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新疆壁画:龟兹》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新疆壁画:龟兹》PDF电子书全1册,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年出版。u9f万圣书城
《中国新疆壁画:龟兹》由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写。介绍克孜尔石窟、台台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玛扎伯哈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阿艾石窟等。 u9f万圣书城
u9f万圣书城
u9f万圣书城
u9f万圣书城
《中国新疆壁画:龟兹》出版说明: 龟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西域大国,其疆域以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库车县为中心,包括轮台、拜城新和、沙雅、乌什和巴楚等县,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龟兹的北部是高耸的天山,这里蕴藏着金、铜、铁、铅、锡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自古就是西域的冶炼中心,所产铁器远销西域各地,至今在库车地区仍可见到不少汉、唐时代的冶炼遗址。天山雪水汇流而成的渭干河、库车河等河流一泻千里、纵贯境内,浇灌看力顷艮出。这片幅员辽阔、物产富饶的土地哺育了古代的龟兹王国和龟兹文化艺术。u9f万圣书城
龟兹地处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西方交通的桥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龟兹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与中原关系密切,几度成为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史赋予龟兹以豁达开放兼收并蓄和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特色。世界各种文化,如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原汉文化都曾在此融汇,创造出灿烂的古代龟兹文化艺术。u9f万圣书城
佛教东渐,自中亚首及中国新疆地区。龟兹是佛教繁盛的地区之一,它西承印度,健陀罗佛教艺术的续脉,东启新疆以东内地佛教艺术的发展,是北传佛教的重要纽带和阶梯。文献记载,公元3至4世纪龟兹佛教徒到内地译经者已不绝于途。龟兹人白延于曹魏三年(公元258年)到洛阳白马寺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据《出三藏记集·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中载:“拘夷(龟兹)国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佛形象与寺无异。”当时这里不仅佛寺栉比,僧尼众多,佛教兴盛,而且葱岭以东、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国的王族妇女都来此受戒学法。从以上记载可知,在公元4世纪时,龟兹佛教已达到十分兴盛的程度了,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在这时期,龟兹还出现了不少高僧大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丁深远的影响,鸠摩罗什便是其一。至唐玄奘西行去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兹已是“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东传,伴随而来的佛教寺院和石窟寺也在龟兹地区发展和兴盛起来。石窟开凿也繁若星瀚,在今新疆拜城县、库车县和新和县境内遗存有许多古代佛教石窟群,统称为龟兹石窟。仅从这些经过千年沧桑变化,历经劫难仍留存至今的石窟看,就可得知古代龟兹地区石窟开凿的规模和气势。u9f万圣书城
龟兹石窟中比较集中的石窟群有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玛扎伯哈、克孜尔尕哈、托乎拉克艾肯、台台尔、温巴什、苏巴什以及阿艾石窟等,保存洞窟总计达600余个,壁画近2万平方米。龟兹石窟在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融合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和中原文化为一体,逐渐发展形成了长期而相对稳定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模式。龟兹石窟群分布比较集中,洞窟形制类型多样,壁画题材内容丰富。随着佛教东渐而出现的东西文化交融现象也有脉络可寻。龟兹石窜影响着西域和中原佛教石窟术的发展。因此,龟兹石窟不仅在中国佛教共术中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位詈,在中亚佛教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联系中亚和东方佛教文化艺术的桥梁和纽龟兹石窟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大像窟、僧房窟、方形窟和龛等中心柱窟一般分前室,主室和甬道(高大的后甬道也称后室)。