性主义思想,直接推动了佛教界从事佛学研究,这其中以印顺法师的影响最大。但是,相对来说,学术界则在佛学研究上取得了更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佛教界基本上完成了修复寺院、重塑佛像的工作,寺院呈现出游人如织、香火旺盛的现象。于是,培养人才、弘法、学术研究等工作提到首要位置。然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各方面人才的紧缺无形中遏制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而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又与佛教界的观念与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

    佛教学术研究真正的根本意义,不仅是了解存在于一定时空中的佛教发展形态,更是从现存的文献、文物中,去伪存真,探索其前后延续、彼此关联的因果性,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佛法的本质,及其因时因地的适应。了解过去佛教的真相,从中承受根本而主要的佛法特质,作为我们信行的基础,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以“以法为依,师道庄严”为所训,佛弟子闻熏正法、清净解脱,僧团弘法、办教育,皆应“以法为依”。僧团要清净和合,必须“以戒为师”,受戒、学戒、持戒,言传身教,行为规范、理念相同、经济待遇均衡的清净僧团才能体现出佛教的神圣性,这就是师道庄严”;而且,在办教育、弘法、文化出版等事业中,更能注重“法”的清净性与“人”的师道,师资相承,清净布施。

    “以法为依,师道庄严”,即“法”要清净,“人”要庄严;在“法”上,要依法不依人;在“人”上,出家人要清净和合,在家居士要恭敬虔诚,僧俗各住其位,方显“法”、“人”的清净庄严。要实现“以法为依,师道庄严”,要以“法”的教育培养“人”,即要注重人才建设,举办僧教育和居士教育;“人”要修学体证“法”“法”才能体现、呈现,正法才能落实到世间;“人”要深入理解“法”,即要研究、研讨;“人”要弘扬“法”,“法”方能广大,即要注重弘法、文化出版。所以,教育修学、研究弘法、文化出版,是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三大功能,也是研究所同仁们一起奉献努力的事业。

    研究所成立十年以来,相继出版了《放手拈花》、《走近佛陀》、《北京佛教文献集成》、《居士教学丛书》等近百本书籍,举办“佛教节日与民俗”、“辽金佛教研讨会”“元代北京佛教研讨会”等多次研讨会。现在,又组织出版《汉传佛教研究论丛》,推进佛学研究的发展,促使佛法能够深入社会人心,达到净化人生的效果。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这一重要佛教研究著作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该系列丛书的内容、学术价值、研究方法及其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在汉传佛教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第一部分从丛书的整体内容结构入手,阐明其所涵盖的主题及知识体系;第二部分探讨了该丛书的学术价值,分析其在佛教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中的独特贡献;第三部分聚焦于丛书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创新;第四部分则从汉传佛教的现代发展角度,评价该丛书对于当代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通过这些层次的分析,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对《汉传佛教研究论丛》的全面理解。

1、丛书的整体内容与结构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作为一套学术性很强的研究丛书,涵盖了多个关于汉传佛教的关键议题。全书共六册,每册均为独立的主题探讨,但又互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关于汉传佛教从古至今的全景式学术图景。第一册主要聚焦于汉传佛教的历史发展,探讨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如何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生根发芽,形成独具特色的宗派和教义。第二册则深入分析了汉传佛教的经典与哲学思想,尤其是《大般若经》等经典在汉地的传播与翻译问题。

丛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深刻的学术思维,每一册的内容不仅相互独立,且能在整体框架内有机结合。第三册探讨了汉传佛教的宗教仪式与寺院建设,着重分析了佛教在中国的宗教实践,特别是如何与中国传统的礼仪、祭祀文化相融合。第四册则主要聚焦于汉传佛教的艺术形式,从佛教雕塑、绘画到建筑艺术,揭示了佛教艺术如何融入中国传统美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第五册和第六册则分别探讨了汉传佛教的社会影响与现代发展问题。第五册通过对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变迁的分析,考察了佛教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在政治与文化的互动中不断演变。第六册则关注当代佛教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探讨了汉传佛教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路径。

