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天马—曲村(1980-1989)》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天马—曲村(1980-1989)》PDF电子书全4册,由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8hm万圣书城
《天马—曲村(1980-1989)》为套装书,内容包括山西南部天马-曲村遗址所在地区的区域概况及自然环境演变、考古调查、发掘、整理、研究以及报告的编写、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周、春秋时代——晋文化(上)居住址等。8hm万圣书城
8hm万圣书城
《天马—曲村(1980-1989)》书目:8hm万圣书城
天马—曲村(1980-1989) 第1册天马—曲村(1980-1989) 第2册天马—曲村(1980-1989) 第3册天马—曲村(1980-1989) 第4册 图版8hm万圣书城
8hm万圣书城
8hm万圣书城
8hm万圣书城
8hm万圣书城
《天马—曲村(1980-1989)》出版说明:8hm万圣书城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地区曲沃县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以天马-曲村一带为中心的地区(图一)。遗址区东距翼城县城约12公里,西距侯马市约30公里。地处山西省南部的汾河下游地区。该地区是山西省南部的交通中心。境内的南同蒲铁路北达太原、大同,往南与陇海铁路相连。侯西铁路往西经韩城达西安。修建中的侯月铁路往东经晋城达河南月山。公路往北可达太原等地,往南可达运城、三门峡,往西可达陕西韩城,往东可达晋城这里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略短。年均温12.6°℃C,1月份平均温度-3.3°℃,7月份平均温度26.4°C。年降水量为525.7毫米,降水量最多年份达625.5毫米(1964年),最少年份为310.4毫米(1957年),年际变化较大,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其间多有暴雨出现。8hm万圣书城
区内的河流有滏河,自东向西汇入汾河。滏河年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78万吨。滏河由于1966年建成滏河水库,成为季节性河流。8hm万圣书城
周围的植被、土壤状况:山地分布有少量阔叶树白桦、山杨、柞木等,海拔500-1000米为灌丛农垦带,自然植被以中旱生的稀树灌丛和草本占优势,有酸枣、荆条,草本有苔草、白杨草等。倾斜平原下部和冲积平原主要栽培作物有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秋粮有玉米、高粱、谷、薯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烟草为主。山区主要有山地褐土和粗骨性山地褐土,海拔500-900米之间多为褐土性土。倾斜平原的中下部和平原的大部分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很高,是古老的耕种土壤之一,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这里的农业就相当发达,故耕作历史悠久(彩版壹)。8hm万圣书城
二、历史沿革8hm万圣书城
汾河沿岸襄汾的丁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经多年研究,丁村文化包含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遗址,其中尤以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典型遗址而着称于世。这时,人类主要活动于汾河沿岸的高阶地上。根据所出土的动物化石判断,文化层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早在旧石器时代,汾河下游一带就有人类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本地区有枣园H1遗存。枣园位于浍河上游滑家河、浇底河交汇三角地带,H1属前仰韶文化,与褚村一期组成枣园H1遗存的早期、晚期,分布于临汾盆地,是庙底沟文化之源西阳呈、里村西沟第一阶段与半坡文化早期年代相当。西阳呈第二阶段、乔山底第一阶段分属庙底沟文化中晚期。上北平望遗址在侯马高村乡,为半坡晚期类型、庙底沟二期、二里岗文化。庙底沟二期时,为取水方便,人类往往选择在河流两旁的阶地或台地上作为居住地,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更为理想。曲村遗址晋文化层之下有仰韶、龙山、东下冯类型夏文化层。由此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曲村遗址除商代以外,一直有人类活动遗迹,历史悠久。自西周以来这里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直到公元前585年,晋国都城迁至新田(今侯马)。秦至晋为绛县或绛邑县。秦置绛县,治新田(今侯马)。北魏太和十一年(478),始置曲沃县。历史上浍河汛期,于北周建德六年(577)、隋开皇十年(590)两次冲毁曲沃县城,使城址移至今址。元代曲村为县内重镇。8hm万圣书城
城址转移一般规律是城址位置由沿河上游向下游转移,由腹地小的向腹地大的地方转移,考虑对外交通方向,侯马比曲村更便于向西与秦国联系,向南进入今运城盆地沿南阳道(今黄河以北南太行山以南一带)东进。城址转移与本地区地貌演化与黄土切割亦有一定关系(详见后述)。8hm万圣书城
