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国学研究》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国学研究》PDF电子书共33册(1-33辑),由北大出版社1993至2014年出版。zl3万圣书城
《国学研究》书目:zl3万圣书城
国学研究 第1卷国学研究 第2卷国学研究 第3卷国学研究 第4卷国学研究 第5卷国学研究 第6卷国学研究 第7卷国学研究 第8卷国学研究 第9卷国学研究 第10卷国学研究 第11卷国学研究 第12卷国学研究 第13卷国学研究 第14卷国学研究 第15卷国学研究 第16卷国学研究 第17卷国学研究 第18卷国学研究 第19卷国学研究 第20卷国学研究 第21卷国学研究 第22卷国学研究 第23卷国学研究 第24卷国学研究 第25卷国学研究 第26卷国学研究 第27卷国学研究 第28卷国学研究 第29卷国学研究 第30卷国学研究 第31卷国学研究 第32卷国学研究 第33卷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国学研究》出版说明:zl3万圣书城
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粲的心灵,直接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因此,有识之士莫不疾呼弘扬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辅助现代化事业一一这实在是远见卓识。zl3万圣书城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潭止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惊纳人支流,或直或曲,或速或缓,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国学也是这样,汉有汉学,宋有宋学,今后则必有以今之时代命名的学派。历史悠久的国学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zl3万圣书城
若论国学的演进,近一百年最为急剧。一八九八年创立京师大学堂,一九○五年宣布废除科举,相继发生的这两件事的意义,随着岁月的推移将越来越证明其重要。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旳一大变革,也促使中国学术史掀开新的页。中国的学术界从此更自觉地给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留出席之地,同时也以面向世界的新姿态审视自己数千年来固有的传统,以建设新的学术与文化。而京师大学堂和它的后身北京大学遂成为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强有力的肩膀。“五四”运动刚过,一九二○年鲁迅就应校长蔡元培之聘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从此,被视为“小道”的小说登上了大雅之堂,他的讲义《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为传统的国学输人了新的血液。中国原先虽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之类讲述某一朝代儒学师承和派别的杰出着作,但没有以近代方法编写的中国哲学通史,有之,则始自胡适在北京大学的讲义《中国晢学史大纲》(上卷)。清内阔大库档案的整理与硏究,歌謡的徴集与硏究,风俗的调査与研究,都是从北大发轫的;中国最早的考古学硏究室也是在北大建立的。北京大学将一大批新的学者推上讲坛,同时也把其中一些人造就成为一代新的国学大师。正是在他们手裏古老的国学呈现出新的气派。北京大学于是也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界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zl3万圣书城
近半个世纪,“国学”这个词虽然罕用了,但仍有许多国学研究者在辛勤地耕耘着。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因为有了日趋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学研究遂亦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不会衰落也不能衰落,正如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会衰落也不能衰落一样。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国学,必将抖落身上的麈埃,吸取各国优秀文化的营养,以其扶疏的枝叶向全世界展现旺盛的生命力。而世界各国人民也会更加珍视中国寳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对他们有用的精华,以丰富他们自己。今后,北京大学的学者将一如既往作出应有的历史性的贡献。有鑒于是,我们创办这份《国学研究》。zl3万圣书城