2、丛书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无疑是汉传佛教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首先,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具有全面性和深度的学术资源。这套丛书不只是对历史文献的罗列,更对汉传佛教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研究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框架。例如,在探讨佛教经典的翻译和理解时,丛书通过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分析,推动了汉传佛教经典的多层次解读。

其次,这部丛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佛教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在之前的研究中,部分领域往往较为片面或不足,而《汉传佛教研究论丛》通过深入的专题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既关注传统佛教的经典与理论,又不忽视佛教在社会实践中的变迁和挑战,从而为佛教研究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野和更为细致的研究路径。

该丛书的学术影响也体现在它推动了汉传佛教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佛教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亚洲地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研究逐渐得到重视。《汉传佛教研究论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使得汉传佛教的研究能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丛书所反映出的学术深度和独特视角,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对话架起了一座桥梁。

3、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是该丛书的一大亮点。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史学研究方法,这套丛书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历史学、哲学、宗教学、社会学等,使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极大的拓展。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学术工具,作者不仅能对汉传佛教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还能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对佛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适应进行分析。

例如,在对佛教经典的研究中,丛书并不单纯依赖文本的翻译和解读,而是借助现代语言学和文化研究方法,分析佛教经典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理解和应用。此外,丛书还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这种方法的创新,使得丛书的研究成果更具前瞻性和综合性。

另外,丛书在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对当代学术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当代社会对传统宗教的重新审视,尤其是佛教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汉传佛教研究论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视角。例如,在探讨佛教的社会功能时,丛书不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宗教功能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佛教如何在当代社会中适应新变革,从而为当代佛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4、对汉传佛教现代发展的推动作用

《汉传佛教研究论丛》在促进汉传佛教现代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未来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丛书通过对佛教历史发展的回顾和对当代挑战的深入剖析,为汉传佛教提供了理论支持,帮助佛教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和思想变革,丛书提出了汉传佛教如何通过适应时代变化来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的理论框架。

其次,丛书对佛教艺术与文化传承的研究,也为当代汉传佛教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当代中国,佛教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现象,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丛书对佛教艺术、寺院建设等方面的讨论,启示了当代佛教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文化创新和艺术传承,推动佛教文化的再生与发展。

最后,丛书在对当代佛教发展的思考中,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教义本身,更扩展到佛教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问题。它为当代佛教界提供了理论支持,帮助佛教适应现代社会变革,为佛教文化的全球传播打下了基础。这些讨论和研究为当代汉传佛教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总结:

综上所述,《汉传佛教研究论丛 共6册 2014高清》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著作。它不仅系统地展示了汉传佛教的历史与文化,而且通过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深刻的学术洞察,为当代佛教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丛书的出版,既是对汉传佛教学术研究的总结,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参考。

通过对这套丛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传佛教的现代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对当代挑战的积极回应。未来,汉传佛教必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8:43
下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8:46

相关推荐

  • 北大史学(共19册)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北大史学(共19册) 北大史学(共19册) Quantity 北大史学(共19册) 作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出版社: 北京大学…

    2024年11月18日
  •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Quantity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詹安泰…

    2024年11月20日
  • 晚清民国报纸18种共853期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晚清民国报纸18种共853期 晚清民国报纸18种共853期 Quantity 晚清民国报纸18种共853期 <中国丛报(澳…

    2024年11月20日
  • 曾文正公全集 全23册 2011清晰华侨出版社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曾文正公全集 全23册 2011清晰华侨出版社 曾文正公全集 全23册 2011清晰华侨出版社 Quantity 曾文正公全集 …

    2024年11月20日
  •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共100册)PDF 电子版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共100册)PDF 电子版册数:100册格式:PDF文件大小:6.6g出版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2024年11月5日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