遗址区位于侯马盆地中。侯马盆地是一地堑盆地,其地貌格局主要受北东东向(或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侯马盆地北靠塔儿山(古名崇山),南屏紫金山(古名绛山),东边山地为中条山北段。塔儿山和紫金山山麓均有近东西向断层通过,中条山山麓有北东向断层将其与侯马盆地分开。侯马盆地沿这三个断层带下陷而成为盆地。侯马盆地以浍河和滏河的冲积平原为主,山麓带有源自各山地的小河沟出山后形成的冲积扇。侯马盆地西部是汾河冲积平原,再往西隔黄河与关中渭河盆地东北隅连成一片。曲村遗址即位于塔儿山山麓洪积风积黄土斜塬与滏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图二)。塔儿山为基岩山地,山地走向北东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比盆地区高600米左右。主峰塔儿山海拔1493米,组成塔儿山的基岩有奥陶系灰岩、石炭二叠系砂岩或砂页岩夹灰岩,还有侵入岩。侵入岩多分布于山地东部,沉积岩多分布于山地西部。塔儿山往东到翼城县东北为二峰山,二峰山也是基岩山地塔儿山与二峰山之间地形下凹,为遭受切割的黄土斜塬。切割黄土斜塬的冲沟中出露有静乐红土和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黄土。这带由于处于塔儿山-二峰山隆起带上,地形上属于侯马盆地与北边的临汾盆地的分水岭。但由于地形相对两侧的山地较低,因而是侯马盆地北上临汾盆地的东部通道。8hm万圣书城
塔儿山往西至吕梁山之间为黄土台地,称柴庄汾阳岭黄土台地。汾河由北往南穿过黄土台地。汾河河谷在该地段已深切到基岩,基岩之上是上新世早期形成的冲积砾石层,上覆上新世晚期的静乐红土,再往上是中、晚更新世黄土,表明该黄土台地是中更新世以来逐渐抬升形成的。柴庄汾阳岭黄土台地地区是侯马盆地与临汾盆地间的西部通道,也是两盆地之间的主要通道。8hm万圣书城
紫金山也为一基岩山地。山体东段窄而低,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山地中发现有三层溶洞,最大的溶洞位于山地中部。中段山体宽而且高大,主要是太古界片麻岩,南坡有寒武系灰岩。山体西段低而窄,全由片麻岩组成。紫金山是一单斜翘起的断块山地。其北麓大断层自晚新生代以来,曾强烈活动,因此在山地北麓多处可见保存较好的断层崖。紫金山的新构造活动有其特点,在单斜翘起的同时,还有以主峰一带为中心的拱曲。因此,紫金山中段高大,东西两端低矮。8hm万圣书城
紫金山往东是一片黄土墚区,墚顶面很平坦,与绛县一带的冲积平原连成一片。黄土墚下部出露有上新世紫红色砂和红粘土,之上出露有零星的早更新世砾石层,再上是中晚更新世黄土。可见该黄土墚区也是中更新世以来逐渐抬升而成。黄土墚北缘与侯马盆地之间有正断层发育。断层近东西走向,向北倾,由于断层的活动黄土墚前缘形成断层陡崖。这一带是侯马盆地与运城盆地间的东部通道。8hm万圣书城
紫金山以西是峨嵋台,为一典型的黄土台地。顶面是平坦的平原,四周是陡峻的黄土斜坡。峨嵋台下部有基岩岀露。基岩之上是上新世紫红色粘土夹砂层、灰黄色砂砾层、砖红色粘土,上新世粘土总厚达100米,上覆中、晚更新世黄土。峨嵋台是一断块台地,台地北侧有一大断层通过,为紫金山北麓断层向西的延伸。峨嵋台地与紫金山之间的礼元附近有一古河道地形。古河谷内广泛分布上新世河流相砂砾层。上新世至第四纪早期,汾河的支流曾经从这里向南流入运城盆地,后来由于紫金山-峨嵋台隆起带的抬升,这里成为侯马盆地与运城盆地间的分水岭。这里也是侯马盆地与运城盆地间的主要通道。8hm万圣书城
侯马盆地以东有中条山基岩山地(中条山东北段)。山地以下古生界灰岩为主,由于晚新生代以来的大规模抬升和流水的强烈切割,山势陡峭。中条山往北至翼城县东北,为高度较低的基岩山地,是侯马盆地向东到沁水盆地的重要通道。侯马盆地西部是汾河冲积平原,再往西过黄河可通往陕西韩城和渭河盆地。8hm万圣书城
侯马盆地中的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和滏河。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源自山西省西北部的管涔山,由北向南纵贯山西省中部,下游段流经侯马盆地,在侯马市西转向西流,于河津县汇入黄河。全长700公里,河津站实测年平均流量为46.5立方米/秒。浍河源自翼城县东北山地,向西南流,在翼城县西南转向西,至侯马市西南汇入汾河。滏河较浍河更小,源自翼城县西北山地(塔儿山东端),先向西南,再转向西,在侯马市西北汇入汾河。8hm万圣书城
侯马盆地西部的主体是浍河和滏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盆地周边的山前地带为山麓洪积扇、黄土斜塬和黄土台地。晚新生代以来,盆地大规模下陷,接受了巨厚的晚新生代沉积。侯马一带的钻孔中800多米未见基岩,估计新生界厚度在1000米以上,新绛附近的钻孔揭示新生界厚度700米左右,上新统为紫红色或砖红色粘土夹紫红色或灰黄色砂砾层,偶见灰绿色湖相粘土,厚300多米。下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中、下部以灰绿色湖相粉砂质粘土为主,间夹灰色砂砾层和棕红色粘土层。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沉积了10米左右的冲积黄土。8hm万圣书城
盆地南边的紫金山山前和盆地东边中条山山前在全新世时期仍有洪积扇发育。洪积扇组成物以冲积黄土和冲积砾石层为主。源自紫金山的河谷较小,因而洪积扇扇面纵剖面较陡。源自中条山的河谷较大,因而洪积扇扇面纵剖面较平缓。8hm万圣书城
盆地中部从翼城北至曲沃东有一个狭长的隆起带,长30多公里,隆起带东段丹子山一绵山段为北东东走向,绵山、丹子山都是基岩山包,由奥陶系灰岩组成,相对高差140米左右,它们之间是黄土垄岗。中段绵山一南唐段,北北东走向,为黄土垄岗,高出盆地平原面70米左右。西段南唐一南常段,北东走向;也是具平坦顶面和两侧斜坡的黄土垄岗。黄土垄岗由中晚更新世黄土组成。天马-曲村遗址位于滏河西北岸,塔儿山南麓洪积风积黄土斜塬前缘。遗址区北部地面缓向南倾斜,东西向上呈和缓的波状起伏,南部毛(三)张一带地面平坦。曲村镇位于遗址区西部,地势较低而平坦(彩版贰)。 8hm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