zl3万圣书城
《国学研究》部分目录:zl3万圣书城
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王小甫雪胸与幂离——唐代女性袒装再阐释&李志生地方武力与中央权威:以曲端之死为中心&何玉红明遗民的君臣观念与立身准则&李瑄从古“宇宙”词义谈古人的宇宙观&王曾瑜《上清源统经目注序》&李静明末清初太仓地区的道德劝善活动——以陈瑚、陆世仪为中心&吴震拒斥与吸纳:论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范子烨吴音吟诵与永明新变诗体&金溪于慎行佚诗考论&范知欧易顺鼎四盟友生卒年考&李雄飞《国语》版本考论&李佳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张循玉沟春水鸭江波——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清朝文士交往研究&徐雁平《海药本草》的外来药物与中外文化背景&陈明“思孟学派”与中国美学&李衍柱本体与工夫:郑霞谷与王龙溪合论&彭国翔论三阶教与地藏信仰——兼论净土教封地藏信仰的吸收与排斥&尹富《悟真篇》的文本及丹法&朱越利《说苑》与早期《诗》学&徐建委夏商周秦汉时期宇宙生成类“图书”的阅读与分析&江林昌湘君、湘夫人的神格与原型&曹胜高《二十四诗品》用韵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司空图着《诗品》的佐证&张柏青宋金杂剧“副末”兼“净”考&元鹏飞论明清时期的船台演出&康保成北宋宫廷的建筑怖局与君臣之间的沟通渠道:以内东门为中心&王化雨中西方社会的批评者——章太炎《原道》三篇研究&李昱《庄子》“寓言”辨析&马振方《神弦歌》考论&刘航诗史互证与诗心探幽——关于诗人阮籍的研究&顾农《文镜秘府论》“草本”(稿本)考&卢盛江唐宋八大家与骈文的转向&沙红兵明代《诗经》学述要&张学智末脚新考&元鹏飞《说文解字注》“合音”、“音转”、“一字注两部”研究&宋亚云《鬻子》考&钟肇鹏荀子“性恶”论考辨&王楷论儒家的隐逸思想&肖玉峰理学底蕴与文学异彩的融合——吕祖谦《东莱博议》探微&李建军北魏的州建置&毋有江宋末徐应镳死节事迹始末&陈晓兰新蔡简楚先祖“某熊”当为“宍(肉)熊”即“鬻熊”、“奶(芈)熊”考&李开 顾涛君臣通用与如王之服:《周礼》六冕的再考察&阎步克级别、类型与品位、职位——论唐前期职事官的经济待遇结构&叶炜论晚唐五代的试官&朱溢南唐登科考——附考:吴、蜀、南汉、吴越、北汉、契丹&孟二冬明中期徽州绩溪县鱼鳞图册初探&汪庆元《历代法宝记》的二十九祖说与菩提达摩多罗&屈大成宋初禅宗的思想与临济宗黄龙派的革新&土屋太祐《阮籍集》版本源流考&张建伟韩愈“破体”为文与唐人的文体革新精神&余恕诚北郭诗社考辨——兼论元末明初三大诗人群体&何宗美唐代和五代墓室壁画中的山水画&李星明刘歆之学及后世的评述&郜积意陈奂与胡培翚交游述略&柳向春清末民初国学救国论的形成与发展——以章太炎为中心的探讨&陈学然《晏子春秋》的虚拟成分与文类辨析&马振方武则天朝诗歌系年考&彭庆生晚唐律赋题材的拓展与闽地律赋创作的繁荣&翟景运王荆公诗“作贼”说质疑——试探唐宋及其以前指斥诗歌剽窃的标准问题&祝总斌永嘉学派《诗经》学思想述论&钱志熙论僻音字的今音误注现象&范新干“回向”的定义及其源流&邱震强孔子先世流亡事迹考&王志试论朱熹《诗》说的美学意义&侯宏堂王夫之与黄宗羲的民族思想比较研究&孙宝山戴东原学述&陈祖武陈奂与高邮王氏四世交游述略&柳向春中国古籍定级标准之我见&李致忠元代坊刻与学术的互动关系初探——以刘叔简日新堂为中心&顾永新两件契丹大字木牍之研究&刘凤翥 丁勇 孔群 白玉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大事记(2006年1—6月)征稿买地券文广例&张传玺隋朝之“隋”非隋文帝所造说&胡锦贤论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体制的流弊&陈峰宋代州县官府的榜谕&高柯立论《千字文》&潘吉星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李洲良《神乌传》与《离骚传》&李若晖“诗妖”之研究&徐公持唐中宗中兴的社会反省思潮与文学精神的转变&李俊论宋元以前的船台演出&康保成《孙子兵法》“十三篇”之“穷寇勿迫”乃后学缀入考&韩伟表戴震与江永交游考&蔡锦芳许衡着述版本考&许红霞马廉的藏书及其小说研究&潘建国zl3万圣书城
图景的重现:清道光以来金陵书院与文人活动考论&徐雁平 zl3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