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
Quantity

  •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全10册,由学苑出版社2014年出版。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佛门医药又具有鲜明的特征,在其260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被广泛用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疾病的治疗。有关佛教与中医学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根据我们统计,在5000多部佛教经籍中,有453部专论或涉论医药,有4000多部佛经涉及医理与养生在8000多部中医药文献中,有588种(641部)书名与佛学有关;历代的僧医着作共79部;历代的居士医着共330部;历代各种医着共涉及203条佛教名词术语。在历代的近10万首中医方剂中,方名直接跟佛教有关者共2183首,间接与佛教有关者1600多首;历代由寺院或僧人传出的医方共615首;由历代居士创立的方剂有809首;在历代中医方剂中,共涉及457条佛教的名词术语。在5000种中药里,有317种中药与佛教直接或间接有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佛医的养生、养心、瑜伽、禅定、食疗、香疗及独具特色的方药与诊疗方法,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因此,博大精深的佛门医药文化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为了深入研究佛教经籍中的医学史料,全面探讨佛教文化与医学的内在关系,我们对佛教大藏经、历代文史典籍和地方志的佛医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将佛医之学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对于佛医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框架、临床特征、文献史料等诸多方面也作了开创性的论述。因此,本套丛书在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研究和整理领域、是一套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论着,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为佛学与中医的研究和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书目: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陀医案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陀医话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医古方书八种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医观止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医人物传略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医知识问答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石经医药养生精略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中国佛药集论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佛教精神医学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中国佛医方剂类《中华佛医文化丛书》出版说明: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门宗教。自汉代以来,佛教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对宇宙观、自然观以及人生晢学的独到论述,赢得了历代僧侣和民众的信仰。

    在数十万卷的佛经和佛教着作中,包含了大量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历代医僧和居士在行医济世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独特的方药。从西晋至清末,寺院一直是战伤救护和疾病收容的重要场所,在骨伤和创伤外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佛教的东传,古印度和西域的医药学也流传到中原大地,如佛教的眼科、西域的药物等,都是伴随着佛教而传入的。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教医学,是由经藏医学(以佛经所记载的医药学为主体)、寺院医学和居士医学三大部分组成。

    佛教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诊疗方法和临床经验,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方药和养生哲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医学。有人担心,确立佛教医学的学术地位之后,会不会接踵而来出现“道教医学”、“儒家医学”、“法家医学”、“兵家医学”之类的名目,把中国传统医学切割得四分五裂。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忧虑。因为无论是“道教医学”,还是“儒家医学”,或称作其他名目的医学,它们拥有共同的哲学体系和文化背景,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都属于中医药学的范畴,并非指自成体系,与中医药学并驾齐驱的一门传统医学。因此,这些中医支系的形成,只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而不会产生离经叛道的效应。而佛教医学,则并非中医药学所能囊括和涵盖,当属于广义的中医学。我们所说的佛教医学,是指以古印度“医方明为基础,以佛教理论为指导,参鉴和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特色,自成体系的一门医学。当然,佛教医学和中医药学在1000多年的相互渗透、影响与揉合过程中,有许多诊疗方法和临床方药已很难截然分开,但由于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上的差异,在施医诊治、处方用药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我给佛医学下的定义是:佛医学是指以四大、三学等佛学理论为指导,以悟证论证、调理心神、注重饮食为特征,以启迪无上智慧、改善思想境界、追求永恒真理为目标,最终达到人体内外环境全面协调的医药学体系。

    佛教是一门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创伤的思想体系,与医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霍韬晦教授所说:“一切宗教都是广义的医学。”综观佛教经籍,可见及《佛说佛医经》、《佛说胞胎经》、《佛说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咒小儿经》、《禅秘要诀》、《易筋经》、《佛说疗痔病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治禅病秘要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啰赙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延寿经》和《佛说医喻经》等医药养生着作。在中国,寺院医学和居士医学是佛教医药的主体。寺院创造和传承的医方、经验、诊疗方法和医僧的医药论着,在历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佛教医药宝藏之一。古往今来,涌现岀许多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的僧医。其中卓有建树者,有西晋的于法开,东晋的攴法存,南北朝的惠义、僧深和昙鸾,隋朝的释智宣和梅深师,唐朝的义净、鉴真,普济和波利,五代的高昙,宋代的文宥、法坚和奉真,元代的拳衡和普映等。同时,历代有不少的居土,研究佛经、撰述医药着作,在理论上、临床上做出了突岀的贡献。这些医林人物有:刘完素、李中梓、殷仲春、喻嘉言、王肯堂慎柔、慎斋、程国彭、张锡纯、丁福保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佛教医学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佛经中的医学史料、医学思想和寺院中的诊疗经验、实用方药很少有人问津。甚至有些人把佛教医药视为封建迷信,不明真相,妄加指责,致使这项研究工作长期得不到展开。