中心柱窟是佛教艺术的主要展示场所,塑像和壁画大多集中在这里。内容主要表现佛祖释迦牟尼前世、今生的事迹以及和未来佛的承继关系,是小乘佛教观念的产物。中心柱窟的内部结构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中期出现了空间较大的洞窟。同时,主室顶部出现了穹窿顶、一面坡顶、套斗顶和平棋顶等形式。中心柱窟是龟兹佛教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创造大像窟是由中心柱窟衍变而来,其特点主要是在主室正壁即中心柱前立尊高大的佛像,后室正壁前有涅槃台,主室和后室的左右侧壁前都砌筑像台。中心柱的两侧壁和后壁开龛,加上壁画中有多佛出现,呈现出明显的大乘佛教思想。u9f万圣书城
方形窟一般有前室,但多已塌毁。主室呈方形或矩形。顶部有多种形式,如穹窿顶、套斗顶、横桊顶、纵养顶等。有些方形窟中央设有佛坛。怀有些在正壁开龛设主尊像,左右壁和顶部情况与中心柱窟无异。u9f万圣书城
僧房窟在主室侧旁凿一长条形平顶或券顶的甬道。甬道顶端有的设方形小室,甬道左侧或右侧开短门道入主室。主室多为方形,门道侧有炉灶,灶对面有石床。僧房窟除了供僧人起居外,还是坐禅的场所,也称之为僧禅窟。龟兹石窟僧房窟众多,与龟兹地区早期盛行禅法有关。u9f万圣书城
在龟兹石窟中有许多小龛,其平面的长度和宽度都在1米左右,高约1米这种龛是为单人修行而开凿的。龟兹石窟中还有一些异形窟,如长条形窟、十字形窟、窖窟等,其用途可能是库房、作坊等。u9f万圣书城
洞窟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外部的建筑设施和内在的联系组合起来的。从现存洞窟遗迹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中心柱窟+僧房窟;中心柱窟+方形窟+僧房窟;中心柱窟+中心柱窟:多中心柱窟+僧房窟+方形窟:多方形窟+僧房窟等:这些组合当时应该就是座座的寺院或其组成部分,它们与遍布于龟兹各地的地面佛教寺院一起构筑起宏大的龟兹佛教寺院体系。u9f万圣书城
龟兹石窟的艺术风格基本上可分为龟兹风、汉凤和回鹘风三种风格。龟兹风是指在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佛教艺术风格。龟兹风洞窟的特点如下:u9f万圣书城
中心柱式洞窟的出现。龟兹中心柱窟与印度的支提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主要还是龟兹佛教信仰与龟兹本地地质特点相结合的产物。中心柱窟主室正壁为释迦佛,前壁入口上方的壁面上描绘的大部分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场景。主室两侧壁绘因缘佛传(一般也称为说法图)。券顶绘佛本生和因缘故事画。后甬道和后室表现的是涅槃题材。龟兹风洞窟形制、壁画布局和题材内容等充分体现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尊崇一佛一菩萨的佛教思想。尤其是在克孜尔石窟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学者认为克孜尔石窟是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最牢固的基地。u9f万圣书城
菱格构图。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将描绘释迦牟尼于过去无数劫中,以种种不同的身份行菩萨道,即行善、乐施、持戒、精进等行为和业绩的本生故事以及描绘佛成道后游化四方、传经布道、普渡众生和诠释因缘的种种事迹的因缘故事,普遍以单幅菱格形式构图,并以菱格为基本单元四方连续的图案化的结构描绘出来。在早期的壁画中,菱格构图不很明显,后来逐渐成熟并模式化,成为龟兹石窟壁画最主要的构图形式。中心柱窟券顶满绘排列整齐的几列菱格,少则几十,多则近百每个菱格内绘一个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画。龟兹石窟壁画中的本生和因缘故事分别多达一百多种,佛传故事也有六十多种。这些故事大部分都集中在克孜尔石窟内,如此大量的佛教故事集中在个石窟群内,在世界佛教艺苑中也极为罕见,因此,有人把克孜尔石窟比喻为故事的海洋”。菱格构图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及其布局的繁密性和一体性,成为龟兹石窟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龟兹石窟壁画中还有一类特殊而重要的题材即天相图。天相图一般绘在中心柱窟主室或甬道券顶中脊,有些方形窟券顶中脊也绘有天相图。天相图通常由日天、立佛、金翅鸟、风天、雨天月天等组成。u9f万圣书城
