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共17册,由三联书店2008至2016年出版。
2005年,三联书店开始推出“开放的艺术史丛书”,至今已经十余年。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旨在吸收多元开放的视角,从不同维度深化和拓展我们对于中国艺术传统的认识。
在中国与西方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视觉文化与图像文化的重要性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显示出来。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字为核心的,缺少同样理念的图像与视觉的新文化与之互动。这套丛书自然流畅地融合了西方艺术史与汉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更开放的中国艺术史学研究视野。
在侧重视觉文化和图像文化的同时,《开放的艺术史丛书》的受众并不限于专业读者,正如丛书主编尹吉男先生所言:“这套丛书不完全是提供给那些倾心于中国艺术史的人们去阅读的,同时也是提供给热爱文化史的人们备览的。”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书目: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从风格到画意 反思中国美术史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道德镜鉴__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傅山的世界 17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黄泉下的美术 宏观中国古代墓碑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礼仪中的美术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上册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礼仪中的美术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下册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时空中的美术 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美术史十议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山水之境 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石涛 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万物 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武梁祠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雅债 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移动的桃花源 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长物 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祖先与永恒 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出版说明:
主编这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的动机十分朴素。中国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艺术史,或者是中国学者的艺术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有全球艺术史的观念,作为具有长线文明史在中国地区所生成的艺术历程,自然是人类文化产的一部分。对这份遗产的认识与理解不仅需要中国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工作。多元化的建设性工作更为重要。实际上,关于中国艺术史最有效的研究性与作既有中文形式,也有英文形式,甚至日文、俄文、法文、德文、朝鲜文等文字形式。不同地区的文化经验和立场对中国艺术史的解读又构成了新的文化遗产。
有关中国艺术史的知识与方法的进展得益于艺术史学者的研究与着述。20世纪完成了中国艺术史学的基本建构。这项建构应该体现在美术考古研究、卷轴画研究、传统绘画理论研究和鉴定研究上。当然,综合性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学、文学史等学科的建构也为中国艺术史的进展提供了互动性的平台和动力。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学把汉学与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大陆的中国艺术史学曾经尝试过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分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经验。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多元方法对艺术史的研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选择一些重要的艺术史研究着作,并不是所有的成果与方法处在当今的学术前沿。有些研究的确是近几年推出的重要成果,有些则曾经是当时的前沿性的研究,构成我们现在的知识基础,在当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作为丛书第一本的《礼仪中的美术》选编了巫鸿对中国早期和中古美术研究的主要论文 31 篇;而巫鸿在 1989 年出版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包华石(Martin Powers)在 1991 年出 版的《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柯律格(Craig Clunas)在 1991 年出版的《长物志: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巫鸿在 1995 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等,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着作。像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大规模与模件化生产》(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乔迅(Jonathan Hay)的《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Shi-tao: Painting and Modernity in Early Qing China);白谦慎 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杨晓能的《另一种古史:青铜器上的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解读》(Reflections of Early China: De�0�7cor, Pictographs, and Pictorial Inscriptions)等都是 2000 年以来出版的着作。中国学者的重要着作也会陆续选编到这套丛书中。
除此之外,作为我个人的兴趣,对中国艺术史的现代知识系统生成的途径和条件以及知识生成的合法性也必须予以关注。那些艺术史的重要着述无疑都是研究这一领域的最好范本,从中可以比较和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极其出色的艺术史写作,反思我们共同的知识成果。
视觉文化与图像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多次显示出来。这一现象也显着地反映在西方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字为核心的,而缺少同样理念的图像与视觉的新文化与之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丛书不完全是提供给那些倾心于中国艺术史的人们去阅读的,同时也是提供给热爱文化史的人们备览的。我唯一希望我们的编辑和译介工作具有最朴素的意义。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武梁祠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目录:
总序&尹吉男/1
序&费慰梅/1
导言/5
上编 千年学术研究/11
第一章 武氏墓地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11
祠堂的配置与复原/19
祠堂主人及建造日期/31
祠堂及东汉墓地结构/37
第二章 武氏祠研究的历史回顾/49
传统学术/50
19世纪以来的综合研究/55
现代研究/59
对意义的探寻/67
考古学的启示/76
结论/79
下编 武梁祠:宇宙之图像/91
第三章 屋顶:上天征兆/91
祥瑞形象及图录风格/94
征兆图像的流行/103
武梁和征兆图像/112
第四章 山墙:神仙世界/125
西王母与“阴”/128
西王母与昆仑山/135
西王母:从神仙到宗教偶像/142
偶像之表现:西王母及其仙境/149
第五章 墙壁:人类历史/161
墙壁图像的一般解读/161
汉代的史学观/167
古帝王和历史进化/174
“三纲”与列女、义士/184
君主与臣民之责/201
拜谒场景:君权的表现/208
历史学家的自我表现/227
跋:武梁祠石刻画像的思想观念/237
附录/253
一 榜题、图像志、文本/253
二 武梁祠研究年表/337
三 武氏祠画像石详目/342
四 引用文献目录/347
五 索引/359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祖先与永恒 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目录:
青铜器