    为了开拓佛教医药领域,发掘佛教医药宝藏,弘扬佛教医药文化,普及佛教医药知识,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华佛医文化丛书》。本丛书是1996年前后出版的《中国佛教医学丛书》的升级版,并从原先的12册扩充到36册,且以全新的风格和视角重新组织专家编写。这36部着作分别是:《慧眼看佛医》佛陀医案》、《佛陀医话》、《佛医观止》、《医门佛典》、《佛医学概论》、《佛医针灸学》、《佛医诊疗学》、《佛医发展史》、《少林医方秘法》、《敦煌佛医论要》、《唐密医宗要诀》、《佛医知识问答》、《药师文化探论》、《佛医养生秘诀》、《佛医人物传略》、《佛教瑜伽入门》、《石经养生精略》、《中国佛药通论》、《中国佛医方剂类编》、《佛医心法概要》、《藏传佛教医药》、《佛教精神医学》、《中国寺院医学》、《佛医饮食疗法》、《禅武医药文化》、《佛教医籍总目提要》、《佛香与健康》、《佛医古方书八种》、《释迦牟尼佛医踪探秘》、《佛医文物探论》、《佛医人类学》、《养心境界——心经大智慧解读》、《佛医与民族医药》、《佛医美容要诀》、《比较佛医学》。本丛书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成一家之说,能够反映佛教医学的特色,都予以尊重和采纳。我们主张“文责自负”,以宽阔的胸怀来看待佛教医药文化。同时,对于至今尚无结论的一系列佛教医药学术问题,我们主张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不回避、不附会、不任意拔高或贬低。即使对某些现在还不能解释的内容,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予以披露。诚然,由于佛教医学是一门崭新的硏究领城,它所涉及的佛学和医学的许多学术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开拓、研究和探索,但本丛书的出版,无疑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份比较完整的答卷。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这一文化出版物展开分析。丛书结合了佛教文化与中医药学,深度探索了佛医结合的历史渊源及其理论体系。全书共10册,以高清形式呈现,内容涵盖佛医的起源、发展、理论、实践及其现代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丛书进行了详细阐述:佛医文化的历史背景,佛教对中医的影响,佛医的实践和疗法,以及丛书的现代价值和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融合了佛教思想与医学智慧的文化瑰宝。

1、佛医文化的历史背景

佛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医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佛医这一独特的文化体系。佛医的核心理念不仅包括了佛教的慈悲精神,还结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强调身心合一的健康观。佛医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首先是佛教宗教理念的传播,它为中国的医学体系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治疗方法。

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不仅仅影响了哲学和宗教思想,同时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佛教的“无常”观念、因果律及其对疾病的理解,与中医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等理念高度契合。佛医的形成不仅是文化和思想的融合,也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古代的寺庙医务所到民间的佛医治疗,佛医逐渐形成了以佛法为依托,结合自然治疗和心灵调养的医疗体系。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通过详细梳理佛医的历史渊源,帮助读者回顾佛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影响。该丛书不仅为研究佛教与中医学结合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较为通俗易懂的医学与哲学融合的理解路径。

2、佛教对中医的深远影响

佛教对中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佛教的“四大”理论——地、水、火、风四元素的平衡理论,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相互映照。佛教的因果观念也与中医的辨证施治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强调身心合一,认为身心的和谐对健康至关重要,而这与中医的“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

其次,在实践层面,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带来了许多治疗方法,如佛法按摩、草药疗法、冥想疗法等。许多佛教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承担着医疗任务。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佛教的寺庙成为了推广佛医的主要场所,佛教僧侣们通过治疗疾病、调理身体,传承了佛医的经典与实践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佛医文化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的详细呈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佛教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影响,还包括了在医疗实践中具体的操作方式。这使得佛医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考。

3、佛医的实践与疗法

佛医的实践与疗法,强调身心的调和与整体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不同于单纯的物理治疗,更侧重于通过精神层面的调整,达到治病的目的。比如佛医中常用的“禅修疗法”就是通过冥想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疏通体内的气血,达到身体康复的效果。冥想通过平复情绪、调节心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且促进疾病的恢复。

此外,佛医在草药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许多佛教经典中详细记载了大量的草药配方,这些配方既包括常见的草本植物,也包括一些佛教寺庙中特有的药材。这些草药疗法被佛教僧侣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佛医的草药疗法强调植物的天然性和纯净性,倡导药物的自然调理功能,避免过度依赖化学药品。

在佛医的治疗体系中,除了冥想和草药治疗,还有“佛法按摩”和“佛教气功”等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对人体经络的调理和气血的疏通,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佛医强调“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并主张通过整体的调理来改善身体健康,而不仅仅是针对局部的疾病进行治疗。

4、佛医文化丛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不仅仅是对佛医文化的历史回顾,它更具备现代意义。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传统的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佛医文化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身心治疗理念,能够为现代医学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尤其是在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方面,佛医的冥想疗法、气功治疗等方法,为现代人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外,佛医的自然疗法和草药治疗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球环境问题和疾病谱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佛医所倡导的自然治疗理念,正与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通过“中华佛医文化丛书”,现代人可以重新认识佛医文化的价值,并探索其在当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总之,“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不仅是对佛医文化的历史总结,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医学与哲学智慧。通过对该丛书的阅读和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佛医文化,并运用其中的智慧来提升个人的身心健康。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的详细分析,探讨了佛医文化的历史背景、佛教对中医的影响、佛医的实践与疗法,以及丛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佛医文化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这一丛书,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佛医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潜力。

在信息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佛医文化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佛医文化丛书 全10册 2014高清”无疑是这段文化历程的见证与传承,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佛医智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12:16
下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12: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