三、线条、晕染和色彩。龟兹风壁画的用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硬笔勾线,线条均匀而朴拙。另一种线条则细劲刚健,细而不弱,圆转优美,富于弹力。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西域画家尉迟乙僧的画时说:“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龟兹壁画的用线正是“屈铁盘丝”的形象注解,亦如湿衣贴体,所谓“曹衣出水”的样子。龟兹风壁画表现人物的另一种重要手法则是晕染。画家把人体分解成大小长短不同的圆柱体或圆球体,在边沿涂上较深的赭红色,从边缘向中央逐渐减弱,最终消失,达到了表现体积感的目的。龟兹风壁画多用原色,如石蓝、石绿、朱砂、土红等。底色多用重色,人物裸露部分多用亮肉色,调子厚重汉风:龟兹与中原早在公元前就有密切的联系。到了唐代这种关系发展到2更高的阶段。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唐于西州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公元658年,将安西都护府从交河移治龟兹,并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自此,龟兹成为天山以南,包括葱岭以西广大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代先后管辖龟兹一百多年,其间大批汉族官吏、士兵和民众及僧侣移居龟兹,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汉化的大乘佛教。距安西都护治所、龟兹国都伊卢逻城较近的库木吐喇石窟成为当时汉风佛教艺术的中心,出现了一批汉风洞窟:此外,1999年在库车县克孜利亚峡谷内也发现了一处典型的汉风洞窟—阿艾石窟。u9f万圣书城
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和阿艾石窟完全是唐代汉人所建,壁画内容反映的大都是中原大乘佛教的净土思想它与龟兹本地的佛教思想和艺术形式是完全不同式(a的两个系统。龟兹本地石窟是以小乘佛教思想为主,兼有大乘。从艺术上讲,在建筑、构图、造型、装饰、用色等方面都保持着本地的特色。阿艾石窟和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则完全采用了中原敦煌式样。u9f万圣书城
u9f万圣书城
《中国新疆壁画:龟兹》目录:u9f万圣书城
克孜尔石窟一山林禅修图118窟二券顶壁画局部118窟三舞帛人77窟四伎乐天77窟五伎乐天77窟六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77窟七券顶壁画38窟八天相图38窟九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38窟一0天宫伎乐图38窟一一天宫伎乐图38窟一二天宫伎乐图局部38窟一三天宫伎乐图局部38窟一四慕魄太子不语被埋本生38窟一五大光明王始发道心本生38窟一六童子道人舍身饲虎本生38窟一七涅粲图38窟一八须达孥乐善好施本生38窟一九猕猴王舍身救群猴本生38窟二0出门四游76窟二一魔女诱惑76窟二二佛与天宫伎乐76窟二三佛与天宫伎乐76窟二四飞天76窟二五飞天76窟二六降伏魔众76窟二七优陀羡王故事83窟二八因缘佛传图局部84窟二九因缘佛传图局部84窟三0因缘佛传图局部84窟三一因缘佛传图局部84窟三二勒那阁耶杀生济众本生114窟三三昙摩钳太子闻法投火坑本生114窟三四本生故事114窟三五弥勒菩萨114窟三六天相图17l窟三七金翅鸟171窟三八女人误系小儿入井缘171窟三九乐神善爱乾达婆王171窟四0涅粲图171窟四一券顶壁画172窟四二日天问佛日月往行缘172窟四三太子夜半逾城110窟四四券顶壁画34窟四五六种众生缘34窟四六树提火生缘34窟四七波塞奇画佛像缘34窟四八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17窟四九券顶壁画17窟五0啖子至孝被射本生17窟五一端正王智断儿案本生17窟五二龟救商客被杀本生17窟五三萨缚燃臂引路本生17窟五四卢舍那佛17窟五五卢舍那佛17窟五六涅粲图161窟五七菱格因缘故事163窟五八汪水大虫缘163窟五九立佛163窟六0梵志燃灯供佛缘196窟六一飞天196窟六二降伏火龙缘196窟六三佛度善爱乾达婆t196窟六4四毒蛇喻196窟六五闻法天人196窟六六兔焚身施仙人本生14窟六七狮王舍身不失信本生14窟六八马壁龙王救商客本生14窟六九马王渡商客出海本生14窟七0套斗顶167窟七一金翅鸟167窟七二龟兹王托提卡及王后205窟七三阿阁世王灵梦入浴205窟七四须摩提女请佛缘局部205窟七五比丘悬念释解女尸缘205窟七六罗云为佛洗足缘205窟七七焚棺图205窟七八波提喇迦继位206窟七九难陀出家206窟八0为释迦族女说法206窟八一本生故事206窟八二须摩提女请佛缘224窟八三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224窟八四阿阁世王、王后与大臣像224窟八五八王分舍利图224窟八六亿耳因缘局部(一)212窟八七亿耳因缘局部(二)212窟八八弥兰本生212窟八九天相图新l窟九0飞天新l窟九一飞天新1窟九二飞天新1窟九三举哀四力士新l窟九四燃灯佛授69窟九五鹿野苑初转**69窟九六龟兹国王和王后69窟九七菱格本生故事69窟九八溺水比丘舍身持戒69窟九九须达孥乐善好施本生81窟一00金刚力士175窟一0一菱格因缘故事175窟一0二无恼指矍缘175窟一0三王遣使请佛乘车缘175窟一0四九色鹿本生175窟一0五婆罗门175窟一0六供养LLK175窟一0七五趣轮回图175窟一0八释迦诞生175窟一0九白狗因缘179窟一一0龙王179窟一一一降伏六师外道80窟一一二频婆娑罗王及其眷属80窟一一三外道80窟一一四五髻乾达婆及眷属80窟一一五菱格因缘故事80窟一一六摩那祗女谤佛缘80窟一一七龙王守护80窟一一八金刚力士207窟一一九布施竹园207窟一二0蛤闻法升天缘局部207窟一二一伎乐飞天8窟一二二券顶壁画8窟一二三须阁提割肉孝双亲本生8窟一二四龟兹供养人8窟一二五闻法天人27窟一二六降魔图98窟一二七菱格因缘故事101窟台台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玛扎伯哈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u9f万圣书城
阿艾石窟 u9f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