01装饰纹样与地域——汉中青铜器的个案
02是政治家,还是野蛮人?——从青铜器看西周
03西周青铜铸造技术革命及其对各地铸造业的影响
04战国及秦汉时期的礼器变化
复古维新
05古代纹饰的复兴与过去的呈现——来自商周青铜器的例子
06复古维新——以中国青铜器为例
07中国青铜器的传承
墓葬
08中国的丧葬模式——思想与信仰的知识来源
09图像的力量——秦始皇的模型宇宙及其影响
10西汉的永恒宫殿——新宇宙观的发展
11作为艺术、装饰与图案之源的宇宙观体系
12中国山水画的缘起——来自考古材料的证明
中西交通
13红玛瑙珠、动物塑像和带有异域风格的器物——公元前1000—
前650年前后周及其封国与亚洲内陆的交流迹象
14中国的博山炉——由来、影响及其含义
装饰系统
15 万历皇帝画像的载体作用
16装饰系统——中国的花鸟图像
17“盛世华章展”综述
文章出处
杰西卡·罗森学术简表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部分书目介绍: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美] 巫鸿 着 柳扬 岑河 译
武梁祠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人,一个儒生,他有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准则,对家人和后代也有自己的想象,这在中国美术史里是第一次。
融合东西方学术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通过对佛教流行于中国之前一处最重要的石刻画像遗存“武梁祠”的全面描述和分析,梳理了近千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诸多解读汉代画像的创见,在解读画像的同时,向读者揭开了一幅汉代儒家知识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画卷。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美] 巫鸿 着 郑岩 王睿 等译
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
围绕”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美] 巫鸿 着 梅枚 肖铁 施杰 译
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交织在一起,意在呈现“时间”在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性。
偏重探讨研究中国魏晋之后艺术史的概念和方法,关注它们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美] 巫鸿 着 施杰 译
“黄泉”代指墓葬,即众生的最终归宿,唤起一种别样的暧昧,这里是人们和自己爱侣及仇敌重逢之地。
鲜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本书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代表了作者所倡导的介于理论框架与个案之间的“中层研究”。
《美术史十议》
[美] 巫鸿 着
大视野下的美术史学梳理,中西纵横谈。
作者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思考路径、其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白谦慎 着
故国已是愁如许,拂残碑,却又伤今。
将傅山的书法置于明末清初的文化架构中,借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以及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和他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转折,也对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着作之一”。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德] 雷德侯 着 张总 等译 党晟 校
看似重复相似却又千变万化的中国艺术,成为一种独特而令人着迷的文化现象。
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他们不寻求忠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模件的思想同样贯通了中国人的文化、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表达。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美] 乔迅 着 刘宇珍 邱士华 等译
西方出版的第一本研究石涛的专着,以现代性架构石涛的生平与艺术。
主要聚焦于1697年至1707年间,即石涛身处扬州且留存至今作品数量最多的晚期阶段,探讨石涛的社会、政治、心理、经济和宗教等五大面向,揭示其绘画实践的复杂性,并以自主性,自我意识与怀疑来界定石涛绘画的主体性。
《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
[英] 柯律格 着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从“社会艺术史”的角度重构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一生。
通过解读文征明以艺术之名的社交活动,大写的“艺术家”被还原为明代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中展露着他的才华和性情,从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英] 柯律格 着 高昕丹 陈恒 译
一部有关文化消费趣味的生动作品,讲的是晚明艺术,也是古今皆然的社会文化现象。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着《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着
山水画——东亚文化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在中、日、韩有着相近又不同的体现。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
《从风格到画意: 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着
对“风格”长期占据画史研究主导地位的反思。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多,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着,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观看中国绘画方式的意义。
《另一种古史: 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杨晓能 着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探秘中华文化在其始创和形成进程中的“图像铭文”。
本书并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编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仅仅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的专着。通过对“图像铭文”的释读与解说,作者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创和形成进程中来自多方的贡献、错综复杂的形态与别具一格的特性。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着 邓菲 黄洋 吴晓筠 等译
观念的物质形式是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体现社会的价值及理想。一个崇尚汽车所代表的速度与未来发展的社会,其所重视的价值与一个以供奉祖先的青铜器来体现个人成就的社会必定相当不同。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后又执教于牛津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专业教授。自从学生时代起,她就致力于通过物质文化来研究古代中国。在过去三十五年的学术生涯中,她试图了解常出土于墓葬中的青铜器、玉器及其他工艺品是如何被使用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这些器物的制作造者的技艺、生活和信仰。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美] 孟久丽 着 何前 译
古代的楷模或反例,恰如一面镜子,揭示了潜藏于人事下的宇宙法则,而图像使得这些法则为世人所见。
钱穆认为,若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则在其偏重于道德精神之一端。本书的前半部分考察了中国叙事画的早期状况,并回溯了其功能、传统以及形式风格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1世纪的演变。第二部分追溯文人审美兴起后,叙述性图画在精英视觉文化中持续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示了皇帝、官员、学士、普通人,如何通过对道德故事的不同描绘,来表达他们对政权合法性、公众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的关心。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 汪悦进 等着
揭示和澄清现代启蒙思想框架影响下开始接受西化的“自然”概念之前,中国人对景观环境的看法。
中国文化本身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山水就是中国文化之镜。从后汉到前清,可分为三个大的变化阶段:山水文化在魏晋南北朝的全面生成;在唐宋之纪山水逐渐偏向于文人个性的表达;元明清期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种时间上的历程正是本书甄选和组织文章的内在线索。